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節
當然了。 他們此時發現的只是耦合理論上的契合,想要真正完成這個框架,還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與物力。 啪啪啪—— 隨后湯川秀樹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臉頰,再一次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小柴桑,客觀來說,我認為現在說發現新物理還是有些為時過早了,畢竟我們只完成了一個很邊緣的數據擬合?!?/br> “想要驗證這條路正確與否,接下來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吶?!?/br> 小柴昌俊看了眼湯川秀樹快要咧出后槽牙的嘴角,想了想還是決定不戳破這位前輩的謊言。 隨后他又頓了頓,思索片刻,對湯川秀樹說道: “湯川桑,您接下來準備怎么做?” “接下來啊……” 湯川秀樹下意識就想崩出一句去開香檳寫諾獎感言,不過殘存的理智還是讓他保持了基本的冷靜: “我認為接下來我們應該對數據進行更深入的分析,至少在數學上完全驗證它們的準確性?!?/br> “也就是……向華夏人的手里拿到那些實驗資料?!?/br> 第686章 鈴木厚人:這個坑太小了,咱們把它挖大一點吧(下) “納尼?和華夏人換取實驗數據?” 聽到湯川秀樹的這番話。 朝永振一郎忍不住錯愕了幾秒鐘,方才回過神問道: “湯川桑,聽你這意思……你認為華夏人的手里有足夠的實驗數據?” 湯川秀樹輕輕朝他點了點頭,說道: “沒錯,雖然不知道他們怎么解決的高能級實驗條件,但以我的判斷來看,這些實驗數據的真實性還是毋庸置疑的?!?/br> “其中電子中微子的相關參數不算核心參數,我們如果以學術交流的理由進行交換,多半不會付出什么很明顯的代價?!?/br> 說著湯川秀樹伸手指了指辦公桌上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繼續說道: “一郎先生,我剛才在小柴桑計算的時候也簡單估算了一下華夏那邊的實驗情況?!?/br> “不出意外的話,那些華夏人大概做到了70mev量級左右的撞擊實驗,在這種能級之下,一頁報告中大概能有六到八個我們需要的參數?!?/br> “根據撞擊的能譜區間,我認為他們手上掌握的報告數量大概有30頁左右?!?/br> “按照這樣估計,他們手上應該有200-250個不重復的關鍵數據,能拿到手的話足夠我們進行數學方面的核驗了?!?/br> 實話實說。 如果此時徐云在場并且聽得懂湯川秀樹的這段日語,估計也會忍不住贊嘆一聲這個霓虹人在物理數據上的造詣。 畢竟湯川秀樹此時所說的情況,基本上和目前兔子們掌握的數據相差無幾——而他其實連一張實際的實驗報告都沒接觸過。 不過這也正常。 還是那句話。 某個人的政治立場和個人能力其實是沒啥直接關系的,無論他是普通人還是政客或者科學家。 有些人可能壞的流膿,但他真未必有多蠢。 就像迪迦奧特曼里面那個變身成邪惡迪迦的正木敬吾,人家還是頂尖的物理天才呢。 湯川秀樹某種程度上也是如此。 他所提出的湯川耦合理論以及發現的π介子在理論物理史上確實占有一席之地,這點即便是每本書都要diss湯川秀樹一次的徐云也必須承認的點。 視線再回歸現實。 聽到湯川秀樹的想法,朝永振一郎很快也跟著點了點頭。 正如湯川秀樹所說。 雖然他們暫時不知道一窮二白的華夏人到底怎么具備的實驗條件,但目前卻可以肯定這些實驗數據相當真實,絕對不是腦補杜撰出來的。 而實驗所需要的60-70mev這個量級的加速器……霓虹國內顯然也不具備相應的設備條件。 因此想要進行后續的研究……準確來說是數學研究,顯然必須要和華夏人做個交易。 畢竟數學計算其實是一件很嚴謹的事兒,沒有足夠的數據你手上就那么些字符,光靠字符的定義想要推導某個理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好在湯川秀樹需要的數據在整個實驗報告中不算顯眼,以目前華夏這個國家的情況,估摸著很輕松就能將數據換到手: 簡單點用糧食,麻煩點用一些淘汰的非禁運設備或者外匯,多半就能把數據換回來了。 這年頭的霓虹雖然還沒有經濟膨脹到想要逆襲親爹,但以京都大學的實力想要完成這種交換還是很簡單的。 想到這里。 朝永振一郎便準備出聲贊同湯川秀樹的想法: “湯川?!?/br> 結果他的話剛說一半,一旁便響起了一道有些稚嫩的聲音: “啊咧咧,好奇怪哦……” 朝永振一郎and湯川秀樹and小柴昌?。?/br> “?!” 隨后湯川秀樹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發現發聲之人赫然便是…… 自己的學生,鈴木厚人。 看過《走近不科學》第 六百八十七 章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在不久前小柴昌俊推導相關數據的時候,湯川秀樹將鈴木厚人也喊到了辦公桌邊,為小柴昌俊的計算打下手。 此時此刻。 這位湯川秀樹新收的學生正一臉疑惑的看著面前的某張報告,嘴里還叼著一把筆的末端晃個不停。 “……”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發現了【新物理】使然。 面對鈴木厚人的失禮之舉,平時脾氣臭的和otto電棍似的湯川秀樹難得沒有發火,而是少見的擺出了一副溫和的表情說道: “鈴木同學,你有什么發現嗎?” 湯川秀樹的所謂【發現】帶著一些調笑的意味,畢竟鈴木厚人雖然天賦異稟,但他目前終究沒有成長起來。 此時在場的其他三人都是當世頂尖的物理學家,倘若真的有什么異常,湯川秀樹他們應該早就有所察覺了才是。 不過鈴木厚人卻仿佛沒有聽出湯川秀樹的打趣一般,而是有些嚴肅的看向了自己的老師: “教授,這里好像有點不太對勁?!?/br> 湯川秀樹與身邊的小柴昌俊對視一眼,隨后慢慢走到了鈴木厚人的身邊: “哪里不對勁?” 在湯川秀樹想來。 鈴木厚人估摸著是在哪個環節上卡了殼,就像很多學生做數學題時一樣,沒能想通前后兩步是怎么遞進對接的。 那類問題可能可以困住大多數學生,但想要難倒老師卻不太可能——這屬于視野和經驗的問題。 鈴木厚人此時同樣抱有這個想法,所以便老老實實的對湯川秀樹說起了自己的疑問,想要得到老師的解惑: “教授,您看看這里……這是一個華夏人計算出來的對稱群自發破缺后的期待值?!?/br> “我剛剛試了一下,如果選取vev為(Φ)=(0,……,0,v)/2,那么理論上一共有n-1+n-1+1=2n-1個生成元被破缺,剩余的對稱群是su(n-1)?!?/br> “但如果考慮到您和小柴先生剛才討論的電流項,似乎又能和簡并子空間內的su(n_i)群對應起來,這是不是有些奇怪?” 湯川秀樹一開始臉上的表情還有些隨意,不過看著看著,他的臉色忽然開始變得有些凝重了起來,眉頭也微微蹙在了一起。 兩分鐘后。 湯川秀樹主動從桌上取過了這本期刊,同時朝小柴昌俊和朝永振一郎招了招手: “小柴桑,一郎先生,麻煩你們過來一下?!?/br> 小柴昌俊與朝永振一郎聞言愣了幾秒鐘,回過神后很快來到了湯川秀樹身邊: “湯川桑,怎么了嗎?” 湯川秀樹點點頭,將這期刊遞給了他們: “你們看看這個?!?/br> 小柴昌俊見狀主動對年長的朝永振一郎做了個請的動作,朝永振一郎說了聲阿里嘎多,便接過期刊與小柴昌俊一同看了起來。 與湯川秀樹有些類似。 一開始的時候小柴昌俊與朝永振一郎都沒對上頭的內容太當回事,臉上的神色主要以好奇與探究為主——好奇湯川秀樹為什么會如此嚴肅。 不過很快。 二人的表情便同時一凝,朝永振一郎更是將期刊放到了桌上,拿起一張紙算寫了起來。 過了大概五分鐘左右。 小柴昌俊與朝永振一郎近乎同時從桌上抬起頭,異口同聲的說道: “湯川桑,這不對勁!” 湯川秀樹對于他們的反應并不意外,只是暗自握緊了拳頭,問道: “兩位,你們也這樣認為嗎?” 小柴昌俊用力點了點頭,篤定的說道: “沒錯,這里一定有問題!” 眾所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