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節 虎躍作戰-之 決戰 二十二
倒楔形的蟹鰲陣,仿佛張著蜇鉗人螃蟹,迅速的向對面神州軍那沒有旌旗的陣地沖去。說實在這樣的打仗的明軍,屯泰還是第一次看見。 在騎兵沖鋒的隊伍之后的高坡上,立著屯泰。他身邊左右四周圍繞著自己的親兵和傳令的將官。(本書****) 屯泰清楚的知道,對方火器犀利,面對如此陣地沖鋒騎兵只有隊形緊密才能盡量減少傷亡。他放下手中的千里鏡“傳我將令,要全軍隊形排列緊密,不得零散?!?/br> “嗚……嘟嘟”的號角聲,在空曠的原野上傳出去很遠。滿清用弓馬立國,對于騎兵的指揮自然如臂使指,靈活以極。 隨著號角聲響起,沖鋒中的騎兵都按照號角的指引,整體向自己戰陣中心靠攏。此時如果從天上鳥瞰的話,大家就會發現,清軍的戰陣分為三個明顯的方向,左、中、右三個方向如同三柄利刃,毫無阻礙的殺向神州軍的陣地。 神州軍的陣地同樣分為三塊,左、右兩翼分別是堅固的步兵碉堡組成的殺傷地域,不同的是這個殺傷地域是封閉的線狀戰線。地下不但有大處防騎兵沖擊的碗口大的“斷馬坑”(洛陽鏟挖的可以折斷馬腿的小型陷坑),還有而片蜘蛛雷組成的雷區。 中間則完全沒有這些防御措施,兩個戰車營的一百五十輛戰車排成三十輛一排的戰車方陣,車陣上方布滿樹枝、樹葉的偽裝。由于清軍缺乏近距偵察手段,故此完全不知道劉國軒的布置。 望遠鏡的鏡頭之中,排成三個沖擊隊形的騎兵在騰起的煙塵之中。拿著望遠鏡的劉國軒臉上揚溢起淡淡的笑容。 “真是一群笨蛋,怎么等老是這個破蟹鰲陣啊,也不知道換一換!命令全軍沒有我的命令不允許開槍!攻擊隊形不允許暴露?!?/br> “是” 甘輝坐在第一排戰車中最中間的一輛。整個戰車似乎都在清軍千軍萬馬沖鋒時的齊整的馬蹄踏地的聲音之中顫抖。 “切,又是嚴令不許開槍,真是越來越啰嗦了!” 甘輝一邊說著,一邊從戰車前邊副駕駛的位置之上探出去頭去,從枝葉之間悄悄伸出望遠鏡觀看清軍的沖擊。 由于距敵陣越來越近,騎兵之間也逐漸越靠越近,從兩千米之外開始沖擊的清軍大隊轉眼間越過千米的距離。 “報告,到達預定位置” 始終眼睛不離望遠鏡的劉國軒點下頭,隨即發布命令“命令炮邊分別向敵軍兩翼射擊?!?/br> 隨著劉國軒的一聲令下,神州軍首次炮兵和戰車的協同攻擊展開。 “嗖嗖嗖”的連續的發射聲中,一百五枚火箭彈向著清軍左翼騎兵進行覆蓋射擊。清軍士兵的勇氣往往使神州軍咋舌不已。只是在面對現代化兵器的有效屠殺的時候,過多的勇氣有時候未必是好事。 “轟轟轟”一枚枚拖著桔紅色火舌的炮彈一頭扎進沖鋒的騎兵隊形的后半部,仿佛一只冒著黑煙的大手,幾乎瞬間就將清軍從地面抹了去。人的死尸和殘存的軀體在空中翻滾著落下,很少有死亡時的哀號。因為在這密集的覆蓋性射擊之下,基本上沒有什么能夠逃脫打擊。 “裝彈……快快快”煙兵的指揮官們,一張口八個快。因為按照劉國軒的計劃,他們必需在兩分鐘內完成第二次射擊。 幾個士兵咬著牙,舉著裝了十枚炮彈的木架。底下還有幾個人半蹲在地下,拿頭頂著,后邊的人拿推彈桿把十枚炮彈填入發射管之中。 “左翼完了” 聽著幾個兵士的呼喊,屯泰內心之中一顫。敵軍的幾百門大炮不知道藏在哪里,而且這世上又哪里有能同一時如此整齊放炮的軍隊。左翼的確完了,他心里知道的清清楚楚。雖然左翼前半部剩余的大約五千騎兵已經接近了敵軍防線,但在他看來這五千人起不了什么作用。好在,熟知大炮的他知道,下一次排炮最少得好一會才能再次發射。 騎兵的沖鋒并未因這次炮擊而停止,清軍沖擊隊形中間和右翼的騎兵距神州軍陣地不過千米而已,沖鋒時的騎兵僅需要三分鐘就可以掠過這個空間。 “戰車部隊出擊,” “澎”作為信號彈的禮花沖上天空,并引起一陣爆鳴。 “奶奶的,該老子我了!全軍沖擊……”甘輝高呼著發下命令。 一百五十輛戰車直接面對著清軍沖鋒的騎兵早間大陣突去。 當戰爭的手段進入近代以后,戰場的變化之迅速早已經是冷兵器時代所無法比擬的。屯泰剛剛還在想,為何敵軍只打他的左翼,而不是全面攻擊時候。第二次的炮擊臨頭了。 又是一百五十枚炮彈鬼叫著砸向他的右翼。 屯泰痛苦的一閉眼“完了,右翼也完了?!?/br> “看哪,那是什么?”有親兵在他的附近大聲喊叫。 屯泰再睜開眼睛的時候,他的騎兵中軍一萬三千騎兵遇上了神州軍的一百五十輛戰車。 “射擊”大聲叫喊的甘輝,嘴臉甚至扭曲起來。 黃固發明的各車同時發射槍榴彈的戰術,這次又加上每車兩枚火箭彈。相當于五六百枚炮彈的覆蓋射擊使清軍中軍遭受的打擊,比左、右兩翼更為慘重。 “快,快救他們……”屯泰覺得自己的心和刀砍槍刺一般。三萬精騎,幾乎在一瞬間被人家屠殺了干凈。兩翼殘存的騎兵到底是靠近了敵軍防線,可是無緣無故的爆炸聲中,成片倒下,最后那一百米實在和地獄一般。 “將軍,事不可為,快走!”親兵小隊的隊長,眼見中軍的騎兵一和神州軍的戰車接觸,就如迎向撒糠一般,消散個干干凈凈。 于是,撲到屯泰跟前,護著屯泰落荒而逃。這時沖破中軍的神州軍戰車開始向兩翼進行反包圍。 一個小時,不到一個小時的工夫,三萬滿清騎兵戰死一萬,其余受傷或是被俘。 此時的劉國軒,望遠鏡依然沒有放下,因為他心中似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