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節
王有功在心中飛快的盤算了一下數字,方才緩緩點了點頭: “這倒還算合理?!?/br> 大于之前拿出的小型化氫彈當量是439.6萬噸,體積大概是3.7x1.5的橢圓形,在保證零部件結構的情況下將當量縮減到17萬噸,氫彈的體積差不多也能精簡到導彈的戰斗部內。 接著王有功想了想,繼續問道: “那么廠長,這次兩彈結合實驗的目標射程是多遠?”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您剛才說的是上千公里級別?” 李覺爽快的點了點頭,繼續在剛才畫出無名島嶼的地圖上選了個更遠的位置: “根據錢五師同志他們的推算以及組織上的反復討論,最終決定我們這次兩彈實驗的射程是……” 說道這里,李覺頓了幾秒鐘,嘴里吐出了一個數字: “7777公里,地點位于南太平洋?!?/br> 唰—— 隨著這個數字的出口,現場再次迎來了一陣寂靜。 坐在李覺不遠處的徐云同樣下意識握緊了面前的鋼筆,內心有浪潮在洶涌澎湃。 盡管他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數字了,但此時依舊無法保持平靜。 要知道。 軍事領域對于導彈的射程是有很嚴格的劃分的。 按照一般的定義。 地對地導彈按照射程的遠近分為短程、中程、遠程以及洲際。 短程的射程在1000公里以下,中程射程1000~3000千米,遠程3000~8000千米,洲際則在8000千米以上。 而眼下兔子們實踐的7777公里……已經無限接近于洲際導彈的范疇了。 沒錯。 兔子們是故意的——故意不突破8000公里。 一來是因為雖然有著諸多外掛級別的輔助,兔子們在兩彈結合這塊取得了比原本歷史中更加驚人的成果,但這個上限距離能夠打到海對面本土依舊有些距離。 根據錢五師他們的計算。 如果兔子們全力研發,導彈的射程大概可以拓展到10300公里左右,然后就到頂了。 這個距離看起來很遠,但依舊碰不到海對面本土。 既然理論上打不到海對面本土,那么追求極限就沒有意義了。 更別說這個發射距離屬于一個極大值,對于沒有任何前置試射經驗的兔子們來說其實存在一定風險。 萬一發射過程出現什么意外,那就屬于給三彈齊爆添堵了。 與其如此,還不如求個穩 第二個故意的原因則是兔子們的一貫做法,就和后世兔子們堅稱自己還是發展中國家一樣,錢五師他們卡著遠程和洲際的這條線,對外的說法就能是“我們只掌握了遠程導彈的技術”。 盡管這種說法誰信誰傻嗶,但一定程度上確實能起到神秘學的效果。 同時即便‘只’是7777公里,相較兔子們原本的歷史軌跡也依舊進步了一大截。 按照原本軌跡。 兔子們將在四年后第一次完成兩彈結合實驗,射程是894千米。 接著在十五年后完成了第一次中程導彈實驗,射程3500公里。 再然后便是十八年后的第一次洲際導彈實驗,射程8000公里。 如今錢五師他們堪稱一步到位,這還要啥射程一兩萬的自行車??? 當然了。 這事兒理論上看起來很簡單,但cao作過程的難度其實非常復雜。 “……” 隨后王有功又與身邊的兩位同事低聲交流了幾句,他們原本都是航空端流體相關的研發人員,對于導彈其實并不算陌生: “廠長,咱們現在已經快要到二月份了,如今還有八個月的時間,導彈研發能趕得上趟嗎?” “還有就是經費的問題,如果是接近8000公里射程的導彈,研發經費恐怕不下一個億,咱們國家現在能拿出這么一大筆錢?” 王有功的語氣帶著些許質問,這并不是對李覺或者錢五師不爽,而是因為這個項目實在太過重大,不把問題捋清楚他們肯定不會同意。 臺上的李覺顯然也很清楚這點,只見他輕輕點了點頭: “時間上很艱巨,不過錢五師同志他們表示有信心能夠完成?!?/br> “畢竟還是那句話,最核心的環節我們都已經掌握甚至實踐了,剩下的主要是一些節點上的攻關?!?/br> 李覺話剛說完,錢五師也主動舉起手,看向了王有功: “有功同志,廠長說的沒錯,我們導彈基地已經在組織面前立下了軍令狀,保證按時能夠完成這枚洲……咳咳,遠程導彈的研發?!?/br> “另外可以和你透露一件事,其實我們的東風二號導彈已經在年前進行了四輪試射,除了第一次因為液氧箱強度不夠無法啟動之外,剩下三次試射都已經順利成功了?!?/br> “這枚導彈的設計射程是1300公里,目前我們已經優化出了幾個迭代方案,將驗收推力提高到了107噸,發動機比沖達到了244.2秒.” “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現在其實就具備了3000公里級別的中程地地戰略導彈研發能力?!?/br> “如今咱們的時間還有八個月,如果按照每月一到兩次實驗的頻率,我有信心在七月份之前完成任務?!?/br> 東風二號。 這也是共和國歷史上具備特殊地位的導彈之一,是東風-1彈道導彈的加強版,發動機推力定為40.5噸。 這枚導彈在原本歷史中將在一個月后試爆,但因為結構問題發生了發動機起火,最終遺憾失敗。 但在如今這個時空,這個時間卻被提前了——因為徐云的出現。 別忘了。 徐云上輩子工作的單位可是成飛來著,雖然沒接觸過殲10、殲20,但東風二號這種早期導彈還真上過手——這真不是夸張,后世甚至某些公園或者展會里都還有殲教6的實機模型呢…… 這類射程近精度不高的設備,在后世真屬于過于落后可以展示的情況。 所以徐云不但見過東風二號的發動機,還知道問題出在哪里,甚至知道該怎么進行優化——因為四年后錢五師他們自己就搞出了一個優化方案,這個優化方案的參數還進了研究手冊呢。 在這種情況下。 東風二號順利在去年十二月的時候完成了首次實驗,只不過沒有搭載核彈頭而已。 加之這個時空出現了要到五十年后才會首次公開的乘波體實彈,錢五師的底氣也跟著足了起來。 “至于研究經費嘛……” 李覺朝王有功笑了笑,臉上的表情有點微妙,說道: “有功同志,你還記得咱們授權給屈潤普先生的那個藍色小藥丸嗎?” “當初我們將萬艾可未來十年的代理權交給了屈潤普,以此換回了楊振寧等同志的回國,這件事有功同志你應該有印象吧?” 王有功點了點頭。 隨后李覺頓了頓,繼續說道: “不過當時這份代理權不是白送給屈潤普的,咱們依舊有20%的分紅,就在不久前,第一季度的分紅已經如數到賬了?!?/br> “金額是……六百三十萬美刀——這還只是三個月的銷售額而已?!?/br> “組織上已經同意了,今后有關萬艾可的分紅外匯都將投入到遠程導彈的研發實驗中去,直到實驗結束?!?/br> “換而言之,咱們這次的兩彈結合實驗,背后可是有屈潤普先生強大的祖國在支持呢……” 第734章 還來不及為洲際導彈感到驚訝,下一個趕到的是……(下) “……” 聽到李覺說出的這番話。 尤其是在聽到那組分紅金額的時候,王有功頓時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三個月賣了六百三十萬美刀?居然有這么多錢?” 李覺聞言笑著看了他一眼,再次糾正道: “有功同志,你說錯了,六百三十萬美刀可是咱們到手的分紅,實際銷售額應該是三千多萬美刀?!?/br> “當然了,能分到手這么多錢和萬艾可剛上市的熱度有關,等過段時間銷量應該會逐漸降低到一個平穩的區間?!?/br> “另外根據我們和屈潤普的約定,分紅的周期也將延長為一年一次,這次算是一次特例?!?/br> 王有功下意識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么,但最終還是沒有說話。 見此情形。 臺上的李覺很是理解的笑了笑。 別說王有功的失態了,據說這個分紅到賬的時候,連首都的某些大領導都有些坐不住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萬艾可一定會銷量大爆,但當這一幕發生在眼前的時候,所有人依舊顯得難以置信。 要知道。 這可是六百三十萬美刀啊…… 如果這事兒發生在徐云穿越來的后世,那其實沒啥好說的,這個數字對于大多數平民來說堪稱天文,但在國家與國家……尤其是中美貿易的過程中,只能算是個不起眼的小啾啾。 甚至像杭城的四季青服裝城,有些外貿服裝廠一年的出口份額就不止這么點兒。 可是如今卻不一樣,這年頭的六百三十萬美刀是真的有些嚇人了…… 要知道。 隔壁霓虹全年的gpd產值,也不過幾百億美刀而已。 眼下這個時期全球人均gdp也不過456美元,而且全世界只有30個國家和地區能達到這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