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女BOSS之逆襲重生、靠假揣崽在暴君手下茍活、三國之袁氏敗家子、穿越重生小哥兒很牛、我被皇帝聽見心聲[穿書]、誰家正經宿主日常被攻略?(快穿)、重生六零年代,萌娃有空間、八零大佬的小媳婦、道侶今天發現我死了嗎?[穿越]、主角攻受又為他打起來了[快穿]
“至于你說淘回來倒手的東西,除了布匹茶葉這些,盡量買那種這邊沒有又比較新奇的,我要在鎮上開家店,專門賣這些?!?/br> 他們頭回出去走商,人生地不熟的貨是不太好轉手,趙潭仔細想了想,回道:“我看行,我是想先帶十幾個人出去探探路,這批你打算運多少辣醬出去?” 現在主要是先把路線走熟,往府城這一路有部分跟作坊拿貨的商人,蔣遼預算出他們可能會拿的量,再帶上一批存貨。 去的人多有個照應但目標會更大,他回道:“十幾個人就行,先運兩車,剩下的人我給他們安排活兒做著先?!?/br> 開始謹慎些比較穩妥,不用出太多貨,趙潭同意,然后道:“他們現在是都閑得慌,我看著給他們找點事做就行,你作坊和田地那邊不好塞他們過去?!?/br> 這幫人跟了趙潭多年,都很服他,蔣遼讓他看著安排,之后他們繼續商談了幾天,敲定下第一條走商的路線。 貨都檢查完裝上馬車,準備出發前蔣遼跟他強調道:“要真遇上事情,貨沒了可以再做,錢沒了可以再掙?!?/br> “你怕是忘了,我以前不是沒跑過外地?!壁w潭笑道,“放心吧,心里都有數?!?/br> 外地趙潭也有認識的人,對這趟出行還是很有把握的,蔣遼不再多說,目送他們出發。 商隊以后要做大,需要的人手多,地方就要足夠大,蔣遼到近郊買了地讓人搭建商行。 趙潭帶隊回來是在一個月后。 他們在路上遇到了盜賊,隊伍里有幾人受了傷,所幸都是些輕傷。帶去的辣醬很快出完貨,趙潭淘回來的東西在路上轉手了一部分,剩下的都帶回來直接存進新店等日后開業。 半年來商隊多次行商運貨,開始十天半個月來回一趟,現在去的更遠,兩三個月回來一趟已經是常態。 外面世道是不安全,但俗話說富貴險中求,跑一趟掙的錢都夠他們吃整年了,商隊名號傳出去吸引到的人越來越多,不過兩年商隊已經發展出上百條行商要道,更是連專門踏往北方邊關的要道都開辟了出來。 商隊建立初期,蔣遼執掌一眾事務,同時廣置田地開荒種糧,五年間商隊越發壯大,遍地糧谷滿倉,培養出來的人手也都已經能堪當大任。 酒樓交由周梅和李二泉管理,兩人擔心管的不好,開始一直推脫:“讓我管幾個人還行,那么大的酒樓呢可不是開玩笑的,不行不行,我管不來?!?/br> 周梅怎么說都不肯,李二也道:“我頂多就管管后廚啊,其他什么的你別想丟給我?!?/br> 在店里他們都能做好,酒樓無非就是地方比那邊大,人比那邊多,蔣遼完全放心他們,把酒樓丟給他們后基本就不管事了,如今酒樓被他們經營的已經能和鎮上第一的聚楓酒樓齊名。 壯子和石塊都是讀書的料,讀完私塾繼續上書院,石頭對讀書沒興趣,從私塾出來就直接回店里幫忙。 雖說不想讀書,但在私塾這幾年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他以前在店里干活基本沒出過差錯,現在回來沒多久都能協助羅英管理長盛齋。 發現他有做生意的料子,蔣遼開始培養他,店里的事他都做慣了就把他打發出去跟人學習管理佃農。 剛剛開始磕磕絆絆,久了倒還像點樣。 前段時間有佃農故意鬧事,想給他個下馬威,看看是不是好欺負的,蔣遼沒插手讓他自己處理。 石頭跟著人學了那么久,最后沒讓他失望,事情處理的不錯,蔣遼就開始適當放手讓他管制。 這些年李嬸不再cao心蔣遼的終身大事,更沒催過他,不過這兩年開始又念叨起石頭的親事了。 “都十六啦,能定親咯,剛好有家姑娘年紀合適的,模樣底子好,心善又會照顧人,這親事啊最不能耽誤,是得早早定下來……” 以前跟在身邊的小屁孩一下子就長大了,周梅每回聽她勸起來都跟著打趣,一人一句給石頭嚇得天天往外面跑。 石頭跟著人各地跑得殷勤,其實也不全是被嚇的。 而是蔣遼這些年一直忙著處理各種事,就沒見他歇息過,他就好像故意要讓自己忙得停不下來一樣。 連向來心大的壯子都發現了:“我咋感覺遼叔變了好多呢,都不見他跟咱們說笑了……” 李爺爺李奶奶他們所有人都在聊天,蔣遼坐在旁邊看著他們說笑,明明也在笑著,但每次這種時候就感覺他總是孤零零的。 每次回村里李奶奶總會勸他歇一陣,手底下那么多人,別人能處理的不用什么事都自己來,他卻還是每天都很忙。 石頭覺得他確實是變了。 不是變好也不是變差,具體的石頭說不出來,就是感覺如果林子哥在的話,他肯定不會這樣。 廉長林和蔣遼都對他有恩,石頭就是想能多幫上點忙,地里需要人手那他就過去。 – 蔣遼這幾年已經忙習慣了,如今事情大多都丟給下面的人處理,他還是經常會到各個地方走走。 現在商隊的規模越來越大,行商要道就快遍布全國,蔣遼其實沒有多大的抱負,開始會建立商隊,只不過是形勢所需。 他站在岸上,望向正北的農田,思緒飄遠。 “遼叔,剛才聽佃農都在討論,說今年收成不好,想問能不能讓他們再少交些佃糧?!笔^走完山頭這片農田,過來跟蔣遼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