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這些君王們普遍好佛,除卻修建佛寺,他們還會發動百姓們在石壁上雕刻佛像.... 裝秀甚至從中還注意到了浮屠教的問題,當今憎侶們越來越多,這些人熟悉經典,將佛經與當下的經典結合起來,紛紛走進了高門大戶。 不少大族都會宴請這些名僧,跟他們辯論經典,為自己揚名等等。這些僧侶儼然成為了一種新的名士。大家對此都很是好奇。 為了解決這些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將這些藩王撒下來,派遣國相之類的來接管,停止這耗費巨大的修寺活動,不浪費民力。 若是能以言語來說服,當然是最好的,若是言語說不服,那就該兵部和刑部去講道理了。裴秀還是希望不要達到那一步。 接下來的幾天里,裴秀完全沒有去在意這位遠道而來的世子。 龍會越來越煩悶,幾次生氣的找來府內小吏,詢問裴秀何時前來找自己,那小吏只是說自己會傳達。 而更讓龍會不安的是,他所帶來的那些騎士們說是要安置到其他地方,從那之后,他就再也沒有見過這些人了。 他幾次叫嚷著要見皇帝陛下,只是,小吏的回答還是與過去一樣,都是說自己會向官員們傳達。身邊的人時不時的更換,偶爾還有甲士來看守。 他們倒是沒有限制龍會的外出,可這也不能減少龍會的不安,每當龍會說想要往皇宮那邊看看的時候,隨行的人馬總是會將他勸住。 在這個時候,龍會甚至一度覺得:我命憂矣!這分明是要將我處死?。?! 不會連皇帝都見不到就死在這里吧?? 就在龍會開始驚懼不安的時候,裴秀終于是姍姍來遲。 這一天,當甲士們占據了院落每個角落的時候,龍會都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結果裴秀就領著人走了進來,笑著向他行禮拜見。 “拜見世子!” 劉郎官趕忙介紹起了裴秀的身份。 眾人都可以明顯的看到龍會那如釋重負的表情。 龍會跟裴秀行了禮,隨即兩人坐了下來,裴秀也不怕對方發難,讓眾人先出去?!笆雷赢斦媸亲龅暮么蟮氖??!?/br> “您可知道這幾天,世子給我帶來了多大的麻煩嗎?“聽到裝秀的詢問,龍會有些茫然,“實不知也?!?/br> 裴秀這才說道:“世子擅自發兵,殺一王,龜茲王乃是受了陛下冊封的王,殺害這樣的王,罪名等同于謀反,是要遭受族誅之罪的!” 龍會趕忙解釋道:“我是事出有因.....“當今諸事,都要按著律法來執行?!?/br> “如今廟堂正在編訂新律,參與者多為名臣,這些人就以你的情況來辯論,引起了天下非議....這些時日里,不知有多少人上門找我,要求按著律法處死你的! “若不是陛下與你父親親善,屢次示意我庇護,只怕你早就要被推出去處死了!”聽到這些事情,龍會方才有些慌亂。難道連皇帝都護不住自己??這大魏的大臣們怎么都這般厲害?“裴公,這可如何是好???“”倘若....” 看著開始結巴的龍會,裴秀無奈的說道:“你也勿要擔心,我是會全力保護你的,這件事,確實是那白山先開的頭,豈能這般羞辱別王呢?” “但是你也確實不該就這么動兵殺了他?!?/br> 裴秀沉吟了片刻,方才說道:“當今的辦法,就是向陛下請罪,以此來獲得赦免?!?/br> “但是如今廟堂的群臣,因為律法之事,已經對你有了敵意,倘若陛下完全不問罪,只怕是難以服眾。 “我可以幫伱想三個解決辦法?!?/br> 龍會趕忙挺直了腰板,“仆洗耳恭聽?!?/br> 裴秀說道:“第一種辦法,是最簡單的,即刻面見陛下請罪,然后請求陛下責罰,陛下應當不會從重處置,頂多是罰你反省一年,然后你就可以返回焉耆國,從此不能出現在廟堂之中。 “第二種辦法,你可以請求立你的弟弟為王,自己主動請辭,如此一來,陛下完全不會責罰你,或許還會賜給你不錯的官職,讓你留在中原為官?!?/br> “第三種辦法,你可以效仿鄯善王,主動要求設相或設郡,以此功,完全能得到赦免,群臣也不會再多說你什么,你也可以照常在洛陽內享福。 聽到裴秀所說的三個辦法,龍會很是遲疑。 裴秀并沒有去誘導龍會,也沒有逼迫龍會,他是將選擇權交給了面前這個家伙。以裴秀對這個人的了解來看,這是最穩妥的解決辦法。龍會思來想去,卻還是做不出決定來。 若是選第一種,他能保留自己的王爵,但是從此的日子都不太好過....被記恨是很糟糕的事情,若是第二種,他那幾個弟弟與他又不熟,他們都不是嫡出的,讓給了弟弟,自己就成了庶民,也說不好皇帝會給自己什么官職... 若是第三種。 他又擔心自己會被軟禁在洛陽之中,無法以王爵出任官職,無法隨意走動。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折磨。 龍會是非常喜歡外出狩獵,外出游玩的,歷史上,這家伙就很是勇武,以弱兵戰勝龜茲,打敗了周圍的聯軍,獨霸一方,可他在滅了龜茲國之后,便總是單騎出去狩獵游玩,結果被龜茲王原先的部下所刺殺堪稱是沙州版的小霸王。 看到他的臉色遲疑,裴秀問道:“世子在遲疑什么呢?”“若是我如鄯善王那般,能隨意外出游玩嗎?裴秀笑了起來?!白匀豢梢??!?/br> 第148章 不同以往 “特封龍會為焉耆王,居守洛陽.....”“臣會拜謝陛下??!” 當龍會做出決定之后,自然就是迎來了皇帝的正式冊封。 當龍會行禮拜謝皇帝的時候,坐在不遠處的鐘會總是覺得有些別扭。他還是頭次看到有人與自己同名。不過,他打量了一下面前這個龍會。 這家伙身材高大,臉色剛毅,棱角分明,頗為英武,倒是有些名士之相,又知道此人為父親復仇,滅了一國,鐘會也就不再計較同名這件事。 勉強配叫會。 群臣則是議論紛紛。 其實裝秀也不是完全在哄騙龍會,龍會這件事在大魏確實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很多人都覺得,龍會無罪。 首先是他父親病重,白山派人羞辱,間接導致了他父親的逝世,龍會隨后出兵為父親復仇,在殺掉對方后又前來洛陽認罪。 這能說有什么罪行呢? 這是合乎孝道的復仇,就是圣人活過來,也得大聲贊嘆龍會的行為,絕對不會覺得他攻殺同僚,形同叛逆。 但是卻有大臣覺得,龍會雖然是為了孝道,可畢竟是觸犯了律法,他的品德值得稱贊,但是他的行為卻要受到懲罰! 正好此刻又是魏舒等人編訂新律的時候,眾人各說紛紜,幾次朝議都差點打起來了。曹髦的內心倒是頗為激動。 從自己登基到如今,過去了整整十一年。 這十一年里,大魏是越來越有兩漢的模樣了,尤其是前漢風采。 當得知劉寔單騎前往烏壘城,將龍會給逼出來的時候,曹髦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并不生氣,他很欣慰。 這幫子天天服散飲酒的家伙們,終于是越來越有前漢之風了! 便是如今的大臣們也是如此,隨著曹髦將那些老家伙們一一踢出去,少壯派充斥在廟堂上下之后,廟堂的風格是愈發的前漢化。 這些人辯論起來,再也沒有了原先的那種陰沉與壓抑感,各個都是如烈火一般燃燒著,動不動就燒傷別人.... 曹髦還是很喜歡當下這種風氣的。 曹髦用了整整十一年,將愈發西晉化的大魏又拉上了正軌,既然是繼承了后漢之衣缽,那自然就要如后漢那般強盛。這種強盛不只是在國力上,也是反應在這些精英們的身上。大魏真的變了。 最先就是文風,在嵇康等人的推動之下,原先愈發偏向避世的文風開始朝著激進昂揚的風格轉 如今很多文章,皆是些描繪山河壯麗,或者軍旅生活的。 要知道,大魏的武將們大多都是學經典出身的,各個都擅長寫文。如毌丘儉這樣的,時不時也能寫個文章來講述自己的軍旅生活。 這使得甘露時期的文風愈發的偏豪邁雄壯,有點大唐初期的感覺了。 曹髦覺得,等到左思長大之后,或許就能讓他領著大魏直接沖刺一波豪邁的浪漫文學!這家伙寫宮殿寫山水都很厲害,雖是寫實,卻往往能以樸素的寫法來寫出極為壯觀的景象。往后或許都能以左思等人來組建一個甘露文人天團,專門從事這方面的事情。思想上同樣也有了巨大的變化。 在王學得到了大量推廣的情況下,王肅的治世經學正在逐步取代原先的鄭學以及其余玄學。主流的玄學思想受到了極大的沖擊,被王肅容納,成為了王學的一部分。 當下王學成為廟堂官學主流,而從王學出來的士人們,也比玄學的那幫人要更加的務實。這種變化今日終于體現在了廟堂里,曹髦看著面前這些略顯激進的大臣們,臉上洋溢著笑容。這才對嘛??! 龍會對此也是感同身受,大魏的那種變化,其實這些隔著老遠的人感受是最明顯的。曹髦封賞完了龍會,便跟眾人談起了治沙州的大事。 首先就是完成對所有藩王的安置,龍會算是立下了大功,先前龜茲國聯系自己的諸多盟友,一口氣召集了八位國王,結果龍會殺了一個,抓了七個。 這些人擅自跟隨白山出兵,想要繼續保持王位也是妄想。 而龜茲國王白山逝世,那這個國自然要設郡,由廟堂來管理,如此一來,整個沙州也幾乎沒有什么大藩王了。 正好可以一次性的解決當地的治理問題。 華膺很早就做好了準備,當即站起身來,說起了吏部的委任意見。 曹髦時不時點著頭,只可惜鄭袤已經退休了,不然讓這個老頭看看,或許能得到更合適的人選。當然,曹髦也沒有想著要派人去打擾鄭袤。 這人事任命是最麻煩的事情,別看鄭袤脫口而出,實際上,他指不定得看多少文書,總結多少人選,曹髦可不想累殺自己的功臣。 針對沙州,最后的方案是五個郡,六十四個縣。這些郡的郡守,則都是由曹髦來親自選定。 朝議很快就結束了,曹髦起身離開的時候,有幾個大臣都留了下來。鐘會,張華,陸抗,以及裴秀。這四個人趕忙朝著東堂的方向走去。 鐘會走在了最前頭,而陸抗跟張華則是走在了一起。裴秀跟在了鐘會的身后。 張華低聲跟陸抗說著什么,一行人就這么來到了東堂。曹髦早已在等候著他們。四人分別坐在兩側。 鐘會最先開口說道:“陛下,沙州的任命,最好還是不要太倉促,沙州太遠,大事都需要太守來決定,我看今日吏部那個名單,所安排的多是些年長者,我怕這些人還沒趕到沙州便死了幾個,他們考慮不夠周全,應當派遣年輕力壯,最好是能領兵出征的人來擔任.... 曹髦深以為然。 主要是那邊太遠了,老臣過去了未必遭得住。 兩人攀談了片刻,隨后鐘會方才說起了律法的事情。 “陛下,魏舒認為要多借鑒漢律,臣卻覺得,漢律沒有什么值得借鑒的地方??!“鐘會此話一出,陸抗與張華當即變色。這特么是什么混賬話?! 曹髦卻笑了起來,他提醒道:“也不能如此言語,漢律之中,還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鐘會搖著頭,“漢律太過繁瑣,彼此沒有章法,判決多靠主官親為,沒有能仰仗的地方,篇幅巨大,一罪多刑,刑法規定也不明確,上下浮動太大,實在是不適合繼續借鑒。 “臣倒是覺得,可以另立新法... 張華提出了反對意見,“鐘令君,漢律固然再有不妥,又如何能談什么另立呢?莫非您要的新律還能與漢律完全不同嗎?” “無論如何另立,具體的罪行還是與漢律一樣,您這般言語,只是會徒增諸多麻煩,卻對事情沒有什么幫助。 張華等人就覺得,律法就不存在新立,你再新還能跟漢律完全不沾邊吧??除非你的律法里長得不好看要處死.... 這就是鐘會為了凸顯自己新立律法之功而弄出的噱頭,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 鐘會不喜,一旁的裴秀冷冷的說道:“所謂新立,乃是放下原先漢律的規定與章程,以新的方式來編訂律法,張君若是連這都想不明白,如何能擔任尚書呢? 曹髦有些驚訝,這裴秀是什么時候開始站在鐘會這邊了??眾人再次辯論了起來。 只是鐘會官大,張華所說的,他幾乎都能無視掉。 曹髦沉吟了片刻,“朕明白了你們所說的,魏舒這次奉命主編新律,可以說是對漢律的改進,當然,其實與漢律也完全不同,不必爭論這一點....” “就如今所談妥的,如設立總則篇目,分列罪行篇目,規定刑罰等級...朕都覺得非??尚??!?/br> 如今曹髦所要推行的律法,確實跟漢律的差距很大了,雖然還是有繼承關系,但是變得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