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有大臣勸諫:說鐘公可以擔任尚書?!?/br> 鐘會頓時皺起了眉頭。 他再次開口說道:“陛下,兄長的事情且不說,可這些官員們,若是您如今不下定決心殺了他們,往后一定會后悔的?!?/br> 曹髦再次看了看手里的名單。 “士季,何以要讓這點小事纏住你呢?” “吏治的事情,難道就只有一個司隸地區嗎?” “將政績考核法推行到各地,在年末開始我大魏的第一次開科取士,這才是你該去cao辦的事情啊?!?/br> “還有就是學校的事情了?!?/br> “當初文明二帝還在的時候,曾多次要求地方建學校,教導有才能的年輕人,太學里沒有資格參與考核的學子們最后也是分到地方上來負責學校的事情?!?/br> “可是如今呢?” “各地的學校里還有多少個辦實事的官員?如今已經是八月了距離年末還剩下多久呢?” “這學校和提拔當地賢才是不是應該要在政績考核里占據優先地位呢?” 曹髦連著問出了很多的問題,鐘會有些回答不上來。 確實,比起曹髦所吩咐的這些事,清除司隸地區的官員就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鐘會認真的說道:“臣一定會辦妥這些事情的?!?/br> 曹髦隨即又跟鐘會商談起了另外一件大事,廟堂的改制要正式開展了。 按著曹髦原先的想法,將以尚書臺為根本,組建一個足以治理天下事的機構,而六大尚書也都被曹髦改了名。 這個想法,曹髦很早之前就有了。 鐘會對此并不陌生,此刻也終于到了可以推行的時候。 新的尚書臺以王昶為首,王昶總領尚書臺,負責一切事宜,形同丞相。 他的左右副手分別是荀顗和陳泰。 荀顗更多是負責查收,陳泰則是負責督促。 其余六部,吏部尚書自然還是以鄭袤,不是曹髦抓著一個人霍霍,而是此人確實好用,他所提拔出來的賢才,那是真正的賢才。 刑部是以鐘會來擔任。 這個不多解釋,就是為了讓群臣聽話。 曹髦本來想讓盧欽來領戶部的,可是想來想去,最后卻選擇了魯芝。 若是論名聲,盧欽更大,但是論能力,魯芝更勝一籌,而且,魯芝有著非常充足的地方治政經驗,為人清廉,天下皆知,是少有的會呵護百姓的官員,讓這樣的人來負責戶部,顯然更有利。 兵部根本就不用多想,陳騫可以來擔任。 禮部本來是準備讓盧欽來擔任的,曹髦想了想,最后決定讓裴秀來擔任。 因為裴秀善言語,不會輕易為人所欺,而且才思敏捷,往后要做發展教育或者其他事業的時候,裴秀是必須要做事的。 工部的人選最后落在了杜預的身上,畢竟,杜預算是少有的對這方面有興趣并且能辦事的人了,馬均倒是比他厲害,但是馬均當官肯定是不如杜預的。 而曹髦卻進一步擴大了中書臺和侍中臺,這是因為曹髦的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了,除卻辦事機構外,他還需要一個龐大的決策機構。 盧欽,鐘毓,魏舒,嵇康,焦伯等眾人,被曹髦分別安排在了中書和內臣系統里。 曹髦準備將散騎動用起來,讓他們發揮出真正的用處來。 而那些被取代的老臣們,曹髦則是直接將他們送進三公九卿之中,你們自己看吧,缺什么就補什么,乃公也懶得管了。 崔贊非常興奮的接替了陳騫,成為了大魏的廷尉,而其余幾個被更換的人也是被強行塞進了三公九卿的行列之中。 這番人事調動算是比較迅速的,大概是因為青州的事情,群臣并沒有太大的反抗念頭。 當然,也許也是因為這個季節。 在這豐收與砍頭的季節里,沒有人敢輕易去招惹皇帝。 曹髦獨自坐在西堂內,在他面前的墻壁上,掛滿了各類的紙張,紙張上都寫著一個個大臣官員的名字。 曹髦就這么抬起頭來,看著這些密密麻麻的人命,神色有些疲倦。 折騰了這么久,自己這手牌算是摸出來了。 如今的陣容,總算是有臉去看看了。 過去的那套廟堂與地方的陣容,曹髦是真的看都不想多看一眼。 若是放在游戲里,那就是滿朝文武,能力值沒幾個能上七十的,再看地方,能力值皆在五六十,忠誠度皆低于三十。 看著這樣的陣容,那都沒有心思繼續進行了,非要將這些人換掉,加強一下陣容,才能繼續。 這初步的加強算是達成了,經過曹髦重新洗牌之后,現在的這套陣容能力值都很不錯,即使達不到武帝時的天團陣容,可在此刻卻已經是最強的了,有了這手底牌,那接下來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去治理大魏了 淮南,橐皋。 “將軍青州的叛亂對淮南根本就沒有影響,可以撤退了!” 開口的東吳驃騎將軍呂劇。 呂劇乃是吳國原大司馬呂范的兒子,這些年里,他的軍功極為顯赫,每次出戰都有所斬獲,名聲極大,深受將士們的愛戴,整個東吳的百姓們也都很尊敬他。 可就是因為這個緣故,孫峻對他極為忌憚。 若是說吳國內有人能通過自己的實力來當上大將軍,那一定非呂據莫屬。 在真正身經百戰的將軍面前,孫峻總是會莫名的感到煩躁,他對呂劇似乎帶著點嫉妒,每次呂據跟他開口,他總是覺得對方另有目的,就如現在。 孫峻瞇起了雙眼,“怎么從出戰開始,您就一直在勸說我回去呢?” “難道您是覺得自己不是曹賊的對手嗎?” 呂劇對這位年輕的代將軍倒也沒有太無禮,他解釋道:“大將軍,如今并非是出戰的最好時機,毌丘儉被曹賊委以重任,讓他來指揮周圍的軍隊,我們的兵力并不多,還是遠道而來” 孫峻很是不滿,“都已經來到了此處,說這些事情又有什么意義呢?” “籌備大軍,準備糧草,難道就是為了來這里看一看嗎?當初商談大事的時候,您又為什么不說呢?如今才說,是誠心為難于我?!” 呂劇此刻也有些生氣,當初你們商談大事的時候,我難道沒有勸阻嗎? 是你自己執意要前來,來了又沒有機會,不撤兵難道還得給毌丘儉送一波再走?? 看到氛圍變得緊張,左將軍留贊的心情更加的苦澀。 留贊乃是東吳猛將,每次交戰,定然是身先士卒,左右跟著他一同進宮,戰無不克,極為悍勇。 可是,留贊此刻卻病了。 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開始影響到他的行軍布陣。 留贊很贊同呂劇的說法,應當撤軍了,可是,他現在若是為呂劇說話,那只會加劇大將軍跟驃騎將軍的矛盾。 留贊沉默了片刻,方才說道:“大將軍若是不愿意撤離,不如佯攻城池,等待敵人的救援,我們若是能吃掉敵人的援軍,就可以帶著物資一同撤軍,如此也算不負此行了?!?/br> 留贊的想法很簡單,曹賊知道自己來攻,周圍的郡縣一定會派兵救援,到時候只要能打贏其中的一支援軍,就可以高呼勝利,返回東吳了。 如此一來,大將軍的顏面也保全了,速戰速決下也不怕陷入苦戰。 孫峻的心情這才有了些好轉,“好,那就讓呂將軍來負責佯攻的事情,我與留將軍負責伏擊?!?/br> 呂劇無可奈何,只能是領了命令。 他不知道為什么孫峻非要自己來指揮大戰,伱又沒打過什么大仗,甚至連山越都沒有打過,怎么會覺得自己能打得贏毌丘儉呢? 出征就讓自己做統帥,你自己在后方等著撈功不就好了嗎? 何必如此呢? 呂劇不情不愿的開始帶著甲士前往攻打橐皋。 而在此刻,曹賊的兩路大軍卻已經悄無聲息的來到了他們的兩側,準備斬下孫峻的人頭。 第129章 將軍百戰死 吳國的驃騎將軍呂據開始攻打橐皋,而留贊則是做出要強攻壽春的模樣來。 孫峻則是帶著本部的軍隊開始在四周設伏。 吳國本來是想要打個小伏擊,奈何,毌丘儉很早就預判到了他們的進攻,事情并沒有如孫峻所想的那般發展。 佯裝進攻壽春的留贊遇到了毌丘儉的主力大軍。 這讓留贊格外驚懼,毌丘儉的動員速度不可能如此之快,能遭遇他的主力大軍,只能說明人家已經做好了準備! 留贊趕忙派人告知孫峻,讓大軍撤退。 自己則是主動避開對方的鋒芒,勾引著毌丘儉的主力在前線游蕩,給后方爭取撤退的機會。 而在此刻,孫峻在東亭遇上了前來增援的鎮東將軍麾下軍隊。 孫峻的伏擊本是想要吞掉前來增援的幾千人馬,但是當這增援人馬從幾千變成幾萬的時候,情況就有些不對勁了。 文欽的前鋒將軍蔣班與孫峻大戰,蔣班勇武難當,麾下甲士皆死戰,孫峻不敵,隨即撤退。 好在他麾下兵力充足,不至于潰敗。 但是孫峻這么一撤退,三路大軍的聯系就斷開了。 呂據最先反應過來,放棄了圍攻的想法,全軍開始前往保護孫峻。 而留贊就成為了孤軍,文欽跟毌丘儉是多年的好友,兩人的配合爐火純青,文欽直接帶兵斷了留贊的后路。 在這一刻,剛剛與呂據匯合的孫峻卻是悔的直拍大腿。 “將軍,悔不聽你的勸諫?。?!” 孫峻此刻臉色蒼白,臉色無比的愧疚,他沒有想到,自己會敗的如此迅速,他甚至都不是敗給了文欽,而是敗給了他麾下的一個前鋒! 這是何等的羞恥??! 堂堂吳國大將軍! 可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留贊,留贊在吳國的名望極大,是眾人所公認的勇士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