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郎灃急忙打聽: 朝鮮政府用仁川海關的關稅逐月償還,柏杰生通過袁世凱的口,要了對仁川海關收入的借款償還優先權。 他急忙警告郎永: 你給我約束好自己的性子,尤其不許再和柏成坤在生意場上別苗頭! 哥!他要了償還優先權! 仁川海關的稅收不豐,遲早還不上錢!優先權有個屁用!十萬兩白銀??!這么大的窟窿!柏杰生膽子太大! 哥,是你膽子太小了!你說話怎么和爹一樣,根本就沒有年輕人的樣子!你這樣畏懼,咱們的生意怎么可能做得過萬泰和?遲早要被柏氏壓著打! 當晚,郎家兄弟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第一期萬泰和號的借款于1904年8月19日實現。陳平原代表股東,將十萬兩白銀于8月23日在上海匯豐銀行換為銀元后,利用輪船招商局的船只運往朝鮮。 陳平原向萬泰和號柏杰生發送電報通知匯款已發出,然后由柏杰生向袁世凱報告,再由袁世凱于8月25日將這個消息通知朝鮮統理交涉通商事物衙門: 準此,查本月二十五日袁總理函開,茲據萬泰和號主柏杰生稟稱,頃接上海來電,該款已于八月二十三日,交匯豐銀行,折作銀元,換具票簿,交商局船寄韓。 東亞所有華商都盯著這筆巨大的生意。誰料,僅僅22個月以后,仁川海關的稅款便已告罄,一切不出郎灃所料。 郎灃心中并沒有預感實現的喜悅,只覺得不合常理。 柏杰生的危機,是不是來得太快了一些? 他究竟,要干嘛? 第187章 通惠淺水小輪船公司 42天后,10月16日,第二則爆炸性新聞把郎灃炸了個暈頭轉向。 萬泰和號再次借款十萬兩白銀給朝鮮政府,幫朝鮮政府結清日本第一銀行借款的利息! 二十萬兩! 整整二十萬兩! 二十萬兩白銀不是一個小數目,更何況在短時間內拿出二十萬兩!在當時,四萬兩白銀足以在漢城開一家銀行,二十萬兩更是時人難以想象的巨款。 柏杰生究竟有多大的膽子? 他究竟想做什么? 很快,真相浮出了水面。 釜山港!郎永砸碎了自己最心愛的茶杯,哥!柏杰生讓袁大人管朝鮮要了釜山海關的關稅! 釜山港,仁川港,漢城。 兩個港口、一個樞紐遙遙呼應,剛好在地理位置上合圍朝鮮半島。 郎灃臉色發白,聲音也不如之前那樣堅定:不夠!釜山的海關關稅也沒多少錢 哥!郎永恨不得搖醒郎灃,你看柏杰生要的是那點關稅嗎!他要的是,只怕他要的是紅參獨運權! 紅參,一眾華商在韓國的出口收入大頭。 柏杰生在地理位置上合圍朝鮮,是否為自己搶奪紅參獨運權做準備?柏杰生是否意在紅參出口? 攀上了駐韓官員,又掌握了紅參出口,二十萬兩銀子又算什么? 快去打聽!郎灃嘶聲,紅參的稅銀,是否在借款償還的范疇里! 郎灃想到的,所有人都能想到。一時間,東亞華商大地震,無數書信沿著商貿網絡來回紛飛,都在猜測。 誰料,朝鮮給柏杰生的還款明細中,竟然沒有紅參的稅銀。也就是說,柏杰生并未拿到紅參的獨運權。 郎灃非但沒有高興,反而更憂慮了。 如果不是紅參,柏杰生要的是什么? 漕谷專運權? 還是為他的大本營米豆,求減稅? 很快,釜山海關的稅銀也見了底。 即使仁川海關和釜山海關加在一起,都沒有能力償還二十萬兩的巨債。 很快,朝鮮在欠債的壓力之下,宣布: 給柏杰生仁川-漢城的河流航運權與漢江輪船航路開設權! 河道! 郎灃的胸口仿佛被巨石重重砸到,胸口劇痛,眼前一黑,浮現起無數細小的金星,口中滿是苦意,耳畔郎永的怒吼也化作嗡嗡耳鳴。 原來,柏杰生打的竟然是用二十萬兩購買河道的主意! 萬泰和號此前數次吃虧,就差在仁川-漢城的物流網絡上。如果萬泰和號獲得了河流航運權,就意味著,萬泰和號從此真的勢不可擋! 不怕。郎灃咬著牙說,其他人不會干看著萬泰和號一家坐大。他推了郎永一把,快去,去以東幫的名義聯系其他商號,大家必須坐下來談談。 郎永明白,這是要合力圍剿萬泰和號的意思了。 幾次圍談后,眾華商群情激憤,圍剿柏杰生之心高漲,郎氏兄弟的心稍稍安定下來,坐等機會來臨。 誰料,沒等機會來臨,眾華商就被第二個重磅消息砸懵了。 在郎永參加的一次宴會上,消息從漢城英國總理事威肯森的口中傳出。威肯森還特意致信給當時的北京公使柯尼談起這一消息,絕非虛構。 唐紹儀出面幫著萬泰和號出口紅參。 這本是一件商業行為,可唐紹儀是袁世凱的幕僚,讓這件事情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更何況,此出口非彼出口,唐紹儀并未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