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丑妃冬施、全京城都能聽到我心聲、重生九零,帶著空間逆襲暴富、作精女配看到彈幕后,她贏麻了、重生八零我和男神做鄰居、滿朝文武好多瓜,讀我心后都瘋啦、瓶裝美夢(1v3)、這個童話有點不正常
這話,便帶著十足的火藥味了。 蘭丞相微微抬眸,看向這個往日里,他從未過多關注過的老者。 隱忍多年等到今日,原來,也是個不好招呼的。 “怎么,你的意思是我蘭氏只要存在一日,便是一日的罪過?光老夫退了你們還不滿意嗎?” “這是你個人的意思,還是蕭長卿的意思?” 蘭衡冷笑道:“他蕭長卿皇帝還沒坐上,就想以絕后患了?未免太過輕狂!” 韋尚書眼底一閃。 長卿交代過他。 讓他同蘭衡相處時,多多禮讓。 對蘭氏的族人,對蘭氏一脈,也都以禮相待。 但他不明白。 蘭氏與他們,明顯是飛鳥盡走狗烹,注定你死我亡的局面,有何可禮讓的? 韋尚書想到深處,決定自作主張,替外孫表達一下立場。 “自然是新帝差老臣問的?!?/br> 韋尚書寸步不讓,“既然你們蘭氏已決定隱退,那就隱退個干干凈凈吧,新帝心軟,老夫可心硬的很,若拿著雞毛做令箭,對你蘭氏的學子下手,到時別怪老夫沒提前提醒?!?/br> 夕陽的利芒,刺進這位蒼老的韋尚書眼中。 渾濁的眸子,折射出從前從未顯露與人前的野心。 蘭氏可成百年世家,他韋氏怎就不能? 長卿想的是握手言和天下安穩,可他身為韋氏的家主,自然要更為韋氏著想! 踩著蘭氏上位,是個揚名立威的好辦法。 韋尚書眼底的算計之色,愈發深晦。 他的對面,人精一般的蘭衡,怎會讀不出他的野心? 出言打斷他的春秋大夢。 “老夫是退了,可韋尚書別忘了,我蘭氏之女,穩坐太后之位?!?/br> “昭容太后每十日,可垂簾聽政,還要組建御鳳臺七人,專職聽命于她,行前朝政事……” “這都是剛才一字一句落在圣旨上的?!?/br> “韋尚書對蘭氏動手之前,還請掂量掂量昭容太后的手里的屠刀,會不會對您下手?!?/br> 韋尚書面色微變。 想到那容色逼人的昭容太后,心底,生出濃重的忌憚。 他閱人無數,又是自小看著長卿長大的。 自然能讀懂,長卿深埋的,對昭容太后的情意。 不然,哪一任帝王,肯讓權于太后,還給太后一個七人的編制,七皆居正二品,享督察之權,凌駕于百官之上?! 剛剛聽到慕容川冶那混小子提出的提議時。 他以為這混賬瘋了。 等到他外孫蕭長卿也同意了這提議后,他覺得整個世界都瘋了。 督察之權,正二品的七名官員,怎能獨聽太后差使?! 這不是牝雞司晨,妖女禍國之兆嗎? 所以他才憋了好大一口氣,一邁出金鑾殿,便要同蘭丞相過招。 實在是……蘭氏太過狂妄! 真以為天底下沒人能制得了他們嗎? 夕陽垂落,寒風又緊。 蘭衡攏了攏外氅上的狐裘,這還是二女兒冬日里給他獵來的。 不知絮兒近日如何。 如今塵埃落定,蕭長卿正了名,蘭氏也有女兒一手包攬。 除了三月春闈之事,他一身輕松了。 不如,多請些時日的假,去蘭家軍的駐地,陪陪二女吧。 這臭丫頭也是,多久了,連封書信也不往回寄,平白讓他cao心。 蘭衡嘆了一聲,再看韋尚書時,沒了同后者交談的欲望。 “天色將晚,老夫告辭了?!?/br> “天黑了路還遠著呢,還請韋尚書小心腳下……” 最后這句,似告勸,也似威脅。 想踩著我蘭氏上位? 還是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吧。 …… 三日后。 天色澄明,晴空萬里無云。 今日,是新帝登基之日。 登基大典雖然略去了,但上朝之前的儀軌,卻比任何一次都要莊重而隆烈。 百響的禮炮,齊聲喧鳴,嗡鳴不止,轟響了數個時辰。 震得全京城的百姓,皆放下手中的活計,紛紛抬頭,凝視那禮炮聲響起之處。 更有甚者,扛不住那天威,不由自主地跪拜在地,三呼萬歲…… 最熱鬧的,則是這三日施粥之處。 整整三日,從帝京到北域,從東海到西夷,但凡是大安王朝麾下之地,各個府衙縣丞門口,皆開粥設席。 無數流浪的乞兒,無家可歸的貧窮人家。 皆因這三日施粥之善,而有飽腹之屬。 對新登基的承元帝,還有那位昭容太后,感激戴德…… 尤其是昭容太后。 他們聽說了,施粥的提議,正是昭容太后提出的。 甚至,昭容太后還會每年從國庫中,預留出一部分銀兩,用以救濟貧瘠百姓。 所以,傳言說昭容太后要成立御鳳臺,七位直屬的二品大臣,將聽命于她,行督察百官之職。 他們這群人恨不得拍手叫好! 是該治治那群渣滓和蛀蟲們了。 所以,承元帝登基之日。 全國各地的百姓,除了磕頭跪拜新帝之外,口中也念念有詞…… “昭容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 民間之事,宮中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