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黃皓的話似乎是點醒了劉禪。 他不再遲疑,當即招來了陳祇,隨即下令,讓陳祇來負責這次出兵荊州的事情。 陳祇此刻并沒有得償所愿的開心與激動。 這種強行出兵,跟飲鴆止渴沒有區別,可他們還必須要捏著鼻子來喝下去。 陳祇一邊安排出兵的事宜,一邊則是怒斥吳國的孫綝。 這一切都要怪那個孫綝! 這個jian賊! 他真的是憑一人之力,將一個還不錯的吳國給折騰的幾乎滅國! 只要他還活著,吳國遲早都要滅亡在曹魏的手里。 蜀國群臣得知要出兵的消息時,上下嘩然,可他們同樣也無能為力,只能是通過別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一時間,就連成都都變得有些不太平,而在蜀國再次征收軍賦的時候,蜀國南方頓時出現了叛亂,連鎖反應,弄得陳祇都是焦頭爛額。 命令被傳到了前線。 閻宇看到皇帝的詔令時,大驚失色。 “不給一兵一卒,只給糧草,就要我出征荊州??” “我們這里還不到兩萬人,如何讓我們出兵呢?!” “倘若帶了太多的人前往,那永安等地空虛,若是被敵人所襲擊,大漢豈不是危險了嗎?” “若是帶了很少的人,又如何能跟曹賊作戰?” 閻宇只覺得這廟堂實在太坑,他們是不是覺得姜維每次出征帶著兩三萬人,就覺得出征就該是這個規模的???? 若是施績有還手之力,他帶著幾千人過去助威還可以,如今吳軍被按著打,他帶著幾千人過去那是給對方送軍功要是帶的人多了,永安被襲擊,那他怕是要掉腦袋! 閻宇氣的趕走了帳內的將士,隨后破口大罵。 第170章 同樣是權臣 洛陽。 孫綝被殺的消息傳到了洛陽的時候,曹髦滿臉的不可置信。 “這就死了??” “他手里不是有數萬大軍嗎?吳國半數的軍隊都在他手里吧?” 焦伯趕忙解釋道:“聽聞是在宴會里被殺的?!?/br> “不對啊,朕不是用書信告知了他,讓他當心宴會嗎?” 曹髦只覺得頭疼。 焦伯苦笑了起來,“聽聞此人孤身前往宮里赴宴,隨即被吳王派人拿下,斬了首級,隨即有將軍以吳王的詔令外出,就安撫了他的軍隊?!?/br> “吳王隨后又下令,說是赦免孫綝麾下眾人的罪行,除卻他幾個弟弟外,其余人都可以赦免?!?/br> “于是乎,群臣都歸順了這位吳王?!?/br> 曹髦的臉色格外的復雜。 大家都是被權臣擁立的小皇帝,都是被大將軍所挾持,憑什么你就這么順利??? 這孫綝別說是跟司馬師比了,他跟司馬炎比都是一個蠢蛋。 安世都比他要出色的多,好歹安世能容人,根本不會引發什么大規模的逃亡和恐慌。 不過,這位蠢蛋大將軍的逝世,是魏國的不幸。 曹髦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對手了。 曹髦忍不住長嘆了一聲,算是為這位有功大魏的大將軍進行了緬懷。 “可惜啊,他要是能再執政五年,那該有多好啊?!?/br> 焦伯險些笑出聲來。 “陛下,他執政還不到一年,先后被他所殺,被他逼的逃走的將軍都超過了二十個,倘若他再執政五年,只怕吳國都沒有什么活人了” 孫綝上位,曹魏是最大的受益者,跟曹魏對抗了多年的對手一個沒剩,甚至還得到了很多精通水戰,懂得制船,對吳國內部極為了解的人才。 這些人才被毌丘儉所聚集了起來,往后就可以作為討伐吳國的先鋒了。 若是可以,曹髦都想追封一下孫綝。 曹髦又問道:“故而他的幾個弟弟都選擇了投降?” “是這樣的,他們占據了夏口,本來麾下是有近四萬大軍的,被丁奉擊敗了一次,如今還不到三萬人,龜縮在夏口,上表稱臣?!?/br> “哦,那丁奉有多少人?” “丁奉有三萬多人” 曹髦再次沉默了一下,“他們以四萬多人的精銳,被丁奉以三萬人擊敗,如今龜縮起來不敢出去??” “是這樣的?!?/br> “那這幾個人還挺類兄的?!?/br> 不愧是孫綝的弟弟,有他們兄長的風范。 “聽聞蜀國已經出兵,將軍閻宇領兵出征,正在逼近西陵” 焦伯將各地的消息的都告知了曹髦。 “朕知道了?!?/br> 焦伯離開之后,曹髦方才看向了其余的奏表。 新年開始,大魏有很多要cao辦的事情。 這戰事只是曹魏諸多事情里的一個,而對蜀國和吳國來說,卻是他們賭上了國運的全部,這次的戰事,哪怕曹魏戰敗了,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影響,可吳國和蜀國若是敗了,那就是致命傷了。 曹髦的心里并沒有那么的擔憂。 在孫綝的全力支持下,王基若是還打不過施績,那就真的對不起他能將的名聲了。 曹髦在戰事上幫不到什么忙,就將心思放在了內政上。 整頓官吏的事情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經過了一年的整頓,曹魏的吏治已經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好歹是能正眼去看了。 行政效率也是大大提升。 曹髦也有心思來做其他的事情了。 首先是元月的科舉之事。 首先就是縣試了。 曹髦跟鐘會是這么想的,鄉試是一個考核資格,縣試開始就動真格的了,縣試的考卷是由各地的郡來負責的,主要是路途的原因,很難做到統一,而通過縣衙考試的人,就可以在縣下擔任小吏,當然也可以參與下一輪。 然后是郡試,考卷由州來負責,通過的人可以在郡下擔任吏員。 然后是州試,這個是廟堂來出卷,通過的人可以進員外郎。 最后是殿試,這是皇帝來出卷,還能通過的人可以直接在皇帝的身邊任郎。 這跟后來的科舉完全不同,主要是因為當下的局勢也不同,中正制實在難以維持天下的運作,只能通過這樣的辦法來緩解官吏的壓力了。 至于試卷,鐘會也是給出了要求,經典,數,農,律法等四項,其中又以經典為最重。 曹髦的想法是,先cao辦起來,在cao辦的過程之中發現問題,然后去改進問題。 這件事,曹髦是完全交給了鐘會和鄭袤來負責。 而除卻科舉的事情外,還有就是一些根本的問題,例如屯田制。 當初曾祖父聽從麾下大臣的意見,設立屯田制,按理來說,廟堂出面,領著百姓們去開墾耕地,然后耕地歸廟堂所有,成為公田,讓百姓們在耕地上勞作,得到可以活下去的糧食,不必擔心耕地被豪強兼并,這在漢末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制度。 當時豪強的兼并情況很頻繁,百姓們想要守住耕地是那么的困難,廟堂組織他們開墾,讓他們能活下來。 可到了如今,其弊端就開始不斷的顯現。 農夫們的耕作性并不積極,畢竟這耕地的產出跟他們個人沒有什么關系,都是廟堂的,怎么樣都只能拿到活下去的糧食同時,屯田機構的腐敗情況愈發嚴重,廟堂所下發的農具等物都落在了他們的手里。 甚至出現了先前那種尚書令不下詔令,地方就無法開始春種的情況。 曹髦想要做出一些改變來,可這公田是絕對不能分發給百姓們的。 這么做不是分田給百姓,而是分田給大族和豪強們。 從一開始,曹髦就明確了自己親政需要拉攏的人,士卒,商賈,農夫。 如今士卒已經享受到了不錯的待遇。 在曹髦正式下令提高了士卒們的待遇,并且廢除了一系列不公正的軍戶等政策后,大魏士卒們對曹髦的支持度極高,士氣也很高。 商賈們就不必多說,只是整頓吏治,打擊那些大族,就讓商賈們非常的開心。 大族們擁有自己的莊園經濟,不需要市場,而曹髦的多次打擊,讓大族們被迫的參與到市場之中,并且穩定的治安讓商賈們有了喘息的機會。 曹髦偶爾走在洛陽內,也能聽到商賈們對自己是贊不絕口。 那現在自然就是要幫助農夫們了。 這個在大魏占據了最多人口的集體,也是過的最慘的一個團體。 倘若將公田分發給他們,大族跟豪強們會如惡狼一般沖上來,在短短幾年之后,這些農夫們就會變成豪強的佃戶,大族的家奴,或者是無家可歸的流氓。 可如何在不分耕地的情況下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呢? 曹髦的腦海里頓時就有了一個想法。 如今大魏的耕地模式,似乎莫名的有些眼熟啊 官府擁有大量的公田,百姓們給廟堂耕作嗯,那是否可以在不改變公田的性質下,將公田租借給百姓們來耕作呢? 農夫們不再是保留勉強糊口的糧食,而是繳納了應給的田稅后,留下其余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