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建模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GB][現代家奴]掬水月在手、恐怖復蘇,從進入恐怖空間開始(百合)
談戀愛之前驚濤駭浪,談戀愛之后平平淡淡。許愿心想,或許所有的關系最終都會走向歲月靜好。 學生時代太忙了,連江昕甜都形容她自己和趙鈞塵為聚少離多,更別說卷王許愿和大忙人任博遠。 膩膩歪歪的時候也有。兩人一有時間就互相探索身體,不在一塊兒的時候也會互相報備行蹤。一起娛樂的時間很少,像尋常的學生戀愛:一起看電影、逛校園、去海洋館,那是沒有的。人都忙著學習和競賽呢。 這個學期許愿的競賽不多,唯一的大賽是明年的HMMT,其它的小競賽對她影響不大的她基本都不打算參加了。她沒必要去蟬聯冠軍,又不是奧運會。 所以許愿加入了一個社團——數學建模社。這個社團其實是學校官方社團,由學生報名、競賽老師挑選,為全世界各地數學建模大賽輸送人才,跟別的學生社團不同。 許愿開始給自己的人生上難度了。她和她臨時組建的團隊——1名已經拿到斯坦福offer的高叁學姐和1名準備走強基計劃進入京大的高叁學長(3人組隊這個模式適應比較多的數學建模大賽團隊要求,比如美國高中生數學建模競賽HiMCM團隊成員限制2-4人,數維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團隊成員限制1-3人,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團隊成員限制為3人),開始撰寫她們人生第一篇論文。 競賽出題:“有困難找警察〞,是家喻戶曉的一句流行語。警察肩負著刑事執法、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效勞群眾四大職能。為了更有效地貫徹實施這些職能,需要在市區的一些交通要道和重要部位設置交巡警效勞平臺。每個交巡警效勞平臺的職能和警力配備根本相同。由于警務資源是有限的,如何根據城市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合理地設置交巡警效勞平臺、分配各平臺的管轄范圍、調度警務資源是警務部門面臨的一個實際課題。 試就某市設置交巡警效勞平臺的相關情況,建立數學模型分析研究下面的問題: 〔1〕附件1中的附圖1給出了該市中心城區A的交通網絡和現有的20個交巡警效勞平臺的設置情況示意圖,相關的數據信息見附件2。請為各交巡警效勞平臺分配管轄范圍,使其在所管轄的范圍內出現突發事件時,盡量能在3分鐘內有交巡警〔警車的時速為60km/h〕到達事發地。 對于重大突發事件,需要調度全區20個交巡警效勞平臺的警力資源,對進出該區的13條交通要道實現快速全封鎖。實際中一個平臺的警力最多封鎖一個路口,請給出該區交巡警效勞平臺警力合理的調度方案。 根據現有交巡警效勞平臺的工作量不均衡和有些地方出警時間過長的實際情況,擬在該區內再增加2至5個平臺,請確定需要增加平臺的具體個數和位置。 〔2〕針對全市〔主城六區A,B,C,D,E,F〕的具體情況,按照設置交巡警效勞平臺的原那么和任務,分析研究該市現有交巡警效勞平臺設置方案〔參見附件〕的合理性。如果有明顯不合理,請給出解決方案。 如果該市地點P〔第32個節點〕處發生了重大刑事案件,在案發3分鐘后接到報警,犯罪嫌疑人已駕車逃跑。為了快速搜捕嫌疑犯,請給出調度全市交巡警效勞平臺警力資源的最正確圍堵方案。 她們的論文題目是:交巡警效勞平臺的設置與調度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某城區警車配置及巡邏方案的制定問題,建立了求解警車巡邏方案的模型,并在滿足D1的條件下給出了巡邏效果最好的方案。 在設計整個區域配置最少巡邏車輛時,本文設計了算法1:先將道路離散化成近似均勻分布的節點,相鄰兩個節點之間的距離約等于一分鐘巡邏路程。由警車的數目m,將全區劃分成m個均勻的分區,從每個分區的中心點出發,找到最近的道路節點,作為警車的初始位置,由Floyd算法算出每輛警車3分鐘或2分鐘行駛路程范圍內的節點??紤]區域調整的概率大小和方向不同會影響調整結果,本文利用模擬退火算法構造出遷移幾率函數,用遷移方向函數決定分區的調整方向。計算能滿足D1的最小車輛數,即為該區應該配置的最小警車數目,用MATLAB計算,得到局部最優解為13輛。 在選取巡邏顯著性指標時,本文考慮了兩個方面的指標:一是全面性,即所有警車走過的街道節點數占總街道節點數的比例,用兩者之比來評價;二是均勻性,即所有警車經過每個節點數的次數偏離平均經過次數的程度,用方差值來大小評價。 問題叁:為簡化問題,假設所有警車在同一時刻,大致向同一方向巡邏,運動狀態分為四種:向左,向右,向上,向下,記錄每個時刻,警車經過的節點和能夠趕去處理事故的點,最后匯總計算得相應的評價指標。 在考慮巡邏規律隱蔽性要求時,文本將巡邏路線進行隨機處理,方向是不確定的,采用算法2進行計算,得出相應巡邏顯著指標,當車輛數減少到10輛或巡邏速度變大時,用算法2計算巡邏方案和對應的參數,結果見附錄所示。 本文最后還考慮到4個額外因素,給出每個影響因素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模擬退火算法;Floyd算法;離散化 論文內容:一 問題的重述 110警車在街道上巡邏,既能夠對違法犯罪分子起到震懾作用,降低犯罪率,又能夠增加市民的平安感,同時也加快了接處警時間,提高了反響時效,為社會和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現給出某城市內一區域,其道路數據和地圖數據,該區域內叁個重點部位的坐標分別為:〔5112,4806〕,〔9126, 4266〕,〔7434 ,1332〕。該區域內共有307個道路交叉口,為簡化問題,相鄰兩個交叉路口之間的道路近似認為是直線,且所有事發現場均在下列圖的道路上。 該市擬增加一批配備有GPS衛星定位系統及先進通訊設備的110警車。設110警車的平均巡邏速度為20km/h,接警后的平均行駛速度為40km/h。警車配置及巡邏方案要盡量滿足以下要求: D1. 警車在接警后叁分鐘內趕到現場的比例不低于90%;而趕到重點部位的時間必須在兩分鐘之內。 D2. 使巡邏效果更顯著; D3. 警車巡邏規律應有一定的隱蔽性。 現在我們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 假設要求滿足D1,該區最少需要配置多少輛警車巡邏? 二. 請給出評價巡邏效果顯著程度的有關指標。 叁.請給出滿足D1且盡量滿足D2條件的警車巡邏方案及其評價指標值。 四. 在第叁問的根底上,再考慮D3條件,給出你們的警車巡邏方案及其評價指標值。 五.如果該區域僅配置10輛警車,應如何制定巡邏方案,使D1、D2盡量得到滿足? 六. 假設警車接警后的平均行駛速度提高到50km/h,答復下列問題叁。 七. 你們認為還有哪些因素、哪些情況需要考慮?給出你們相應的解決方案。 二 問題分析 此題為城區道路網絡中警車配置及巡邏問題。在進行警車配置時,首先要考慮警車在接警后在規定時間內趕到現場的比例,在此條件下,以車數最少為目標,建模、求解;在制定巡邏方案時,要考慮巡邏的效果及隱蔽性問題。 問題一只要求滿足D1,求最少的警車配置數,可以認為警車是不動的,在叁分鐘或兩分鐘內它能到達的區域就是它的覆蓋范圍。據此,在滿足所有街道的覆蓋率不低于90%的條件下,尋找最優解。 問題二要評價巡邏效果,有兩個方面需要考慮:一是巡邏的全面性,即經過一段時間后警車走過的街道數占總街道數的比例;二是巡邏的不均勻性,即經過一段時間后警車經過每一條街道的次數相差不大,用方差來衡量。 問題叁是在滿足D1的條件上盡量滿足問題二所給的指標,并給出評價方案的指標。首先找到一組滿足D1的各警車位置,然后在和各警車位置相連的點中隨機尋找一個點,判斷新的點是否滿足D1,如果滿足那么警車行駛到該點,否那么重新尋找,直到滿足為止。一段時間后統計所有車走過的點數及每個點被走過的次數,用問題二給出的兩個指標進行評價。綜合兩個指標,可判斷此路徑的好壞,重復這個過程,直到綜合評價指標到達一個滿意的值為止。 問題四增加了隱蔽性要求,首先給出評價隱蔽性的指標,隱蔽性可用路線的隨機性來評價,將它參加到問題叁的模型中去進行求解。 問題五限制警車數量為10,要綜合考慮D1、D2,先分配這10輛車使道路的覆蓋率最高,然后按照問題叁的步驟進行求解,其中每一步對D1的判斷只需使道路的覆蓋率盡量高即可。 問題六同問題叁,只需將車速改為50km/h即可。 叁 模型的假設 警車都在路上巡邏,巡警去處理案件的時間不考慮; 所有事發現場都在道路上,案件在道路上任一點是等概率發生的; 警車初始??奎c是隨機的,但盡量讓它們分散分布,一輛警車管轄一個分區; 假定各個劃分區域內,較短時間內,最多會發生一個案件; 假設區域內的每條道路都是雙行線,不考慮轉彎對結果造成的影響; 如果重點部位不在道路上的,假設這些重點部位在離它們最近的道路上; 7. 圖中水域對巡邏方案沒有影響。 四 符號說明 m 表示警車數目 d 表示警車初始??奎c到各道路的最短距離 L 表示整個區域的總道路長度 l 表示不能在3分鐘內到達的區域的道路的長度 k 表示非重點部位的警車在3分鐘內不能到達現場的比例 s 表示叁分鐘內能從接警位置趕到事發現場的最大距離是 n 表示整個區域總的離散點個數 ni 表示第i區內的節點個數 f1 表示區內調整函數 t 表示模擬退火的時間,表征溫度值 f2 表示區間調整函數 r 表示全面性指標 e 表示不均勻性指標 h 表示綜合評價指標 si 表示第i輛車經過每條道路的次數 -s 表示整個區域每條道路經過的平均次數 五 模型的建立與算法的設計 5.1 滿足D1時,該區所需要配置的最少警車數目和巡邏方案 5.1.1 滿足D1條件時,區域最少警車的規律 題目要求警車的配置和巡邏方案滿足D1要求時,整個區域所需要配置的警車數目最少。由假設可知警車都在道路上,且所有事發現場也都在道路上,但區域內總的道路長度是個定值的;警車在接警后趕到事發現場有時間限制和概率限制:叁分鐘內趕到普通區域案發現場的比例不低于90%,而趕到重點部位的時間必須控制在兩分鐘之內。由此可知每輛警車的管轄范圍不會很大,于是考慮將整個區域分成假設干個分區,每輛警車管轄一個分區域。 由上面的分析,求解整個區域的警車數目最少這個問題可轉化為求解每一輛警車所能管轄的街道范圍盡量的大。于是我們尋找出使每輛警車管轄的范圍盡量大的規律。為了簡化問題,我們不考慮趕到現場的90%的幾率的限制,僅對警車能在叁分鐘內趕到事發現場的情況作定性分析,其分析示意圖如圖1所示。警車的初始??课恢檬请S機的分布在道路上的任一節點上,我們假設一輛警車??吭贏點上。 圖1 一輛警車管轄范圍分析示意圖 由于警車的平均巡邏速度為20km/h,接警后的平均行駛速度為40km/h,由于距離信息比擬容易得到,于是我們將時間限制轉化為距離限制,這樣便于分析和求解。當警車接警后,在叁分鐘內能從接警位置趕到事發現場的最大距離是r,其中。 如圖1所示,我們設警車初始??课恢迷贏點,A點是道路1,2,3,4的道路交叉口。我們僅以警車在道路1巡邏為例來進行分析,警車以的速度在道路1上A到點之間巡邏,與初始??奎cA的距離為。由于案件有可能在道路上任一點發生,當警車巡邏到A點時,假設案發現場在道路2,3,4上發生時,警車以40km/h的速度向事發現場行駛,警車能在叁分鐘內從點趕到現場的最大距離為。如果警車在道路1上繼續向前行駛,那么該警車能在叁分鐘內趕到現場的距離繼續縮小,當警車從初始點向A點行駛但沒有到達點時,此時該警車的最大管轄范圍比警車到達點時的最大管轄范圍大。為了使警車的管轄范圍盡量大,警車的巡邏范圍越小越好,當時,即警車在初始??奎c靜止不動時,警車的管轄范圍到達最大值。 圖1所分析的是特殊的情況,道路1,2,3,4對稱分布,現在我們來對一般的情況進行分析,如圖2所示。 圖2.1 圖2.2 圖2 一輛警車最大管轄范圍分析示意圖 圖2.1所示的情況是道路分布不對稱,與圖1相比,圖2.1所示的道路方向和角度都發生了改變,圖2.3中的情形更為復雜。參照對圖1的分析方法,我們分析這兩種情形下,警車巡邏時能在叁分鐘內趕到現場的最大距離的規律,我們只分析圖2.2的情況,道路1,2,3,4,5相交于點C,同時道路1與道路6也有個道路交叉口D, 由于警車巡邏時是在道路上行駛的,行走的路線是分段直線,并不影響路徑的長度,所以當警車巡邏到距離初始??奎cC點遠處的D,此時假設有案件發生時,該警車要在叁分鐘內能趕到現場處理案件,最大行駛距離在之內,如果警車在道路1上繼續向前行駛,那么該警車能在叁分鐘內趕到現場的距離繼續縮小,當警車沒有行駛到D點時,此時該警車的最大管轄范圍比大,為了使警車的管轄范圍盡量大,警車的巡邏范圍越小越好。當時,即警車靜止不動時,一輛警車的管轄范圍能到達最大值。 以上分析的僅作定性的分析,對于叁個重點部位也可以同理分析,所得的結論是一致的,以上的分析沒有考慮到90%的到達幾率限制,但在設計算法需要充分考慮。 綜上所述,當警車靜止在初始??奎c時,在叁分鐘時間限制內,警車能從初始??奎c趕到事發現場的最大距離為。 5.1.2 將道路離散化 由于事發現場是等概率地分布在道路上的,由區域地圖可以發現,整個區域中的道路長度不均,為了使計算結果更加精確,可將這些道路離散化。只要選取適宜的離散方案,就能使警車在經過道路上的離散的點時就相當于經過了這條道路。這樣,不管是求解警車初始??奎c還求解警車趕到事發現場所經過的道路時,所計算得的的結果顯然比僅考慮整條道路的叉路口要精確得多。 區域中共有307個道路交叉口,458條道路。我們采用線性插值方法對道路進行離散化,以的速度行走一分鐘的距離作為步長,一分鐘時間的選擇是參照問題叁的結果要求來設定的,步長。用線性插值的方法,從道路的一個方向進行線性插值,實現將每條道路離散化的目標,考慮到有些道路不是的整數倍,我們就一般情況進行討論,其分析示意圖如圖3所示。道路AB長度為個與長度的和,為了更精確處理CB段道路,那么就要考慮在CB之間是否要插入一個新的點,根據的長度不同,其對應的處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圖3 道路離散化分析示意圖 引進臨界指數,選取大小的準那么是使盡量離散化后警車等效的平均巡邏速度和題目給定的速度〔〕的差值盡量小,經過計算得時,不再插入新的坐標點時能使整個區域的道路離散效果較好。此時,將CB段長度設定為處理,于是離散后的AB道路長度會比實際長度短些;當時,需要在兩個點之間再插入一點,因為這樣處理能使整個區域的整體道路的離散化效果比擬理想。如圖3所示,在C與B間再插入新的坐標點,插入的位置在距C點的D點處,這樣處理后所得的道路長度比實際長度長了。采用這樣的方法進行線性插值,我們使用MATLAB編程實現對整個區域道路的離散,所得的離散結果如圖4所示,離散后共得到762個節點,比原始數據多了455個節點,離散后的節點數據見附件中的“newpoint.txt〞。 圖4 整個區域離散結果圖 采用這種插值方法道路離散后,將直線上的無窮多個點轉化有限個點,便于分析問題和實現相應的算法,由圖4可知,所取得的整體離散效果還是比擬理想的。 5.1.3 分區域求解警車數目的算法設計 考慮到警車配置和巡邏方案需要滿足:警車在接警后叁分鐘內趕到普通部位案發現場的比例不低于90%,趕到重點部位必須控制在兩分鐘之內的要求。設計算法的目標就是求解出在滿足D1情況下,總的警車數目最小,即每個區域都盡可能多地覆蓋道路節點。由于警車的初始位置是未知的,我們可設警車初始??奎c在道路上的任一點,即分布在圖4所示的762個離散點中的某些點節點上,總體思路是讓每兩輛車之間盡量分散地分布,一輛警車管轄一個分區,用這些分區覆蓋整個區域。 于是我們設計算法1,步驟如下所示: Step1:將整個區域預分配為個分區,每個分區分配一輛警車,警車的初始??课恢迷O在預分配區中心的道路節點上,假設區域的中心不在道路節點上,那么將警車放在離中心最近的道路節點上; Step2:統計分區不能覆蓋的節點,調整警車的初始??奎c,使分區覆蓋盡可能多的道路節點,調整分為區內調整和區間調整方案:〔1〕區內調整按照模擬退火思想構造的函數,在區間調整調整車輛初始點的位置〔后文中有詳細說明〕,當分區內節點數較多時,調整的概率小些,分區內節點數較少時,調整的概率大些,〔2〕當區域中存在未被覆蓋的節點或節點群〔大于等于叁個節點集中在一個范圍內〕時,將警車初始位置的調整方向為朝著這些未被覆蓋的節點按一定的規那么〔在 對算法的幾點說明: 〔1〕該算法所取的車輛數是由多到少進行計算的,初始值設為20,這個值的選取是根據區域圖估算的。 (2)預分區的優點在于使警車的初始位置盡可能均勻地分散分布,警車的初始??奎c在一個分區的中心點附近尋找得到,比起在整個區域隨機生成??奎c,計算效率明顯得到提高。 預分配之后,需要對整個區域不斷地進行調整,調整時需要考慮調整方向和 調整概率。 警車調整借鑒的是模擬退火算法的方法,為了使分區內包含道路節點數較多的分區的初始停車點調整的概率小些,而分區內包含道路節點數的少的分區內的初始停車點調整的概率大些,我們構造了一個調整概率函數, 〔1〕 〔1〕式中,均為常數,為整個區域車輛數,為第分區內覆蓋的節點數,為時間,同時也能表征模擬退火的溫度變化情況:初始溫度較高,區域調整速度較快,隨著時間的增加,溫度不斷下降,區域調整速度逐漸變慢,這個調整速度變化也是比擬符合實際情況的。 由式〔1〕可以得出調整概率函數,假設在相同的溫度〔時間〕的條件下,由于總的車輛數目是定值,當時,即第分區內的節點數大于第分區的節點數時,分區調整的概率大些,分區的調整概率小些。分析其原因:當分區內包含了較多的節點個數時,該分區的警車初始??课恢眠x取地比擬適宜了,而當分區內包含的道路節點數較少時,說明警車的初始??课恢脹]有選好,需要更大概率的調整,這樣的結論也是比擬客觀的。 對于所有分區外未被覆蓋的道路節點和很多節點〔稱之為節點群〕,用來調整警車位置遷移的方向,其分析示意圖如圖5所示。調整方案目標是使未被覆蓋的節點數盡量的少。在設計調整方向函數時,需要考慮:〔1〕節點群內節點的數目;〔2〕警車距離節點群的位置。優先考慮距離,所以在公式〔2〕中,用距離的平方來描述調整方向函數。 由于某一個區域范圍內的未被覆蓋節點數,整個區域未被覆蓋的節點總數,分區域與未被覆蓋的節點或節點群的距離等幾個因素會影響到調整的方案,所以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于是設計了區間調整函數, 式中,表示第個分區內未被覆蓋的節點數,表示第分區域與未被覆蓋的節點或節點群的距離,表示未被覆蓋的節點和節點群個數。 現在簡要分析第分區按區間調整函數的調整方案,當某兩節點群的節點數目相等,但是距離不等時,如,由區間調整公式可知,該區間向節點群方向調整。當某個分區與兩個節點群的距離相等,但節點群的內節點個數不相等,如時,由〔4〕可知,該分區域會想節點群方向調整。 注意在整個調整過程中,調整幾率控制是否調整,調整方向函數控制調整的方向,尋找在這種調整方案下的最優結果。 圖5 調整分區域示意圖 〔3〕在step3中,使用Floyd算法計算出警車初始??奎c到周邊各節點的最短距離,目的是當區域內有情況發生時,警車能在要求的時間限制內到達現場。 〔4〕為求出較優的警車??奎c,采用模擬退火算法,算出局部最優的方案。 警車的配置和巡邏方案 使用MATLAB編程實現算法1得到,整個區域配備13輛警車,這些警車靜止在初始??奎c時,能滿足D1要求。警車的初始??课恢梅謩e為道路交叉節點6,25,30,37,82,84,110,111,126,214,253,258,278處。每個警車所管轄的交叉點〔原始的交叉節點〕如圖6所示,求解的分區結果見附錄所示。 圖6 滿足D1條件下的區分劃分圖 13個分區共覆蓋了252個交叉點,另外的55個原始交叉點沒有被這些分區域覆蓋:137,138,151,159,167,168,170,174,175,186,188,189,211,215,226,242,255,260,261,262,263,267,270,271,272,275,282,283,284,287,288,289,292,296,297,299,304,305,307。在這種分區方案下,這些點中,每兩個相連的點間的道路離散值長度占整個區域總的長度的比值為。因此,在整個區域配置13輛警車,每個警車在初始??奎c靜止不動,當有案件發生時,離案發現場最近的警車從初始??奎c趕到現場。 評價巡邏效果顯著的指標 110警車在街道上巡邏是目的是為了對違法犯罪分子起到震懾作用,降低犯罪率,又能夠增加市民的平安感,同時還加快了接處警〔接受報警并趕往現場處理事件〕時間,提高了反響時效,為社會和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巡警在城市繁華街道、公共場所執行巡邏任務, 維護治安, 效勞群眾, 可以得良好的社會效應[1]。 在整個區域中,由于案發現場都在道路上,道路上的每一點都是等概率發生的,因此警車巡邏的面越廣,所巡邏的街道數目越多,警車的巡邏效果就越好,對違法犯罪分子就越有威懾力,警車也能更及時地處理案件。 我們采用全面性來衡量巡邏的效果顯著性,即用警車巡邏所經過的街道節點數占區域總節點數的比值。當警車重復經過同一條街道同一個離散點時,僅記錄一次。 〔3〕 式中,表示警車經過的離散點數,代表整個區域總的離散點數。值越大,說明警車所經過的街道數目越多,所取得的效果越顯著。 同時考慮到在巡邏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相同的時段內,警車會屢次巡邏局部街道,而一些街道卻很少巡邏甚至沒有警車到達,這樣會造成一些巡邏盲區。分布很不均衡。這樣就可能出現巡邏密度大的街道上的違法犯罪分子不敢在街道上作案,而流竄到巡邏密度稀疏的街道上作案,因此在相同的警車數目條件下,密度不均衡的巡邏方式的巡邏效果的效果較差,而密度較均衡的巡邏方式所取得的巡邏效果會更好些。我們引入一個巡邏的不均勻度來衡量巡邏效果的顯著性,考慮到方差能表示不均衡度,于是我們用方差的大小來表征不均衡,方差越大,巡邏密度越不均衡,所取得的巡邏效果越差。 〔4〕 問題1所給出的滿足D1條件下的警車數目為13輛,這時每輛警車在初始??奎c靜止不動,只有該管轄區域內發生了案件時,警車才從初始??奎c趕到案發現場處理案件。當警車在巡邏狀態時,所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更復雜一些,如當節點運動時,警車還能否到達D1的要求,警車的運動方向如何等問題,但根本算法思想與問題1類似,所得的算法2的框圖如圖7所示, 為了簡化問題,我們假設各分區警車的巡邏時候,盡量保證所有的警車的行駛方向相一致,且警車都走雙行道,即當警車走到某個節點后,它們又同時返回初始??奎c,警車的行駛方向有四種方式,如6所示。 在圖6中,數字1代表走巡邏走的第一步,2表示朝1的巡邏方向相反的方向巡邏。在具體程序實現時,四種巡邏方向任意選擇,但是盡量保證所有的警車向同一個方向巡邏。 圖6 各警車巡邏方向圖 我們用MATLAB編程對這種巡邏方式進行計算,所得的車輛數目為18輛,綜合評價指標為,其結果巡邏方案見附件中的“1193402-Result3.txt〞所示。 在滿足問題叁的根底上討論D3條件,警車的巡邏方案和評價指標 巡邏的隱蔽性表達在警車的巡邏路線和時間沒有明顯的規律,主要目的是讓違法犯罪分子無可乘之機,防止他們在非巡邏時間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危害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平安。 為了使巡邏的規律具有隱蔽性,這就需要警車在巡邏時至少具有兩條不同的路線,時間最好也是不相同的。因此,考慮到隱蔽性時,只需要在問題2的根底上加上一個隨機過程即可。對于其評價指標,由于警車有幾條可選的巡邏路線,當相同的路線在同一時間內重復出現時,重新將所設定的方案再執行一遍,我們用這個時間間隔來衡量隱蔽性的程度,當循環周期越大,說明可選的巡邏方案越多,其規律就越具有隱蔽性,而循環周期越小時,說明巡邏方案比擬少,其隱蔽性較差。在巡邏狀態時,最差的隱蔽性巡邏方案是巡邏方案只有一個,并且時間固定,這樣的巡邏方案沒有任何隱蔽性可言。 5.5 整個區域為10輛車時的巡邏方案 由第叁問的結果可知,10輛車的數量是不能把整個區域完全覆蓋的,其算法與算法2類似,不同的是此時車的數目已經固定了,要求使D1,D2盡量大的滿足,我們求得的評價指標值為,所得的巡邏方案見附件中的“1193402-Result5.txt〞所示。 5.6 平均行駛速度提高到時的巡邏方式和評價指標值 問題六的分析方法與具體實現與問題叁一致,但是警車的接警后的平均速度由原來的提高到,于是各分區的覆蓋范圍也增大了,將數值帶入問題3的算法中求解, 計算得的指標值為,其巡邏方案見附件中的“1193402-Result6.txt〞所示。 圖7 算法2框圖 六 模型的分析和評價 在求解滿足D1的條件下,整個區域需要配備多少輛警車問題中,采用分區巡邏的思想,先分析能使各區管轄范圍到達最大值時的規律,由特殊到一般層層進行分析,邏輯嚴密,結果合理。 在求解區域和警車數目時,在初步設定警車??奎c位置的根底上,用模擬退火算法思路構造函數來確定調整的概率大小,綜合考慮了影響區間調整的因素后構造了函數來確定分區的調整方向,當分區按照這兩個調整函數進行調整時,各分區能管轄盡可能多的道路節點,所取得效果也比擬理想。 參 考 文 獻 [1]中小城市警察巡邏勤務方式的探討,俞詳,江蘇公安??茖W校學報,1998年第1期 [2]Matlab7.0從入門到精通,求是科技,人民郵電出版社; [3]不確定車數的隨機車輛路徑問題模型及算法,運懷立等,工業工程,第10卷第3期,2005年5月; [4]隨機交通分配中的有效路徑確實定方法,李志純等,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第3卷第1期,2003年2月。 附 錄 圖 問題叁巡邏路徑 圖 問題五巡邏路徑 圖 問題六巡邏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