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小孩十分失望,捂著耳朵哼唧他娘去了。 余冬槿與遙云往山里頭又走了一段,路上菌子不少,種類卻不算多,他在遙云的提示下,只采到了三個可食用的味道不錯的菌子,是一種褐色偏黃的菌子,個頭不大不小的,余冬槿不知道是什么品種,但聽遙云說能吃好吃,他就高興。 后來他們又爬了一會兒山,余冬槿身后的竹筐里陸續添了一些菌朵,少少的,不多,最后聽他們來到了一片松林,在這里,他終于開始大顯身手了。 這里的松樹下,零零散散生了許多的褐黃色的菌菇,這個余冬槿認得,是松毛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可食用價值極高,他與遙云一同,摘了足足大半筐才戀戀不舍的下了山,到山腳下的竹林里,余冬槿又與遙云一起挖了兩根粗壯漂亮的大春筍,這覺得滿意了,開開心心的回了家。 第63章 這天中午,李家一家三口吃的便是新鮮的春筍丸子湯和樟子rou炒松毛菌。 樂正吃的滿口生鮮,還做了兩句詩來夸贊,自己做詩他還嫌不夠,做完還抬眼面帶希冀的看向孫子。 余冬槿:“……”他能怎么辦,他只能尷尬一笑,抬手給爺爺夾了一筷子菌子。 樂正直嘆氣,也沒覺得失望,美美的繼續吃飯。 遙云心里好笑,但面上不顯,依舊是那副面無表情的模樣,余冬槿卻察覺到了什么,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在確定這人看著挺正經之后,他才收回目光,繼續喝碗里的湯。 快到了三月半的時候,地里便陸陸續續的開始忙活起來了。 余冬槿先是和遙云一起,跟在村長后面,趕著裝著一車村里人的牛車上街。 他們要去領今年要用的紅薯苗,這個暫時是免費的,但今年糧官不給送了,要他們自己去領。 再就是村里人也要補充一下家中該買的物什,山村就這點不好,有些不能自給自足的東西,買起來就很不方便。 余冬槿家的牛還年輕,力氣還不夠,所以車上的人沒有村長牛車上的人多,加上趕車的遙云與余冬槿,也就另外搭了三個,一個是余冬槿與遙云成親時,過來當大廚的洪奶奶的兒子,一個是秋果嬸,一個是廖長水,都是熟人。 除了人以外,其他只有洪叔打的兩只兔子和兩只雞,這個是要拿去賣錢的。 也就是這一趟,余冬槿才第一次來到了留云縣下,遙云山前,這個名叫安山的小小集鎮。 沒錯,留云縣很大,轄區下面,還有五個小鎮,很小的那種,但五臟俱全,有供附近村民趕集的小廣場,還有做牲畜買賣的地方和各種小店,還有官府據點,但官府所在的地方就只幾間小屋,公堂都沒有,而他們遙云村,便屬于安山鎮管轄,這次他們去領紅薯苗,也就是去村鎮里這個小管理處領。 坐了一個多時辰的車后,余冬槿到達鎮門口時,看著那木頭做的鎮門——沒有墻,都驚呆了。 遙云見他這副模樣,心思一轉便明白了他為何如此,不由失笑,在村里人下了牛車之后湊到余冬槿耳邊輕輕問:“你就沒想過,村里人去縣城坐牛車要整整一天的路程,既然這般不容易,那他們平日里要買賣東西的時候,總不能每次都去縣城里過夜吧?這多不方便?!?/br> 余冬槿恍然,又覺得臉紅,“我都沒想過這個問題?!笔撬盗?,他以前那個村,上面也是鎮,鎮上頭才是縣才對。 兩人下了車,拉著牛與村里人走在小鎮里,先去領紅薯苗。 遙云因為覺著自己面相太兇,沒有跟著村里人和余冬槿進鎮子衙門里,留在外頭看護兩輛牛車。 衙門里,輪到余冬槿的時候,糧官對他的需求感到很是詫異,“你要種八畝地的紅薯?” 余冬槿點頭,“是的,大人?!?/br> 糧官又瞧了他一眼,然后目光轉向一旁的遙云村村長,問他:“這是你村里的后生么?他可知道,紅薯這個新鮮玩意,暫時可不能抵糧稅啊?!?/br> 廖長貴一拱手,“回大人,這位是我一個侄子,姓余,是村里人沒錯,而且他是位有功名在身的秀才,他有主意,也喜愛紅薯,而糧稅這個我已經和他再三交代過了?!?/br> 糧官頓感詫異,隨后居然給余冬槿拱了拱手,“原來是位秀才公,恕在下多有得罪?!?/br> 余冬槿連忙回禮,“不敢不敢,大人折煞小子了?!?/br> 糧官面色柔和,卻沒說紅薯苗的事兒,反而和余冬槿聊起了別的,“余秀才,我看你一表人才,想來定然學問不差,你是不知道,咱們縣城私塾這會兒正缺先生,你要是有意,完全可以去試一試,咱們私塾待遇好的不得了不說,那逢年過節,先生們還能拿直接從府城送下來的節禮呢,那日子過的,比咱這無品無級的小吏可要好多啦?!闭f完,眼帶希冀的看著余冬槿,瞧著是真心在為私塾招人。 這里還挺注重教育的,余冬槿心想,他當然不會說不同意,但也沒說同意,而是道:“多謝大人提醒,這件事我爺爺也曾告知過我,我爺爺也是遙云村人,也是一名秀才,他以前年輕的時候,正是縣城私塾里的一位先生,還是大前年才退下來的呢?!?/br> 糧官恍然,“原來如此,不知老先生貴姓???” 余冬槿如實相告:“姓樂正?!?/br> 糧官居然認得余冬槿他爺爺,又是一陣恍然,“原來是樂正老先生,我知道他,他確實是前年,啊不,大前年的時候從私塾請辭的,我記起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