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朕不是讓成君讀書去當博士,只是想要告知你,若是想要有極大的成就,就不能荒廢時日,若是不喜歡讀書,也可多磨練武藝,成君正值當打之年,不可荒廢時日??!” 成濟這才低下頭來,“臣受教!” 曹髦是真的很想將麾下這些人都給練出來。 在征服了蜀國之后,魏國又多出了三個州,而曹髦還想要在遼東朝鮮等地再設一個州來減少幽州的壓力,交州這里也剛剛收回,往后還有江東 可曹髦卻連這幾個刺史都湊不出來。 如太守縣令更是只能看大族的臉色。 哪怕曹髦在蜀國進行了一次科舉,讓張華全程負責,招賢納士,可人數也遠遠不夠。 科舉只能招一些底層的人才,總不能直接科舉招一個刺史太守出來吧? 至于蜀國的降臣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們甚至還不如曹髦麾下這些人呢,就算能比得上,也不能上來就讓投降的人去當刺史啊。 除卻這些地方的官員,軍隊的將領也遠遠不夠,乍一看曹髦麾下仿佛也是個天團,但是吧,中軍嚴重缺乏名將。 地方上湊個四征四鎮都不夠。 除非曹髦背著良心在世家大族里胡亂選一通,可曹髦又不只是為了湊人數,尤其是指揮官的位置上,豈能不深思熟慮呢? 一場滅國之戰,倒是給曹髦打出了不少的優秀將軍,如成倅就是個例子,他原先只能擔任騎將。 經過了這兩次的戰役,他勉強也能當個四安四平,能獨自鎮守一方了。 可高級人才還是遠遠不夠。 世家大族里倒是有不少人閑著,但是他們的道德水平,讓曹髦不敢重用他們。 曹髦敢用成濟這樣敢弒君的愣頭青,但是不敢用道貌岸然,滿臉堆笑著說要為皇帝分擔壓力的那些人。 將他們派往地方上,造成的危害比他們的功績要多好幾倍。 曹髦的馬車終于停了下來。 成濟扶著曹髦下了車,抬起頭來,杜預正領著家里眾人在遠處行禮迎接。 這里是杜預的府邸。 皇帝的車駕大概是全洛陽唯一一個能開到任何人府內而不必停在門口的車了。 “元凱,起來吧!” 曹髦揮了揮手,杜預趕忙走到了曹髦的身邊。 曹髦注意到杜預的穿著不是很干凈,“剛從馬公那邊回來?” 杜預點點頭,“蒲公有絕技,他鍛刀之時,用泥土涂抹再淬火,所做出來的寶刀,極為堅硬,且鋒利,今日觀他鍛刀,頗有感悟” 兩人交談著走進了書房內。 曹髦坐在了上位,“荊南跟交州那邊的情況如何了?” 大魏在跟吳國的此番大戰里,收回了大量的土地,可惜,因為陸抗的頑強抵抗,魏國的收服并非是完整的收回,雙方的勢力在荊南交州等地犬牙交錯。 陸抗這廝提早將平原地區的百姓物資遷徙,魏國雖然得到了這些城池,但是所得到的人力物力都非常的少。 雙方在荊南的輿圖是相當的扭曲,主打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也是跟當地的地形有關。 而在收服這些地區之后,王基便決定在此處種田。 這個種田,并非是物理意義上的耕作,而是指恢復當地的基礎設施。 因為戰爭,當地的民居,城池,道路等等基礎建設受損嚴重,陸抗這廝為了對付魏國,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很多基礎建設被他自己給毀掉了,反正就是不讓你魏國過的舒服! 王基對此也是有心無力,若是沒有廟堂的援助,他靠著自己的力量是無法修補完善的。 杜預沉思了片刻,方才回答道:“陛下,相應的內容我都看過了,工部眾人,對此意見不同?!?/br> “主要是這些地方有些太偏遠,群臣認為中原地區需要建設的地方同樣很多,不該浪費在這里,不如直接使其變成軍屯之地?!?/br> 曹髦還是沒有急著發表意見,他笑著說道:“說的也有道理?!?/br> “重建這些地方耗時耗力,成效又不大,同樣的人力物力用在中原,是能有更大的作用,那元凱是怎么想的呢?” “我覺得,應該修建,不惜代價的全力修建?!?/br> 曹髦一愣,“為什么呢?” “討伐吳國,攻心為上?!?/br> “此處雖然破敗偏僻,卻是跟吳國直接接壤的地方,重建此處,有著很大的意義,效益跟中原的建設完全不同?!?/br> “攻心之策,不只是要攻大族群臣之心,還要攻其百姓之心!” 第119章 種田為上 就如工部群臣所考慮的,其實就荊南和交州的那些地區,建設起來,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其他方面的效益都不大。 甚至陸抗這個不當人的可能還會時不時出兵來搞破壞,拖延修建工程。 但是,若是真的能將這里修建好了,讓魏國治下跟吳國治下出現天大的區別。 那事情可就好玩了。 王基已經上奏廟堂,希望能免去當地的稅賦,將耕地拿來安撫百姓,反正就是有什么好政策都往這里丟。 主打的就是一個對吳國百姓們的彰顯仁德。 當那些被強行遷徙的百姓們開始大量逃回原地的時候,也就是吳國該滅亡的時候了。 曹髦思索了片刻,也就認可了杜預的想法。 廟堂的有些修建工程,可能壓根就得不到相應的回報,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這不要緊,廟堂本來就不是個贏利機構,他曹髦也不是什么商賈。 有些東西哪怕明知道會虧損,還是必須要去做。 曹髦跟杜預商談起了對那邊修建的諸多事宜,曹髦登基之后的時日里,廟堂的建設事業算是比較收斂的。 跟明帝那會完全不能比。 明帝是喜歡搞工程的,到了后來的幾個權臣時代,他們也不怎么愛惜民力,大搞特搞,到了曹髦時期,總算是收斂了些,直到如今,曹髦除了一些必要的道路建設以及城池修補,幾乎就沒有動過任何工程,沒有發過大徭役。 以魏國的體量,尚且都沒有發動徭役的想法,而吳國那邊卻是徭役不斷。 對吳國的那個湖田,曹髦還是挺有興趣的,他甚至在想,要不要等人家修建完了再去攻打 吳國的好人還是多,孫綝,濮陽興,這些人多好啊,不像那個可惡的陸抗! 跟杜預談好了修建荊南的事情,曹髦又匆匆離開了此處。 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工部這里的事情算是解決了。 接下來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在蜀地的恢復。 蜀地那是天府之國,從秦開始,就是作為糧倉來存在的,想想在諸葛亮那個時期,蜀地那人口,居然能養出那么多兵馬,還不會覺得乏力。 哪怕是在姜維時期,蜀地也能保障十萬人左右的大軍。 蜀地適合耕作的地方極多,只是先前被壓榨的有些太厲害。 而且還有大族這個蛀蟲,大族侵吞大量的土地,使得廟堂的稅賦大大減少。 他們在獲得大量的耕地后,通常會選擇隱瞞耕地和佃戶,然后只給廟堂很少的稅。 這就導致古代歷史上總是出現人口大消失和人口大爆炸。 在亂世之后,只是短短幾年里,人口就暴增了好幾倍,這里頭也有因為社會穩定出生率大大提高的原因,但更多的就是大族好強不能肆意隱瞞土地了。 另外一方面,在曹cao之前,天下走的是人頭稅,也就是常說的算賦,口賦,但是漢末天下大亂,錢幣已經不重要了,繳納錢幣的稅賦制度自然也不行了,于是乎,曹cao開始推行戶調制,也就是按戶繳納稅賦。 租調制的田租租額較低,而且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增產不增租,第二是增人不增稅。 按著原先的率稅,你的財產增加,要繳納更多的稅,而你要是有了孩子,就要給孩子繳稅,這就導致百姓們不愿意去開墾,寧愿去當佃戶,而他們也不敢生孩子。 多一個孩子就多一個繳稅的負擔,尋常百姓哪里還生?甚至出現了大量的棄嬰和死嬰 曹魏最先改變了這個情況,增產不增租,增人不增稅。 隨即蜀國和吳國也開始效仿。 這使國家的人口,耕地都開始大面積的增加。 但是這給大族也創造了極好的條件,因為新制度的稅是固定的一個值,那他們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擴張自己的耕地,而外頭繳納稅賦的百姓越來越少,廟堂的收入就越來越低。 只能說,無論怎么做,受益的都還是這么一批人。 可蜀地有著得天獨厚的耕作優勢,若是能在這里好好種田,往后就能讓蜀地變成整個大魏排名第一的產糧要地。 因此,曹髦需要一個很會種地的人。 “陛下??!” 當曹髦的車駕直接闖進了府內的時候,鄧艾急忙行禮拜見。 鄧艾此刻的表情實在是很尷尬。 因為他并非是獨自一人在府內,他身邊還有一個人,那人正是被罷免了官爵的石苞。 石苞這次前來,是為了友好的跟鄧艾敘舊。 當初鄧艾給他吩咐了很多,讓他不要害怕,勇敢出擊,還說自己一定會擺平這些人,然后,石苞就先被擺平了。 石苞倒也不至于因此而破防,要鄧艾給個交代什么的。 當初皇帝讓自己前往邊塞,不也是為了讓自己去做點事嗎? 他其實就是想要跟鄧艾談一談兩人的未來,看看還有沒有什么能重新起勢的機會。 石苞年紀不算大,況且能力在諸多將軍里也不錯,本來是預定的四征四鎮,現在卻混了個白身,心里多少也是有些不甘的。 果然,曹髦看到這兩個人站在了一起,眼里滿是驚訝。 鄧艾急忙起身解釋道:“陛下,艾,艾,艾絕非是暗中與同僚密謀,我們只是在商談政,政,政務?!?/br> 石苞只覺得眼前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