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看到眾人將王肅帶走,張華這才開口說道:“王公未必是真的病了?!?/br> 曹髦瞥了一眼張華,“你的意思是?” “司馬昭?!?/br> “陛下要追究司馬家之過錯,王司徒當然是要表現的憔悴一些?!?/br> 張華說道:“當初他領著群臣來迎接陛下的時候,臣就看到此人惶恐不安想來是他擔心女婿的罪行會連累了他?!?/br> 曹髦倒是沒有想這么多,王肅過去是有過錯的,但是如今的功勞,已經足以彌補過錯了。 他也不愿意多追究,就算王肅是故意去休息,曹髦也不會多說什么。 可說起司馬昭的事情,曹髦不得不再次跟張華詳細的攀談了起來。 司馬昭在殺了曹髦之后就去滅了蜀國,而曹髦則是滅了蜀國之后就殺了司馬昭。 曹髦原本是想要采取問罪的形式來干掉司馬昭的。 就是堂堂正正的開堂問罪。 可如果采取這樣的方式,可能會引起一些問題來。 首先就是定刑的問題。 以司馬昭原先進攻皇帝,妄圖弒君篡位的罪行,該給他定什么罪呢? 誅三族都不為過。 那問題就大了,首先就是他的妻族,王肅首先要死,然后是他的兄弟們,那杜預也活不了,羊祜也得完蛋,諸葛誕,王昶,乃至荀顗,裴秀,反正廟堂里能說得出名字的基本都活不成。 司馬家這三代人,都是在瘋狂的聯姻,從司馬懿那會就開始了,而誅三族會將這些人一并帶走。 可若是輕判,那又顯得很不公正,甚至會留下更加不好的影響。 所以,曹髦決定讓司馬昭負罪自殺。 首先他認罪了,他的罪行已經被公布了,其次,他人死了,不用再審問定罪了。 這是曹髦認為的比較中肯的辦法。 在司馬昭“自殺”之后,何曾走上了舞臺,他知道司馬昭為什么會在此時自殺,當然也明白接下來該做什么。 他開始按著司馬昭留下的罪證來清洗司馬家的成員們。 司馬家的成員們紛紛被罷免,被問罪,除非是很有能力,能為陛下所用的,其余人死傷慘重,司馬昭的諸多弟弟里,除卻司馬駿,幾乎都被抓了起來。 當初司馬孚通過對立的方式主動跟司馬師司馬昭撇清了關系,可他本身卻又牽扯到了高柔的謀反案。 故而,司馬昭的堂兄弟們也沒能保得住。 溫縣幾天幾夜都是哭聲不斷。 司馬家的減員情況非常的嚴重,何曾大概是要給曹髦證明自己的忠誠,又或許是要撇清自己跟他們的諸多聯系,他下手非常重。 比以往都要重,司馬干被抓起來之后,嚴刑拷打,直接死在了牢獄里。 若是其他人被這么弄死,保不準廟堂里的大臣能將御史臺給掀翻了。 但是死的人是司馬家的,那群臣就不敢多言語了。 因為此刻為他們開口,就容易將自己給牽扯進去。 何曾沒有為難司馬家的聯親,已經是非常的給面子了。 那時的曹髦雖然還在路上,但是對洛陽內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心知肚明的。 他知道何曾會這么做。 而這也是司馬家該去遭受的。 想要洗刷洛水的名譽,那就得用司馬家族的血! 而在調查取證之后,何曾最后將矛頭對準了司馬懿。 曹髦原先一直不敢將司馬懿扯出來。 主要問題是因為很多大臣都是司馬懿的門生故吏,就如胡大將軍。 曹髦是怕引起他們的不滿,給自己招惹禍患。 但是此刻,曹髦顯然是不懼怕了,滅蜀之后,他的威望空前高漲,哪怕是司馬懿的舊部門生,也不敢因為他而對曹髦有所不滿。 哪怕是心里不滿,也只能藏著。 何曾以御史臺的名義下了令,認為罪行是從司馬懿開始的,司馬懿除掉曹爽之后,便成為了新的權臣。 他架空齊王,殘害大臣,殺了很多的忠良。 這些名單一一出現,卻并沒有什么人敢反駁。 曹髦也決定了,對司馬懿,也要跟司馬師那樣,收回一切官爵,將他挖出來,毀掉他的棺材,再以平民的規格重新安葬! 當然,說來說去,這里頭還有兩個人,是何曾不曾去下手的。 王肅的兩個外孫。 司馬炎和司馬攸。 面對這兩個家伙,何曾卻沒敢直接下手,大概是顧及到了皇帝這里。 張華此刻看著曹髦,其實也不太明白皇帝到底是什么想法。 皇帝跟司馬炎的私交很是不錯,可要處置他們家族,又繞不開這個人。 可曹髦沒有主動提起司馬炎的事情,張華也就不敢貿然去問。 張華只是說起了那些因司馬家的事情而覺得不安的人。 “陛下,這件事的善后之事,還是讓我來辦吧,何曾這個人,不擇手段,當初他跟司馬干最為親近,因此司馬干就最先死掉了我甚至覺得他是故意隱瞞一些罪行?!?/br> 聽到張華的話,曹髦卻說道:“何曾這個人啊,大智若愚,他現在如此賣力,就是為了活命?!?/br> 曹髦很是平靜的看向了張華,“你勿要參與這些臟事?!?/br> “你便聯系好裴秀,做好雍涼的事情就是了?!?/br> “唯??!” 司馬家這次算是迎來了末日,這棵大樹,直接被砍的七零八落,粗壯的枝干已經倒下了,就連根基此刻都開始被挖,只剩下了幾個細長的枝條。 可曹髦并不急,因為他要對付的不只是司馬家族,所有的這些大族,都在他的打擊范圍之內。 但是,還是要等大一統。 王基跟文欽的戰事進展就如曹髦所預料的那樣,當魏軍攻打蜀國的時候,吳國還在內訌,沒有發兵,可當他們殺進吳國,開始影響到吳國內大族的利益時,大族們就坐不住了。 陸抗開始起身了,而陸抗作為陸家的嫡子,他前往前線,也代表著了大族們開始積極的維持自己的利益。 吳國的大族們外出進攻不行,但是保護自己還是很用力的。 王基跟文欽的戰果大概只能維持在拿下武陵以及建平的大部分地區上了,再往前推進,那代價就會越來越大。 曹髦不想要做這樣的消耗,自己又不是等不起。 接下來,就是全力打造戰船了,等到魏國的戰船紛紛下水的時候,也就是吳國滅亡的時候。 哪怕是陸抗,在那樣的劣勢下也完全扛不住。 而這些大族還有一個共同點,若是他們發現自己扛不住,硬抗會出大問題時,他們會立刻選擇最能保全宗族的方式,也就是投降。 陸抗本人的道德還是很高的,才能也不低,但是,他跟姜維不是同一類人。 陸抗有龐大的家族需要他來照顧,如果他的堅守會導致家族利益受損,那他是不會繼續的。 看他那幾個兒子就知道了,他們在亡國之后可是很活躍的。 因此,接下來的關鍵就是打造戰船,繼續跟吳國拉開差距,等到吳國大族都感到絕望的時候,就是吳國群臣簇擁著皇帝去投降的時候了。 他們的實力可比譙周什么的要強多了! 第67章 不同于往日 一人搖搖晃晃的走在了道路上。 他衣冠不整,臉色通紅,眼神迷離。 一看便知是服了散的。 而看到他的模樣,道路上的行人紛紛看向了他,眼里有驚愕,也有鄙夷。 那種鄙夷甚至都沒有隱瞞。 可此人卻沒有理會這些目光,他就這么渾渾噩噩的走到了道路上,也不知走了多久,他似乎也感覺到了疲乏,終于停了下來。 他茫然的看向了周圍。 終于,他看到了遠處的一個酒肆。 酒肆并沒有懸掛任何招牌,甚至都沒有人敢停留在這里飲酒。 這是因為曹魏有著嚴格的禁酒令!是不許飲酒的! 曹魏的禁酒令,聽起來便令人覺得荒唐。 尤其是魏國末年的禁酒令。 哦,對了,其實蜀國也是有禁酒令的。 在這個酒鬼的時代,各地廟堂卻都是有著禁酒令。 這其實也好理解,禁酒令是限制百姓的,曹cao下達禁酒令,可宴會天天辦,美酒天天喝。 世家大族更是如此,那各個都是頂級的酒鬼,服散飲酒是魏晉的兩大特點。 到了此時,禁酒令也成為了一張廢紙,買賣還是繼續,只是因為曹髦整頓吏治,讓律法再次變得強勢了一些,故而那些賣酒的也是拿掉了招牌,也不敢吆喝,也不敢留人在這里飲酒,一般都是買了就走。 故而此時的酒肆跟后世不同,不會出現一群人待在酒肆里飲酒作樂的情況。 這是違法的。 這人緩緩走到了那酒肆前,目光呆滯的看著面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