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書迷正在閱讀:啟示錄[蟲族]、好可憐一家人、伴侶沉迷搞錢總是不回家怎么辦、震驚!幼兒園的毛茸幼崽全是反派、重生后,前夫紅著眼求我別走、穿成侯門主母,我帶全家躺贏、穿成娛樂圈炮灰后,我考公上岸了、老女人(gl純百)、拯救英雄、網游之最強流氓
余默是最先知道蕭璨主動獻身之人,加上他與蕭璨的關系,同裴玉戈說這些話時自然不需要避諱什么。 裴玉戈搖頭輕笑:“我知道,但我并非要與明珠爭個勝負?!?/br> “那為什么?”余默不懂情愛,他問得也直接。 “并不為什么,因為……這本是我該做的。我既打算與明珠攜手并立,便不能讓這句話只成為一句無法成真的空話,我做這些皆起于本心,與明珠是否期盼需要無關?!迸嵊窀暾f這句話時雖仍有些氣短無力,可他每個字都說得極慢極認真,還將余默有可能說出的反駁都一并堵了回去。他注意到了余默欲言又止的神情,嘴角扯出一抹笑容來,“余兄,我雖男生女相,可并不甘做一個世人眼中的弱者,我亦有我的驕傲。當然,我也知你身為大夫,碰上我這么個病患該是惱的,這點我不辯?!?/br> “哼!算你還有自知之明。只是裴大公子出身不凡又飽讀詩書,不該不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庇嗄瑧B度軟了些,說出的話卻仍是直白不懂委婉的,“我給你新開的方子用了幾味猛藥,堪堪可補你天生不足的內癥。只是!每日習武不可超過一個時辰,不然即便你瞞得好,我也立刻去蕭璨那兒告狀去!” 余默刀子嘴豆腐心惹得裴玉戈滿臉笑意,他臉色雖還有些不好,可瞧著人倒是精神些了。 “余兄醫者仁心,裴某感念在心。只是不知……新方子可能稍稍緩和我此刻蒼白?” “你跟蕭璨學的得寸進尺?” 余默嘴上不饒人,可還是盡一名醫者之責為裴玉戈行針調理。 而徐正禮匆忙送藥回來時,裴玉戈臉色已緩和不少,懶懶靠坐在太師椅上,唇色也正常了不少,正有一搭沒一搭同余默說話。 “大公子!”徐正禮面露喜色,端著藥走過來先朝收拾藥箱的余默鞠躬一拜,真誠道,“余醫正妙手回春!徐某拜謝!” 跟著徐正禮一起來的還有今日當值的郭縱,他先朝上首的裴玉戈行了禮才開口道:“屬下聽說王妃回府后身子似有不適,特來瞧瞧?!?/br> “不過是春日里犯了些舊疾,再加上近日忙于公務,不免耗費了些心力,已無大礙了。有勞郭管事關懷?!?/br> “爺近日忙碌,將王妃托付給屬下等人,屬下自然要盡心盡力?!?/br> “我無事。余醫正就在這兒,郭管事若擔心明珠事后查問,此刻便聽聽他怎么說?!?/br> 郭縱倒也不推辭,抬眼看向余默,后者一如既往冷淡道:“還是天生底子虛,受不得累。我換了副方子,除了一日早晚兩副湯藥煎服之外,滋補的參亦不能落下,王府有好的便揀著好的用,不累著就沒大礙了?!?/br> 余默性子直不會轉圜,別說撒謊了,便是素日連句軟話好臉色都不給旁人,郭縱自不會懷疑余默這番話。聽到裴玉戈只是如從前那般身子弱,便也不再過多憂心。 “王妃既無事,那屬下便先送余醫正回去了?!?/br> 裴玉戈手中端著藥,聞言抬眸微笑道:“有勞?!?/br> 饒是已經看慣了這副美人皮相的郭縱也被此刻裴玉戈別有風情的笑容蠱了一瞬,隨即便低下頭去,行禮告退,只余徐正禮伺候在側。 “大公子,您的身子當真無事么?” 裴玉戈抬眼瞅身邊人,淡淡反問:“怎么?你不信我和余醫正的話?” “屬下沒有這個意思。只是覺得余醫正醫術實在厲害,您瞧著同一個時辰前大不相同,屬下瞧著也安心了?!?/br> 習武的事裴玉戈仍打算繼續瞞著,便沒有再接徐正禮的話,只捧著藥碗小口小口將今日這副苦得實在過分的湯藥喝光。徐正禮接過空藥碗放在一旁,適時送上侍女先前備好的茶點,如今身邊有個極善腌制蜜果的丫鬟冬月,裴玉戈每日喝了藥后自不缺那些酸酸甜甜的干果蜜杏吃。 今日這牒是腌的梅子,較之平日吃的酸了一些,可拿來沖淡口中湯藥的苦味卻是剛剛好。 “大公子……” 裴玉戈合上寫好的折子,抬起頭打斷徐正禮道:“先說我讓你盯著的正事?!?/br> 徐正禮垂首道:“是。屬下已將白水山匪余下那幾人失蹤的消息透露給了閬中院的兩位趙大人,這期間趙淮并非有異動,只趙之文私下赴宴,宴上同安郡王也去了,除此之外暫未有其他異動。狄群已遵大公子之命帶著人日夜盯守,人都是侯爺親自挑的,能力忠心無可挑剔。公子放心,只要那邊一有消息,屬下即刻呈稟?!?/br> “嗯?!?/br> “大公子,還有一事,屬下是周全名下生意時偶然聽來的,只是不知是否有用,所以尚未細細追查確定真假?!?/br> “正禮,你做得很好?!迸嵊窀陮τ谛煺Y的進益是看在眼里的,他也不吝嗇自己的贊許,“且說來聽聽?!?/br> “近來京中往來的客商多了不少,而且都是從東邊來的。屬下打聽到,似乎不只是京中如此,各州府也有不少這樣的情形?!?/br> 裴玉戈皺眉問道:“可知是什么緣故?” “聽說是那位老東江王…暴病而亡了,不過奚氏那兒壓著消息沒報給朝廷?!?/br> 東江王是先帝時降了的中洲國,當時尚未弱到全無一戰之力,而先帝礙于種種掣肘、又好施仁政,并非出兵征伐將中洲土地盡數收服,未顯寬厚仁政只將奚氏皇族降為郡王一等,封地挪了個位置并加派封疆大吏接管軍政之權。幸得那位老王爺是個性子軟的,這么多年也算相安無事,可如今這位老王爺去了,繼位者卻未必延續其父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