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孫炎很是認真的向皇帝做出了諸多的保證。 他有著很多的優秀弟子們,他可以領著這些人取代太學的諸多博士們,同時,他們會無條件的服從皇帝,并且教導出一群唯皇帝令是從的士人們。 曹髦笑了笑。 這位倒也算是誠實。 他開口說道:“這件事,還得先與群臣商談后才能決定?!?/br> 孫炎趕忙起身,再次大拜。 一直站在門口的張華隨即送孫炎出了門,這才轉身返回。 看著皺眉苦思的曹髦,張華忽然開口說道: “陛下,臣有一個想法?!?/br> 曹髦對此有些意外,“哦?” 張華說道:“陛下,原先您曾說,是否要將五品以上的大族子弟與其余士子們分開教導臣覺得,若是將太學一分為二,將五品以上的子弟們聚集在新的學府里,由孫炎等人擔任祭酒博士,讓其余人繼續留在太學,教導其余士子們,是否會更加合適呢?” 現在太學的問題主要是有三個。 首先就是學子的成分實在太離譜,九成九都是大族,其余的也是五品以下的,庶民出身的幾乎等同于沒有。 然后就是名士們的立場實在是太離譜,清一色都是大族出身,都是站在大族這邊的。 最后就是離譜的考試機制,無論是招收的考核還是五經考核都覺得不是很公正,由太學自己來決定這樣的考核總感覺不是很正規。 可曹髦短時日內也找不出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太學的問題看起來只是一個學府的問題,實際上,這里頭所反映出的正是當下士人階級的問題 同時,就如今太學里的這幾千人,便是往后這數十年里的實際治國者。 他們的想法,他們的立場,都會極大的影響到往后的大魏。 張華的解決辦法還是分開治理,讓忠君學派的孫炎去教那些大族出身的人,讓他們學會順從,同時增加底層出身的學子的機會,將賽道變成兩條。 裴秀曾告訴曹髦,太學的招收機制里,唯一能動手的就只有招收考核,其余方面雖然確保了大族子弟的特權,同時也保護了寒門子弟。 若是拿走這些特權,會導致寒門子弟徹底被沖垮。 就如這次的恩科一樣,太學不只是一個學術或者教育問題,這還是一個政治問題。 若是用純粹的學術來看,那大族子弟更加優秀,就該讓他們占據太學的諸多名額,可這樣任由他們壟斷,只會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 難道還得像歷史的西晉那樣,開新賽道? 太學里沒有寒門怎么辦? 司馬安世告訴你,多開一家不就好了嗎? 很淳樸的解決方法,也很符合安世的為人。 可曹髦卻覺得,這并不是能解決事情的辦法。 就算曹髦開設了國子學,直接招收五品以上的大族子弟,將那些權貴子弟們都帶走,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所有的大族子弟都會離開太學?? 五品以上的大族就只有一個子弟嗎?他們就沒有親戚嗎? 那些名士們就沒有親信了嗎?就沒有“友人之子”了嗎? 只要太學這不合理的招生制度還存在,那就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最厲害的大族子弟去國子學,比他們差一點的會去太學。 “朕不會開新太學的?!?/br> 曹髦堅決的說道。 “茂先,你且去將楊公請過來,朕有大事要與他商談?!?/br> 張華不敢多說,當即離開。 曹髦嚴肅的坐在上位,臉色不斷的變幻著,他似乎在思索著一件大事。 當楊綜拄著拐杖,氣喘吁吁的出現在曹髦面前的時候,所看到的便是陷入沉思的天子。 楊綜也不敢打擾,只是站在一旁,等著皇帝開口。 曹髦忽然驚醒,似乎這才看到了面前的楊綜。 “楊公來坐吧?!?/br> “多謝陛下!” 曹髦遲疑了一下,“朕欲以你為治學監,負責天下治學之事?!?/br> 楊綜聞言,有些茫然。 縱然都是文官,可文官跟文官也是不同的。 有的文官擅長治理地方,有的文官擅長出政策,有的文官擅長軍事謀略。 楊綜是擅長謀略的謀士,雖然也知道經典,但是治學絕對不是他所擅長的領域。 他更適合去擔任參軍事,或許以散騎的身份來出謀劃策。 但是治太學陛下這是準備像作戰一樣對待學問上的事情嗎? 楊綜盡管不理解,還是接受了這個任命,他忍不住問道:“陛下,您是想” “朕打算改變太學乃至地方國學的招收之事!” “廢除治經博士直接招收弟子!” “廢除五品以上子弟的直接入學!” “廢除太學本身的考核!” “廢除地方的太學國學舉薦制!” “全部都廢除!” 當曹髦說出這些的時候,楊綜都慌了,這四個都廢除??那不就等同于直接廢除太學和國學嗎? 陛下這是受了什么刺激??? 可楊綜很快就反應過來,這應該是要用新的招生制度來取代過去的制度吧? 即使是如此,楊綜還是覺得有些不妥。 “陛下,這是為何????” 第126章 眼光放長遠 “先前,朕曾跟裴秀說起這件事?!?/br> “其中利害,裴秀已經跟朕明說了?!?/br> “朕這次又想了許久,如今的招收制度,或許是最有利的,畢竟大族強勢,無論是資源還是人數都很多,可就因為短期的利益而選擇妥協,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若是連朕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那往后就更沒有解決的可能了?!?/br> “朕想過了,以廟堂的治學官員為主,設立專門的考核,采用公正的形式,杜絕所有的不公正的特權,才能改變現狀?!?/br> “寒門如今勢弱,可他們不會一直弱下去,當今流傳在民間的書籍已經越來越多,百姓們也不再整日挨餓,從人口來說,寒門遲早會趕超這些大族,到時候,這些特權反而會是巨大的阻礙?!?/br> “朕寧愿忍受陣痛,也絕對不會讓毒瘤有萌生發芽的機會??!” 曹髦無比堅定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楊綜驚愕的看著面前的年輕天子。 他此刻就猶如被千錘百煉的鋼鐵那般,強硬且強大,他的眼神散發出光芒來,他看向了楊綜。 “楊公,這件事,朕只能托付給您來做了?!?/br> “現在是最好的機會?!?/br> “各地的國學要有招收考核,太學也得有招收考核,這考核不能由學府來進行,得要由廟堂來主持,且要嚴厲打擊作弊的行為,就如科舉那樣,一旦發現,就給予最嚴重的懲治!” “給天下治學事立下一個可以遵循的制度!” “朕就不信,公正的考核之下,寒門便敵不過這群服散的狗東西!” 一輛馬車??吭诹绥姼拈T口。 裴秀跳下了馬車,隨即敲響了大門。 裴秀叩了許久,都沒有什么動靜。 這將裴秀氣的齜牙咧嘴,王昶都不會這般擺譜,這是何等的囂張啊,連府邸大門都不開的! 裴秀只好繼續叩門。 也不知過了多久,終于有人懶懶散散的打開了門,開門的是個少年。 裴秀一眼就認出了他的身份。 就是鐘會那個不當人的弟子。 聽聞這廝是個匈奴人,這段時日里,他在洛陽挺有名氣的。 主要是因為這廝所完成的一件壯舉。 王昶跟鐘會不和,故而在鐘會召集尚書臺諸多大臣的時候,王昶便故意也下達召見他們的命令,導致鐘會的事情不能順利開展。 劉淵便寫信給王昶,書信里的內容是訓斥王昶,說他因為私人恩怨而耽誤公事,不能稱為名臣之類的話。 他是直接帶著書信到達王昶的府邸,將書信丟給王昶來看。 結果王昶當即將他叫到了自己的面前,向他告知他老師的諸多無禮之處。 劉淵當即回答道:“以您如今的作為,便是我這樣的孩童都要輕視您,何況是我的老師呢?” 讓眾人都沒有想到的是,聽到這番話,王昶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是很開心的對左右說:鐘會的弟子倒是跟他不一樣??! 隨即,他將自己的幾本書送給了劉淵,讓劉淵繼續用功學習,也沒有再給鐘會找事。 他甚至讓自己的兒子,孫子們多跟劉淵往來,不許因為他的出身而輕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