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楚)英雄遲暮
這一段時間馬殷還繼續和中原王朝搞好關系,這里面主要的就是后梁,他答應每年給后梁送去茶葉二十五萬斤,這雖然是個大數字,但是對于馬殷來說根本不算啥,而且楚國也放開了茶葉的限制,不僅僅只有官府和部分商人能夠販賣茶葉,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能販賣茶葉了,這樣一來楚國的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北方的財富大量的流入楚國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還是出點問題的,搞事的就是剛被朱溫捧上來的新任荊南節度使高季昌,上面我也也提到過。 之前在成汭死了之后,在荊南有一個節度留后,但是這個家伙面對經常來荊南搶劫的雷彥威卻是不敢出戰,每次都是固城自保,這讓朱溫很不滿意,于是就讓潁州防御使高季昌做這個荊南節度使。 而剛剛到任沒多久的高季昌不知道是想顯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還是怎么著(其實他是想要打劫貢品),他看見馬殷派去出使朱溫的使者卻攔了下來,不讓他們過去,這讓馬殷十分生氣,現在正是討好朱溫,努力上供的時候,你不讓我過去,你這不是影響我在朱老大面前的形象嗎?于是就派許德勛教訓一下高季昌,高季昌這家伙不敢打,手里只有一個荊州!怎么打?老老實實的認錯,然后放了馬殷的使者過去。 當時馬殷和高季昌基本上都算是朱溫陣營的,他們這樣鬧來鬧去,算是窩里斗吧,呵呵。不過這個高季昌后面也是很有名的,和他的兒子一樣,也被人稱為高賴子。 馬殷守著這么大的一塊地盤,還是覺的有點小了,于是就準備繼續擴張,但是東、西、北這三個方向目前都不能打,那么就只能繼續欺負南面的了,南面此時有一個清海軍節度使劉隱,在嶺南一塊稱王稱霸,清海軍節度使鎮所在現在的廣東省廣州市,當時就成為廣州。 這一次馬殷派去的是一個剛剛投降過來的大將呂師周,這呂師周原本是淮南的大將,是皇帝近衛黑云都的指揮使,但是和楊渥不和,于是就跑到了馬殷這里,大家不要忘了馬殷的弟弟馬寶之前也是黑云都的。 這一場戰斗就不再詳細說了,主要過程就是劉隱利用這里的少數民族和他們一起抵抗呂師周,但是呂師周打了勝仗,反過來利用這些少數民族,幫助他打劉隱,最終劉隱不是對手,只能退守廣州,而在這個反復交戰的過程中劉隱連失六州,包括昭、賀、梧、蒙、龔、富六州。呂師周逼近廣州,但是最終沒有進攻廣州。 在南面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楊吳此時也出了點狀況,這一點我們也上面也說過了,就是危全諷自稱節度使要造反了,結果被徐溫派的大將干掉了,而在這個過程中馬殷也試圖援助危全諷,想要為制造點麻煩。 隨著馬殷的地盤不斷的擴大,馬殷的一個心思也在瘋狂的上漲,說實話,他也想做皇帝,但是他不敢,他的實力還不足以做一個皇帝,雖然當時稱帝的人不少,但是他還是不敢,還是要好好的跟在朱溫的身后做一個國王。 但是就算是做不了皇帝,地位也要提高一點吧,于是就給朱溫寫信,要仿效李世民,做個天策上將軍。 隨便說兩句天策上將軍是個什么官,這個官沒啥品級,比一般的親王和大臣啥的都要高,來由是因為當年李淵帶著他的兒子們打下了大唐江山,但是李淵不愿意冊封李世民為太子,但是李世民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于是就取了一個折中的法子,冊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軍。 這個天策上將軍一般認為是武將里面最高級別,而當年的李世民就是靠著這個官職成為大唐第三人,第一是他爹皇帝,第二是他哥太子。 所以這個官職在名義上的意義遠遠大于實際意義,他的一個好處就是能夠自己設置自己的幕僚和官署系統,也就是可以自己開府了,但是這個是私人性質的,這一點的確是個很大的恩寵,但是這對于已經封了楚王的馬殷來說實際意義并不是很大(他接受了朱溫的冊封,按照禮儀,他雖然還沒有資格開府,但是實際上卻誰也管不了他。),不過一般認為天策上將軍這個官職比親王啥的還要厲害。 此時的朱溫沒工夫搭理馬殷,反正就是要個官,也不是要錢要糧,所以二話不說就批了,一個名號而已,只要不稱帝,對于朱溫都沒啥影響。 馬殷得到了這個封號之后,也正式開始開府設置下屬了,他選拔了很多有才的讀書人,這些人據說一共有十八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天策府***學士, 自從的上一次馬殷的軍隊達到了廣州附近之后,很長一段時期內楚國和外地都沒有什么大的戰事,只是零零散散的有幾場小戰斗,就不再一一贅述,感覺這篇幅有點長了,呵呵。 馬殷想要閑會,但是這么大的國家也不可能真的能夠閑下來,就算是你馬殷不想著打別人,但是不代表別人不打你。 寧遠節度使龐巨昭,高州防御是劉昌魯這兩個人在當年黃巢進入嶺南的時候,立下了大功,所以能夠做到現在的位置,但是后來劉隱劉巖兄弟倆來了,他們來了之后就開始展開征服,但是容州的龐巨昭和高州的劉昌魯都不愿意歸順劉隱,所以劉巖就打他們,不服,那就打到你服。 但是很遺憾,劉巖出兵了兩次全部失敗,而龐巨昭和劉昌魯也算是比較有腦子的人,他們知道雖然這一次擊敗了劉氏兄弟,但是將來要是劉氏兄弟反撲,他們肯定是擋不住,于是就準備投靠馬殷。 馬殷接到了他們的書信,十分高興,這白送的大肥rou不要白不要,于是就派姚彥章去接收容州和高州。 這個過程雖然驚險,但是總算是有驚無險,龐巨昭和劉昌魯成功投降馬殷,隨后被姚彥章派了軍隊護送回去,走了龐巨昭和劉昌魯,最高興的就是劉氏兄弟,之前馬殷占了他們地盤,他們也準備一次性的要回來,于是劉巖帶著大軍再次進攻容州和高州。 結果剛剛接手了容州的姚彥章根本還沒有對這座城市做到足夠的熟悉,所以姚彥章沒能守住,只能把城里的金銀珠寶和百姓轉移之后,逃回了長沙了,而此時在半路上的許德勛聽說之后,也沒有再進軍,而是回了鎮所。 這一場敗仗之后不久,淮南再次進攻岳州,而且同時被進攻的還有荊南,馬殷和高季昌這一次面對同一個敵人,也都是全力以赴,南面的局勢只能先放著。 但是就在此時,嶺南節度使劉巖(他哥哥此時已經劉隱病死了,劉巖成為新的節度使,后來南漢就是他建立的。) 馬殷一聽這是個好主意,原本覺得嶺南好欺負一點,但是沒想到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而他現在還要和淮南交戰,要是劉巖在身后在搗亂,那么楚國也是一團糟了,于是馬殷就答應了,愿意和劉巖結個親。 不久,馬殷就大搖大擺的把自己的女兒送去了,這時候結婚可不是很簡單,特別是這些節度使之間聯姻,距離近了還好說,要是遠了,那就是受罪,但是一路上馬殷也派了兵,劉巖也有一支迎親的隊伍沿途護送,所以倒是沒出什么事情。 就這樣馬殷和劉巖結了親,以后沒事也不能打架了,更不能相互搶地盤了,這一次順利聯姻基本上就表示他們之間相互承認了對方的勢力范圍和統治區域。 后來劉巖稱了皇帝,就冊封馬殷的女兒為皇后,這也算是一個意外之喜吧,不過這一次聯姻也能看作是劉巖對馬殷釋放的一個友善信號。 在這里再插上一句,就在劉巖對馬殷求親之后,錢鏐也找上了馬殷,想要為自己的兒子娶一個馬殷的女兒,馬殷自然知道錢鏐的意思,他們有共同的威脅就是吳,所以馬殷毫不猶豫的又送出去了一個女兒(女人當真是可憐?。?。 隨后馬殷在楚國就沒有什么打的戰斗,和淮南打了幾仗之后,淮南內部也是亂成了一鍋粥,而此時中原又出大事了。 這時候朱溫已經死了,朱友貞很明顯戰斗力不行,能力也不行,一直以來都是被李存勖壓著打,馬殷也算是看出來了門道,他知道后梁要完蛋了,而隨后進入中原的就是李存勖,按照他原先的那個準則,誰強大就跟誰混,他此時就開始和后晉拉關系了,經常送點東西,派個使者啥的,先打好基礎。 后來局勢發展很快,等到李存勖偷襲了開封之后,馬殷急忙派自己的四兒子馬希范到中原來朝見李存勖。 馬希范以君臣之禮拜見了李存勖,而且還把之前后梁發給他的一些印信啥的,全部交了上來,表示要后唐重新頒發。李存勖對他還是比較和藹的,當時李存勖以開玩笑的語氣問馬希范:“我聽說洞庭湖魚很多,不知道都有些什么魚?” 這句話要是平時聽聽,或許就是一句閑聊,但是李存勖會說一句閑話嗎?很明顯不太可能,那么這句話就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內涵的,可能李存勖表面上說的是想問有多少魚,但是實際上卻是想要去親自看看,然后順便收了楚國,還有一種可能,李存勖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把江南那一片比喻成洞庭湖,這里面大大小小的勢力就是大大小小的魚,他想問馬希范南面到底是啥情況。 但是不管李存勖的真實含義是啥,但是史書上馬希范的回答已經讓李存勖很滿意了。 馬希范的確是很機智:“洞庭湖很小,沒多少魚,陛下要是到洞庭湖去,我們是熱烈歡迎,但是那地方水少,陛下的大軍去了都不夠戰馬喝的,只怕會讓皇帝受委屈啊?!?/br> 李存勖聽了很高興,覺得這小伙很機智,很會說話,于是讓他回長沙了,不久還是讓馬殷做楚王,但是加了一個尚書令的虛職。 馬殷覺得中原改朝換代,此時已經結束了,他已經安全了,于是就開始過期了清閑日子,但是不久后唐滅掉了蜀國的消息傳了過來,這一次又把馬殷嚇得不輕,蜀國這么大都給滅了,那么后唐要是想要干掉他楚國,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于是他害怕了,就給李存勖寫信:“我現在年紀也到了,腦子也不好使了,我養老的地方已經找好了,我愿意主動辭去楚王,放棄地盤,希望陛下能夠讓我安度晚年?!?/br> 這封奏疏寫的沒有骨氣之極,歷來很多人拿這個東西說事。說馬殷其實就是一個窩囊廢,他能夠在亂世中建立功業都是他身邊的謀士厲害,當然歷史現在很自由,只要有理有據就能提出來,不過我們還是按照正統的思路來,呵呵,對其他觀點有興趣的可以自己了解一下。 李存勖本來就不想動馬殷,因為之前李存勖打前蜀那是有原因的,因為王衍對他不恭敬,而且王衍也稱帝,再加上王衍的前蜀的確是亂成了一鍋粥,這樣李存勖才打的,所以對于這些歸順他的政權,李存勖就算是打,那也是最后打,一開始為了穩定人心絕對是不會動的,所以就好言安慰馬殷。 接下來的事情基本上就沒啥了,唯一還和楚國有摩擦的就是荊南和吳國,荊南的高季昌,江湖人稱高賴子(他兒子高從誨也有這個稱號),這不是浪得虛名,不論是誰走到這里只要是拿了錢或者其他的值錢的東西,全部都要搶走,要是你派兵來打他,他立馬優勢哭優勢道歉還給你,要是你不要,那他就不客氣收下了,在五代十國的歷史上也算是一個非常非常奇葩的人物了,而且這家伙的膽子還是奇大無比。 當時李繼岌在蜀中打了勝仗,從水路運送一些寶貝給他父親李存勖,但是就這一批貨物高季昌都敢要,后來有人勸他不要動手,但是高季昌很淡定的來了一句:“長江翻船出事故,很正常,做干凈沒人知道?!?/br> 這高季昌還真是大膽無比了,結果這一次自然是李存勖知道了,于是就下令圍攻荊南,馬殷臣服后唐,自然也要出兵。但是李存勖不久就死了,李嗣源上位,這一次最終因為各方面軍隊不同心協力,也沒弄成事,高季昌還是繼續在這一帶囂張。 后來馬殷派了一個使者到后唐去,回來的時候皇帝賞了他十匹駿馬、兩個美人,走到了荊南的時候,再次被高季昌劫了下來。 這一下子可是氣壞了馬殷,馬殷出兵進攻荊南,而高季昌急忙又去找吳國的徐溫,希望能夠抱抱大腿,跟著徐溫混,畢竟他已經把中原的后唐得罪了,但是徐溫思慮再三還是給高季昌說道:“你還是跟著后唐混吧,我不能害你??!” 沒了大靠山,高季昌知道自己絕對不是馬殷的對手,于是就又找馬殷求和,送回了那個使者和那些禮物。 而就在這一段時間,馬殷的日子也是越發的好了,李嗣源封他為楚國王,馬殷正式建國,下面的所屬機構和皇帝的一樣,只是有一些小小的改變而已,基本上此時我們可以說楚國已經漸漸的變成了一個獨立的政權,他對于中原王朝的依存越來越低。 打了高季昌,而且在馬殷進攻他的女婿的南漢失敗之后,吳國又準備渾水摸魚,帶著大軍進攻岳州,但是這一次還是被許德勛打敗了,這件事之后楚國和吳國和解,楚國送回了俘獲的吳國大將。他們之間至此之后也有了一個比較長期的和平。 不久高季昌再次準備倒向吳國的懷抱,這一次沒有被拒絕,但是卻讓后唐恨上了他高季昌,于是下令馬殷收拾一下高季昌。 這一戰說實話沒啥說的,高季昌有個侄子叫做高從嗣,覺得自己有兩把刷子,要和馬希范決一死戰,結果很順利的死了,被馬希范給很輕松的就干掉了,著一下子就把高季昌嚇住了,急忙宣布投降。 而后高季昌死了,他的兒子高從誨上位,他通過楚國恢復了荊南和后堂的關系,也算是長時間保持了和平的局面。 而此時的馬殷也已經老了,他選的繼承人就是他的次子馬希聲,這個孩子是他最喜歡的,但是馬希聲卻干了意見讓馬殷十分悲傷的一件事,可以說馬殷的死或許也和這件事有關。 楚國的建立和大戰離不開一個人,這就是馬殷的忠實謀士高郁,高郁幫了馬殷很多,所以高郁在楚國的威望很高,而且很多的政務和軍事很多都是高郁代為處理的。 因此馬希聲做了攝政之后,對于高郁十分防備,最終在外面高季昌和內部仇恨高郁的人的謠言下,馬希聲想要干掉高郁,但是他需要一個機會。 但是這時候高郁也聽說了這件事,就說了一句:“狗崽子長大了,是要咬人的,我還是準備一下退休吧?!?/br> 結果這話傳到了馬希聲的耳朵里,瞬間激起了馬希聲對于高郁仇恨,當即決定私自處死高于一家還有他的朋友同黨。 之前馬希聲好幾次讓馬殷干掉高郁,但是馬殷卻不愿意,所以馬希聲只能私下里干了。 后來馬殷知道了這件事,非常悲痛,痛哭流涕。不久馬殷就生病了,拖了一段時間,沒有治好,就死去了。享年七十九歲,也算是皇帝中少見的長壽了。 而很早之前,楚國的大將許德勛就說過:“小馬駒都長大了,將來就要爭奪馬廄了?!?/br> 這句話很有前瞻性,楚國的局面在“老馬”死了之后,一群小馬就開始亂斗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