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過去這些人是何等的強勢? 強如司馬師,都曾被他們逼到不敢下手。 他們聯合起來的時候,整個廟堂里都是他們說了算,就如文帝,明帝在一些時候也只能選擇避讓。 但是如今的情況可就不同了。 沒有哪個大族敢跟皇帝過不去了,現在跟皇帝作對,那不只是要搭上自己的三族,連帶著留給后史的名譽也都毀了。 張華只是說道:“做完這里的事情后,可以到東堂面見陛下?!?/br> 說完,他就轉身離開了此處。 即使是在他離開之后,衛瓘都沒有別的想法,他迅速按著皇帝的想法擬定了該法令,隨即令人前往頒發。 做好了這一切,他便迅速前往東堂。 廟堂里的聰明人,其實很多都已經想到了這一天。 像陛下這般強勢的皇帝,怎么會允許各地擁有一群土皇帝呢? 這是遲早的事情。 可當這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衛瓘心里是說不出的復雜。 到底是為了天下有了如此圣王而感到高興,還是要為了自己這些人的利益而惋惜呢? 衛瓘這一路上都在思考著這個問題。 不知不覺之中,他終于來到了太極殿。 滿長武滿臉肅穆,這個大高個將他擋下來,隨即進去稟告,很快,他就被帶到了曹髦的面前。 皇帝陛下坐在上位,是專門在等候著他。 在看到皇帝的那一刻,衛瓘似乎也就找到了答案。 他慎重的朝著曹髦行了大禮。 “陛下??!” “哈哈哈,衛君怎么忽然這般拘束了?” 曹髦一如既往的熱情,他對衛瓘是相當重視的。 這人雖然出身大族,可大概是因為年少失去父親的原因,故而沒有名士病,他為人公正,跟其余大族比起來也算是清廉,能力出色。 至于為什么另外一個人年少失父后卻沒有養成這樣的性格,大概是因為人家還有哥哥來疼愛他吧。 曹髦一直都很想要重用衛瓘。 如今衛瓘實際上已經開始處置中書臺的事情了。 再過段時日,保不準就得掛個侍中,然后再在尚書臺當個仆射什么的過渡一下,往后就可以成為正式的中書令,執掌中書臺。 在對方坐下來之后,曹髦沒有繞圈子,直接開口問道:“關于朕的賞田令,你覺得如何呢?” 衛瓘當即回答道:“陛下,您想要賞賜群臣的想法,臣是非常贊同的,但是有一點?!?/br> “哦?” “有何不妥之處???” 衛瓘趕忙說道:“陛下,就怕有低品級的狡猾小吏,會為了擁有更多的土地而將名下的土地分發到親族的手里” “故而,臣以為,既是要賞賜,不如給天下人也都進行賞賜,男女皆有規定的耕地數目,不能超過,如此最好?!?/br> 曹髦瞇了下雙眼,這正是鐘會所說的。 鐘會想要給天下人都規定一個規定的數目,對底層百姓們來說,這是廟堂允許他們自己去開墾,只要不超出這個標準就好,而對大族來說,就是收斂點,別特么超過這個數目! 將天下人以官爵來區分,每個人都設立一個限制。 這就是鐘會簡單粗暴的政策。 大族都想著如何將皇帝裝進籠子里,這位是在想著如何將天下給裝進籠子里。 雖然聽著離譜,但是歷史上的西晉王朝卻是規定過眾人所能擁有的耕地,雖然西晉王朝的法令是對大族擁有耕地私宅佃戶特權的立法承認。 但是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可曹髦如今要推行的,可就不是小打小鬧了,這是要直接將大族的根基都給拆了。 多出來的那些耕地,最好是乖乖交給廟堂,就算不交給廟堂,那也給我分出去,然后繳納稅賦??! 別想用自己官員的身份來避稅??! 衛瓘一番話,卻是將曹髦還沒有決定好是否要公布的想法都給想到了。 實際上,曹髦不是很在意官員們是否會將自己的耕地分發給親族,因為,親族沒有官爵,那就得繳納稅賦這對廟堂也不是壞事。 當然,能收回來是最好的。 收回來將其變成公田,然后分發給那些脫離了主人的佃戶,能更大的增加廟堂的收入。 曹髦試探性的問道:“不知衛君有什么可以教朕的?” 衛瓘此刻再也沒有遲疑,結合陛下的想法,侃侃而談,他甚至都沒有隱晦的去說,他是直接以如何限制兼并耕地為主攻方向,向曹髦闡述了他個人的一大堆想法。 嘿,別說。 果然還是大族最知道如何對付大族! 曹髦很是認真的聽了衛瓘的講述,衛瓘的想法跟鐘會酷似,都是比較激烈的那種,強行頒發規定,形成一個慣例,然后重點去打擊那些沒有遵守的人,好通過暴力的方式來緩和土地兼并問題。 衛瓘還補充了一點,那就是對退休官員們的賞賜規定。 “就你了!” “你跟茂先兩個人來一同負責這件事??!” 第17章 今日方知皇帝之貴也 甘露元年。 大魏正式頒發了賞田令。 對各地官員們所擁有的耕地,佃戶等數量都做出了一個詳細的限額。 該法令剛剛頒發,就在洛陽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時間,整個洛陽都是風起云涌,官員們相聚的次數忽然就多了起來。 各地都傳來了諸多竊竊私語,其中皆是對新法令的不滿。 但是奇怪的是,頒發之后的幾天內,也沒有一個人到皇帝面前表達自己的不滿。 別說是去皇帝面前了,就是公開去批判過該法令的大臣,都找不出一個來。 大族都是需要帶頭人的。 那么在如今的大魏群臣里,誰能帶頭,領著諸多大臣們來反抗皇帝呢? 王昶? 胡遵?? 毌丘儉??? 如今廟堂里的那些實權派,清一色都是陛下的心腹,而且還都是些不是那么在意宗族的人。 在曹髦眼里,這些人一心為國,而在那些大族的眼里,他們大概就是假清高,只在乎自己,不顧大局,乃是自私之小人。 這些人是完全贊同賞田令的。 廟堂的收入連年降低,官員們的耕地和家產與日俱增,誰能受得了這個??? 這些不繳納稅賦的官員們,將自家宗族的耕地都歸納在自己的名下,兼并越來越多的土地,地方上連年豐收,卻跟廟堂一點關系都沒有! 這成何體統。 也就是曹髦為人寬厚,類似的事情若是發生在前漢,你就看那些皇帝怎么殺他們吧! 不殺的他們的人頭堵住了黃河都不會停手。 他們可能都達不到如今這樣的規模就被干掉了。 雖然沒有人敢明確的反對,也沒有人帶頭,但是整個廟堂內都有一種難言的沉重情緒。 按照新的律法,他們那些多余的耕地需要盡快解決掉。 與其交給廟堂,他們當然還是希望分散開,分給自己的親族們的。 可是一旦分發下去,那耕地不在他們的名下了,他們的這些親族就要繳納稅賦了。 跟那些卑賤的人都沒有了什么區別。 曹髦在太極殿內等了好幾天,都沒有等到任何大臣前來找自己。 這讓曹髦很是意外,他趕忙將張華與衛瓘叫到了自己的面前。 “新政已經頒發,群臣為何到如今都不來拜謝呢?” 張華跟衛瓘對視了一眼,張華笑著說道:“陛下,想來他們是沉浸在被賞賜的愉悅之中,忘記了要來拜謝陛下?!?/br> “明日,召開朝議!” 兩人趕忙行禮稱是。 曹髦卻又說道:“另外,派人讓大將軍前來拜見朕,讓他坐著朕賞給他的馬車前來!” 兩人再次稱是。 胡遵沒有讓曹髦久等,還不到半個時辰,胡遵就火急火燎的出現在了皇帝的面前。 胡遵如今的生活,那真的是誰都比不了。 平日里也沒別的事要做,每天都是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不時出門狩獵,狩獵累了就回去喝酒,喝完酒了去跟人玩蹴鞠。 走到哪里,都是一聲聲的大將軍。 這讓胡遵很是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