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穿成和親公主后 第121節
族里的耕田如今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用許多圍欄劃分開的,分給愿意嘗試均田制的人家,兩三畝一塊的,五六畝一塊的,甚至還有十五六畝一塊的。 大大小小的分區加起來,和公共耕田也差不了多少。 為了彰顯對均田制的支持,族里的糧種都是先給登記均田的人家的,但這種優待也沒有過分偏頗,顧著他們的同時,也沒忘了另外大半的族人。 明窈只管將各種糧種分好,之后的分發則交給狄宇去辦。 族里的糧種主要是三種,一種是普通麥種,一種是普通改良麥,還有一種則是野生的青麥種。 前兩種的種植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但青麥還要摸索著來。 谷辛在畜棚待了大半年,春耕之際,也被狄霄叫去耕田那邊。 他有些遲疑:“南北氣候差異不小,我們亦不知土地情況,還按照之前的種植方法來嗎?”j^s “來吧?”谷辛撓撓頭,也無法給出準確回答,“反正我覺得,種田無非就是伺候莊稼,把莊稼伺候好了,自然有大豐收?!?/br> “這片土地還是頭一回耕種,之前青草長勢也好,想必肥力是不缺的,我們的糞肥和草木灰可以試著少加一些,水的話……要不,首領看經驗來?” 問了半天,谷辛也給不出什么有效建議。 狄霄很是心煩,揮揮手,放他回畜棚去了。 此時圍在他身邊的族人很多,大家都不知道今年的春耕該怎么做。 還有那分了田的,不禁有些后悔:“這什么都不知道,萬一今年收成不好,我們可吃什么啊……” 聽他這么一說,不少人也覺如此。 眼見人心浮動,狄霄沉下臉:“好了,春耕一事,暫且延后兩天,我再想想法子?!?/br> 說著,他就想讓族人們散開。 可才走了十幾個人,忽然聽見有人喊:“公主來了!” 狄霄詢聲望去,果然見明窈從人群后走來。 她的情緒還有些低沉,但對著族人,已經盡可能表現輕松了。 她走到狄霄跟前,問:“我聽說今天開始春耕,就想著來看看,這是遇上什么麻煩了嗎?” 狄霄如實說出他們所遇難題。 明窈沉吟片刻:“我覺得谷辛說的沒有問題,肥力可以慢慢來,且看莊稼長勢,要是不太好再添也不遲,至于澆水,大瑜雨水豐盈,此地與大瑜比鄰,想來也不缺雨水,可是適當少澆些水?!?/br> “等糧種都種下了,再多來些人看著吧,一見情況不對,趕緊想法子補救?!?/br> 狄霄又細問幾句,知曉大瑜耕種方式與大越沒太大差別,也稍稍安下心。 再看族人們都等著,他索性一揮手:“春耕不推遲了,就今天開始吧!” 一聲令下,族人們紛紛回家拿去農具,分了耕田的,也緊隨其后,唯恐落下哪一步,自家的田地種不出好莊稼來。 三月初,族里上千畝耕田都做了翻耕。 他們臨時燒了草木灰,翻耕時薄薄灑了一層,等肥力滲透的差不多了,可巧來了一場雨,春雨濛濛,才將田地潤濕就停了下來,仿佛是特意為春耕下的一般。 趁著土壤還濕潤著,族人們趕緊播下種子。 三種麥種是分開播種的,其中普通麥的數量最多,其次是改良麥,反而是數量最多的青麥種的最少。 原因倒也簡單,西山丘后面有的是野生青麥,哪里還用得著族人種。 種子播撒下去還不算完,每畝天都有一個人看守,從早到晚,都有人巡視,莫說冒頭的野草,就是有些奇形怪狀的蟲子,也被人抓走了,就怕傷了種子。 直到田地里出現秧苗,大家不知土地是好是壞,但秧苗好壞,還是一眼就能看出的。 這些秧苗不算粗壯,但格外青翠,從冒頭開始,就嗖嗖得生長著,三四天時間,就rou眼可見地躥高一大節。 其中青麥長得最好,不愧在野外都能一長一大片。 改良麥和普通麥瞧著差不多,長到一定高度后,長勢也漸漸慢下來。 狄霄不再遲疑,趕緊叫人將草木灰和糞肥拌在一起,給秧苗又上了一層肥。 忙忙碌碌間,一個月很快過去了。 進了四月,雨水果然越發豐沛,隔三差五就有一場雨,有大有小,淅淅瀝瀝就沒停過。 人們不用擔心莊稼干旱缺水了,望著氈帳外陰沉沉的天,開始擔心起田澇來。 作者有話說: 第78章 事實證明,大家的擔心不無道理。 轉眼入夏,地里的莊稼已經有膝蓋那么高了,有族人的精心打理,田間難得能見雜草害蟲,原本稍顯細弱的莊稼桿兒也變粗不少。 直到三四場雨過去,天上積云仍很厚重,黑壓壓一團,不光見不到云銷雨霽,反有暴雨將至的架勢。 一聲雷霆炸響,暴雨傾盆。 漫天大雨落在氈帳上,躲在帳里都能聽見咚咚的震響,雨水順著氈布落下,在帳沿處又形成了另一雨幕,嘩啦啦淌成小溪。 有人不放心耕田,試圖沖過去看看,可才一闖進雨里,就辟里啪啦的雨點砸得暈頭轉向,只能再狼狽躲回去。 這場雨下了整整兩天一夜,第二天傍晚,帳外只剩濛濛細雨。 聽著王帳外的喧雜,明窈也有些坐不住了:“我想出去看看?!?/br> “我去?!钡蚁鱿纫徊狡鹕?,從角落里取了蓑衣,并不愿明窈冒雨出去。 可明窈的擔心一點不比他少,說來說去,到底還是兩人一起,等出了王帳才發現,他們已經算得上冷靜的了,有那速度快的,早從耕田跑了一個來回。 “首領公主,你們快去看看吧,莊稼全淹了!” 明窈心里咯登一下,回頭和狄霄對視一眼,腳下速度更快,行走間濺起許多水花,不一會就打濕了衣角。 等他們到了耕田那邊時,田壟上已經圍了兩層人,嘰嘰喳喳很是喧鬧。 不知誰喊了一聲:“首領和公主來了!” 族人紛紛向后看,待尋到兩人位置,又給他們讓出一條路來。 隨著兩人走到田邊,田里果然都是積水,有深有淺,最深的部分差不多淹了一半的麥稈,那塊地正好是均田出去的,一家人守在旁邊,哭天喊地。 就算有淺的,打眼看著,也不是能靠土壤自行吸收的。 往年眾人只遭遇過干旱,還是頭一回遇上雨水過于豐沛乃至田間積水的情況,看著田地里一指高的積水,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排水。 明窈這些日子翻了不少農經,和族人們多年的種植經驗結合在一起,她點點頭:“不光要排水,還要劃鋤追肥,眼下先將積水排出去,等天晴些再做其他?!?/br> “排水是怎么排?用盆碗把水盛出去嗎?” “……倒也不用?!泵黢喝绦?,“開溝就行,從高到地引水,慢慢將雨水排出去?!?/br> “那那、那我家這地勢本來就低的咋辦呀?” 高地引出的水是直接向下排放的,低處的農田少不得受災,就算再開溝,莊稼在雨水中浸泡的時間也遠遠超過其他,只能等著自然曬干。 明窈表情訕訕,因想不出旁的法子,求助地望向狄霄。 狄霄不似她和善,對于既定之局,也不會尋好話安慰人,只聽他冷硬道:“且犧牲一些,等將這次田澇挨過去,除了你家田地所得,族里會再多余補償你家糧食的?!?/br> 倒霉的幾家雖有不滿,但又不能跟全族人作對。 又或者對上首領那張不講情面的臉,有再多的怨言,也只能憋在心里。 明窈又添了句:“商隊上回去大瑜還捎回來不少冬菜種子,晚些我給你們送些過去,下月種下,等冬天就能收獲了,也能添道菜?!?/br> “排澇也是無奈之舉,實在委屈你們了?!?/br> “害,不委屈不委屈,都是為了族里,都是應該的?!?/br> 兩人一硬一軟,很快把幾家人心里的怨氣消掉了,更有人由悲轉喜:“冬菜好,脆生生甜滋滋的,吃上一冬我也不膩,拿糧食換也值?!?/br> 開溝一事迫在眉睫,大家也顧不得細雨纏綿了,當即回家尋來鋤頭鐵鍬,有人在前定位劃線,后面的人沿著標記開溝,均到耕田的人家更是全家出動,唯恐耽誤了好時辰。 夏雨微涼,卻抵不住人們做活的心火熱。 族人們用了兩天時間,才將所有耕田開了排水溝,為了避免再出現田澇的情況,他們又對排水溝做了加固,不說能維持數年,至少今年不用擔心了。 細雨又下了一天多時間,陰沉了數日的天終于見了太陽。 隨著田地的積水漸漸褪去,氣溫也快速升高,因太陽暴曬,地里土壤漸有龜裂態勢。 明窈只能再把族人們招呼回來,一人拎著個小鏟子,既要避著莊稼的根莖,又要將泥土徹底攪開,防止因水分消失太快,而引起莊稼根系生長受阻。 用鋤頭將硬土打散,即為劃鋤,劃鋤過后,便是追肥了。 暴雨之后不知底肥剩了多少,安全起見,眾人只能追加一層薄薄的草木灰,隔三差五來田間看看,只要莊稼沒有出現黃苗打蔫的情況,肥力就是夠的。 這邊田地里的事才折騰完,明窈還沒歇兩天,王帳又有人找來了。 來找她的是兩個上了點年紀的阿爺,兩人坐下,拘謹地搓著手,被明窈追問幾遍才說明來意:“公主啊,你上回說要編族史,還用不用得到我們呀?!?/br> “……”明窈早把這事忘了個一干二凈。 但這親口給出去的承諾,露怯就不好了:“自然是用的到您們的?!?/br> “看我,這段時間總是在忙旁的,族史才起了個頭,還沒來得及深入,正好您二位找來了,那咱們也好定個時間,看大家什么時候方便,跟我講講咱們拔都兒部吧?!?/br> “都行都行,我們什么時候都方便?!崩先耸軐櫲趔@,老態的面容上全是笑意,“公主什么時候有空,隨時喊我們就行?!?/br> “不過這編族史,我們用不用打扮得鄭重些?不能慢待了啊……” “都行,看您們的意思?!泵黢汉宓?。 另一位老人又問:“公主啊……我是去年才來的拔都兒部,我不知道族里之前的樣子,這樣的話,編族史還用得著我嗎?” “當然!”明窈一口咬定,“大家雖來處不同,但現在都是拔都兒部的族人,你們之前的經歷,也可以作為族人附傳,作為族史的補充?!?/br> 反正他們也沒見過史書,實際如何,還不是全靠明窈一張嘴。 有了公主的保證,兩人甚是安心,說好會一直在帳里等著公主傳喚,就歡歡喜喜地離開了。 把兩位阿爺送走后,明窈忙舒一口氣,她來不及坐,趕緊翻了幾張紙和筆墨出來,旁的不說,首先在紙上把“族史”二字寫上,想了想,又另起一頁,試圖起個引子。 只是她心思實在沒在這上面,琢磨了一個多時辰,紙上也沒落下兩行字。 【草原游牧族自成一體,以部族為單位,日耕種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