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但是,曹髦希望,這不只是一個例外,他希望正元四年能比今年還要好。 他再次看向了魯芝,“魯公啊,那您覺得,這租種之事,能持續否?” 魯芝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可?!?/br> “陛下,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租種之事會對稅賦有影響,但是整體依舊是在增長,如今大魏雖然沒能完成大一統的夙愿,但是吳國與蜀國都已經不再是威脅陛下也并非是急功近利的君王,若是能全面推行,或許會使稅賦增長變得緩慢,但是對往后的大事來說,是有利的?!?/br> 魯芝指出了更多的證據。 按著魯芝的說法,最先進行租種的地區,商業活動變得極為頻繁,在其他方面得到了增長,甚至治安也比其余地方更加穩定,盜賊變少,對各方面都造成了很多積極的影響。 新的辦法是將廟堂的收入降低,提升了農民的收入,而這樣的政策雖然會讓廟堂稅賦下降,但是使民間重新擁有購買力,市場也隨之繁榮,百姓們安居樂業,盜賊出現的概率自然也會降低 曹髦并非是自家那大父。 曹丕是一個很喜歡追求這些沒什么實際意義的目標的人。 有些時候,為了能達到目標,更是會做出拔苗助長的舉動來。 但是曹髦卻不是如此,他很有耐心,哪怕稅賦增長速度慢下來,只要能使市場復蘇,讓大魏各方面重新步入正軌,他還是愿意去做的。 稅賦超過明皇帝,那只是一個數據而已,等到戶口堆積起來,遲早都能超過去。 況且,還有半壁江山在等著自己去拿下來。 等到收了那兩國的人口和耕地,這稅賦還會迎來更大的增加。 曹髦壓根就不著急。 “魯公,既然這件事是可行的,那您就在各地進行推行吧,地方的情況都不相同,您還是要先多看看,勿要急躁” 魯芝沒想到,皇帝會反過來勸說自己不要急躁。 他當即領命,帶上了東西,匆匆離開。 張華此刻走上前來,“恭賀陛下??!” 曹髦搖了搖頭。 結束戰亂之后,廟堂的稅賦本來就該是不斷增加的,也就只有魏晉這樣的朝代,在建國不到三十年里就出現衰敗,自己只是將勢頭調整過來了而已。 他壓根就沒有將那些數據放在眼里,對曹髦來說,就這些數字所帶來的成就感,還沒有看到那個食肆的規模變大所帶來的成就感大。 “濟北那里的事情如何了?” 張華回答道:“宗正正領著濟北王前來洛陽聽聞殺王案的幾個罪人也被押上了馬車,要一并前來廟堂受審?!?/br> 曹髦開口說道:“要不是茂先,濟北王此刻怕是要入土了?!?/br> 曹髦之所以會派遣胡烈前往那邊,是因為張華的提議。 當初曹髦跟曹演遭遇之后,曹演將濟北王與人起了爭執,準備先前往刑部,讓刑部不要審理的事情告訴了曹髦。 曹髦當時只是吩咐曹演,讓他來負責這件事。 可當張華知道這件事情后,他問了一個問題。 曹演是如何比刑部更快速的知道這件事的? 曹髦當即詢問,方才得知,是曹志的一個家臣前來洛陽,找到了曹演,將他與大族起了爭執的事情告訴了曹演。 而張華聽完之后,當即勸諫曹髦,讓胡烈前往當地,找到胡遵,讓胡遵出兵,來保護濟北王的安全。 曹髦雖然很驚訝,但是卻沒有詢問,當即就派遣了胡烈前往。 在下達命令之后,曹髦方才詢問原因。 張華說道:濟北王剛剛到達封國,是不可能有這么能干的賓客的,能比大族來告狀的人來的更快。 就算有這樣的賓客,以當地大族的實力,也不可能不阻攔他。 如此看來,此人是被故意放出來,可能就是大族安排他前來告狀的。 張華猜測,曹志肯定是涉及到了更大的問題,不只是耕地變賣的問題,當地大族肯定因為他的什么事而陷入了內斗,故而要迅速派人前往,免得他被賊人所害。 而在青徐之中,有實力讓大族們閉上嘴巴的人,也就只有將軍胡遵了。 隨后所發生的事情,跟張華所猜測的一模一樣。 曹志的那賓客,果然是劉喈所派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防公沙鴻將自己給一同拉進禍事之中。 故意派人來告自己,就是想要撇清自己與公田案的關系。 若不是胡遵接到了命令,及時到達,曹志就真的要死在公沙鴻的手里了。 此刻被曹髦夸贊之后,張華卻不以為然,他繼續說道:“陛下,大魏各地,除卻公田,便是大族的耕地了而這些年里,公田越來越少,大族的耕地卻越來越多?!?/br> “如此下去,天下百姓,皆要成為隸臣了?!?/br> “這件事,不可不提防?!?/br> 說到這個,曹髦猛地反應過來,歷史上的安世在罷免了屯田制,將為廟堂耕作的百姓們變成了自耕農之后,似乎又下達了一個詔令嚴禁私募佃客。 結果遇到了極大的反撲,安世隨后開始了對耕地制度的諸多改革。 這些改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反撲,廟堂推行了七八年,然后安世就開始沉迷享樂,將這些事情全部荒廢。 而這些改革的提議者當時的度支尚書。 曹髦緩緩看向了張華。 是你??? 第32章 堅信不疑 在司馬炎的時代,屯田制被廢除。 因為當時的大臣們上書,認為屯田制下百姓們的生活實在是太苦了,況且屯田因為腐敗問題,支出越來越大,倒不如直接廢除屯田制,讓百姓們變成自耕農。 安世聽從這個勸諫,廢除了魏國的屯田制,將屯田百姓全部變成了州郡自耕農。 然后這個決定就給西晉王朝帶來了一個更巨大的問題。 原先大族兼并耕地還需要偷偷摸摸的,畢竟公田是廟堂的,可現在這些耕地落在了自耕農的手里,那還客氣什么呢? 大族的土地兼并達到了一個非常瘋狂的地步。 當時有個雜號將軍叫龐宗,他所兼并的良田有數百頃,而他甚至都不算是大族。 那些頂級大族的良田有多少,這就實在是不好計算。 當時的賢人們在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后,當即給司馬安世上書,告知了一系列可行的辦法。 他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限制大族們招佃戶,想通過這樣的辦法來保護自耕農。 可惜,這個政策的漏洞實在是太多了,大族們有的是辦法讓自耕農破產,而破產之后的自耕農為了養活自己,會求著成為佃戶,或者干脆成為流民。 而且不讓招佃戶,這也好辦啊,這些不是佃戶,是我家的奴仆! 你總不能不讓我們招奴仆吧? 在第一次嘗試失敗之后,當時的內臣機構很快就拿出了第二個可行的辦法。 他們對當時的農業和稅賦進行了極大的改革。 目的就是在于限制大族肆無忌憚的兼并行為,保護自耕農不會輕易破產。 總共有四項內容。 第一個叫占田制,簡單來說,就是對人口進行分組,十六歲到六十歲的是正丁,未成年和年老者是次丁,太小還太老的不計算,分別是以12歲和66歲為標準。 該法令規定,正丁男一人要有七十畝耕地,正丁女要有三十畝耕地,而對他們要繳納的稅賦也做出了規定。 這是強行要求的,是必須要有的耕地,沒有就得給開墾出來,看得出,當時的廟堂的想法還是不錯的,想要讓人人都有耕地。 這法令推行之后,每個農民都可以合法的擁有耕地了,很多佃戶也是脫離出來,去跟廟堂索要自己的耕地,使得大族格外憤怒。 為了保證這些自耕農不會迅速破產,又規定了第二項政策,叫戶調制,這制度是不按照個人,直接按著戶主來征收稅賦,例如:“丁男之戶,歲輸絹三匹,綿三斤;女及次丁男為戶者半輸?!?/br> 這包含了所有的人,就是邊塞的胡人,也是第一次被容納到了稅賦體系之中。 然后就是對大族的品官占田蔭客制,這是給大族們分出一個品級來,就跟里的等級一樣,不同等級的大族所可以擁有的耕地,佃戶數量都是不同的。 廟堂對此進行了非常嚴格的要求,盡可能將他們鎖死,讓他們無法繼續擴張。 而最后,當然是搞常平倉,來維持農產品糧食的價格,確保自耕農的利益。 曹髦此刻看向了張華,張華顯然是在思索著什么。 曹髦比誰都清楚兼并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 但是如今,真的不是適合動手的時機。 那是大族的根本,動那個就等于跟眾人宣戰,看看司馬炎時這些政策的推行就知道了。 每一個要做這件事的大臣,幾乎都被罷免,流放,干脆不得參與政務。 而大族的反撲讓王朝搖搖晃晃,地方動亂,大族們不斷的鉆研著破局的陰謀,扭曲一個個本用來限制他們的政策,讓四個政策無疾而終。 想要解決這件事,首先就是要完成大一統。 曹髦心里很是明白,盡管這些蛀蟲的存在一直都很讓人惡心,但是現在還不到收拾他們的時候。 “茂先啊,勿要再想了?!?/br> “屋子剛剛打掃干凈,可還缺了兩面墻?!?/br> “得將這墻壁補上,然后再抓老鼠?!?/br> “你覺得呢?” 張華看向了一旁的曹髦,一時間,張華覺得,他剛才所想的事情,跟皇帝所想的似乎完全一樣。 張華很難形容這種感覺,曹髦非常的懂自己。 就感覺無論自己說出什么,皇帝都會完全的相信自己,全力的支持自己。 張華真的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能得到這樣的厚愛,能遇到這樣的君王 兩人彼此對視了一眼。 兩人的眼神都有些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