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在座的三位都做過官,對于彎彎繞不直接講話的官腔都不陌生,但是這樣會打官腔的管家,連王翰林都是頭一回見識到啊。王翰林看那個管家眼生,曉得是才調過來的,又是笑又是惱,笑罵:“說人話!” “陳家舅太太們打起來了,舅爺們拉都拉不開,圍了一圈人在看熱鬧?!?/br> ☆、145、 舅太太們的宅斗 梅大人皺眉,梅四郎驚訝,王翰林好笑,李知府若無其事問:“打出人命來沒有?” “沒有?!?/br> “不用管他們。咱們說正事要緊?!崩钪畨焊筒划斠换厥?“遠兒一會必來,也不消使人再去喊?!?/br> 果然過了小半個時辰李知遠真來了,笑嘻嘻的跟先生們問好,又跟梅四郎做揖。 李知府壓根不問家里發生了什么事,到是王翰林心疼女婿,問他:“家里怎么了?” “哦,有兩位舅母因為房子的事吵起來了?!崩钪h笑道:“舅舅們倒是勸來著,后來實在勸不開,大舅母讓舅舅們外頭找個館子吃酒去。她老人家也不管妯娌們,自家先走了。舅母們沒人勸,吵的也沒勁,就散了?!?/br> “為著房子吵,可是房子有不妥處?”王翰林已經被夫人帶出來了,一提到房子他就開始緊張。 “舅舅舅母們對房子都很滿意?!崩钪h苦笑,:“就是有兩位舅舅是親兄弟,所以他兩個把房子蓋在一塊了。那塊靠著河,地不是規整的,有一家占的地略小,有幾間屋就多起了一層樓。另一個舅母就不樂意了,說隔壁擋到她家的太陽,她家不好曬醬。兩位舅母才吵的時候,舅舅們還拉來著,說至親兄弟,共用一個曬臺也沒什么的。后來又有一位舅母添了句嘴,兩位舅母都覺得委屈了,吵起來就動上手了?!?/br> 王翰林聽了皺眉道:“對婦人來講,曬醬確是大事呀?!彼肓艘粫偷溃骸澳憬o英華寫個字,叫她親自去趟新鎮看一看是怎么回事?!?/br> 李知遠答應了一聲,真給英華寫了個字,喊來管家捎到柳家那邊去。 楊氏舅母到五柳鎮上來住,她老人家就把接待京城女客的差使接過去了。英華原是在柳五姨帳房看流水帳的。柳三娘就把大帳房的調度流水帳都交給她管。這個差使既要總攬大帳,又要曉得看流水往來,年紀大些記性差些的大管事都扛不住。英華年紀又輕記性又好,又在柳五姨那邊看過流水帳,是個熟手,才接帳的時候略有些吃力,這幾日看熟練了,還能幫著柳三娘看看別的帳。李知遠捎的字兒送到英華處,英華正替柳氏捏肩呢。 柳氏瞧一眼那個字條,笑道:“才說你婆婆不在你全身都輕了好幾兩,看,麻煩事來了?!?/br> 英華伸頭瞧一瞧,笑道:“明明那天出圖紙的時候敲定了的呀。我怕陳家舅爺們不滿意,挖地基的時候還特為讓人請他們去看過一趟?,F在房子都起到一半了,又嫌曬臺擋太陽了?”說著甩手打了個呵欠,吩咐小海棠備馬。 柳氏笑道:“錢已經收過了,你懂的?!?/br> 英華笑道:“我知道的。新鎮上的房子天天都在蓋,除了占地還房子的,哪一個不是走人情來的?已經蓋好的要不照圖紙走現改,除非他們加錢?!?/br> 英華騎馬至新鎮上時,陳家幾個舅舅和舅母各站一堆在道邊看工匠們上梁呢。英華下馬跟他們行禮。幾位舅老爺相互看看,陳九舅站出來道:“英華怎么來了?” “聽說有位舅舅家的曬臺擋了太陽,英華來瞧瞧?!庇⑷A停下時,她身邊的隨從早有一個把該管的工頭和監查喊了來。 工頭對著英華唱了個喏就讓到一邊讓監查說話。監查把他的記事本子翻開來,翻到那一頁上頭,看了一會才說:“小小姐說的那個曬臺確實擋到隔壁院的一角。但是隔壁那個院不算小,略朝前走幾步,曬醬曬被子的地方都有?!?/br> 英華笑一笑,道:“先帶我去瞧瞧?!?/br> 工頭忙在前面引路,英華要去瞧房子,舅舅舅太太們都跟著一起涌進那家的后院。為著工匠出入方便,兩家中間的界墻還沒有起,英華進了院門就能看見兩家的后院格局大不一樣,后院略小的那邊,緊靠著兩間廚屋就搭了個曬臺。這個曬臺也是柳家營造制式曬臺,頂上一大半是平臺,一小半搭了三堵矮墻,還加了個頂。曬醬時若是遇到大雨雪天氣,好把醬缸挪進去避雨水的。這個頂現在就確實擋到了隔壁院廚房門口的一點太陽,也不大一塊地方,略朝前走三四步就擋不到了。隔壁這個院自然也有曬臺,但是蓋在院子的另一邊,就不似這邊的曬臺離著廚房近。 從主婦的角度來說,可能曬臺離著廚房近點更方便一點。若說因為曬臺離廚房遠,她偏要在廚房門口曬醬,隔壁的曬臺也確實擋到了太陽。但是居家過日子哪里就能十全十美了? 本來曬臺離廚房遠或者近也是因地制宜靈活安排的,新鎮這邊收房子的也有兩百來家,還沒有一家因為這個事吵吵。畢竟不是家家的廚房門口都能保證曬得到太陽的。柳家為了省口舌,廚屋門口曬不到太陽的人家有曬臺,廚屋門口曬得到太陽的人家也給添了個曬臺。 兩位舅太太這樣吵吵,曬臺擋太陽應當只是借口吧。大家族婦人們擠一處過日子,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也不大可能,這兩位又是極親近的兩妯娌,估計從前不起眼的矛盾不算少,積累到現在,指著芝麻綠豆這么點大的事吵一吵也是有的,又或者——她們是不想做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