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專業性?他們又不是文博歷史類的學生,還要多專業??? 聶導現在擺明了就是在趁機打擊報復,為難他們。 【哈哈哈哈像極了我那個討嫌的甲方】 【感覺要想拿到免死金牌應該很難了】 【我覺得這個免死金牌本身就是掉在驢前面的胡蘿卜,不得不說,聶導的節奏把握很不錯,這樣一來嘉賓們就有了緊迫感和積極性,節目的看點也多了】 沉默在幾人之間彌散開來,眼見著機會就要從面前悄悄溜走,可面對聶導刁鉆的標準,誰也沒信心會比謝承宇說得更好。 就在這時,趙別枝突然舉起了手。 “觀察大使有要補充的?”聶導見狀挑了挑眉。 “金石之美,毋庸置疑所代表的應該是有關古青銅器的文物。金石二字,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考古學的代稱,本身就是指古代刻有文字用以記事的鐘鼎碑碣。 眾所周知,有一種古文字叫做金文。它指的就是通行于西周時期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比如大名鼎鼎的毛公鼎,上面就刻著將近五百個用于頌功記事的銘文。 青銅代表著華夏很長一段時間里藝術與技術的巨大成就,是古代華夏文明的杰出代表。所謂金石之美的主題,想要表達的核心思想也就是,通過挖掘青銅器相關的歷史底蘊和藝術成就來使得它在今天煥發出新的生機與美麗?!?/br> 趙別枝頓了頓,目光落到工作人員手里的盒子上,“而且我猜盒子里的免死金牌應該就是由青銅制成,節目組之所以不給我們展示,就是怕因此泄露答案?!?/br> 此話一出,周遭靜默了好幾秒。 下一刻,聶導卻突然笑了起來。 第184章 頑固老師傅 聶導忍不住為趙別枝鼓掌,“說得很好啊,不愧是咱們的神秘觀察大使?!?/br> 事實上,這個問題的設置本身除了打嘉賓們一個措手不及增加節目看點以外,更多的還是想要借此簡單介紹本期節目的主題。 作為專業編導出身的聶導深知在綜藝里,最忌諱平鋪直敘的介紹,只有讓場面變得更加戲劇性,才能讓他們進入心流狀態,從而達到所謂的“知識以一種非常詭異的方式進入了腦子”的目標。 原本他是打算在嘉賓們實在回答不出來的情況下再來簡單介紹有關青銅器的知識,但趙別枝剛剛說的基本已經涵蓋了節目腳本里設置的內容,甚至于用詞更加貼切文雅。 饒是挑剔如聶導,也不得不承認,她給出了一套滿分回答。 【你枝姐還是你枝姐】 【真的好愛枝姐這種從容的樣子,智性戀天菜】 【呵呵,說不定是提前背的呢?】 【那你也去背一段唄?某些人可能連背點小學語文課本都磕磕巴巴的吧】 【別罵了,我真懷疑黑子是抖m,一直被打臉一直堅持挑刺,別給他罵爽了】 顯而易見的是,趙別枝不僅答對了附加題,還識破了節目組給“免死金牌”設下的懸念。 木盒打開,里面果然是一塊做工精美的青銅令牌,看起來像是仿制的商周時期的令牌樣式。 上端是弧形,下端為直線型的長條狀,取意“天圓地方”,上面還刻著一些精美的花紋,中間則是突出了四個陽鑄的浮雕篆文——“免死金牌”。 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非常有質感。 周圍的四人見狀都圍了上來,好奇地打量著令牌,趙別枝干脆就直接遞給了離得最近的辛云,,讓他們四個人傳著輪流看。 “這個令牌的工藝蠻有質感的誒,導演,節目結束以后我能要一塊帶回家嗎?” 吳六一把玩著青銅令牌,越看越喜歡,心中不由得感慨這個道具的質感甚至比之前拍戲時用到的道具更好。 聶導沒有給準話,只是微微一笑,“看你們表現咯?!?/br> 由于令牌帶著不太方便,等到嘉賓們過足癮以后,就重新交給了一旁的工作人員保管,連帶著他們帶來的行李也都被工作人員一同收走了。 “好了,那么接下來就要正式開啟咱們的探索之旅了?,F在矗立于咱們身后的就是大名鼎鼎的s市博物館,這也是全國青銅器藏品最多的博物館。 博物館里甚至有專門一層展廳用于展示青銅器文物,而這些文物,基本上都是來源于80年代末出土的宜長壩遺址。 四十年前,位于宜長壩的一家磚廠,其工人在取土時意外發現了幾件青銅爵器。 隨后,聞詢趕來的考古工作者們對此地展開了搶救性發掘,從下方的巨大祭祀坑里找到了上千件器物。 這些器物如今基本收納于咱們身后的s市博物館中?!?/br> 聶導不緊不慢地介紹著。 “大家應該都見過青銅器吧?” 嘉賓們紛紛點頭,就是沒見過真的文物,也看過古裝電視劇的。 “那么大家知道大部分青銅器在剛出土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嗎?” 得到的自然是否定回答。 聶導于是從一旁的工作人員手上拿過一疊照片,朝著嘉賓和攝像機前的觀眾們展示。 “這些是當年宜長壩遺址發掘時留下的珍貴圖片,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清楚地記錄了部分青銅器剛出土時的模樣?!?/br> 與預想中大氣古雅的模樣大相徑庭,眼前圖片上的青銅器沾染著黏土與銅銹,大部分都或多或少有損毀,甚至于還有一些損毀格外嚴重的已經連基本形態都看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