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好吧,本來這個姑太太在王家就出了名的老實,現在還有點呆。親戚們也拿她沒辦法,在三省草堂坐一天,正主兒一個都見不著,要去三省草堂直接找王翰林吧,那邊腰門是鎖的,據王家的下人說老爺怕辦喜事誤事,正在趕擬備考的卷子,說了不叫人打擾。 王翰林家忙著嫁女兒,還要辦三省草堂,擺出來一副不管閑事的樣子。柳家更絕,柳家當家老爺一天三趟朝外甥女兒的婆家看房子,調人手調船給外甥女兒運嫁妝,楊氏呢,她娘家要娶媳婦啊,她每天早上起來就去天波府那邊坐鎮,那一圈的國公府侯爺將軍家的房子都要抓緊啊,到時候家眷們要喝楊家的喜酒的。忙啊,柳家上下都忙,都不接蓋新宅的單子了,整個五柳鎮都在為五月的婚禮趕工。還真有類似張三那樣,說自己是親戚找上門說要把地賣家柳家的,柳家師爺都很天真,“查地契?那是怎么查的?我們家不查這個,我們不懂啊。我們現在忙啊,我們地盤上還空著一大半呢,現在都沒空蓋新房。哪有空買地啊。你樂意賣我們也不想買啊?!?/br> 十來個地主在柳家大門外拉橫幅求買地。柳家舅舅出來說:“各位的心意小柳心領,我們已經吃下不少地,是真的吃不下了?!闭f完拱拱手又去忙自家外甥女兒出嫁,老婆娘家侄子娶親的大事去了。 錢家和曹家只說柳家不敢管閑事,膽子也大了。地主們沒有一個來交易沒關系,富春縣可以主動為地主們服務嘛。頭一個,自然是查李臭蟲家。 李家的地主臭蟲們,一個挨著一個,個個都有臭味,除了李知府那個有錢的,當了官二十來年沒回過家,回家不止不在族里居住,還跟族里鬧了一場,把族親都告了從不跟族親來往的,捉不到他把柄。而且他家只有府城和五柳鎮兩處房子,也沒有田地可以讓師爺們為他服務,第一個李知府摘出來了。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個李家老爺們,查!富春縣衙貼了告示,把李家前后三十年買賣的田地四至位置都寫清楚了,又寫明買家賣家是誰,要求帶合同來核對。若有強買強賣,托名詭寄各項,當場就替你查辦! 當官的田地免稅也是有一定額度的,田太多了還是要交稅的啊,為了少交稅不交稅,把田地寄在窮親戚名下,寄在佃戶名下或者干脆瞞住不報,都是地主們非常流行的做法。這一公示,親戚們還罷了,佃戶們都嚇著了,富春縣把佃戶們拉縣衙里,都沒打板子,個個都表示不知情,從來不知道有這回事。為地主服務的師爺們把檔子里的合同調出來,再對一對指印,肯定都對不上。知縣出來把不知情的佃戶訓了一頓,又勸勉他們老實干活,就把他們放回去了。查完了佃戶再查親戚,親戚們也照樣說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哪怕指模對上了,睜著眼說瞎話說不認得這是什么東西,富春縣都聽他們的。 富春縣忙了三四天,把李家托名詭寄的田全剝出來,然后,查交稅的記錄,該補的補,該罰的罰。沒錢?沒關系,咱們富春縣為地主服務,這個田我們按三十年的平均價,讓曹家和錢家出銀贖買。賣田的銀子補稅和罰的款。 查完了托名詭寄這一條,再查強賣強賣就更方便了。上一回潘菘摟錢是摟自己腰包里,失道寡助啊。這一回富春縣頭頂明鏡高懸,胸口還掛著為民做主,親自來勸說苦主,說要為你做主,原是占著大義的事情,你敢不讓縣太爺為你做主?當初一百畝田地李家可能只用幾十兩銀子甚至更少就弄走了,事隔一二十年,這個事給你查清楚了,田地沒官,再照時價的一半補給你銀子,你收不收?這個基本上算是白撿銀子啊,絕大部都高高興興收起來了。還有一些,當年事情做的絕,苦主家破人亡或是逃到外府他鄉,這種連一半的銀子都省下來了,田地直接沒收。 李家的臭蟲們上次就被潘菘收拾了個半死不活,這一次更干脆,被為民做主的知縣一擼到底。說實話,有名有姓的臭蟲,誰沒干過缺德事兒,挑一兩件出來,收監,基本上就是拍死的命了。他們家還剩下幾十上百畝祖傳的田地,一看臭蟲都要被拍死了,自然有專業的無賴勾結官府,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把那個田三錢不當兩錢的弄出來,轉手自然改姓了錢和曹。 富春縣打臭蟲打的熱鬧,李家有數的財主,除了李知府一家,全軍覆沒。 遠遠站在圈外看熱鬧的地主們算是看明白了。查地契是這樣查的。有那種一向老老實實交稅,田地又是祖傳下來的小地主,就去交割地契了,富春縣查一查沒有問題,錢家立刻把銀子抬出來了,雪白紋銀五十兩一錠,你有一百多畝田,就與你一百多錠,你搬不動不要緊,現成的大車,披紅掛彩把你的銀箱擺車上,把你也擺車上,給你送回家去! 其實——還算公平呀,老實人和他說道理或者說不通,但是真金白銀在太陽底下明晃晃的,是最有力的說辭,于是從來老實的地主們都沒二話,捏著地契交去換銀子。一車一車的銀子帶著老實人走了??上?,老老實實一板一眼交稅的老實人,真是太少了,一共也只有七八位,剩下的富春本地地主們,包括王家的地主們,臉色都不大好看。 王家全族的地,約有七八十頃,掛在王翰林兄弟名下也有二十多年,這樣查上去,極少也有二十五年沒有交稅。其實如果現在照著五十兩一畝的價錢把田賣出去,把二十多年的稅補交了,他們也樂意啊??墒?!富春縣為了公平起見,取的是這三十年曲池府的田地成交平均價!這三十年來,水田最便宜的時候只值一兩銀子一吊錢,最貴的時候上等好田也沒有超過三兩銀子。只有最近遷都才漲起來,第一年第二年,只漲到二十多兩,今年初才漲到五十兩的。前二十七年平均是二兩銀子一畝的地價,再加上這三年的高價一平均,富春縣按著極公道的價錢,五兩一畝賣掉來給你補稅!公道不公道?極公道!虧不虧,地主們虧的鞋底都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