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他兒子不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漢單于劉淵嘛? 曹髦記得,歷史上劉淵確實被當作質子送往洛陽,但那應該是很久之后的事情,看來,自己連戰連勝,已經讓周圍的胡人部落都感覺到了懼怕,故而慌忙送來質子,這是怕自己對他們動手啊。 第182章 三個方案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此刻出現在了洛陽皇宮正門前。 他的穿著打扮都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 他看起來極為的年邁,胡須全白,身形佝僂,臉頰內凹,總是瞇著雙眼,偏偏脖頸又有些長,乍一看,倒像是在覓食的禿鷲。 而站在他身邊的,竟是一個極小的孩子,看起來只有五六歲。 小家伙站在這里,竟沒有半點的怕生,激動的打量著周圍。 這一對年齡差距巨大的父子,儼然就是匈奴左賢王劉豹與他的兒子劉淵。 劉豹極為長壽。 他的祖父是匈奴羌渠單于,當初黃巾之亂爆發的時候,因為后漢皇帝的命令,羌渠單于派遣自己的兒子于扶羅率兵前往討伐黃巾軍。 羌渠單于跟大漢的關系很不錯,對后漢皇帝的命令很是聽從,當時匈奴內部對他的意見很大,而在他不顧國內矛盾,強行出兵之后,國內的部族叛亂,直接殺掉了羌渠單于。 于扶羅被迫留在了河北,自稱單于黃巾之亂剛剛結束,又爆發了董卓的叛亂,于扶羅看回去無望,就率兵劫掠太原,河東等地,最后駐扎在了河內地區。 于扶羅死后,他的弟弟呼廚泉繼承了單于的位置,又讓侄兒劉豹擔任左賢王。 后來曹cao收服了匈奴部落,將呼廚泉的軍隊分成了五部,讓他們分別駐扎在不同地方,又讓劉豹擔任其部帥,其余幾個部帥也讓劉姓者擔任。 按著官方記載,他們的先祖乃是劉進伯。 劉進伯是漢光武帝劉秀的曾孫,沛獻王劉輔的孫子,沛厘王劉定之子,劉進伯北伐匈奴被擒,他的兒子被單于封王,誕生了他們這一支劉姓的匈奴。 當然,其中爭議還是很大的,反正他們是跟漢室帶點親的。 跟鐘繇一樣,劉豹也是高齡得子。 對這個小兒子,劉豹還是非常重視的。 而劉淵雖然年幼,卻表現的很是聰慧。 這些年里,匈奴各部還算是很平靜,沒有爆發什么叛亂,廟堂對他們也偶爾有賞賜。 裴秀快步走了出來,各類的依仗其出,在樂師們的鳴奏之中,場面方才變得稍微正式了一些。 裴秀顯然是剛被訓斥了一頓,臉色不是很好看。 他看向了面前的劉豹,心里還在暗罵:蠻夷,什么時候來不好,非要在自己最忙碌的時候來給自己添堵? 劉豹前來朝覲皇帝,自然是上過書的,裴秀也知道這件事,可他并不是很重視。 裴秀連馬鈞這樣的匠人都不是很看得起,哪里會看得起這些蠻夷呢? 劉豹也看出了此人眼里的輕視,卻沒有在意。 他率先行禮,用熟練的太原話說道:“知陛下登基,因治下諸事慌亂,故而未能及時前來拜見,此番特意前來請罪?!?/br> “左部帥不必多禮?!?/br> 裴秀輕飄飄的說了一句,隨即讓開了道路,讓劉豹走進去。 劉豹看到對方不愿意跟自己多談論,就不再開口,他帶著兒子走進了皇宮內,在幾個閹人的帶領下,朝著太極殿走去。 劉豹在中原生活了很多年,曹cao在收服匈奴勢力之后,將呼廚泉“請”到了鄴城,讓他定居了下來。 讓右賢王回去幫著他治理匈奴各部,同時,他將五部匈奴分別安排在了茲氏縣,祁縣,蒲子縣,新興縣,大陵縣等五個地方,南匈奴在名義上雖然還是有單于和自己的組織形式,但是實際上,他們的權力全部被曹魏爭權收回,單于只是徒有虛名,名存實亡。 劉豹是一直都居住在新興縣的,他的兒子甚至都是在這里出生的。 因為長期與漢人混居的原因,南匈奴的漢化趨勢愈發的明顯,像劉豹在歷史上居然找了名士給自己的兒子講五經,而離譜的是他兒子還真的就精通五經 劉淵麾下的將軍劉景在攻破城池后溺殺了近三萬人,劉淵知道這件事后,居然憤怒的質問道:“劉景還有何顏面見朕!天道又怎能接受這種事!我想消滅的只是司馬氏,平民有何罪!” 無論是真心還是作態,這都是真的將經典給學進去了。 當他們一同走進了太極殿正殿的時候,劉豹極為熟練的以魏禮拜見了皇帝。 一旁的兒子也是趕忙效仿了起來。 曹髦坐在上位,看向了面前的這兩個人。 劉淵這位精漢的匈奴王,在后世可是鼎鼎有名的,至于他的父親,雖然名聲不顯,但是倘若沒有他的允許,劉淵只怕是沒有機會能跟名士學五經,他甚至都混進了大晉的名士圈子里,知道給自己樹立孝順的名頭,知道點評名士 司馬昭和司馬炎都挺喜歡他的。 司馬炎更是幾次有重用他的想法,奈何,每次他剛有了這個想法,就會有大臣來勸說:說此人畢竟是匈奴人,若是他立下了功勞,將給我們帶來大禍! 后來齊王司馬攸更是敏銳的感覺到此人非同尋常,上書給司馬炎,讓兄長盡快殺了他。 可是,司馬攸勸諫之后,又即刻有別人來勸諫司馬炎,說劉淵名聲極好,對我們又恭敬,你無端的殺掉他,這不是有意引發叛亂嗎? 安世的決定往往取決于最后一個勸諫他的人,因此就沒有動手。 可曹髦在看向劉淵的時候,所看到的并非是一個潛在的隱患,他模糊的看到了塞外上正在崛起的幾股勢力。 在曹髦審視著這對父子的時候,他們自然也是在偷偷打量著皇帝。 劉豹看到了這位年輕的皇帝,他很年輕,卻頗為健壯,看起來非常的嚴肅,不像是個好說話的人。 劉淵卻只是覺得好奇,都說天子有非凡的相貌,為什么看起來卻沒有什么跟尋常人不同的地方呢? 難道是被衣裳給藏起來了? “卿且起身吧?!?/br> 曹髦開了口,這兩人起身,恭敬的站在了一旁。 劉豹這才說起了自己的來意。 就是什么新君登基,應當前來朝覲,身體不適,年齡太大,未能及時前來,如今才帶著孩子前來,想讓兒子留在洛陽等等。 他的心思并不難猜。 劉豹似乎有繼承兄弟位置的想法。 當今匈奴分左右賢王,可真正參與管理的就只有右賢王,劉豹覺得自己比那混蛋兄弟更適合擔任管理者。 至于單于的身份,那還是算了吧,當今的單于在鄴城,足不出戶的,這有什么好當的? 劉豹為人敏銳,很能把握住機會,當初曹cao要封賞五部的時候,他是第一個表現積極并且被封賞的。 這段時日大魏動蕩,南匈奴內部的聲音其實不是很統一。 有人想要出頭,有人想要自立,有人想要維持現狀。有人想要外出。 劉豹原先的態度是觀望,有人找他,想要詢問他是否要聯合起來,叛逃出去。 可劉豹卻拒絕了對方,他總覺得,還是要繼續觀望才是。 果然,局勢的變化沒有讓他后悔,大魏很快就平定了各地的叛亂,重振旗鼓,如今更是打的蜀國吳國抱頭鼠竄,看這架勢,要建立一個如兩漢那般的帝國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劉豹跟族內那些不喜歡讀書只想砍人的兄弟們還是不同的。 他前來洛陽,是提前做好了三份備案。 先看看沿路的場景,再看看皇帝的模樣,然后根據皇帝的反應來看看選擇哪個備案。 倘若皇帝平庸,中原吏治崩壞,那他留下兒子就走。 倘若皇帝一般,地方政令還行,那他就要跟皇帝談論一下鮮卑人的問題。 若是皇帝英明,政通人和,那他就得將自己兄弟暗中給自己寫信的事情講一講。 “卿遠道而來還將兒子帶到洛陽來,足見忠心啊?!?/br> “倘若那位右賢王也能如您這般,那該多好啊?!?/br> 曹髦這一番話,讓一直都很平靜的劉豹瞬間悚然,他猛地看向了皇帝。 右賢王劉猛,乃是劉去卑的兒子,這位劉去卑,就是當初漢獻帝遭李傕、郭汜追擊的時候,領著騎兵跟白波前來救援的那個人。 他其實還好,比較親近曹魏,但是他的兒子劉猛,一直都有些別的想法。 而本身又沒什么能力。 劉豹此刻有些驚愕,他不知道皇帝是單純的因為劉猛沒有派兒子而有了抱怨,還是真的發現了他的異心。 故而,他不敢開口回答。 曹髦忽然又問道:“對了,聽聞您還有個叔父宣,曾拜名士孫炎為師,飽讀《詩》《書》,有大才,你何時能給朕引見一番???” 劉豹更加驚訝了,他的這位叔父非常的喜歡漢人文化,讀了很多的書,可本身并沒有擔任官位,名聲只是局限在并州那邊,出了那邊就沒有什么人知道他,皇帝又如何對他如此了解呢? 甚至連他治的是什么都如此清楚?? 劉豹開始有些不安,再也不像方才那般沉穩。 “陛下,臣現在就修書,讓叔父前來一同拜見陛下!” “嗯,這件事倒也不急,左賢王千里迢迢的趕來洛陽,不只是為了將兒子送過來吧?” “陛下英明??!臣前來廟堂,是為了三件事!” 第183章 兵部和禮部 “這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要將這不成器的兒子留在洛陽,讓他能找到一個賢明的老師,掌握經典,報效國家?!?/br> “第二件事,是關于鮮卑人的?!?/br> “陛下有所不知,當今鮮卑,出了個雄主?!?/br> “此人喚作拓跋力微,他很年少的時候就有聰慧英明的名聲,在他父親逝世之后成為了鮮卑索頭部的首領?!?/br> “建安二十五年,他的勢力非常的薄弱,他就依附在沒鹿回部大人竇賓那里,后來他跟竇賓出兵攻打西部的鮮卑,軍隊大敗,竇賓失去了馬匹,徒步奔跑,拓跋力微就派人將自己所騎乘的寶馬送給了他?!?/br> “竇賓返回之后,詢問是誰人送來的駿馬,拓跋力微卻隱瞞這件事,不肯告知,后來竇賓得知這件事,非常的驚訝,想要將國家一分為二,報答他的救命之恩,但是拓跋力微沒有接受?!?/br> “于是竇賓就將女兒嫁給了他,又讓他帶著部族去發展,十余年之中,他采用仁德的政策,感化了諸多民眾,使得他們都來依附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