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只是因為這個人的臉色太過諂媚了。 可他還是點著頭,“閻太守且起身吧?!?/br> 閻玟笑呵呵的上前準備給劉頌牽馬,卻又被他所拒絕。 他看起來有些尷尬,但是很快又去跟鄭默等人行禮拜見。 他是來迎接劉頌等人的,劉頌板著臉,冰冷冷的態度大概是讓他覺得難以靠近,在朝著敦煌縣出發的時候,他便直接跟在了其余眾人的身邊。 “鄭太守,我們可得多聊聊啊,這敦煌的事情,能交給您來辦,我心里是很開心的,您有什么想要詢問的,都可以來問我” 閻玟低頭哈腰的說著。 他心里也是在暗自叫苦,他也不愿意這樣,但是來的這些人,一個比一個來頭大。 先前因為私藏胡騎的事情,他的宗族遭受了極大的打擊,如今還在做官的都沒剩下幾個。 可現在來的這些人里,有著年輕的刺史,吏部尚書的兒子,“巴蜀王”的兒子,還有個曾擔任過吏部侍郎的長史 這哪個他也惹不起。 況且敦煌現在的情況不是很好,他也擔心這些人會在皇帝面前胡說八道。 自己現在可是宗族里的少數幾個五品以上的了,要是自己也被罷免,那就真的出大問題了呀! 他們這么一路來到了敦煌縣。 河西諸郡的情況,此時還不算非常的糟糕。 當然,肯定是比不上前漢時期的,在前漢時期,這里可是最肥沃的土地,最好的牧場,被譽為寶地。 但是經過了數百年,這里的環境問題開始出現,原先那綠油油的寶地,如今也不再像從前那般的翠綠。 可即使是如此,也比數百年后的情況要好。 此處依舊能算得上是肥沃。 但問題還是人少。 整個敦煌縣,人口只有兩萬出頭。 若是再去其他縣城,可能連一萬都沒有。 說是縣城,其實跟一個鎮子差不多。 就連城墻都不算很高。 想要治理好這里,那簡直是不容易。 劉頌打量著周圍的情況,心里也是想著往后要如何治理此處。 他將閻玟叫到了自己的身邊,開始詢問他這里的戶籍耕地等資料。 這位是一點都不遲疑,很是熟練的說起了當地的情況。 跟在后頭的幾個人相視一笑,劉寔開口說道:“看來這位閻公倒也不是一無是處?!?/br> 鄭默說道:“他只是膽小怕事,不愿意承擔責任,故而如此,但是他治政還不錯,知道呵護百姓,為人也算清廉,他適合在中原擔任郡守?!?/br> 鄧忠一愣,“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父親告訴我的” “你父親哦?!?/br> 鄧忠頓時了然。 劉寔的臉色也柔和了起來,“這次還是要多感謝您的父親,若不是鄭公,只怕我現在都出不了洛陽?!?/br> “我那豎子可是將我給害慘了?!?/br> 鄧忠看了他一眼,隨即說道:“全力做事之前,最好還是多管教身邊的人,不然,有些時候付出那么多,就在即將收獲的時候,卻會被身邊人給背刺,然后變得一無所有!” 聽到這句話,劉寔眼前一亮,“對??!就是這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父親告訴我的” 鄧忠臉色復雜的說道。 劉寔也頓時恍然大悟。 他們倆的關系迅速就拉近了不少,彼此說話都溫柔了很多。 一個是被兒子坑,一個是被父親坑,差不多的遭遇讓他們有很多共同話題。 鄭默平靜的看著他們,若有所思。 難道這也是父親安排他們兩個當同僚的原因?? 他忍不住抬起頭來,長嘆了一聲。 他嘗試著去學習父親的識人,可學到現在,還是一無所成,這就像是某種天賦,哪怕是親兒子,都難以繼承。 他們這一行人也終于來到了太守府內。 一旁還在修建著刺史府。 幾個人分別坐下來,劉頌看著眾人,嚴肅的說道:“劉長史和鄧校尉且多擔待,今日就可以出發,前往接替重任?!?/br> “在我離開的時候,承公多次交代,西域那邊多有摩擦,他這位長史不在的話,容易出現戰亂,讓我們盡快前往?!?/br> “兩位就勿要耽誤時日了,今日休息,明日就過去吧!” 聽到他的話,鄧忠跟劉寔對視了一眼,趕忙起身。 “劉公,我們倆今日就過去!” 鄧忠嚴肅的說道:“不能耽誤了正事,只是若是我們去的時候,地方上正有戰亂,我們該怎么辦呢?” 劉頌皺著眉頭,嚴肅的說道:“距離遙遠,倘若真的有戰亂,我允許你們用一切辦法來阻止他們!出兵也可以!” 兩人行禮,急忙離開了此處。 劉頌這才看向了其余的諸多官員們。 “諸位,接下來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我離開之前,陛下曾吩咐我,不久之后,會有一些罪犯從蜀地運到這里,我們要做好迎接他們的準備” “這些人到達之后,可以讓他們參與建設以及開墾等諸多事務之中?!?/br> “同時,我們也能從他們里頭提拔一些有用的人才?!?/br> 眾人都不意外。 廟堂將罪犯流放到這里再正常不過了,過去大魏都是這么做的。 鄭默一愣,他倒是第一次知道這件事。 他開口問道:“那會來多少罪犯呢?” 劉頌遲疑了一下,“應該不會太少?!?/br> “六七萬人吧?!?/br> “?????” 鄭默瞪圓了雙眼,我們這一個縣才不過兩萬多人,要來六七萬人的罪犯?? 大魏能找到這么多的罪犯嗎?? 其余官員們此刻也是竊竊私語,紛紛議論起來。 劉頌解釋道:“是蜀地的大族,這些人不聽從詔令,違抗賞田令,故而被發配到這里,諸位勿要多問,只需要做好迎接和安頓他們的準備就可以了?!?/br> “這幾萬人到來之后,定然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我們要先考慮好對策,另外,涼州很快就會給我們送來大量的物資,安西將軍馬隆會派遣他的麾下人馬前來坐鎮此處,他的人馬所需的校場之類,也得我們來進行準備?!?/br> “周圍的賊寇的諸多情況,也得盡快給我稟告上來,到時候他們會出兵去平定?!?/br> “從現在開始,從樓蘭到敦煌的道路,一定不能中斷,不能出現任何盜賊和猛獸??!” 第65章 最厭惡此類人 益州,蜀郡。 拿到了廟堂詔令的鄧艾緊急召見了諸多官員們。 毌丘甸,張收等官員們迅速趕到了鄧艾的面前。 毌丘甸乃是益州刺史,而張收則是本地的太守,他也是張載等人的父親。 張收的相貌并不是很出色,他有三個兒子,老大隨父,其余兩個皆隨母。 但是張收本人的治政能力還是不錯的,為人也是寬厚謙遜,以禮待人,作為一個魏人,在蜀地還算是得人心。 鄧艾這次并沒有召見所有的官員們,前來的魏國,或者是中原派的官員較多,本土派就要少了不少。 蜀地跟吳地不同,曹髦在吳地是直接從中原派遣官員去進行治理,蜀地是以蜀人治蜀。 蜀地如今的太守乃至諸多中下層的官員們,清一色的都是由蜀人來擔任的。 當然,三互法下,基本不會出現在自己的地區內擔任官員的情況,吏另說。 但是一些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監察崗位上,都是清一色的魏人。 鄧艾坐在上位,嚴肅的看著面前的眾人。 這些時日里,蜀地大有起色,諸葛亮時期的水利工程規?;謴土税霐?,道路和城池也有所改善,耕地倒是沒有急著去開墾。 但是在這個時代,水利工程就是在農業上的最大利器! 歷史上但凡是治理一個地方極為出色的官員,不是去搞水利,便是懲治豪強,只有這兩個辦法能讓一個地方迅速富裕起來。 鄧艾在種田這方面還是非常厲害的。 鄧艾本來的想法就是先搞完這些,等到免稅期一過,就可以大刀闊斧的對耕地下手 但是如今看來,皇帝還是有些著急。 鄧艾對此也是有些無奈。 現在搞這些大族有什么用呢?免稅期,就是把隱藏的土地和人口弄出來也沒辦法增加稅賦啊。 曹髦所想的是解決蜀中百姓們的問題,讓他們盡快得到耕地,而鄧艾的眼里,更多的還是冰冷冷的數據,稅賦的增加,工程的完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