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好在宜都郡和南郡的援兵及時趕到,否則建平郡當即就要被王基給收服了。 王基分兵,直接朝著完全空虛的武陵郡方向猛攻。 施績將軍隊都分布在從建平郡到江夏郡的這條防線上了,后方的荊南地是根本沒有多少軍隊或者將軍的。 王基以新征辟的參鎮南軍事王濬為先鋒,領兵攻取這些地方。 這一路上,王濬都沒有遭受什么阻攔,一路大殺四方。 這完全打亂了施績的部署,看著對方就朝著收服四郡去了,施績不得已分兵,并且召集衡陽郡的軍隊來抵擋他們。 王基壓根就不急著攻破施績的防線,他本人領著主力慢吞吞的攻打建平郡,一方面則是看著自己的手下不斷的收服失地。 同時,文欽也終于有了大動作,在王基控制了建平郡的信陵之后,文欽大軍從這里渡江,直接朝著荊門和夷道殺了過去。 施績看到文欽出現,終于松了一口氣,這才讓丁奉派人前來救援,自己則是領著大軍前往夷道支援。 一時間,整個荊南亂作了一團。 而跟荊南不同的,則是如今格外平靜的蜀國哦,不對,是蜀地。 此刻,曹髦已經領著蜀國皇帝以及其他愿意離開的大臣,朝著洛陽的方向趕去。 而諸葛誕等人也是領著中軍開始撤離。 當地的官員的委任之事再次困擾著曹髦。 此刻,曹髦正坐在馬車內,外頭還是格外的寒冷,狂風四起,尤其是從長安這里,能看到道路上還不曾融化的積雪,曹髦坐在馬車內都覺得冷。 好在,他將那些老臣們給留在漢中了,倘若逼他們跟著自己一起走,只怕現在就已經升天了。 曹髦在這些時日里,跟蜀國的諸位大臣們都私下里見了面。 這些大臣們對自己的態度還是非常不錯的。 尤其是譙周。 作為帶投大哥,曹髦還必須要給與他足夠的賞賜和封賞。 但是在跟譙周的幾次見面里,曹髦發現,其實譙周也不是什么諂媚的小人。 他的身體確實不好,在這大冷天里瑟瑟發抖,曹髦還貼心的送給他一個豪華的馬車,足夠的溫暖。 譙周在跟曹髦說話的時候,言語很是正直,沒有那種小人姿態。 而譙周的那幾個弟子,曹髦也見了幾面。 陳壽目前就是個小年輕,看到曹髦的時候,他臉色通紅,支支吾吾了大半天,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曹髦坐在馬車內,看著手里的諸多文書。 首先就是益州的行政規劃,曹髦充分的詢問了朝中大臣們的意見,最后,他決定采納侍中盧欽的意見。 盧欽認為,應該將蜀國一分為三,蜀國的地形優勢,實在是太適合割據了,不能再讓其變成一個整體,而且如此龐大的一個州也不適合治理,因此最好是分成三個州。 盧欽的提議是以漢中為中心,設立梁州,這是古稱,以成都為中心,設立益州,再以建寧、云南等郡為中心,設立寧州。 曹髦對此毫不意外,這不就是歷史上司馬昭的劃分方式嗎? 原來是你小子提的呀! 但是對具體的人選,曹髦卻有些遲疑。 首先就是益州刺史。 這位置真的是太重要了,必須要派遣一個心腹,而且還是不那么極端,能安撫好當地,行善后工作的心腹。 這樣的人實在是不太容易找。 曹髦想來想去,最后有了一個人選,毌丘甸。 原先毌丘甸因為治御史臺不利被曹髦給下放到了地方,擔任地方郡守,他在地方上也是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而且他為人正直,不會胡作為非,也完全值得自己信任,各方面來說,都是比較合適的。 益州刺史一旦選好,其余兩地的就容易多了。 曹髦還是想讓霍弋繼續留在南中,擔任寧州刺史,當然,得先跟這位見一面。 至于梁州,曹髦也想好了人選。 曹髦準備讓此番立下了大功的郡守牽弘來擔任。 牽弘是牽招的兒子,為人剛毅,很有他父親的風范,打仗和治理地方都有些水平,況且以先前的功勞,當一地刺史也是綽綽有余了。 至于其他郡守之類,那就需要吏部尚書自己去想辦法了。 曹髦沒辦法委任這么多的人,另外,還有那些在戰時立下了大功的將士們,這些人也得進行賞賜和安撫。 要cao辦的事情還是有很多很多。 就在曹髦的馬車剛剛走出長安后不久,就聽到了洛陽所傳出的噩耗。 司馬昭自殺身亡。 他留下了書信,表示自己乃是有罪之人,等到皇帝獲勝回來一定會處置自己,為了不受辱,決定自殺,并且,他將宗族內這些內的謀劃和罪行全部寫了下來。 第60章 祭告先祖 王肅等大臣站在了道路上,低著頭,等著皇帝的車駕。 此刻諸多的三公,九卿,乃至尚書臺的重臣們,皆站在了道路上。 他們都不曾想過,戰事竟會如此的順利。 他們還以為,這次的戰爭定然會持續很長時日,只是,他們壓根就沒有等太久,正在洛陽內cao辦著諸事,就得知了姜維兵敗退守劍閣的消息。 群臣剛剛為收服漢中而感到高興,就聽聞了蜀國投降,魏國大獲全勝的事情。 如今,整個魏國都在談論這件事。 從重臣到底層的百姓們。 眾人皆津津樂道。 無論是名義上的滅蜀統帥諸葛誕,還是御駕親征的皇帝,此刻的名聲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尤其是曹髦。 在滅亡蜀國之后,他就真的是無人可以撼動的君王了。 別說司馬昭了,就是司馬師跟司馬懿爬出來,也對他造不成任何的威脅。 吳國還好,蜀國從立國開始就一直是魏國的心頭病。 畢竟,這幫人自稱大漢,而魏國的正統則是來自大漢的禪讓。 雙方的交戰,是正統之爭。 雙方都覺得自己才是正統,才是大漢帝國的繼承者。 盡管這些年里蜀國沒有再對魏國造成太大的沖擊,破壞力有限,但是猶如天災般的姜維不斷的出現在雍涼,這甚至都讓魏人習慣了。 忽然間,蜀國滅亡了。 整個魏國都是一片沸騰,各地甚至舉辦了隆重的慶祝儀式,其中也不乏一些想要給曹髦獻媚的人,領著百姓們弄出巨大的聲勢來,不過這確實有用,反正是加強了曹髦的地位。 此刻,群臣畢恭畢敬的站在了道路邊上。 曹髦的車架甚至還沒有出現在遠方,可他們卻已經進入了拜見皇帝時的狀態,低著頭,保持著肅穆,一言不發。 這也能看得出曹髦此刻巨大的威望。 群臣也不知等候了多久,終于,遠處緩緩出現了軍隊。 尹大目所統帥的精銳甲士們開路,他們披著沉重的甲胄,一步一步朝著這里走來,甲胄碰撞,發出響亮且帶著節奏的聲音,群臣們的臉色愈發的肅穆了。 曹髦這一仗最大的收獲,就是再次加強了一波自己在甲士們心里的地位。 大魏的甲士是曹髦最堅定的支持者,畢竟,曹髦給他們的待遇非常的好。 而通過這次滅國之戰,曹髦將會提拔一大批的將士們,這些被曹髦所提拔的將士們,就會成為曹髦堅定的簇擁者,擴大他在軍隊里的執掌力。 甲士們不斷的前來,從群臣兩旁經過,他們在這里部署了長長的防線。 皇帝的車駕終于出現在了遠處。 在群臣期盼的眼神里,天子車架停在了群臣的面前。 “拜見陛下??!” 群臣們朝著車架的方向跪拜行大禮。 披著甲胄的曹髦從車內走了出來,看向了遠處的大臣們,烏泱泱的大臣們皆臣服在他的面前,沒有一個人敢怠慢的。 曹髦卻沒有下去扶持他們,大聲的說道:“返回洛陽!” 群臣們急忙起身,站成了兩排,開始在前方帶路,天子車架就跟在眾人的簇擁下,朝著洛陽城出發。 曹髦就這么站在車上,再次進了這洛陽城。 道路上早就被戒嚴了,尋常百姓們是不能出來的,在群臣的簇擁下,天子車架一路來到了皇宮。 曹髦終于下了車,他領著群臣,朝著祖廟的方向走了過去。 大魏的祖廟,供奉著三位皇帝,太祖,高祖,烈祖。 只有得到廟號的皇帝才能有正式的祭拜場所。 當曹髦領著群臣來到了自家祖廟的時候,群臣再次大拜,唯獨曹髦繼續前進。 “子孫髦,今日滅蜀,以正名朔!特領百官祭告先祖??!” 曹髦慎重的朝著三位皇帝的方向行禮膜拜。 群臣再拜。 “子孫髦,定當不懈,再擒吳主,以全大一統之業!特領百官告知先祖??!” 曹髦再次膜拜。 群臣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