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我自己吃了就是?!?/br> 鄭嫻有些生氣,也有些委屈,她不明白曹髦為什么會這么兇她,明明是好心。 她端著飯菜離開了此處。 曹髦冷哼了一聲,再次看起了手里的奏表。 鄭嫻從太極殿離開之后,是直接前往了式乾殿,來找司馬妜訴苦。 司馬妜笑呵呵的看著面前的小姑娘,對司馬妜來說,無論是曹髦還是鄭嫻,都實在是太年幼了,曹髦虛歲十五,而鄭嫻虛歲十七,司馬妜比曹髦大了十歲,比鄭嫻大了八歲。 “阿姊,我本是好心,結果他根本不領情!” “您知道嗎?我給他說親自做了飯,他居然問我是從哪里知道他喜歡吃元城飯菜的!” “怎么能如此呢?” 司馬妜愣了一下,她認真的說道:“你有所不知當初陛下剛剛來到廟堂的時候,他的一舉一動都被人盯著,他甚至都無法與任何人正常交談,每天都有人記錄他的言行舉止,然后上奏給我的父親?!?/br> “陛下在這種情況下堅持了很久,你忽然說出他喜歡的飯菜,他自然會懷疑這也是很正常的?!?/br> “什么?!” 鄭嫻的眼里有些迷茫,鄭嫻跟司馬妜不同,她年紀本來就不大,雖然讀過書,但是鄭小同也從不跟家里人說廟堂的大事,她對廟堂的了解跟郭責差不多,所看到的都是表面。 她驚訝的問道:“大將軍為什么要盯著皇帝呢?這可是大魏皇帝啊” 司馬妜猛地反應過來,自己似乎說漏了嘴。 她遲疑著說道:“大概是為了避免陛下走向歧途吧?!?/br> 這一刻,鄭嫻也意識到了什么,她皺起了眉頭,想起了這些時日里洛陽內所發生的事情。 “他竟是吃過苦的?” “何止啊,宮有個好說多嘴的內臣,喚作劉什么的,此人常常跟宮內近侍說起元城的事情,我聽說,這地方諸侯,生活極慘,很多時候,甚至連喂飽府內上下都是很大的問題” 司馬妜這次說起了自己對各地諸侯的一些了解,比起鄭嫻來說,她對廟堂以及地方的認知程度顯然更高。 鄭嫻瞪圓了雙眼,她都不知道這些事情。 怪不得他那么討厭自己浪費食物。 難道他在當諸侯的時候還餓過肚子? 難怪他那般的多疑,不肯接受自己的善意,是因為過去經歷過一些不能明說的事情?? 鄭嫻忽然發現,自己對這位皇帝還是一無所知,只是按著自己的想法來面對他,還不曾知道過他的想法和經歷。 她問道:“那位多嘴的劉公可在皇宮內?” “哦,應當是不在的吧,很多天都不曾聽到他的聲音了,那人的聲音很響亮隔著兩個殿都能聽到?!?/br> 鄭嫻頓時笑了起來。 她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她再次看向了面前的飯菜,認真的說道:“他是個勤儉的人,從古至今,明君都是勤儉的,不能浪費飯菜!” 她咬著牙,就開始吃面前這頓黃金飯。 司馬妜都有些看不下去了,主動拿來了筷子,代替她吃了起來。 司馬妜吃起這飯,臉色卻也很是平靜,是連一點變化都沒有,就那么心平氣和的吃著,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 “阿姊?您不覺得這味道有些難以下咽嗎?” 司馬妜回答道:“只是些飯菜而已經歷的多了,就沒有什么不能忍受的了?!?/br> 鄭嫻一愣,她看著面前的司馬妜。 好像這位阿姊,也有自己所不知道的過往。 第58章 壯士 “哈哈哈~~~” “遠處的壯士,勿要再藏了!” “可是那王屋山起兵討賊的壯士?” 幾個賊寇就趴在那山林之中,聽到遠處傳來的聲音,面面相覷,一人對身邊的為首者說道:“大兄,此人好大的嗓門!” “莫不是有名的豪俠壯士?” 此時的豪俠們,判斷一個人的武力值,有三個很簡單的辦法。 第一個是看此人是否高大健碩,第二個是看此人飯量是否極大,第三個就是聽他的嗓門是否洪亮。 為首者看了看手里的強弩,決定不再躲藏,當即就領著四人站起身來,小心翼翼的朝著對方的方向前進。 “壯士!前來山路,是為何事???!” 幾個人緩緩圍上去,就看到有一人站在道路上,一副游俠打扮,腰間掛著破破爛爛的短劍,臉上洋溢著笑容,豪爽模樣。 “諸位壯士!” “在下楊宗福!乃是這河北游俠,過去曾受了張貼,四處討法,先前在老家做得大事,只是被那革賊破了,就領著人往升處流,聽聞有討賊大軍在此,擊退了那十萬革賊,特意來拜門!” 此人一口的河北口音,話中更是游俠所常用的詞。 這就跟對黑話是一個道理,游俠所用的詞跟其他人所用的詞語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地方游俠的“黑話”也完全不同,此人說的就是河北的黑話。 張貼就是通緝,討法就是避難,革賊是指官兵,升處流是指跑到河南 為首者眼前一亮,身邊幾個人卻摸不著頭腦。 此人的話,他們好像能聽懂,好像又聽不懂。 為首者笑著問道:“大兄不是革賊派來擺囚的吧?” “哈哈哈,革賊擺囚哪有一個人前來的?” 那人收起了強弩,說道:“在下胡長髯,我看大兄非一般游俠,我大兄身邊正缺好手!” 這位游俠主動解下了佩劍,遞給了對方,隨即跟著他們朝著山里走去,一路上,此人跟諸多賊寇們攀談,聊的極為火熱,他靠著自己那驚人的閱歷,迅速就折服了這些盜賊,一番談話下來,幾個人都是以大兄來稱呼他。 這位主動上山的游俠,當然就是劉路了。 劉路為曹髦所派來與郭責聯系,劉路帶了不少人,到了山下。 可是他卻沒有大張旗鼓的上山,甚至都沒有以真實身份上山,因為劉路并不清楚山里的情況,他不知道如今做主的人是誰,也不知道郭責如何了。 而這件事要做的十分隱秘,他想來想去,最后決定以游俠的身份去上山。 等上了山,就可以觀察山里的情況,掌握郭責的情況,然后再去做決定。 這一路上,劉路也是在偷偷記下這山路。 在跟隨曹髦的諸多心腹里,劉路的成長是最驚人的。 這位平平無奇的游俠,在經歷了那么多的事情后,成長到了一個可以被重用的地步。 當劉路上了山后,那位巡山的小頭目將他介紹給了他的大哥。 他的那位大哥,同樣也是一個游俠,看起來年紀不小,帶著很濃重的鄴城口音,劉路也略微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口音,讓自己的河北口音更偏向鄴城。 這位大哥其貌不揚,看起來平平無奇,性格也比較憨厚。 但是,當聽到此人說出自己的官爵時,劉路都驚呆了。 “我叫王大護,目前的官職是長水校尉!” “?????” 劉路瞪圓了雙眼,他問道:“敢問大校尉,您麾下有多少人???” “算上你,足足有十三個!” “原來如此!不愧是校尉??!” 王大護對這個口齒伶俐,有閱歷,嗓門極大的兄弟很是欣賞。 比起那些木訥的麾下,此人頗為不凡。 他當即就拍著劉路的肩膀,“兄弟,從今日起,你就在我的麾下辦事吧,你初來乍到的,我也沒有辦法給你太高的官爵,你就先當個從軍司馬!等過幾日,你立了功,我就升伱當個別部校尉!” 劉司馬再次驚呆了。 好嘛,這就別部校尉了?要不我也別跟皇帝干了,我索性跟你干好了,這升官速度還真的快啊。 他在心里調侃著,卻還是裝出很高興的模樣,拜謝了此人。 劉路隨即就開始了自己的臥底生涯,他這位從軍司馬平日里最大工作就是幫著清理獵物的內臟,劉路任勞任怨,不與什么人爭執,對別人很是友善,很快就在山里結交了不少的朋友。 同時,他也開始探查起了郭責的情況。 說起這位郭君,這些盜賊們都是非常敬重的,一口一個太傅。 以目前的局勢來看,似乎郭責是完全占據了領導權的,并非是自己所想的名義上的領袖。 至于那位敢自稱大將軍的王元,反而是沒有多少聲音。 這讓劉路很是驚訝。 在山里待了一段時日后,劉路終于摸清了大概的消息。 在司馬昭將軍隊聚集在河內的時候,郭責就成為了公認的領袖,這顯然是王元認為自己一定會失敗,及時將大權交接,讓郭責來頂罪。 而我們這位蠢笨的郭君就這么接下了爛攤子,還像模像樣的開始布置陷阱,成為了叛軍真正的首領。 而現在的情況是司馬昭忽然撤兵,王元正在蠢蠢欲動。 司馬昭離開了,他又想要接替郭責的位置了。 就是自己的大哥,就被王元的麾下找了好幾次,各種拉攏,看情況,王元這是準備架空郭責,做一個真正的大將軍了。 劉路在弄清楚情況之后,就決定跟郭責見面。 這一天,他笑呵呵的走到了郭責所在院落的門口,站在門口的那個盜賊,劉路已經混成了相識,他笑著走到此人的身邊,開口問道:“我們這位郭太傅,當初是不是在元城待過???” “好像是吧你問這個做什么?” “大兄,我當初逃到元城時,曾被貴人所救濟,見過郭公一面,你幫我進去稟告一聲,說元城的楊宗福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