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穿成和親公主后 第175節
依照合約所言—— 往后百年間,大瑜同草原以和為先,任意一方,皆不可起兵戈,哪怕對方起了內亂,另一方亦不可插手分毫。 百年合約之外,明窈又和戶部的官員做了補充協議,這份協議是對商貿等的補充,往后大瑜邊城將歡迎草原商人的進入,而大瑜人亦可入草原。 為了鼓勵通商,之后五年里,走商商人的商稅全免。 在這之后,大瑜皇帝又提出,大瑜可為草原人提供部分官位,草原一族可憑借科舉為官,無論文武,皆受歡迎。 同時,雙方可在固定時間內派使者進行交流學習,互學對方之優勢。 大瑜在種植紡織醫術等方面頗有建樹,可草原的騎兵戰馬也不差,總有點什么,是吸引對方的。 合約定下后,皇帝邀請狄霄一行年后再走。 正好族人們還沒看夠冠京的花樣,索性再多留兩個月。 在這兩個月里,蘇格勒帶著一眾族兵,在京畿營多次進行比試,草原人各個高大威武,那手精妙絕倫的拳腳功夫,叫多少京城軍心生向往,紛紛拜師學武。 其他族人們也先后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或是在鐵坊學打鐵,或是到繡房學繡工,還有到人家醫館當學徒的,看其刻苦模樣,好像三五年內都不準備回拔都兒部了。 就連布赫都去了皇家書苑,跟一眾皇子們一起念書。 為了節省來回時間,皇帝還在宮里給他尋了一處宮殿,里面的宮女太監全換成草原人,也好叫狄霄他們放心。 這樣一對比,反而是狄霄和明窈最無所事事。 兩人在宅子里躲清靜,一連多少天都不帶出門的。 也就偶爾被皇帝或四皇子邀請到了,才會勉強出去應酬一二。 狄霄不知從哪尋了一摞春宮冊子,學得沒臉沒皮,光天化日之下,也能面不改色地翻看。 明窈給他燒了多少次,可沒過兩日,又有新的冊子來了。 也不知這些東西從哪來的,氣得明窈咬住狄霄食指,嗚嗚囔囔說:“你要是敢叫族兵去買這些腌臜玩意兒,我就不跟你過了!” 狄霄眸色一沉,堵住那張不會說話的小嘴。 他按住明窈的后頸,涼涼問道:“不跟我過,你還能跟誰過,嗯?” 明窈作勢要打他,可才舉起手,就被男人箍在一起,高高舉過頭頂,又是一夜身不由己。 …… 那日明夫人被趕出去后,才安生了不到半個月,又開始在府外流連。 這回不光是明夫人,明老爺也來了幾次,到后頭更是捎上幾個孩子,打著孩子的名義,想要跟明窈再見上一面。 然無論他們如何說辭,明窈全然不理,到后面實在煩了,索性跟族兵說:“以后他們再來,你們只管趕跑就是,無需告知我?!?/br> 至于大皇子和大皇子妃送來的拜帖,狄霄只看了一眼,手腕一抖,紙張輕飄飄地落在地上,他抬腳踩過,紙上頓時留了一個腳印。 后頭族人收拾屋子,將拜帖當成垃圾清掃出去。 明窈甚至不知,這兩人也想過府一敘。 就這樣過完年,狄霄清點了要一同回去的族人。 寧湘他們一家是要留在冠京的,還有幾個在這里拜師學藝的族人,也是走不開,等統計結束,零零散散加起來,竟有三四十號人要留下。 狄霄皺著眉,雖然沒說不許,但也不是多么支持的態度。 明窈寬慰他:“給大家留足銀兩便是,等日后把草原商行開到冠京來了,族人們遇事也能有個依靠?!?/br> “汗王要早早習慣才是,以后往大瑜來的,可不止這三四十人了?!?/br> 可不,百年合約一簽,以后的大瑜還草原,還不定多出多少外族人。 狄霄他們能做的,也就是多多開辦商行,讓族人們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找到依靠和后盾。 二月初一,草原眾人離京。 皇帝染了風寒,無法親自相送,便派了四皇子代勞。 四皇子一直送到城郊才止步,望著馬上的狄霄,抱拳作別。 四皇子打下大越,將大瑜疆土擴大數倍,又力主與草原交好,為大瑜結下強有力的友邦,單從功績上,他之貢獻,已遠遠超出其余皇子。 皇帝雖然沒有下旨立太子,卻日日傳四皇子入御書房,一同批閱奏章,又令皇后張羅選秀,欲為四皇子覓一賢妃。 種種跡象,無一不預示著太子的真正人選。 一時間,朝堂多是暗潮翻涌,大皇子一黨尤且掙扎,然面對四皇子身上的圣眷,也頗有種無力回天的無奈。 半年后,就在狄霄等人抵達風錦關時,卻聽城中百姓皆在討論冠京政變。 聽說大皇子貪墨、徇私枉法、插手皇商選拔等事敗露,不等圣上宣判,他先起兵圍了皇城,欲逼宮上位。 不料四皇子親兵實在強悍,不過三五千人,就破了五萬叛軍的圍困。 大皇子被擒,數罪并罰,削去親王番號,終身圈禁。 大皇子妃身份作假,除去皇家玉牒,秋后問斬。 明家知情不報,亦受牽連,被徹底奪去皇商名號,之后三十年,明家皆不可參與皇商競選,明家人亦不可參加科考,經此一事,明家徹底敗落。 大皇子圈禁后一月,皇帝退位,傳位給四皇子,退居江南行宮。 一朝天子一朝臣,隨著四皇子即位,大瑜各地廣開恩科,同時招攬能人,去往原大越疆土,對逆反之人進行教化。 而投誠百姓,則減免苛稅,仕子亦可參加科考。 這些大瑜朝堂上的事,只聽上一耳朵也就算了。 知曉四皇子將登大寶,狄霄倒是樂見其成,旁的不說,只他和四皇子在位的這幾十年里,天下當得太平。 明窈聽說了明家的下場后,亦無半分色變,轉頭就忘了個干凈。 她帶著布赫去了將軍府,先跟姨母好好道別,再問問唐崢和唐夫人,要不要去拔都兒部住幾個月。 一行人在風錦關停留半月,再次踏上回族的旅程。 一月初,拔都兒部城門打開,迎接歸族的族人。 汗王和王后離開一年,族人多是想念。 面對歸來的眾人,族人舞著彩帶,敲響鑼鼓,從城門開始夾到迎接,所過之處,皆是對汗王和王后的呼喚。 從進到城門開始,明窈就下了馬車,無論被誰叫到,她都會停一停腳步,駐足問一聲對方近況。 “今年青麥的畝產竟有六百斤嗎?哪里是我的功勞,分明是阿姑照看的好……恭喜阿姑大豐收呀!” “這不是罕爾嗎?我臨走前留下的作業可完成了?趕明兒我去了學堂,一定第一個檢查你!” 明窈全無王后的架子,跟誰都能話兩句家常,小半個時辰過去了,一回頭,仍能看見城門的影子。 狄霄索性送了韁繩,放烏木蘭自己去吃草。 一個懷有半月身孕的草原姑娘擠在最前面,滿臉慈愛地摸著肚子:“希望我的孩子,以后能跟小王子一樣可愛?!?/br> 明窈笑了笑:“小寶貝一定能成為拔都兒部最漂亮的孩子?!?/br> 姑娘沒想到能得這等祝福,驚喜地捂住嘴巴。 因汗王王后回歸,族里可是熱鬧了幾日。 狄霄休息兩日后,緊跟著就去了兵營,而明窈又要清點倉房賬簿,又要給玩嗨了的孩子們敲敲警鐘,整日奔波在族里,可一點不比在路上輕松。 就這樣cao勞了一個多月,兩人才得了幾分空閑。 又過半年,春暖花開,整個拔都兒部被綠色汪洋環繞。 等族人們春耕結束,卻見族兵集結,蘇格勒首領親自開路,提前半月出發,率兵在前掃清障礙。 而汗王和王后緊隨其后,開始為期三年之久的巡視。 從中部草原到北部草原,凡拔都兒部所屬,皆將留下他們的腳印。 作者有話說: 第105章 ◎中部草原之行(一)◎ 從拔都兒部王城,到草原最北的西嵐旗,單是趕路,就需要大半年時間,再加上中間在各處停留,三年時間仍有些緊俏。 臨走前,狄霄特意叫來族里的管事們,若日后有大瑜的使臣來,他與王后不在,就由狄宇出面接待,族里若有想出去求學的,交待好歸來時間與大致去處,就能到倉房領了銀兩,自行安排。 汗王王后離開月余,族人們也慢慢習慣了兩人不在的日子,每日去耕田里轉轉,閑暇了就到族外打打獵,又或者去學堂外面旁聽,日子不緊不慢,悠閑中又不乏幾分秩序井然。 此番巡視第一站,便是中部草原的混合聚居處。 這部分的族人來自不同地方,多是普通族人出身,偶有幾個不愿去南部的奴隸,也是住在部族邊緣,少與里面的人交往。 兩三年間,中部草原受到的資源是最多的,可發展也是最慢的。 狄霄前前后后往這邊派了四五萬族兵,族里有了多余的糧種,也是先緊著中部草原送,就連青石湖鹽這些,中部草原都是第一站。 這般偏心下,南部的長老們少不了微詞。 然而就是這樣,中部草原的發展也不見得有多好,不說與南部比肩,就是最靠北的一些荒涼地區,都比中部發展得好。 就算中部草原從開荒開始,但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資源也有資源,要說真有什么缺的,無非是族人們的上心罷了。 生活在這里的族人都不用心,旁人再怎么拉扯,也拽不到高處去。 年前赤那回了王城一趟,拉著狄霄訴了一天一夜的苦。 “汗王是不知道啊,中部草原的族人是真不聽話,給了他們糧種也不用,偏要用自己的破種子,肥田的法子更別提,一會兒嫌麻煩,一會兒又嫌臭?!?/br> “要不是族兵出面壓著,春耕都要耽擱了,緊趕慢趕的,到底還是晚了兩個月,還不知收成如何……” “前段時間招了幾千族兵,哪成想都是些兵油子,合起伙來逃訓練,日常巡邏也不行,吊兒郎當全在混日子,來做族兵就是為了那幾錢銀子,狗屁不是!” 赤那的脾氣在幾人間算是極好的了,連他都覺受不了,更別提還留在中部草原的維安斯,被氣得差點兒殺人。 按照赤那的想法,他是想留在王城,換蘇格勒去調|教人的,哪想蘇格勒擺擺手:“不去不去,我都多少年沒回來了,可叫我歇上幾年吧?!?/br> 蘇格勒征戰數年,好不容易戰事平息了,理當讓人家休息。 赤那無法,過了冬,只能又灰頭土臉地回去,好在他離開前,狄霄再三向他保證,今年夏秋,一定親自過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