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威逼太原
朱溫收服了山東一帶藩鎮,現在又拿下了河中的護國軍,基本上在北方能夠稱得上朱溫的對手的藩鎮,已經不多了。不過,雖然朱溫已經成了北方第一大藩鎮,他還是有對手的,那就是河東的李克用,還有一個就是長安的昭宗! 對于河東李克用,大家可能不會覺得意外,畢竟他手里握著十分精銳的騎兵,而且地盤也大,后方也寬闊。更關鍵的是他和朱溫有仇!所以李克用無疑是朱溫接下來的一個對手。 但是還有一個唐昭宗,可能會有人會問,這堂堂的皇帝怎么會是朱溫的下一個對手呢?其實大家都明白,人的野心和欲望是隨著自身的實力的增長而變大的,現在的朱溫已經越來越不滿意做一個頹廢大唐的王爺了,他想要更高的位置!那就只好把皇帝趕下來,他上去過一把黃帝癮?;实圯喠髯?,今年到我家!而就在朱溫進行一系列軍事活動的時候,在政治斗中朱溫也是不甘落后,正在逐步實施他的計劃。 這些都會在后面詳細說道,這里我們還是先說朱溫和李克用之間的爭斗! 朱溫拿下了河中之后,唐昭宗害怕了,現在朱溫的實力已經到了長安的邊上,再進一步就到了長安城里!這讓唐昭宗很擔心,他怕朱溫不顧一切進了長安,然后把他干掉。所以他就發了一道詔令,讓朱溫和李克用和解,讓他們別打了,各自做自己的土皇帝去,然后天下太平。 對于這一道詔令,李克用立刻就同意了,畢竟他現在勢力比不上朱溫,處于劣勢,他需要時間來恢復實力。所以對于唐昭宗的詔令還是很支持的。 但是此時朱溫占據優勢,他自然是不甘心就這么放手,而唐昭宗的詔令,此時在他的眼里也就是讓面子上過得去就行了,心里根本沒當回事。河東他是一定要打的,但是現在還不是時機。 我們說現在不是時機,并不是沒有天時地利,而是朱溫家里出事了。 前面我們也知道,朱溫的正房妻子張氏,在朱溫稱雄的道路上給與了極大的幫助,朱溫也對他十分的喜愛。而就在朱溫剛剛結束了河東戰役,就傳來消息,說是張氏病重,希望朱溫速速返回。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克用的使者來了。這個使者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要和朱溫和談,河東不希望再和汴州繼續交戰了,李克用主動提出和解,而且還送上了大量的禮物。 但是我們知道在朱溫的心中,他是十分想進攻河東徹底拿下李克用的,畢竟他之前平定山東,后來又占據河中這些軍事行動主要都是為了進攻河東做準備,此時已經是做了九十九拜,就差圍攻河東這一哆嗦了。你說朱溫怎么會愿意和談! 不過我們上面也說了,朱溫突然接到了汴州的消息,他關心張氏,所以決定先回汴州看望照顧張氏。至于河東,反正就在那兒也跑不掉,早晚都是打,延后一點對于戰局妨礙不大。 可是在這整個事件的運作中,朱溫再次展現了他的梟雄本質,jian詐狡猾的本色。 眼前雖然不打河東,但是在朱溫的心中,以后那也肯定是要打的,不過他知道怎樣才能真正的實現他的利益最大化。 “我和晉王(李克用)一起同朝為官,而且前前后后共過不少事。不管怎么說還是有戰友情的,現在只不過是有點小矛盾,但是既然晉王已經決定不追究了,那我自然也不會在意。這一次晉王送來這些禮物,倒是有點見外了,我汴州比較窮,等我回到了汴州再好好準備回禮派人送到河東,感謝晉王?!?/br> 這就是朱溫對李克用的使者說的話。我們能看到,在這里他和李克用之間的深仇大恨竟然只被說成了小矛盾,而且還說的臉不紅氣不喘,這樣的水平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 所以我們說朱溫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朱溫的性格和品格,很適合在五代那種沒有節cao和綱常束縛的時代生活。 不過這也能看出來河東李克用派來的這個使者的確是有點不合格,竟然被朱溫三言兩語就騙過去了。 據說這個使者,聽了朱溫的話,第二天急忙寫信通知河東李克用,說他已經完成了任務。然后高興的夜里竟然沒睡著。 對于河東使者這樣的表現,我們只能說一句天真,文人的浪漫讓他很輕易的相信了朱溫,也或許是朱溫的確是隱藏的太深了,河東的李克用就這樣相信了朱溫的謊言,雖然對于朱溫并沒有放松警惕,但是下面的各州刺史,卻沒有當回事,覺得朱溫應該是不會來了。 但是很遺憾是,事實證明他們都錯了。 朱溫回到了汴州,看望了張氏。隨后就向皇帝上了一道奏折,里面是這樣說的:“前幾天,我聽從皇帝的詔令,與河東李克用和解了,把兵也撤回來了,但是李克用竟然對我出言不遜,又布置大軍駐守澤州和潞州,所以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好好教訓一下李克用,給他個教訓。讓他以后不敢陽奉陰違?!?/br> 這里面,朱溫提到的李克用出言不遜,主要是李克用讓使者前來討論和解的時候的那一封信。 在李克用的那封親筆信中有這樣一句話:“雖然你朱溫陳兵十萬,但是我手下也有數萬精銳騎兵,大不了兩敗俱傷!” 大致就是這個意思,這句話或許只是李克用一時負氣或者覺得讓他向朱溫徹底的低頭有點難堪,準備從這句話里面找點自信和尊嚴。 但是他卻沒算到,這句話卻給了朱溫借口,而且還成功的激怒了朱溫。 朱溫認為這句話是赤裸裸的威脅!但是朱溫是個害怕威脅的人嗎?很明顯,朱溫不是,特別是這個威脅他的人實力還不如他,這讓他感覺到自己受到了侮辱。 這一句話就成了這一次朱溫進攻李克用的借口。 天復元年(公元901年)三月下旬,朱溫開始調撥大軍,準備進軍河東。 這一次的主力是氏叔琮帶領的五萬大軍,他們的主攻方向就只澤州和潞州,然后直接進逼太原。 除了這一支大軍,還有其他的五支軍隊,從太行山以東出發,進逼太原,清楚太原外圍據點。 這一次朱溫制定的策略就是全面合圍的方式,從太原的南面和東面出發,南面為主攻的地區,主要作戰目的就是奪取澤州和潞州然后將澤州和潞州周邊的一些州郡拿下,徹底清除太原的外圍勢力。 而從太行山東面出發的幾只軍隊(主要是剛剛收服的幾個藩鎮的軍隊)只擔任側翼的輔助進攻,他們的主要目的和戰略目的就是吸引敵人的有生力量,為氏叔琮的主力部隊減輕壓力爭取時間??梢哉f是作為一個掩護和側翼兼職先鋒的存在。 攤子鋪開了,戰果也是十分的顯著的,首先在主力戰場上面,戰略目的初步實現,氏叔琮迅速占據了澤州和潞州,這兩州的刺史都是不戰而降,此后還招降了河東將近萬人。隨后氏叔琮迅速帶兵通過澤州和潞州,進軍太原城,駐扎在城外。 至于其他的幾支軍隊都是迅速的攻城略地。將太原城邊上的幾個州也拿下了。 一直到了四月初七,朱溫大軍完成了對于太原城的包圍,很多人心中的最后一戰已經來臨了。 不過這一次氏叔琮的運氣真的不怎么樣。剛開始的時候,氏叔琮大軍可謂是風頭正勁,每天都到太原城下叫罵挑戰。但是李克用就是不出來,只是趁氏叔琮不注意打個偷襲。 氏叔琮的這一招,雖然沒有能夠迅速的占據太原城,但是卻給城里面的軍民甚至一些李克用集團的核心人員造成了很大的心里壓力。 李克用在被圍的那一段時間,基本上每天都守在城墻上,就怕氏叔琮突然就進攻了,晚上不敢睡,白天吃飯吃不好,這就是晉王李克用當時的真實寫照。 不過就在這時上天也不愿意寂寞,也來攙和的一把。連續十多天的陰雨,因為太原城城墻是新筑的,所以泥巴開始大塊大塊的掉落。 李克用一看,這樣下去不是事,城墻一邊掉落,一邊找人趕緊加緊加固修整。要是城墻毀了,太原城就是待宰的羔羊,他李克用就是朱溫rou板上的魚rou。 不過俗話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就在太原城的城墻往下面掉泥塊的時候。氏叔琮也遇到了麻煩。 他遇到的麻煩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糧草不足,那時候沒有柏油馬路,都是泥路,一下雨,根本沒法走,所以后勤跟不上。一個是連綿的大雨造成駐扎在城外的汴州軍還有其他藩鎮的軍隊斗志不高,長時間的陰雨,也造成傳染病在軍營內迅速擴散。 這樣一來氏叔琮不得不把撤軍提上了議事日程,雖然他很想一舉攻破太原城,但是李克用畢竟不凡,更不用說他手下還有不少驍將了。 最后無奈之下,氏叔琮眼看短時間內破城無望,而汴州軍也快到了極限,干脆撤兵算了。 朱溫第一次和李克用直接的大規模的正式交戰就這樣結束了,結局是朱溫得到了不少好處,而李克用的實力進一步萎縮,實力對比對于朱溫越來越有利。 而這也是朱溫大軍第一次兵臨太原城下,此后還有一次,還是氏叔琮帶兵再次圍困了太原城。但是第二次圍困太原的結局如何?我們下一章再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