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崔贊嚴肅的說道:“陛下所殺的,都是該殺之人,這些咎由自??!” 荀顗遲疑了一下,隨即也點著頭,“也有道理,明明死在皇帝手里的人都那么多了,還總是有人想要去送死,也確是咎由自取?!?/br> 荀顗吃了一口茶,這才緩緩說道:“我這次來找您,是為了王學的事情?!?/br> “哦?王公的事情?” “我聽聞您是參與了這件事的,是嗎?” 崔贊點點頭,“是這樣的,因得到了陛下的厚愛,為了能報答陛下的恩情,群臣聚集起來,商談著要通過經典來解決如今的困局,為陛下獻力,這還是王公跟諸葛公等人的功勞,我只是說了些自己的看法而已?!?/br> 荀顗皺起了眉頭。 今天的崔贊怎么看起來有些怪怪的? 雖然崔贊平日里就很親近皇帝,但是今日是不是尊敬的有些過頭了? 荀顗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王學的具體內容,我已經知道了,不愧是王公啊,難怪連當初的夏侯公等人都要想跟他學習經典我想安排族內子弟跟著他學習?!?/br> “只是,我不好跟他相見,當面來說這件事?!?/br> “您跟那些人的關系向來不錯” 崔贊當即說道:“要學習經典,這是好事啊,我可以幫著荀公來跟王公說一說?!?/br> 不知為何,荀顗總覺得今日的崔贊有些古怪,這就答應了? 他笑著說道:“若是崔公能幫著cao辦這件事,我定然不會忘記您的相助,我家的荀寓已經調到御史臺了,可以讓他指點一下您的” 崔贊猛地站起身來,憤怒的說道:“我是因為您族中子弟求學之心卻決定要出手幫助,荀公難道是在羞辱我嗎?” 荀顗懵了。 你以前可不是這樣的! 大族之間互相幫忙,子弟們互相幫襯,這不是很正常的嗎?? 又不是說給你強行提拔,這算什么羞辱?? 荀顗抬起頭來,看著面前這個忽然間變得極為高尚的崔贊。 “崔公您最近服散了?” 這場見面最后還是以荀顗匆忙告辭離開而結束。 坐在馬車內,盡管事情是辦成了,可荀顗還是覺得很困惑。 這些大臣們看起來怎么都有些怪怪的? 崔贊獨自坐在書房內,這才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誰能想到呢,原先堂堂三公鄭沖,如今都干起了這樣的勾當。 聽聞陛下重啟校事府,一明一暗。 這明面上的負責人乃是劉路,而這暗地里的負責人,不是別人,正是那鄭沖! 這是眾人都不曾想到過的。 只因為有很多人都接到了鄭沖的書信,然后接納了一些仆從。 從那之后,他們的書房就變得越來越干凈了。 大概是因為這些人的培訓太短,或者是因為在鄭沖那里的考核實在太簡單,反正不少人都是被一眼看穿了。 在很多老狐貍的眼里,這些人的行為都不是偷偷摸摸的,這是正大光明的呀! 原來鄭公是這樣的人! 難怪每次他都是主謀,而每次他都能安然無恙。 當初都說陛下完成大事,是因為有人在暗中幫助他,這個人難道就是鄭沖? 荀顗此刻回到了府邸,作為尚書的二把手,荀顗的日子并不好過。 荀顗倒也不是沒有才能,可是跟尚書臺里那些重量級的人比起來,他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這不是因為皇帝的打壓,也不是因為其余尚書們抱團,就是單純的能力跟不上了。 荀顗也有了退休的想法,如今廟堂里太仆的位置是空缺著的。 荀顗此刻就在想著要離開尚書臺,掛個榮譽官爵,然后安心去治經什么的。 尚書臺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荀顗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了。 王肅的經典一出,將士人們的注意力都引到了經學上。 而經典向來是大族爭鋒所需要的資本,王學若是興盛,那會改變如今的格局。 這也帶動了很多的老臣們,這些老臣們都決定將精力投入在經典上,就是不能壓制王肅,也得有點東西,有點改進,不然一旦王學大興,那他們本身就失去學術競爭力了。 每當一本經典出現的時候,往往會帶動很多學問的進步。 這就是競爭所帶來的,故而,歷史上往往會出現經學家們扎堆的情況,要么一個不出,一出就是一群人扎堆。 可當荀顗剛剛準備召集自家子弟,準備來做這件事的時候,一個不速之客卻打斷了他的想法。 看到這個人,荀顗就覺得頭疼。 來人正是裴秀。 裴秀身后還跟著幾個甲士,他們抱著厚厚的文書。 “荀公,這都是禮部近期內要推行的匈奴之事,還需要您來相助?!?/br> 荀顗很是無奈的讓裴秀將東西放在一旁,“好,我會去看的,伱可以先回去了?!?/br> “荀公,這件事非常的重要,陛下即將召見單于,故而要在明日之前批閱完成?!?/br> “???!” “明日?!” 荀顗看著一旁厚厚的文書,“為什么不去找陳泰呢?” 裴秀認真的說道:“他正在批閱工部的事情?!?/br> 荀顗拿起了一旁的文書,翻閱了幾下,卻只覺得眼花繚亂,其中都是如今匈奴人分布在各地的情況,從人口,到統領,以及牲畜物資,乃至他們的游牧邊界,統帥對大漢的態度以及平日里的言語等等。 這還只是開頭,往后才是真正要cao辦的事情。 荀顗翻看了幾眼,臉色忽然就變得無比的平靜。 辭官! 尚書臺的事情我不干了??! 第15章 鄭玄的孫子怎么可能不懂 大臣們都渴望著在實權部門做事。 畢竟,榮譽官爵只是榮譽,實權才能撈取更多的好處,也能建立更多的功勛。 但是此刻,荀顗卻表示要離開尚書臺。 當他跪坐在自己面前,請求離開的時候,曹髦忍不住勸說了起來。 “荀公,這是為何呢?” “您在尚書臺的時日最久,最熟悉尚書臺的諸多事情,若是沒有您,尚書臺里的事情要怎么辦呢?誰來處置呢?” “您可不能離開??!” 荀顗卻搖著頭,過去他多急著執掌尚書臺,如今他就多急著要離開尚書臺。 過去的尚書臺,雖然是實權部門,但是并不忙碌,群臣們的屬吏眾多,諸多尚書的分工不明確,其中混日子的人也不少。 荀顗在治政方面,并沒有什么才能,他博學多才,更偏向學者,而歷史上他擔任尚書時,主管官員的升遷調動,當時的大臣們對他非常的滿意,認為他很公正。 荀顗有多公正呢?他所提拔的官員都很符合司馬昭的預期,同時深得司馬炎的喜愛。 他在后來,甚至還當面向司馬炎稱贊:賈南風“姿德淑茂”,適合擔任太子妃。 就這四個字,摸著良心來說,賈南風連一個都不符合! 荀顗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情世故,在他的認知里,大族相互幫忙,互相扶持,才能讓大家都擁有美好的未來。 果然,賈南風成為太子妃后,大晉就迎來了非?!懊篮谩钡奈磥?。 后來他擔任司空的時候,發現了王戎的諸多罪行,當然,也是相互幫襯嘛,最后就是換個地方繼續當刺史。 總之,這位就是典型的名聲大于才能。 曹髦將他留在尚書臺里,主要還是為了安撫那些大族派的群臣們,是為了緩和矛盾,而如今嘛,自己的權勢已經很穩了,不必再通過這樣的辦法來緩和矛盾。 而尚書臺里諸事忙碌,荀顗博學多才,可都是偏理論,搞尚書臺里的實事,他未必能搞的過來。 盡管曹髦很是熱情的挽留,可荀顗的想法卻已經很堅定了。 必須要走。 尚書臺里都是一群年輕人,事情是一個接著一個,他再不走就要被抬走了。 曹髦很是難為情的答應了他的請求,隨即拜他為太仆。 荀顗松了一口氣,離開了太極殿。 此刻,曹髦重新看向了尚書臺。 仆射的位置空了一個。 目前有兩個辦法,第一個是讓盧欽來擔任仆射。 他處事公正,政績顯著,是個辦實事的人,頗有他祖父的風范。 第二個是讓鐘會擔任仆射,讓魏舒頂替上鐘會的位置。 這兩種選擇都是各有好處,曹髦沉思了許久,還是決定讓鐘會頂上去。 這倒也不是曹髦在故意壓制著盧欽,主要還是為了魏舒。 盧欽不在尚書臺還可以放在其他位置上,但是魏舒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