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節 全鋼防震(解禁章節)
敬請留意!不笑生新書《鐵翼鷹揚》已經在17k開始上傳,書號:25863,現正在沖擊“火熱簽約新作榜”請弟兄們多多支持,把這兒的票票全都投過去,不笑生在這里感謝弟兄們的支持,努力把新書碼得更好看!而且本書已經結束,新書將要開始每天三更,更新時間分別為中午12點、晚8點,晚12點,敬請兄弟們支持不笑生新書。 *************************************************************************** “請看,這是我們最新研制的一氧化碳發動機,也將會是我們的巡洋艦使用的動力設備。而我們的巡洋艦同時已經是護民官所要求的那樣‘全鋼防震’了。 由于前面所說改良過的煉鋼方法,使我們獲得了大量質地優良的鋼,所以我們戰艦的復合裝甲將變成這樣。 根據軍部的統計資料,我們戰艦的裝甲被擊穿時,大多都是現在的圓球形鐵彈,因為它的沖力太大,而以往我們的裝甲與炮彈采用與之硬碰硬的方式,所以可能會被擊穿?!?/br> 岳效飛感興趣的看著黑板上隨著解說不斷被投射出來的圖樣,而那個解說頗為專業的人估計是新教出來的學生中的佼佼者??伤@會拿來做例子的東西,岳效飛想破腦袋也想不出這和裝甲有什么關系。 “請看這是我們棉被當中的棉花套子,綿線在邊上的立柱之前來回纏繞,所以最終形成了網套?!?/br> 按照講解的人手勢,cao作投影機的人按了一塊玻璃板。那上面依然如同網套一樣 “請看,這是我們的新型裝甲,內部如同網套的結構幾乎一樣,而最外層的裝甲就用導軌‘坐’在這些網套之上?!?/br> 隨著他的手勢,投影儀中的玻璃板是不斷的在換,下一張卻是一個炮彈擊中示意圖。 “大家請看,炮彈擊中時,鋼板沿導軌下沉,它受到的沖擊力會由一點而變成網狀鋼絲的面承受,固然這些鋼絲可能會被拉斷,不要緊,我們的裝甲依然是模塊化的,換一塊就是,為此我們巡洋艦里準備了一輛小型吊車,必要的時候可以輕松換掉被擊壞的裝甲模塊?!?/br> 岳效飛當然知道這些,對于現在以動能為主的彈丸有些什么作用,點狀的力由于鋼板的后退被鋼絲網所吸收,只要最外面的鋼板不被擊穿,那么擊穿這樣裝甲的可能性實在是太低。對此他非常滿意,可是上面的解說員依然在喋喋不休。 “而且我們的裝甲依然是復合的,最外層考慮到防銹的需要,還是我們生產極為容易的波紋狀復合板,但我們制造時加了鋼絲網進行加強。戰艦的表面及里面依然是這種可以防止崩落的材料構成?!?/br> 裝甲不錯,那戰艦怎么樣呢?尤其是岳效飛極感興趣的動力系統。尤其“一氧化碳發動機”好像沒怎么聽說過??! “我們知道,這是《有人設想》當中提到過的內燃機示意圖,打算用液態燃料進行驅動……” 《有人設想》,不用問自然出自岳效飛寫出的那本只有“武備坊”的高層才會掌握的極為機密的“有字天書”而那里而盡是些什么一一“有人設想”。日后這個“有人設想”遂成為世界科學史上有如達芬奇密碼一樣的難解之迷。 日后神州中華聯邦,甚至專門為單純的科學設想提供了“有人獎”來,激勵大家提供有科學價值的思考。 “我們本身想過酒精,但那會對于我們的糧食儲量是一個極為沉重的負擔……煤炭的產出物在研究蒸汽機時發現,過于復雜還在分析當中,進展相對較慢。 但木炭不一樣,根據‘有人設想’及實驗證明,木炭在不完全燃燒時會放出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是一種可燃物,這就是我們的研究基礎?!?/br> 這時岳效飛已經想到了,抗戰甚至建國之初,我們國家那些公交背上背的大包小包的煤氣包,看來這和那一定有某種聯系。 “所以我們‘武備坊’對木炭燃燒進行了詳細的測定,并獲得了除一氧化碳之外相當數量的其它物質,那些會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不在這里述說。 我們發現木炭在大約300度左右的時候會放出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燃燒之后會放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又是使木炭進行不完全燃燒的穩定氣體,因此就有了一氧化碳發生器?!?/br> 解說人說到這兒,投影儀再度換了一幅示意圖。那是兩個橢圓形的圓環,上標“一氧化碳發生器示意圖”。 “內部發生器保持在300度左右的高溫,并不斷充入二氧化碳氣體,使里面的顆粒狀木炭微粒及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通過管道送往集氣器,完成向內燃機的供應。完成發生氣體的木炭會在下面進行鼓風,進行充分燃燒,保持上面發生器的溫度,同時生成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會與發動機排出的二氧化碳用水棺材當中的海水進行冷卻的同時生產相當數量的淡水,然后二氧化碳回到內部發生器當中再度與木炭進行反應。 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完整循環,所以我們的戰艦出航時只要攜帶相當數量的木炭微粒,及一定量的淡水就可以進行遠航。 我們的巡洋艦上裝備三臺100馬力的并連一氧化碳發動機,任一臺損壞不會影響另外兩臺的使用。而且對于軍事更加有力的是,作為廢氣的二氧化碳氣排放時是無色、無味的,對于軍艦的隱蔽效能不會產生絲毫不利影響。同時我們為巡洋艦隊設計了補給艦,它用的則是蒸氣機?!?/br> 岳效飛心中對于化學知識知道的并不多,甚至許多化學變化他只能說成是“有人設想”來作為一個可供研究的“科學疑點”式的存在,讓喜歡銀子及榮譽的科學狂人們去探索與發現。而現在他不明白的是同一樣的遠洋戰艦,為何補給艦會用蒸汽機而不用上面的內燃機呢? 而上面的解說員這時就會岳效飛提供了這個疑問的答案。 “蒸汽機,我們使用的是球磨機磨過的煤粉,這樣煤渣少并且易于攜帶,熱量也較塊煤燃燒時更大而且易于控制,蒸氣機可以發出大約150馬力的動力。 同時我們的補給艦上會有一個木料顆粒的自動生產設備,木材只要靠了岸總是容易獲得的。而煤炭在燃燒時正好用來對于這些顆粒進行隔絕空氣的加熱,而生產出上好的木炭顆粒,這些木炭微??梢宰鳛閷ρ惭笈炾牭难a充燃料。 所以只要我們能夠在有森林的地方上岸,就可以補充燃料。 我們單就燃料而言作過計算,一隊十艘的巡洋艦,只需要三套這樣的設備加上自身攜帶及補給艦補充的話,可以輕松完成為期半年的作戰任務,而不必回到港口當中進行燃料補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