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節 昆山之戰(解禁第十五章)
“蘇州防線”血戰告一段落,全軍除被俘三萬余人之外,其余全部戰死,尤其最后一堡的爆炸聲,使包括博洛在內的清軍將士無不膽裂心寒。明軍這種示死如歸的氣勢,直迫當年關寧鐵騎,如果自此明軍皆如此奮戰,中原這花花世界也不用占了,退回極北老家才是萬全策。 說起來也奇怪,蘇州距此不過區區數十里而已,如此密集的炮聲之下,“勝武軍”的統率吳勝兆難道就可以眼睜睜看著自己兄弟浴血奮戰,而見死不救嗎? 清軍在“蘇州防線”背后不過戰車五百輛,哪里能抵得住“勝武軍”兩千余量戰車的沖鋒,更別說他們的軍官受過神州軍的訓練??蛇@救兵何就是不到呢? 要說吳勝兆見死不救實在是太過冤枉。自從他接到消息,就已經開始部分調動軍隊,及至朝堂之上好不容易于唇槍舌劍之中,獲得了大軍的調動權限,便打算率軍前往“蘇州防線”住手防線與清軍決一死戰。 然而這時,更壞的消息傳到蘇州城外勝武軍的營地。 “世忠、興邦,你們來看,我們全軍取在蘇州、杭州兩者之間?,F在‘蘇州防線’告急,據前面傳來的消息說已經退至最后一道防線之內,現在你二人率領五千戰車一萬馬隊即刻前往救援……” “候爺……候爺……”傳令兵跑了進來。一進來,單膝跪下,面向在坐的張明振和候方域面前大聲道:“列位大人,大事不好‘蘇州防線’失守,吳將軍率部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只怕,只怕……!” 在布置任務的吳勝兆忙來到傳令兵的面前,一把抓住他的領子,將他提了起來大吼道:“只怕如何、只怕如何!” “只怕吳將軍已然殉國!” 此話一出,滿帳之中的將士,無不淚如雨下。這樣的結果完全不應該出現??!可誰人心中又不明折,全是朝堂之上的那些家伙!不是他們誤事“蘇州防線”如何可以輕易為清軍突破。 吳勝兆兩只胳膊如同挨了棍子一般,軟了下來松開傳令兵。他的兩位手下,臉色一變,雙手齊齊拍在自己腿上,嘴里發出怨恨的聲音:“哎!” “傳我將令,全軍都有……” “候爺三思??!”候方域在一旁叫了起來,如今如果因為吳勝兆的憤怒,改變已經定好的先滅蘇州側后之敵的話,只怕就真得會腹背受敵。 “候師爺!”張明振輕輕朝候方域喝了一聲,用眼睛示意要他不必驚慌。 對于候方域的呼喊,吳勝兆仿若充耳不聞一般,依然神色冷峻的發發出命令。 “全軍都有,與我一同前往昆山方向迎敵,世忠率騎兵先行遇敵之時切勿驚慌,如為步兵可以迅速圍殲,如為戰車則避敵鋒芒,同時迅速告知與我,我與候師爺率主力隨后策應。興邦你率一千戰車向以北前進,同樣遇敵則止,然后機動防御,糾纏敵軍待我大軍回來再與敵戰?!?/br> 待諸將領命而去,吳勝兆道:“候爺,眼下情勢危急,在下抖相求。請候爺坐鎮蘇州城,料想城中守軍必然為清軍一攻就亂,到時……?!?/br> “勝武軍”全軍五萬人馬,除了其中三萬輕騎,其余兩萬人全部實現車輛化,因此行動十分迅速。命令一經發出,已經枕戈待旦的大軍立即出去。 一千輛戰車在黎明漸至時光里,大亮著車燈向昆山方向前進。先打側面之敵,是候方域和“勝武軍”的其他參謀在吳勝兆他們一去請求指揮權的時候研究出的結果。 “蘇州防線”畢竟還有數萬明軍,他們依托堡壘,無論如何也該能守到援軍到達,并且就算敵軍大炮要渡過河流也沒那么容易。 而昆山方面從江上登陸之敵,按照分析應當沒有什么大炮,那么他們對付“勝武軍”有會有相當難度,他們配置有裝著虎蹲炮的戰車,這也是神州軍那些軍事顧問團的構思?!皠傥滠姟敝醒b備這種戰車的數量達到十分之一,即三百余輛。 騎兵的速度比之戰車要快得多,而且昆山距蘇州不過百十里而已。清晨六時許趙世忠的騎兵已經在松滿縣城附近遭遇清軍前哨。未經交戰,趙世忠按照吳勝兆的命令向后稍退,據河而守待已方戰車到來。 昆山這里清軍只有乘船到來的兩百輛戰車,原本要待博洛發動了蘇州之戰的時候,才會行動,并與南下清軍一起夾擊蘇州。然而他們甫一上岸就為岸上守御的明軍發現,并發生激戰。 無奈之下,清軍將領只好率軍與明軍大戰,幸好他們所遇到的都是明軍的地方部隊,作戰、守衛效能低下,被兩百輛戰車一沖,就全部潰散。 隨后清軍將領為了不被武勝軍的原野上圍殲,只好攻打昆山縣城。戰車掩護攻到城門附近,最后放火燒毀城門隨被他們占領了昆山,僥幸逃出的昆山官兵急報蘇州。 大約一個多小時后,清晨七時許,吳勝兆率“勝武軍”主力來到昆山城下。兩千輛戰兵分四路,迅速把個小小的昆山縣圍得有如鐵桶一般。 “攻城!” 吳勝兆一聲令下,四個城門外各五百輛戰車排起攻擊隊形蜂擁而上。兩百門“虎蹲炮”不停的向城頭、城門附近炮擊。一枚枚穿甲彈很快將清軍用兩百輛戰車圍成的用心保護城門的車陣打了個七零八落。 迫近城門的戰車使用“效飛神弩”“彈弓式榴彈發射器”向城頭進行壓制射擊。清軍的兩千的守城軍很快不支放棄城墻,向城內龜縮而去。 要說清軍還是不熟悉戰車的交戰規則,實際戰車一但喪失了機動性,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如果用戰車充當車陣,其實是一種非常笨的戰術,然而他們可不是“勝武軍”沒有受過神州軍的正規訓練,并不懂得這一戰術原則。 “轟……”連續四聲爆響,“勝武軍”用火藥炸開城門,隨后大群充當步兵的騎兵端著“槍式弩弓”跟在戰車后面,與清軍進行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