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節
書迷正在閱讀:勾欄女兒奮斗記、穿成首輔大人的渣前妻、穿成糊咖和黑紅女主組CP、公主找了個女駙馬、影后今天崩人設了嗎、穿成殘疾總裁的AI伴侶、揣著反派的崽跑路、不能倒,A起來、小奶龍撿了個漂亮jiejie、好久是永遠(gl,ABO)
司馬師派來死士前來相助,陳本也就派了人手,暗中推行了這些事,那些親近他的官員們,早就因為“重要會議”離開了。 可讓陳本沒有想到的是,河北的叛亂規模有些超出他原先的預料了,甚至有好幾個自稱將軍,自稱王的,陳本已經開始著手打擊了,他的軍團跟何曾不同,戰斗力還是有的。 雖然這么做有了些風險,可陳本認為很值得,只因為,那些死士們不只是帶來了命令,還帶來了任命的詔令。 兩家結盟,他也能將自己的鎮字改成征。 因為偏遠,司馬師又讓司馬昭封鎖了洛陽,這些太過偏僻的地方,目前還不知道廟堂里發生了什么事。 司馬師只是說了自己身體不好,有些壓不住大族,卻并沒有告知情況到底危急到了什么地步。 廟堂跟地方是有信息差的。 廟堂里的群臣覺得司馬師病重的時候,地方將軍的認知里的司馬師還是生龍活虎的。 如今司馬師都已經死了,可地方上的將軍還處在大將軍病重的階段。 司馬師非常擅長利用這種信息差,甚至對很多局勢都做出了超前的判斷。 在盧毓還不曾在尚書臺搞事的時候,司馬師大概就知道了他的想法,隨即決定利用河北的民變,再加上盧毓所埋下的雷,來引爆這個火爆的局勢。 世家大族并非是神,中了箭,同樣會死,當初黃巾軍席卷天下的時候,不知有多少豪族被憤怒的百姓所淹沒。 若只是尋常的百姓加上一些死士,肯定是不能起到太大的破壞力,但是再加上駐守各地的將軍,那就不同了,在軍隊面前,你門閥算是個什么東西?你門閥的戰斗力倘若真的高于軍隊,那也不會在八王之亂時那般的被動,也不會在胡人大軍橫行中原的時候那么的不堪 洛陽。 “你說什么?!” 盧欽接過斥候手里的書信,只是翻看了幾眼,只覺得頭暈目眩,險些一頭栽倒。 盧欽不可置信的再三翻看,雙眼通紅,心里氣血上涌。 他深吸了一口氣,帶著這封何曾派人送來的書信,猛地朝著府內沖去,因為跑的太快,甚至在門檻處摔了一跤,可他完全不在乎,連滾帶爬的朝著內府沖去。 “父親?。?!” 盧欽的叫聲打斷了尚書臺的會議。 風頭正盛的盧毓仰起頭來,坐在上位,群臣坐在兩側。 盧毓在此刻隱約有了些群臣之首的架勢,在通過恐嚇的手段來取得尚書臺大權之后,他就輕易的填補了自己原先埋下的雷,所有的物資都已經準備妥當,官員將得到提拔,將士們將得到物資,百姓們也可以去耕作啦! 盧毓在短短的幾天內就完成了這些,他是急著炫耀自己的能力。 而群臣都知道,這些是他很早就在準備的,并非是臨時完成的,盡管知道,可群臣還是違心的恭賀起了他。 盧毓此刻是說不出的欣喜,司馬昭已經去守孝了,高柔躲在府內不出來,太后對自己信任有加,群臣不敢違背自己,接下來,就是名正言順的讓各地將軍們臣服,而自己接下來要推行的政策,完全可以實現這一點。 此刻,他就是與眾人商談改革中正制的事情。 盧欽衣冠不整的沖進了府內,打斷了他們的會議。 “父親??!” 盧欽看著盧毓,頓時哭了起來。 第218章 罪人??! “出了什么事?!” 原本還想要訓斥盧欽的盧毓,在看到兒子流淚之后,神色變得愕然,他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小兒子出了事。 盧毓的小兒盧珽,擔任泰山太守。 也只有他出事,才會讓兒子這般失態。 而看到盧毓詢問,盧欽卻說不出話來,他將手里的上表遞向了父親,盧毓快步走到了他的面前,拿過了那書信。 遠處的幾個大臣面面相覷,也不知道這父子倆是在搞什么名堂。 盧毓低著頭看了起來,只是看了一眼,他的臉色就變得蒼白如紙,渾身顫抖,那書信都抓不穩了,直接掉落在地上。 盧毓伸出顫抖的手,想要撿起地上的紙張,可還來不及彎下腰,嘴角便溢出血來,他痛呼了一聲,一頭栽倒。 群臣們手忙腳亂,趕忙跑來,將他扶起,盧欽也顧不得哭泣,趕忙沖到了父親的身邊,不斷的呼喊著他的名字。 眾人將盧毓送進了內屋,盧毓此刻尚且沒有睜眼,又有人去叫了太醫令。 “盧君!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荀顗最先察覺到了異樣,趕忙詢問道。 盧欽張開了嘴,卻什么都沒能說的出來。 他不知該如何講述。 何曾在書信里說道:河北發生了嚴重的叛亂,叛賊們攻打縣衙,縱火焚燒,河北諸多大族已經遭受了荼毒,其中甚至還有很多的宗室,也遭受了無妄之災。 而叛亂者的數量極多,按照何曾的形容:河北有近十萬人參與了叛亂,他們聲稱廟堂不公,要討伐大將軍,清君側。 其中有農民,有商賈,有游俠,甚至還有外軍。 他們叛亂的原因是因為鎮北將軍治軍不嚴。 書信上是這么說的,可他們為什么會叛亂,盧欽大概能想到。 河北本來就不太平,這次父親為了上位更是耽誤了尚書臺的正常工作,以天下社稷為由逼迫眾人承認自己對尚書臺的管轄,可是,這卻耽誤了很多的事情。 尚書臺是直接管理機構,尚書臺癱瘓,代表著廟堂的一切政令都會陷入停滯。 除非是當地官員自作主張,不等尚書臺的命令。 物資調配出現了大問題?。?! “叛亂河北發生了叛亂,有數十萬人?!?/br> “我的族人都被叛賊所屠了” 盧欽說了幾句,頓時再次流淚。 可群臣此刻卻沒有安撫他,尚書崔贊猛地跳了起來,也不顧眾人的忌憚,直接撿起了那掉落在地上的書信,開始看了起來,只是看了片刻,崔贊雙眼通紅,險些捏碎了手里的書信。 他猛地轉過頭來,看向了盧欽。 “還我宗族命來?。?!” 崔贊怒吼了一句,就要沖上前,荀顗趕忙將他攔住。 崔贊還在大吼大叫。 崔贊的宗族同樣是屬于河北宗族,博陵崔氏。 魏晉繼承了大漢獨特的地緣政治,相同地區的人會抱成團,自發的凝聚在一起,就像河內大族全部依附司馬家那樣,而到了廟堂上,這種地緣劃分通常是以龐大一個地區概念來構成,如關西人,關東人這類的,當然,仔細劃分的還有很多。 盧毓所帶領的就是河北諸多宗族所組成的聯盟。 可現在,這些人都遭殃了。 崔贊的宗族同樣被攻破,雖然何曾沒有說被屠戮滅門,但是也提到了被攻破。 崔贊不知道損失有多么嚴重,他現在想要上前掐死盧毓父子。 何曾說的很委婉,看起來是在維護尚書臺的尊嚴,可河北的叛亂為什么忽然加重,崔贊是很清楚的。 就是這個急著往上爬的盧毓,為了自己的私欲,使得尚書臺諸事停滯??! 這才間接爆發了變亂! 看著激動非常的崔贊,盧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荀顗不斷的安撫著他,“崔公,冷靜!冷靜??!此非盧公之罪!非他之過呀!” “不是他的過錯,那是誰的過錯?” “當初我就告訴他!春種之事不能耽誤!邊軍的犒賞不能耽誤??!” “他執意妄為!自己躲在府內不外出!為何要將重要的卷牘也要藏在家里!自己不辦,也不許別人來cao辦,釀成這樣的事情??!盧欽??!我絕不罷休??!” 崔贊此刻再也無法維持自己平日里的形象了。 可此刻也沒有怪他失態,無論是誰,聽到這樣的事情,都會忍不住的。 河北宗族,這下可是要出大事了呀! 此刻,群臣也并沒有將這件事往司馬師的身上去想。 因為在他們這里,司馬師已經死了。 而他們與河北,或者說跟幽州有著很大的信息不對稱,在不完全知道所有事情的情況下,單獨一個范圍內所看到的東西是不同的。 這就是古人常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 荀顗此刻很是開心。 開心的是因為他家不在河北,盡管河北有不少親戚,但是目前這局勢,對自己大利??! 盧毓本來都已經站穩了腳,成功擁有了尚書臺,可是這逼民謀反的事情一出現,那他就完蛋了,河北宗族集團是不會放過他的,哪怕這件事不是盧毓直接引起的,那也不重要,盧毓作為河北集團領袖,卻使河北出現了這樣的動亂,他毀了。 盧毓完蛋了,盧家也毀了。 他們從當初的那個龐然大物,瞬間變成廖廖幾個人的小家族,不,是小家庭。 甚至是被河北群臣視為敵人的小家庭。 算上女兒和孫子,也不過七個人。 起碼百年之內,他們基本是抬不起頭了。 荀顗趕忙看向了周圍,“快將崔公帶下去!” 此刻的尚書臺,當真是一片混亂。 群臣得知這個消息,最先想到的就是黃巾之亂。 那場同樣先爆發在河北的叛亂,那是很多大族的噩夢,一群披著黃巾的賤民們攻破一個又一個縣城,屠殺官員,焚燒了一個又一個世家的塢堡,席卷天下。 而也有不少出身河北的大族,此刻正大喊大叫,有人甚至激動到暈厥。 尚書臺內一片混亂,荀顗卻趕忙說道:“諸位!且勿要著急!” “且先將此事告知太后,著急群臣,盡快平定叛亂,絕對不能再讓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