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他特別擅長談論《老子》和《易經》,是天下有名的賢才,出身河東裴氏,嗯,此人才華橫溢,模樣俊美,就這么說吧,鐘會很喜歡他。 裴楷忽然反應過來,忽然失聲。 名士們所說的這兩件事,似乎都有些不妥。 先說閹宦,嗯,曹cao的祖父曹騰就是宦官,然后說買官,嗯,曹cao的父親曹嵩就花錢買下了太尉。 曹騰這個倒是還好,畢竟曹騰雖然是閹宦,但是沒有什么惡名,而且現在的潮流辱罵閹宦是很正常的,但是再接著說買官,就有點指桑罵槐的意思了。 曹髦忽然笑了起來,“您不必如此,您說的很對,這也是先漢失德的一個重要原因啊?!?/br> “還有嗎?” 在曹髦的默許下,又有幾個名士起身,說出了其他的原因。 曹髦聽著他們講述,最后方才說道:“朕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桓靈二帝聽不得勸諫,用黨錮這樣的手段來對付天下賢人的緣故??!” “如閹宦,外戚,賣官等惡政,我們如今能看得出來,難道那個時候的群臣就看不出來嗎?只是因為皇帝不肯采納而已?!?/br> “而皇帝沒有聽取勸諫,則失其德,群臣未能上奏勸諫,則失其名?!?/br> “諸位覺得呢?” 曹髦已經做好了辯論的準備。 只要不是談論經典,司馬炎還是能聽得懂的,他最先點頭,認可了曹髦的說法。 曹髦隨后又說道:“當初武皇帝殺了邊讓,文皇帝殺了鮑勛,這難道不都是類似的行為嗎?” 聽到這番話,名士們頓時嘩然。 作為后人,這樣評價自己的先祖,實在是有些不附和當下的道德潮流。 可他們也沒有上來直接辱罵曹髦。 魏晉玄學所起到的一些積極作用,大概就是在牢固的禮法枷鎖上撕開了一個口子,禮法的管束力大不如從前,父母逝世后還大酒大rou,這放在兩漢非得被砍了腦袋。 而且,皇帝這番話的立場還是偏向他們這些士人的,不算是太過分。 曹髦繼續說道:“直言便是要秉公,不能因為私情和尊卑而不言,文皇帝乃我祖父,可倘若我生在他面前,定然會阻攔他做出這樣的事情?!?/br> “明知大人做錯了事卻不敢去勸說,明知君王的行為不妥卻不懂得勸諫,這才是最大的不孝和不忠啊,這是陷自己的大人與君王于不仁,只保全了自己,可謂是因小義而失大德!” “朕聽聞,故御史中丞荀公的兒子荀寓,西陽亭侯之子荀融,這兩個人當面訓斥荀尚書的行為,要他改正自己的過錯,諸君認為這兩個人怎么樣呢?” 司馬炎當即開口說道:“這兩個人大孝大忠!” “他們沒有在意自己的名譽,為了自家的大人,為了大魏江山,不惜冒犯自己的長輩,直言勸諫,這難道不是最有品德的行為嗎?” “他們理當成為天下的楷模??!” 諸多名士們也沒有反對,人家荀顗都沒有說什么,他們當然也得承認,他們的行為很對。 曹髦對一旁的司馬炎說道:“下次宴會,可以將他們兩人請來,朕要當面賞賜!” “此二人,真乃荀家之賢子也!” 曹髦對他們進行了評價。 名士們忽然有些躁動了起來。 接下來,曹髦又說起了幾個相似的例子。 這次的東堂宴依舊很是順利,即使失去了不少人,可依舊是個揚名的好場所,別的不說,就陛下今日與名士們的對話,那肯定是能流傳后世的。 眾人現在都很是羨慕那兩個姓荀的,經過今天這件事,他們是徹底揚名了呀。 宴席很晚方才結束,名士們紛紛告退。 曹髦笑呵呵的送走了眾人,司馬炎終于松了一口氣,笑著看向了一旁的皇帝。 “陛下,臣今日的表現如何???” “司馬常侍做的很好,就是有點太刻意了?!?/br> “下次記得自然些,就跟你尋常說話那樣就好?!?/br> 曹髦笑呵呵的說著。 司馬炎忍不住說道:“今日的東堂宴,卻是讓那兩個不曾前來的荀家小子得了利,陛下下次要舉例,可以舉臣的例子??!” “伱怕什么,待在我的身邊,還怕沒有揚名的機會嗎?” 司馬炎搓了搓手,“反正今日是成了,他們都被我們所哄騙!” “陛下,下次什么時候開宴?” “不急,不急,且讓他們去做點事,等他們做好了再點評也不遲啊?!?/br> 曹髦瞇著雙眼,若有所思的說道。 司馬炎點點頭,“陛下,我那里還有點事,就不留下來陪著您了?!?/br> “???你有什么事?” “正事!大事!” 司馬炎有些著急,只是說了幾句,就匆匆離開了此處。 走出皇宮后,司馬炎當即鉆上了馬車。 “去太傅公的府??!” “???” 馭者一愣,司馬炎再次開口說道:“去我大父那里!” “額公子,這不太” “讓你去就去!勿要多說!” 馭者無奈,帶著司馬炎來到了司馬孚的府邸前,司馬炎匆匆下了車,剛下了馬車,就看到有七八個人圍在這里,正在大聲的辱罵著。 司馬炎皺了皺眉頭,直接令人分開了這些人,弄出道路來,快步朝著府邸走去。 士子們很是不滿,又跟司馬炎的隨從爭吵了起來。 司馬炎如今每次出行,都是帶著大批的甲士,這是擔心群臣下黑手,此刻卻是派上了用場。 府內的下人大概也是聽到了外頭的動靜。 有人緩緩打開了門,看到了外頭的司馬炎,這才松了一口氣。 “快開門,我來拜見我仲大父!” “司馬散騎,太傅公并不在府內?!?/br> “您若是有事,可以告知我,我替您轉告給家主?!?/br> 司馬孚當然是在府內,可是他卻早就吩咐好了下人,不見任何人,尤其是不能見司馬家的人。 司馬炎皺了皺眉頭,他清理了一下思緒,方才大聲的說道:“那就請你告知我仲大父!” “他身為廟堂老臣,本該匡扶社稷,輔佐陛下,可他如今卻提議要囚禁太后,欺辱陛下,實在令人驚恐!他必須要改正自己的過錯,不能玷污家族的名聲??!” “否則就是失德的行為了!” “我司馬炎絕對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 “我若是無動于衷,這是陷大人于不仁,是不顧天下大義,這是最大的不孝,也是最大的不忠??!” 這一刻,士子們嘩然。 第240章 得意門生 東堂宴后的第二天,整個洛陽就變得有些不同了。 荀家那兩個名士頓時揚名,而司馬炎的事情也是被眾人所津津樂道。 士子們猛地反應過來,這名望與其讓別人來刷,為什么不能是自己來刷呢?肥水不流外人田啊,于是乎,各族內部頓時雞飛狗跳,亂成了一團。 在玄學思想的沖擊下,長輩對晚輩的管束力都被削弱了很多。 而大魏的太學生,雖然也是世家出身,卻大概是因為還年輕的緣故,尚且沒有丟掉治理天下的志向。 士人們永遠都是有著某種更高追求的,這種追求高于他們的切實利益。 魏晉的士人們是狂放的,是蔑視禮法的,對曹髦來說,這同樣是可以吸納的優點。 群臣雖然不好直接出手鎮壓,但是對他們的勸諫也是無動于衷,他們并不怕這些士人們,畢竟他們也就是嘴上說一說,刷一刷名望什么的。 他們真正在意還是天下的大事。 各地的平叛十分的順利,河北在援軍到達之后,也是勢如破竹,那些叛賊四處逃竄,無力招架。 而令朝臣不滿的是都督青徐的胡遵。 徐州的情況非常的詭異,河北發生了大規模的動亂,因此有很多縣城被攻破,大族遭難,世家大族可以理解。 但是徐州并沒有出現多少縣城被攻破的情況,整體破壞力十分有限,可被擊破的世家大族居然不比河北要少。 就好像是這些叛賊忽然出現,然后只盯著徐州的大族來屠殺。 這根本就說不過去。 甚至連青州都受到了影響,好在坐鎮青州的石苞及時出手,避免了青州出現同樣的情況。 到這個時候,群臣終于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這件事跟大將軍撇不清關系。 河北諸地,多次發生叛亂,出了這樣的事情,大家也不會多想,可是這河南,怎么也會如此呢?過去可都是很太平的,這徐州就更是如此了,你家叛賊就盯著大族殺是吧?對百姓秋毫無犯?? 再想到胡遵與司馬師的親近關系,大臣們頓時肯定了猜測。 只是,他們確定了也沒有用處。 除非是能將外頭的將軍們拉攏過來,否則如何跟司馬昭翻臉? 雙方根本就無法開戰,一旦開打,定是魚死網破,兩敗俱傷。 此刻的王祥,根本就沒有將這些事情放在眼里,他反而很開心,群臣能為了這件事而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