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者 第80節
不過,袁銘隱約間也發現,不知是不是因為晉升到了煉氣五層的緣故,近來九元訣的修煉進展似乎也稍稍慢了下來。 若是真有此遭的話,只怕修行越是到后面,就越是困難了。 …… 一夜修煉過后,袁銘神清氣爽,全無疲憊,比往日更早了一些,就去了火坊煉胚。 同樣習慣早一個時辰來火坊的方格,遠遠看著袁銘揮錘的身影,嚴肅的臉上難得露出笑意,暗暗點頭。 對于袁銘這份鍥而不舍的執著勁道,他還是很認同的,如今的新晉弟子或多或少都有幾分浮躁,沉不下心來,令他頗感頭疼。 可當看到袁銘每每又在三百多錘時便氣力不足,中斷下來,又忍不住嘆了口氣,搖頭離去。 屢敗屢試的精神雖然值得提倡,但也不能總是這般沒有進展啊。 袁銘自然沒注意到方格師兄的良苦用心,他的心思如今可沒在這兒。 等到未時初,他完成今日的錘煉,便直接離開了火煉堂,興沖沖地直奔歸藏閣而去。 袁銘在門口做好登記,繳納完一點貢獻值之后,就信步走入了歸藏閣當中。 剛一踏入一層大廳,他迎面就看到了前方十余丈開外,有一架顏色黑紅的木制螺旋樓梯,向上通往了二層大殿。 以那架樓梯為中心,四周環繞著一圈又一圈的暗紅色,半環狀的桌子和長凳,里面零零散散地坐著許多各堂弟子,都在安靜的看書。 袁銘視線掃過,在那桌椅外圈,留了一個環形通道,通道之外靠墻的地方,則是一圈鋪滿整個墻壁的書架,上面密密麻麻地塞滿了書籍。 他走到右手邊的書架旁仰頭望去,就看到上面每隔一段距離,都懸掛著一塊木匾,上面標注著諸如“百草”、“雜記”、“奇聞”、“異風”、“地理志”、“筆記小說”等等目類。 袁銘沿著通道一邊走,一邊查看,終于在“百獸”這個目類下,找到了《靈獸養殖基礎手冊》,旋即就將其從書架上取了下來。 他找了一個安靜的位置坐了下來,翻開書冊,閱讀起來。 袁銘看書的速度不快,神情卻異常專注,雙目緊盯著書頁,手指每隔十五息翻動一次,十分規律。 等到他翻完最后一頁,就將書冊合上,開始閉目仔細回想一下其中內容。 這一過程倒是極快,不過十數息的時間,他就將所有內容過了一遍。 原來,一個合格的馭獸師,不僅需要擅長捕捉和馴化靈獸,更要精通繁殖和養育靈獸的門道。 根據書中所述,大部分的靈獸只有第一代的若干只是靠捕捉馴化而來,其后二代三代往往都是通過繁殖養育出來的。 因為這些后代自幼年開始培育,更通人性,也更加容易馴化,不過缺點也很明顯,缺乏野性,整體素質較弱。 畢竟越是多代繁殖的靈獸,初代的血脈越稀薄,就越缺乏野性,戰斗力遠不如捕捉馴化來的初代,故而一般靈獸人為繁育過三代,至多四代之后,便要斷掉血脈,重新捕捉馴化。 但若能直接捕來一只血脈精純的幼年靈獸,那自然是最佳的馴化培育對象,能兼顧人性和實力,成年后往往還更容易覺醒一些天賦。 只是此類幼獸十分難得,為可遇不可求之事,三洞主的那只火饞兒當屬此類,難怪會令其十分珍視。 袁銘手中的《靈獸養殖基礎手冊》中的內容,主要側重于幼兒期靈獸的體態養成和獸性培育。 這當中最大的要求便是要保持平衡,即保證靈獸的野性和親和度都在合理范圍內,既不能太過親近人族而缺乏了攻擊性,更不能野性難馴以至于攻擊主人。 書中又根據不同的靈獸種類,對其進行了屬性劃分,圈定了各大屬性靈獸的大致飲食規則。 這種劃分其實與人族修士的靈力屬性劃分有些相似,不過靈獸因為血脈的緣故往往都比較純粹,一般只有單一屬性。 比如,青狼大多屬風屬性,擅長速度,攻擊也都以風刃為主,而黑熊大多屬金屬性,擅長破甲,攻擊也都以抓痕撕裂為主。 火饞兒很明顯是火屬性,但想來應該還有什么別的特殊之處。 袁銘看完《靈獸養殖基礎手冊》之后,起身將書還了回去,又從書架上挑選了幾本相關書籍,開始一頁一頁地翻看了起來。 約莫兩個時辰之后,他就將書架上一小半關于靈獸的書籍翻看完了。 在發現后面幾本書里的重復內容已經達到十之三四后,袁銘就不打算繼續翻看別的書了,不用花錢能看到的內容差不多也就是這些了。 不過以他過目不忘的天賦,通過這些駁雜的記載結合自己對于馭獸方面還算不錯的領悟,已令他對馭獸之道和靈獸的情況有了相對全面的了解,對如今的他來說已經足夠。 第79章 異端魂修 袁銘所用在馴獸類書籍上的時間,比自己預估的少了很多,于是他在將書都還回去后,便開始在書架前踱步,挑選一些新的內容查看。 來到“地理志”這個目類下,袁銘停下了腳步,目光在書架上逡巡良久,才從上面找出一本名為《陸通志》的書冊。 這本書籍比其他書籍更大更厚,封面也很是不同,是以硬質的木板制成,上面鏤空雕刻著一張地圖。 袁銘翻開《陸通志》開始閱覽,卻發現里面第一頁是折疊起來的。 他將之打開鋪展,發現足足有三頁書冊那么大,上面用黑紅兩色線條繪制出了一張幅員遼闊的地形圖。 說是地形圖,也并不準確,因為這張地圖的上半部分只是粗略的線圖,上面有疆域劃分出的大致區域,卻沒有地形地貌標注。 而下半部分,則清晰地標注了各種地形地貌,其中山峰突起,河谷下陷,山勢水脈清晰無比,栩栩如生。 然而,袁銘的目光,卻直勾勾地落在了上邊那三分之一的簡略得不能再簡略的地圖上。 原因無他,只因上面臨近地圖邊緣,標注著的兩個大字“中原”,那是袁銘記憶中模模糊糊的家鄉,是他想要回去,卻不知該回哪里的歸處。 袁銘仔細看了一會,便發現那僅有的三分之一版圖顯然也不完整,只是大略標注出了兩個國家的部分版圖,一個名為大晉,和他點香時看到的那個小皇帝的國家同名,另一個,則叫做西越。 這兩個國家比鄰而居,都與那如同蛟龍橫亙的十萬大山接壤,而翻過那黑線勾勒的粗壯山脊,另一邊就是南疆了。 南疆的地形勾勒得就要仔細得多了,除了山川河流之外,還標注了一些國家和類似于國家的勢力范圍。 袁銘好一番尋找,終于找出了碧羅洞的所在。 他仔細對比過之后,才驚訝的發現,看似地域廣袤的碧羅洞,與那龐大的十萬大山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而整個南疆的疆域面積,也更是大得離譜。 袁銘看了一陣后,想要找出一條從南疆通往中原的路途,卻終究是一無所獲。 “天大地大,想要歸鄉,終究不是易事啊?!痹懶闹懈袊@道。 這時,他記起一事,又開始在地圖上凝眸搜尋,好一會兒后,才終于找到一座小如米粒的山峰,看到了旁邊標注的小字“青襖山”。 那是哈貢提及過的家鄉,也是他臨終時最后的牽掛。 袁銘打算等他在碧羅洞站穩腳跟之后,就想辦法出去一趟,要回中原太難,去一趟青襖山,想來會相對容易一些。 看了片刻,他收起紛繁心緒,將地圖折疊回去,開始翻書閱讀。 這書冊中記載的,大多數都是南疆各個山脈與河流的情況介紹,當中參雜了許多神仙志怪的傳說異聞故事,光怪陸離,真假未知。 由于大多數地方都很陌生,他沒去過也沒聽過,故而腦海中也沒什么概念,看了一會兒,便覺興致缺缺,將書放了回去。 隨后,他又特意找了幾本地理方面的典籍,想要看看更多關于中原的內容,可惜里面的記述寥寥,并不能給他提供太多的信息。 “到底是在南疆地域,關于中原的書籍,實在是少得可憐?!痹憣⒆詈笠粌詴貢?,繼續踱步,想要看看其他目類,還有什么內容。 幾步之后,他來到了“修行”目類前,停了下來。 袁銘隨手從書架上取出一本書冊,看了一眼封皮,上面以南疆文字書寫《修行通識》,頓時來了興趣。 他能踏上修行之路,本就是一件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此前被困在十萬大山之中作為披毛獸奴,自然也不會有人教導他關于修行方面的基礎知識。 此番陰差陽錯的成為記名弟子之后,同樣也沒人為他答疑解惑,袁銘正欠缺此類知識。 他當即回到座位上,翻開書冊開始細細翻閱起來。 看了片刻,袁銘眉頭就蹙了起來,心中暗道:“原來同樣是修行,修士與修士并不相同,還有法修,體修和魂修之分啊?!?/br> 按照書中內容所述,所謂的體修,便是勤修體魄,修煉鍛體功法,注重錘煉皮毛筋骨血rou和臟腑,將自身體魄鍛煉得如同法寶一般,與人交戰,不以外物為恃,本身便是殺器,且生存能力強。 法修則是注重法力的積累修煉,將天地間的靈氣引入體內,進一步凈化,精粹,繼而儲存于丹田經脈之中,配合術法釋放,便能有鬼神莫測之能,修到高深處,更能移山填海。 相比于體修而言,此書明顯更推崇法修之道,其體魄雖較為孱弱,但施法御物,手段層出不窮,攻擊變化多端,也能通過諸如催動和穿戴法器,藥物淬煉等手段提升自身,往往攻防更加全面。 書中提到的第三大類,則是魂修,篇幅極少。 對于魂修,書寫此書的作者似乎帶有明顯的歧視,只說其既不煉體,也不修法,專注于神魂之力的精修,實乃修行之異端。 “異端”這一詞的評價,可謂極其低劣了。 在之后,書中還是對魂修的手段做了一些簡要描述,但說起來的,多少都有些玄乎。 比如書中提到,魂修達到一定境界,便能控制無魂之尸,cao控其如活人一般行走跳躍,甚至攻擊戰斗。 “那只銀貓,也不知究竟是何方神圣?”看到這一點的時候,袁銘不自覺就想起了先前在人魈王洞窟中,銀貓控制殘尸攻擊的場景。 關于魂修,書中另有神游和搜魂之能的描述。 其中,關于神游的描述是說,魂修達到一定修為,能夠神魂離體,馮虛御風而神行千里,甚至以魂體之姿,攻擊他人,殺之于千里之外。 而最讓袁銘感興趣的,其實是搜魂的能力。 擁有此能,魂修便可強行將自己的神識侵入他人識海,肆意搜索探查他人記憶,更有甚者,還能夠強行篡改或抹除他人記憶。 “若是有此神通,不知道能不能找回自己的記憶?”袁銘心中暗暗嘀咕道。 隨著繼續向后看下去,袁銘也逐漸了解到,魂修雖然有明顯的獨到之處,也同樣存在致命的缺陷。 相比于其他兩個體系,魂修的修煉條件更加苛刻,修煉過程也更加兇險,即便有正統魂修功法指導,也很容易就會走火入魔。 輕者喪失神智淪為癡傻,重者魂飛魄散,連轉世為人的機會都無。 袁銘見此,不由暗暗驚出一身冷汗,自己似乎至今尚未出現類似的情形,也不知是運氣好,還是因為銀貓給自己的那部《冥月訣》比較特別? 回想起來,眼下他修行受阻,進展緩慢,倒是沒察覺有什么走火入魔的風險,反而覺得此功法能緩解自己此前修煉披毛術所留下的反噬隱患,這也是他繼續修煉的主要動力。 袁銘甚至覺得,或許這是此書作者對魂修偏見下的一種夸大其詞,頗有些不以為然。 要知道,披毛術如今仍是他臨陣對敵時的重要仰仗,在沒有得到更好的御敵手段前,他仍不打算放棄,冥月訣自然也是非修不可了。 之后,袁銘又有意尋找關于魂修的資料,只可惜單獨記述魂修的內容完全沒有,和其他內容夾雜在一起的,倒是有一些。 可這些內容零散駁雜不說,甚至彼此存在相互駁斥的內容,根本難辨對錯真假。 不過有一點,這些資料倒是出奇的一致。 那就是他們對魂修的態度,好一點的是畏而遠之,不好的則認為魂修統統都是異端,并且說魂修之中,十之七八都是邪修,沒有走邪路的,反而不到三成。 袁銘基于此前先入為主的判斷,對此不置可否,只認定了魂修的手段詭秘,又涉及神魂記憶一事,反而決定進一步好好修煉《冥月訣》。 放回最后拿到的一批資料后,袁銘伸了個懶腰,正打算再去找些資料翻閱時,樓梯上走下來一個身穿執事服飾的中年男子,口中高喊著“戌時將至,即將閉閣?!?/br> 他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經在這歸藏閣里看了大半天書。 他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又走馬觀花地在一樓兜了一圈,直至戌時才依依不舍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