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尚書臺的混亂已經擴散到了整個洛陽。 太學變得烏煙瘴氣。 有數百人聚集在太學的門口,分成了兩派,彼此對罵。 “不孝!不孝至極!自古以來,就不曾聽聞小輩可以去辱罵大人的道理!” “大逆不道!” “忤逆小人!” 有太學生臉色赤紅,對著周圍的太學生們大聲辱罵著。 東堂宴所帶來的影響還在發酵,最先席卷的就是太學了,自從皇帝親口點評了荀家的那兩個人,又有司馬炎大義滅親,堵在太傅的門口破口大罵之后,整個洛陽的氛圍就變得詭異了起來。 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宗旨,諸多年輕的士子們開始刷自家長輩的名望。 其中當然也有翻車的,例如高柔的孫子高韜,就因為當面訓斥高柔,被高柔掛起來一頓打,打完就給丟進中軍磨礪去了,還是直接送到了馬隆的營,揚言敢跑就打斷他的腿! 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成功了,這里頭也有長輩對他們的縱容。 畢竟如今世道不同了,往上爬需要名望,自己都到這個位置了,被罵幾句又不會掉下來,幫著自己晚輩提一提名聲,讓他們日后好進步,何樂而不為呢? 持續了多年的高壓政策忽然被松開,士人們頓時變得亢奮了起來。 先前司馬師執掌大權的時候,是不允許士人們談論國事的,甚至在曹髦書寫了空城雀之后,直接下令禁止士人們談論這首詩,談論者要被治罪。 而如今,已經沒有人管他們會說什么了,皇帝都親自要求他們直言上諫。 在群臣看來,其實這并不算是什么壞事,畢竟原先的高壓政策不只是針對那些年輕的士人,就是他們這些大臣,也遭受此政策的迫害。 群臣跟年輕士人沒什么不同,他們都是士大夫,而曹髦想要解開士大夫身上的枷鎖,這對群臣來說不是什么大問題。 或許會對他們如今的統治有些不利,但是并不致命。 再怎么鬧,畢竟還是自家的晚輩。 而這種對長輩的重拳出擊,在某些群臣看來甚至是一件好事,這可是你親自讓我們上書勸諫的? 既然我們的晚輩可以直言勸諫我們,那我們自然也可以直言勸諫皇帝。 這是將利刃主動遞給我們。 或許是因為沉默了太久,當士人們開始說話的時候,整個洛陽變得極為熱鬧。 而太學內部也是分出了多個派系。 如今指著眾人謾罵的,就是傳統派,他們還是推崇漢朝的德治模式,對禮法看的很重。 哪怕是在司馬師執政的時候,他們的地位也是很高的,畢竟統治天下還是需要禮法來輔佐的。 何曾就是這類名士的代表性人物,何曾嚴格的遵守禮法,他的禮法遵守到了什么地步呢? 他按著禮法,一年跟妻見三次,他去見妻的時候,總是衣冠整齊,相待如賓,自己南面,妻必須要北面,上酒,方才做些別的事情。 阮籍的母親逝世之后,阮籍沒有遵守禮法,大吃大喝,完全不將這件事放在眼里,何曾極為憤怒,請求司馬昭將此人流放,他認為阮籍“污染華夏”,破壞了華夏的道德社會。 認真觀察就會發現,支持禮法的都是那些身居高位,深受司馬家所信任的人,而那些放蕩不羈,蔑視禮法的,大多都是有反骨的。 他們以此來發泄心里的不滿。 對曹髦來說,兩派各有優劣。 禮法派不必多說,禮法是統治天下的根基,皇帝的統治權因禮法而加強,若是沒有禮法,不必敬重自己大人,又何必去敬重你個皇帝呢?禮法派滅亡后的結果就是“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 然后就會出現“毆帝三拳”,“狗腳朕”這樣的情況。 而弊端也很明顯,誰當權,他們就維護誰。 而那些玄學派,他們蔑視禮法,甚至有些人直接拋棄了儒家,開始重新找到了消亡的黃老學派,道家學派。 優點是他們不受禮法禁錮,撕破思想上的禁錮,敢說實話。 而此刻的太學里,各種學派的派系多如牛毛,因為東堂之宴,再加上失去了強權的鎮壓,多方直接開戰。 面對這些禮法派的討伐,玄學派也絲毫不退讓。 “眼睜睜自家大人去犯錯不加以制止,這難道就是孝道嗎?” “這才是最大的不孝!” “爾等以禮法為由,不顧天下大義,怎么配談道德?!” 雙方的言語沖突很快就上升到了肢體沖突的程度上。 好在有官府及時干預,制止了他們的惡斗,沒有讓沖突再次升級。 鐘毓坐在廷尉府內,看到那些被送進來的諸多士子們,很是頭疼。 要怎么處置這些人呢? 都是些大族出身的家伙,倘若全部處置怕是要出事。 鐘毓先是看向了禮法派,要不是這些人堵在門口謾罵,會引發這樣的沖突嗎? 看來得嚴懲他們的頭領,不然他們會更加無法無天。 “誰是帶頭的?” 鐘毓開口問道。 士人們頓時看向了為首者。 那是一個鼻青臉腫的年輕士人,趕忙朝著鐘毓行禮。 “何劭拜見鐘公?!?/br> 鐘毓沉默了下來,他又看向了那些玄學派,雖然禮法派先動手,可說起來,還是因為這些玄學派先去搞事。 看來還是得從他們這里入手。 “你們呢?!是誰帶頭搞事的?!” 鐘毓的臉色變得更加嚴肅,大聲的質問道。 眾人的目光盯住了最前頭的一個少年,那人緩緩走出來,朝著鐘毓行禮拜見。 “裴楷拜見鐘公!” 鐘毓板著臉,“將這兩個人都給我拉出去關起來?!?/br> 一旁的小吏大驚失色,一個是征北將軍的兒子,一個是冀州刺史的兒子,這怎么敢抓啊。 “速辦!” “唯??!” 當即就有甲士推著那倆人離開了此處。 鐘毓黑著臉,心里忍不住對著弟弟破口大罵! 看看你給我招惹的事情,你這豎子就不能消停些嗎?! 第248章 坑啊 看著坐在身邊的裴楷。 何劭很想罵他幾句,但是,看著比自己高出了一個頭的裴楷,何劭選擇暫時放過他。 兩人被關押在了同一間牢房內。 何劭從未來過環境這般惡劣的地方,四周的惡臭讓他作嘔,遠處似乎還有老鼠在蠕動,在這一刻,何劭忽然開始后悔,自己為什么要領著人去跟這些人搏斗呢? 他忽然間就覺得呼吸都變得不順,坐立難安。 跟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臉坦然的裴楷。 裴楷很是平靜,坐在牢獄內,也沒有多看何劭一眼。 看著對方的反應,何劭也勉強平復了內心,他打量著這位年少而聞名的名士。 其實對他們這些人來說,年少出名并不是什么難事,有這個出身的,基本都是年少出名,被名士點評幾句就可以。 但是裴楷是真的不同,他出名不是因為點評,而是因為他在經學上的造詣。 他如今這個年紀,卻已經做到了精通《老子》和《易經》,可謂是道家儒家一把抓,他的名氣是通過辯論和治學打出來的,跟何劭這種靠親戚點評的還是不同。 何劭原先沒有在意,如今認真打量著裴楷,卻有些移不開眼神了。 這犬入的真特么好看??! 何劭心里很是生氣。 學問好也就算了,名聲大也就算了,怎么這模樣還如此出眾呢? 裴楷的相貌出眾,哪怕是不穿帽子,披頭散發,穿著最簡陋的衣裳,都比別人要俊美,他有個外號叫玉人。 見過裴楷的人都說:見裴叔則,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這就能解釋為什么鐘會會如此看重這個比自己還要年輕的名士了。 想要被鐘會看上,需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要有才能,鐘士季不喜歡無才無能的人,第二是要有骨氣,鐘士季不喜歡軟骨頭,第三士要有顏值,鐘士季不喜歡丑人。 如此說來,司馬師年輕的時候,大概也是相貌堂堂,否則不會被鐘會所欣賞。 “你家也是經典傳世,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事情呢?” 何劭忽然開口詢問道。 裴楷驚訝的看向了他,仿佛才注意到這里還有一個人。 “您是想要與我辯論經典嗎?” “額你得罪了家里人,等著吧!我很快就能出去!你就勿要想出去了!” “這就是不孝的后果!” 何劭大聲的說道。 裴楷的好友很多,他跟鐘會的關系很好,跟王戎,荀寓,杜默等人相善。 何劭也有自己的朋友,他跟大名鼎鼎的司馬安世是很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