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從大悲殿出去后,福安郡主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我父王是來抓jian的!”她緊緊攥著手中的絲帕,“而我,則是被她推出去替她背黑鍋的!” 這就牽扯到了寧王府的舊事了。 如今的寧王妃確實不是寧王的原配,也不是福安郡主和她的弟弟寧王世子的生母,要論血緣,福安郡主應該喚寧王妃一聲“姨母”。 故事其實很簡單。 先寧王妃肖月瑤在生下寧王世子之后沒多久就病逝了,那時福安郡主也只有三歲,寧王世子甚至未滿周歲。 肖家不愿就此斷了這門姻親,便主動提出再嫁一名肖家女做繼妃。 而那個被嫁進寧王府的肖家女,就是如今的寧王妃肖月心。 這種做法在大族之中其實很常見。 大族結親本就結的是兩姓之好,其中有著許多的利益交換,為了維持彼此的利益,多嫁一個女兒做繼室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況,如今的寧王妃說是嫡女,實際上只是庶女,只不過記在了嫡母名下而已。 肖月瑤和肖月心雖非一母同胞,但兩人容貌卻是極為相似,感情也十分要好,所以在嫡母提出讓肖月心嫁去寧王府照看肖月瑤留下的一雙兒女時,哪怕肖月心當時與生母那邊的表哥已然互生情愫,她仍同意了。 “既然是她自己同意的,為何她如今又做出這些事來?”顧青秋問。 福安郡主一時有些難以啟齒:“因為我外祖母……” 她回想起昨日聽到的寧王妃與寧王之間的對話。 “為什么?” “你還有臉問我為什么?” “當初我放棄與表哥的婚事,只為了照看jiejie留下的一雙兒女,可我那好母親,還有你,你們都做了什么?” “一個給我下藥,讓我不能有自己的孩子,一個只需要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能逼得表哥一家不得不離開京城疲于奔命!” 寧王妃看著寧王,眼神猶如淬了毒一般。 悉心教導jiejie留下的一雙兒女十幾年,到頭來竟發現自己只是個笑話,寧王妃如何能夠不恨? 所以,幾年前在皇覺寺里遇到了出家為僧的表哥,對嫡母和寧王的恨,以及年少時的愛交纏在一起,寧王妃才會做了那撲火的飛蛾。 寧王妃嫁進寧王府的時候,福安郡主和世子都還年幼,在兩個孩子的心里,寧王妃就是他們的親生母親。 寧王與肖家,許是不想叫兩個孩子難過,便也都將這件事瞞了下來,為此寧王府連先寧王妃的牌位都沒有供奉。 在這樣的情況下,寧王妃提出思念jiejie,想在皇覺寺里供奉jiejie的靈位,寧王又豈會不答應? 如此,寧王妃每個月都去皇覺寺小住,也就不奇怪了。 第42章 燕離的報酬 但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 寧王妃時常與僧人在皇覺寺私會,久而久之的,難免就有些風言風語傳出去,就連寧王都隱約聽到了“寧王府的女眷與僧人有染”的傳言,所以才有了他的抓jian之舉。 而寧王妃,她早就安排好了。 她本想著再見那僧人一面,便將他送得遠遠的。 至于寧王要抓jian…… 呵,寧王府的女眷又不只她一人! 所以才有了帶著福安郡主一起去皇覺寺,又將她與寺中僧人迷暈了放到一張床上的事。 知道了原委,寧王有片刻的頹然,但很快又怒火沖天:“那福安呢?福安做錯了什么?” 寧王妃沉默片刻,但很快就挺直著脊梁,理直氣壯地道:“福安是皇室郡主,就算傳出個與僧人有染的名聲,于她又能有多大影響?” 這話其實說得不錯。 這個世道確實對女子極為苛刻,稍微行差踏錯便有可能讓女子葬送一生,但這顯然不包括出身皇室還受寵的女子。 歷來皇室的公主郡主傳出風流名聲的并不在少數,不說前朝公主養幾十個面首,就說大安朝的公主郡主,也都各有各的風流。 所以,別說寧王妃,就是福安郡主自己,也并沒有將所謂的名聲太放在心上。 但這并不代表福安郡主就能接受寧王妃用這種方式往自己頭上潑臟水。 她不在乎名聲,卻在乎寧王妃的欺騙。 “她不是我生母,但這么多年來她對我和弟弟的關心與愛護并不是假的,只沖這一點,哪怕我知道真相,我也會視她如母?!?/br> “她與那僧人的事……若真需要一個人來打消父王的疑慮,我替她扛下來也無妨?!?/br> “但不該是用欺騙的方式!” 福安郡主兩眼又濕潤起來。 被自己全心信任的人如此算計,她做不到無動于衷。 顧青秋卻想起了前世這件事的發展。 前世的福安郡主沒得到提醒,帶著滿腔的信任踏進了寧王妃為她設下的陷阱。 哪怕這件事對福安郡主實質上的傷害并不大,但她重情,怎么也跨不過被最敬愛最信任的人背刺一刀這個坎兒,她并未為自己分辯哪怕一句,卻不自覺就將自己折磨得形容枯槁。 后來寧王妃和僧人有染的事不知道怎么就傳了出來,又牽扯出寧王府的舊事。 知道了所有的真相,福安郡主不僅沒有覺得好過一些,反而選擇了從城墻上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