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兩人就這么一路來到了縣衙的門口,司馬炎眼尖,一眼就看到了縣衙所掛出的告示。 周圍聚集了不少人,正看著那告示。 這告示乃是關于鄉試開啟的名單。 所謂的鄉試,考察的是基本的道德名聲,這需要眾人本地的“三老”開一封證明,證明此人擁有參與考核的資格。 倘若是平日里有不好的名聲,不受鄉里愛戴的人,也拿到了這樣的證明,那給他開證明的人就要遭受處罰。 后漢時三老甚至發展了郡三老,國三老的地步。 但是在大魏,已經沒有真正接受任命的三老了,但是民間依舊是有“鄉約架構”,也就是各地的民間百姓會自發的聚集在一起,選出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者來代表他們與官府進行對接。 雖然這人不是以官方的身份,但是依舊在民間占據著極大的影響力,但是在道德社會崩潰之后,地方官員就不在意這些民間代表了。 這些民間代表并不能簡單的跟地方豪強劃上等號。 這跟往后的鄉紳還是不同的概念。 曹髦注意到,聚集在這里的大多士人,都是些寒門出身的人,這從他們的穿著就能分的出來,雖然如今的大族喜歡上了穿破爛,但是裝窮跟真窮還是很好區別的。 他們站在此處,讀著那縣衙的告示,有幾個人皺起了眉頭來。 “這是要找家鄉的老者來開示證明” 他們竊竊私語了起來,曹髦聽他們的意思,不少人都覺得這有些沒必要。 考核就考核,何以要搞什么證明之類的,簡直就是多此一舉。 聽著眾人的抱怨,一旁的司馬炎忍不住開口說道:“姐夫,我朝并不重三老,何以非要讓他們來選拔呢?讓中正來審視不就好了嘛?” 曹髦轉身離開了此處,跟著司馬炎上了馬車。 “此舉是為了重設三老?!?/br> “地方沒有三老來教化,就會敗壞天下的風氣?!?/br> “當今賊人眾多,有傷道德,都是因為三老不存的緣故?!?/br> 司馬炎恍然大明白,他問道:“真的是這樣嘛?” “不是?!?/br> “????” 司馬炎滿臉的迷茫,曹髦這才說道:“其實這跟科舉的關系不大,甚至跟道德的關系也不大,主要就是為了保護百姓?!?/br> “前漢時的鄉三老,會領著百姓們與官員對峙,每當官員們需要修建水利,動用百姓的時候,他們就會起身來商談,甚至當皇帝家里出了事的時候,他們也會給皇帝寫信來勸諫” “他們能直接給皇帝寫信告知地方的事情,官員們故而不敢太放肆?!?/br> “到了后漢,三老就普遍由豪強來擔任,主動承擔了魚rou百姓的差事,不再為百姓們開口?!?/br> “因此到了我朝,三老制就不再被重視了?!?/br> “那您為什么還要設立呢?” 司馬炎有些不明白,曹髦開口說道:“豪強來擔任三老的事情,可以效仿前漢的制度,規定三老的條件,對他們的年齡,出身都做出限制,讓百姓們自己選出合格的老者來擔任?!?/br> “當然,這未必能完全預防,但是,這能防止官員們肆無忌憚的行使權力?!?/br> “大族,諸侯,酷吏,豪強,其實每一個都是對大魏不利的因素,可偏偏他們又能互相遏制?!?/br> “當初,朕以為治理國家就是殺掉一頭又一頭的兇獸,殺的干干凈凈?!?/br> “后來,朕方才發現,兇獸是殺不完的,殺了一頭又有一頭,想治理天下,就要讓兇獸們關進牢籠內,讓他們彼此對峙,互相限制” “朕如今在廟堂里重用酷吏,地方上定然會出現效仿的人,他們會不顧民間的情況,為了自己的政績而胡作非為,這個時候,就需要放出另外一頭兇獸來,對付酷吏?!?/br> 司馬炎皺起了眉頭,“可若是那些真心想要做事的官員們要怎么辦呢?他們豈不是也要被地方所挾制?” “官員面對地方本來就是處于強勢地位的,倘若連這都收拾不了,那還要他們有什么用處呢?!” 聽到曹髦的話,司馬炎又有些擔心的問道:“這兇獸太多,倘若他們暴起傷人又該怎么辦呢?” “rou就一塊,不夠兇獸們來分,且兇獸多貪婪,只要上位者不是孫綝那樣的人,就不會出現兇獸們群起而攻的情況,肯定是會彼此拉扯的?!?/br> 第167章 得道者多助 正元三年,元月。 皇帝下達詔令,重設三老制,讓民間選出有具備正直、剛克、柔克三種德行的長者,負責協助官府來cao辦地方的事情。 科舉正式開考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日。 此刻的曹髦,也是忙碌到了極點。 諸葛誕整日都來皇宮里抱怨。 “陛下,各地的將軍們不聽從命令,任意妄為,不能再縱容這樣的情況了!” 如今各地的局勢很緊張,隱約有著大魏要同時跟蜀吳開戰的模樣。 諸葛誕認為這是自己施展才能的機會,于是就迫不及待的給各地的將軍們下達命令,想讓他們及時匯報情況,同時按著自己的想法來進行戰爭。 可問題是,各地的將軍并不是很在意這位太尉的命令。 他們很是敷衍的送去了一些書信,書信里就是簡單的局勢描寫,完全沒有想讓太尉來下達指示的意思。 相反,尚書臺的陳騫卻開始不斷的跟各方將軍們取得聯絡,密切關注各地的局勢,開始進行后勤的補助和聯絡工作。 諸葛誕對此很是不滿。 此刻,他坐在曹髦的面前,臉上的不悅已經很明顯了。 曹髦笑了起來,“太尉公啊,你勿要著急?!?/br> “您應該是知道的,各地都并非是要真的開戰,只是逼迫他們不敢將重兵派往荊州,是給王將軍打掩護而已?!?/br> “您跟他們要戰況,他們又能給出什么來呢?” 諸葛誕皺著眉頭,“那王基又為何不聽從廟堂的命令呢?!” “他甚至都沒有派人來告知具體的情況,我們現在都不知道他到底在攻打什么地方!” 曹髦平靜的說道:“王將軍不向來是這樣嘛?就是宣文公的時候,他都喜歡自作主張,公然拒絕廟堂的命令,何況是如今呢?” 諸葛誕又問道:“那為何陳騫就知道詳細的情況呢?!” “兵部負責后勤之事,負責運輸糧草之類,豈能不知呢?” 反正無論諸葛誕怎么詢問,曹髦都足以有回答他的話,曹髦本來就是在步步架空三公九卿,讓尚書臺完全取代他們,在這樣的構想中,太尉當然是要給兵部讓路了。 你就負責給兵部提出意見就好,別想著干預戰事,更別想插手后勤保障之類的事情了。 曹髦隨即又說道:“太尉公啊,您這幾日往兵部跑,朕聽到有大臣說:太尉公是為了奪取鎮南將軍的功勞” 諸葛誕猶如觸電一般跳起來,“這是何人所言???” “我豈是那貪圖他人軍功的人呢?” 曹髦趕忙說道:“這自然不是” 諸葛誕不敢再多說什么,只是努力的辯證自己并非是有什么圖謀他人軍功的想法,可他越說越氣,到最后,自己反而是氣的臉色通紅,憤怒的離開了這里。 曹髦笑了起來,對待不同大臣,還是要有不同的手段。 若是以強硬的態度來恐嚇諸葛誕,只能起到反作用,他根本就不吃這一套,可一旦得知事情有損自己的名聲,那他就不敢再說了。 諸葛誕離開之后,曹髦方才看向了側門。 “進來吧?!?/br> 陳騫跟杜預先后從側門走了出來,隨即坐在了曹髦的面前。 他們方才前來跟曹髦稟告大事,得知諸葛誕前來的消息,趕忙回避,是不愿意跟他發生什么沖突。 陳騫剛坐下來,就忍不住說道:“諸葛公管的當真是越來越寬了,連尚書臺的事情都要插手?!?/br> “他還想要命令各地的將軍們呢,哪個能服他?” 陳騫如今擔任兵部尚書,負責天下戰事,諸葛誕這個太尉自然就常常來找他麻煩。 陳騫也不是好脾氣的,若不是曹髦的命令,只怕早就跟諸葛誕對上了。 曹髦再次安撫道:“勿要這么想,太尉公這些時日里也是幫襯了不少,想讓諸事皆出尚書臺,總是需要一點時日的?!?/br> 陳騫這才說起了正事。 “陛下,毌丘將軍已經回到了淮南,他再次上書,如今還是不適合強攻吳國,只能是給予吳國壓力,讓他們不敢全力增援荊州?!?/br> “鄧將軍這里卻不同,他說蜀國諸多關卡的防守力量薄弱,士氣低落,可以嘗試著進攻?!?/br> “王將軍已經跟敵人交戰了可具體的戰況,還不得而知?!?/br> 陳騫隨即詳細的講述了各地所送來的具體戰報。 曹髦認真的聽了起來。 東南那邊不出所料,想要強攻建業,還是不太容易的,渡江就是個大問題。 可西北這邊,鄧艾居然想要主動進攻?? 曹髦沉思了起來,鄧艾向來有些冒險主義,作戰的時候很喜歡進行一些他人所想不到的cao作。 蜀國跟吳國不一樣啊,吳國的動亂可以說是他們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皇帝廢立,將軍們死傷殆盡,這種時候還不去揍他們,那簡直就是浪費。 可蜀國的局勢比吳國明顯要穩定的多,何況,若是徹底拿下了荊州,將手伸到了交州等地區,那蜀國的局勢才算是真的惡劣了起來。 到時候可就不是簡單的應對雍涼戰區了,曹魏的南部戰區也會給予他們壓力。 以蜀國的國力,想要從兩個方向來抵擋敵人的軍隊,嗯,那是真的有些難度的。 曹髦當即下了令,“讓鄧艾勿要輕舉妄動?!?/br> “蜀國的局勢沒有惡劣到吳國的那種地步,還不能對他們出手?!?/br> “倘若蜀國主動干預荊州的情況,派遣了軍隊,可以在漢中給予壓力,但是一定要謹慎” 曹髦雖然不會去指揮麾下的將軍們,但是也不能徹底放任,尤其是面對鄧艾這樣激進的將軍,還是要稍微看緊點。 陳騫當即領命,他隨后看向了一旁的杜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