第1716章
她也沒敢給太多,只拿出三十幾顆種子,誰知道,村里結出的黃桃不僅個頭小巧,還歪瓜裂棗的不像樣子,果子又酸澀又難吃。 吳秋月想著空間里出的種子肯定不會錯,錯的就是在管理上。 為了找出原因,吳秋月特意在京都大學的圖書館里,找到一本關于農科果樹管理的書。 翻看了一通,根本沒有關于黃桃管理的記錄。 沒辦法,吳秋月又打起空間的主意,花了三十五貢獻值,才得來那本關于黃桃科普,科學種植的書本。 仔細翻看完一遍,才知道這東西要嫁接后結出的果子才不會長好,個頭才會大。 然后學著插圖上的方法,吳秋月在他們院子里的小樹上學著嫁接。 她一共做了六個嫁接點,因為是第一次動作,只成活了一個枝點。 再反復練習的幾次,才將錯誤的地方找出來,總結出成功的經驗,接連幾次,總算能做到成功率百分之九十以上。 吳秋月也沒閑著,她將所有的經驗總結全部記錄在冊,嫁接時該注意的事項一一列舉出來。 成功的地方還配了插圖,總之,確保村里人能看明白,才打包全部寄給大伯。 當年大伯就開始了嫁接,修剪枝條這些事做完,今年再結出的黃桃就變了樣子。 現在的黃桃已經是溜光水滑,關鍵這種黃桃不用人工授粉,還能結出一長串的黃桃,畝產量超高。 用黃桃做出來的黃桃罐頭又甜又脆又好吃,嘗到過供應商已經有人想提前預訂。 可惜因為村里人種植的不多,只能提供給前面預訂過的貨商。 就因為看到了未來發展的前景,吳秋月決定讓吳富貴再開墾出一整片的桃園地,用來種植黃桃樹。 這東西實在是出果率快,第一年秧苗,第二年就能嫁接,第三年基本就能掛果。 關鍵此后的幾年里都能接連的掛果兒,這可比種地強了百倍。 不過現在還沒有土地承包的制度,等以后田地分到個人的手中,吳秋月覺得就可以提議讓村里人開始大批量的種植桃樹。 這東西畝產量高不說,還不會那么累,前兩年都還能在邊緣地方分散種植糧食,也不會浪費土地。 還有一個,等家家戶戶手里收到了黃桃就能直接賣給罐頭作坊,都不用辛苦地找地方賣,罐頭作坊也能形成自給自足一條龍。 她記得上輩子自己死之前,從電視里還看到過一則新聞。 一家種植黃桃的村民,全家人辛辛苦苦地種植出桃子,三年就成了萬元戶。 靠土地三年能收入一萬多塊錢,絕對比種糧食要值錢得多。 所以,這事她可以跟大伯提一下。 不過村民的觀念怕是不容易那么快轉變,到時候她也可以讓大伯先拿他們家分到手的地試種,拿種植的結果說話,比她說再多都有說服力。 吳秋月心里想著這事,趕緊拿紙筆把這事記錄下來,免得以后會忘掉。 他們用了四天的時間才趕到廣省。 沒辦法,為了照顧吳秋月這個孕婦,路上自然要走得非常慢。 開車速度不能快,晚上還要早早的找招待所休息,中午還得空出一個小時吃飯,總之,這一路吳向北開車是最休息的時候。 他看譚城的眼神難得露出滿意來。 主要是妹夫照顧人太仔細了,事無巨細,全都親力親為。 他居然還帶了rou跟米。 進了招待所就給錢借人家廚房用,確保吳秋月能吃上熱乎乎的飯,時常他們都已經吃飽,他才剛做出來。 看著譚城這樣的照顧,吳向北覺得這個妹夫找得不錯。 原本想要譚耀輝跟他們一塊,因為還要帶學生,所以,譚耀輝就留在學校準備的車上。 他們在傍晚的時候抵達了廣省。 由于廣省要舉報交易會,周邊的招待所都已經住滿了人。 原本還想找譚耀輝問問,吳秋月覺得太麻煩了,再說,住招待所真沒多好。 那么多人要排隊上廁所,洗澡也非常不方便,總之,吳秋月不樂意。 “四哥,在這附近看看有沒有空置的房子,咱們干脆去租住上半個月?!?/br> 吳向北覺得這樣可行,“好,我過去找找看,你們先在這邊?!?/br> 吳向北帶著四個人過來,都是他后來招上來的人。 譚城看過人,一眼就看出來,他們手上應該有幾分功夫。 不得不說譚城的眼神就是犀利,可不是有功夫嘛。 自從嘗到招退伍兵的甜頭,吳向北就一直是找這些人。 他們有紀律,有能力,關鍵還不多事,他干這一行最需要的就是不惹麻煩,關鍵時候還能不怕事。 所以,他寧愿每個月多出點工錢,也得招有能力的退伍兵。 當然,他也不是都這么一帆風順的。 之前招過來一個,那人是有能力,可架不住家里人拖后腿,當然,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居然敢動他的公款,還敢拉攏他的客戶,當天他就帶人把那人收拾一頓。 公款追回來,人被揍個半死。 吳秋月望著四哥離開的身影,心里想著,等這次回京都,該讓他收收手了! 吳向北動作很快,兩個小時不到就回來了,房子已經租好,給了一個月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