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這是給予了他極大的自主權,讓他自己看著辦。 曹髦不喜歡瞎干涉戰事,瞎干涉將軍們的下場,司馬昭已經很好的詮釋過了一次,老老實實的做好本職工作,讓將軍們放心大膽的去打,這就足夠了。 司馬昭一直都在旁聽他們的戰略,他沒有說出自己的任何構想,當然,曹髦也沒有想過讓他來發表什么觀點。 司馬昭在這里的最大作用,就是為了讓群臣們知道,這次開戰還是因為衛將軍。 諸葛誕跟毌丘儉分別坐在兩側,可是兩人的視線卻始終沒能碰到一起。 兩人不太對付,若是以往,諸葛誕定然會對荊州的局勢發表很長的看法,不會錯過如此機會,但是毌丘儉在場,他就謹慎了許多,大概是怕被毌丘儉找到漏洞來反擊。 毌丘儉同樣如此,他雖然吳國多次作戰,也曾跟施績對過手,但是有王昶在,他也沒想過非要出頭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這次商談結束后,曹髦就送諸位將軍們離開了。 并沒有單獨的留下誰。 當群臣得知調兵的消息后,盡管還是有些生氣,但是反對聲已經沒有多少了。 廟堂里有何曾這樣的惡犬,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曹髦也就沒有在意這件事。 次日,曹髦剛剛醒來,便發現外頭已經下起了大雪。 大雪驟至,整個洛陽都變得格外寒冷。 曹髦站在門口,看著外頭這白雪茫茫的場景,眼里卻愈發的擔憂。 北方的雪來的越來越早了,同時也是越來越大。 這其實并不是什么好事。 饑餓與寒冷,是老百姓們必須要面對的兩個生存難題。 就這么一場大雪,不知能凍殺多少大魏百姓。 當然,此刻遭災的也不只是曹魏,蜀漢和東吳也是深受各類天災的困擾。 他們應對天災的能力比曹魏更低,尤其是蜀漢,他們的南邊已經不再如過去那般穩定,天災頻繁定然會伴隨著叛亂,天災和連年的戰事,一定會導致國內不太平。 雖然史書上對蜀漢內部的叛亂沒有詳細的記載,但是在蜀國遭受致命打擊的時候,曾有人提議跑到南邊去,但是當即就有大臣表示:南邊多叛亂,不能過去。 從這里能看出來,蜀漢內部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 天寒地凍,曹髦此刻卻出現在了昭陽殿內。 郭太后,司馬妜,鄭嫻等幾個人都在此處。 郭太后的心情很不錯。 司馬妜跟鄭嫻分別陪在她的身邊,用各種好話來哄著她。 他們正在吃著飯。 “我兒啊,聽聞吳國的宗室都來投降了?” “是啊,母親,吳國的鎮軍將軍前來投奔,我已經封了他為吳侯?!?/br> “哈哈哈~~” 郭太后笑了起來,“那吳人豈不是氣壞了?” 司馬妜夸贊道:“還是太后最能識人,太后當初不顧他人的反對,擁立陛下,陛下親政之后,大魏國力大漲,秋收豐碩,又連著擊敗了蜀國和吳國,如今連吳國的宗室都來投降,想來陛下很快就能完成明皇帝的夙愿,完成先祖的志向,這都是太后的功勞呀!” 郭太后的眼睛都瞇成了月牙。 氣氛很是熱切,可那言語之下,大概并沒有什么真情實感。 曹髦匆匆吃了些東西,隨即開口說道:“母親今年北方多寒災,危害很嚴重,廟堂準備全力賑災,只怕糧食不足唉,朕心里也很是苦惱啊?!?/br> 郭太后想了想,雖然她出身邊塞,可并不知道雪災能有多嚴重,她想了想,所想到的就是道路上都是雪,百姓們躲在屋內,不敢出行的樣子。 “這賑災的事情,怎么還需要皇帝親自來做呢?” 郭太后有些不理解,她也不是沒有見過治理天下的,齊王且不論,就說明皇帝,當初明皇帝治理天下的時候,也沒有那么多的事情啊。 時不時就帶著自己游玩,還在各地修建宮殿,收集天下各地的珍品,很少聽到他抱怨天下的大事。 唯獨一次,也就是抱怨群臣們只會空談不會辦事。 從未見過明皇帝整日皺著眉頭,四處奔走的模樣。 怎么到了如今就是這樣了呢? 難道如今的群臣真的是無能到了極點嗎? 曹髦瞥了一眼司馬妜,隨即低下頭來,沒有說話。 司馬妜忽然靠近了太后,在她耳邊說起了什么。 看得出,郭太后聽完她的話,神色有些驚愕。 她沉思了片刻,又看向了曹髦。 “我兒啊,我倒是有個想法多處遭災,百姓疾苦,我想,是不是能削減皇宮內的支出,減少耗費,用節省下來的錢財去救濟地方的百姓呢?” 曹髦一愣,隨即遲疑的說道:“母親啊,這皇宮用支所節省下來的錢財能有多少呢?用這些來救濟百姓,又能救下多少人呢?” “倘若因此讓母親為難,豈不是忤逆嗎?” 郭太后頓時有了信心,她以教訓的口吻說道:“我兒這是什么話呢?難道做事就只能看其成效嗎?就算節省下來的錢財不多,難道就沒有任何的成效嗎?至于受苦,我尚且不擔心為了天下百姓而受苦,你又擔心什么呢?” 被太后訓斥了一頓,曹髦趕忙低著頭,接受了母親的教誨。 司馬妜笑著說道:“太后仁慈,心懷天下百姓,定然要得到天下人的敬仰了!” 曹髦沒有說話,這本來就是他暗中吩咐司馬妜去做的事情。 縮少皇宮的用支,開除不必要的人員,這當然不能節省出來太多的錢財,可重要的不是這個。 皇帝的行為,往往會引領整個國家,若是皇帝自己都愛奢華的東西,去跟大臣斗富,那整個國家都會是這樣的大臣,可皇帝若是勤儉,那大概率會出現很多“勤儉”的人,且不管他是否是真心勤儉,又是否是假裝勤儉,只要能將社會風氣調整一些,那都是成功的。 照常的吃完了飯菜,曹髦準備離開,鄭嫻卻急忙跟上了曹髦。 曹髦看著跟在身后的鄭嫻,“你還有什么事嗎?” “太后讓我盡早服侍陛下” 鄭嫻縱然膽大,此刻也是有些嬌羞。 他們兩人都知道這服侍是什么意思。 曹髦卻很平靜。 “我家的幾代人,都是早逝,皇甫公曾告訴我,過早的去做一些事情,對身體的危害很大?!?/br> “朕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辦完,且不必急著服侍?!?/br> “?????” 第164章 年末 王屋山內。 劉路看著手里的書信,沉思了許久。 就在今日,他再次接到了皇帝的命令。 原先曹髦是準備用劉路來清理各地的大族的,奈何,在憤怒之中,何曾卻直接搶走了劉路的差事,直接大殺四方。 劉路這伙人,頓時就有些派不上用場了。 曹髦如今在各地安排的刺史,也都是個頂個的狠人,敢魚rou百姓的,這些刺史就可以讓他們吃上一壺了。 劉路沒有得到新的任命,也就安心待在了山里,跟山里的頭目們打好關系,樹立自己的威望,不斷的經營這里。 就在今日,他終于得到了皇帝的書信。 曹髦對劉路的書信是非常直白的,因為劉路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還處于剛剛學完了文字的地步,故而他跟皇帝的書信來往簡單且又通俗。 曹髦在書信里告訴劉路,他的任務發生了變化。 曹髦準備讓劉路從山里找出一些聰明能干的人,將他們派往天下各地,在天下各地設立一個典事府。 這個典事府是沒有真正府邸的,只是一個稱呼而已。 這些人可以在各地從事不同的差事,可以當衙役,可以當商賈,甚至可以當耕地的,做什么都可以。 而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打聽各地的消息和情報,隨時將各地所發生的事情告知給皇帝。 曹cao時期的校事,是在各地有自己的府邸的,他們主要負責抓人什么的,而曹髦想要設立的典事,是不設府,也就是暗中活動的,在曹髦的構想里,校事跟典事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典事的事情,曹髦想要交給劉路來完成。 這需要大量的人手,還是得底層出身,不容易被識破的人,要說劉路和山里的這群人,不就是天生適合做這個的嗎? 雖然質量可能不高,但是基數夠大啊。 劉路此刻也是忍不住撓起頭來。 陛下對自己的期待是不是有點太高了。 這是要為陛下耳目,刺查天下,這樣的事情,自己能辦成嗎? 劉路沉思了許久,他決定先去找一個副手。 郭責這樣的人,那當然是不符合劉路的找人標準的。 這類的事情,就不是大族子弟所能辦到的,自從西漢以來,士人們對特務機構的評價都是非常的低。 他們很厭惡這樣的行為,甚至總是將這些機構跟“道路以目”劃上等號,認為這是最不賢明,也是最酷烈的治政辦法。 士人多高雅,他們從不覺得自己這樣的賢人是需要被監視的。 皇帝想要監視他們,那就是對士人的不尊重,是對他們的不信任。 哪怕他們在私下里跟蜀,吳大臣們頻繁來往,商業往來不斷,魚rou百姓,蒙蔽廟堂,上下勾結,可皇帝也不能不信任他們! 這是不賢,不仁的行為! 劉路當即就找到了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