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0節
“那么小徐,牛rou解決了,剩下的羊rou該怎么辦?” “你準備另外和其他國家購買,還是說只用牛rou餡包餃子?” “羊rou啊……” 面對老郭這個問題,徐云的臉上卻絲毫沒有露出為難之色: “郭工,您放心吧,咱們這次年夜飯需要的羊rou,霓虹人那邊也能拿出來呢?!?/br> 老郭頓時一怔: “霓虹人還能拿出羊rou來?” 徐云重重點了點頭: “當然可以?!?/br> 按照徐云早先的安排,接下來的年夜飯除了牛rou外還需要大量的羊rou——在西北地區,羊rou餃子的常見度其實還要高一點兒。 不過霓虹這個國家嘛……在羊rou方面卻很奇怪: 它愛吃牛rou和魚,但極其排斥羊rou。 哪怕在徐云穿越的2023年。 霓虹全年的綿羊養殖數也不過兩萬頭罷了…… 不過凡事都有意外,羊rou同樣如此。 徐云記得很清楚。 眼下這個時期霓虹的海軍馬鹿們在北海道的船上養了上千頭的羊,目的是為了讓士兵們在遠洋航行的時候也能吃到羊rou。 不過這事兒很快遭到了大量海軍士兵的反對——因為羊rou實在太tmd膻了…… 如今海軍方面正在猶豫怎么處理這些羊rou呢,為此還把線搭到了京都大學那兒,表示老大哥你們認識的人多,看看能不能把這些羊rou給處理出去唄? 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軌跡。 這些羊rou最后會被馬來西亞的商人用一個低價收走,然后賣給了阿三做手抓飯…… 不過眼下隨著徐云的出現,三哥們的這頓飯估計是得沒影了。 “……” 搞清了前因后果之后,李覺緩緩總結道: “所以小徐,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就行了?” “沒錯?!?/br> 徐云肯定的點了點頭,解釋道: “不出意外的話,霓虹人應該很快就會找上門了?!?/br> “畢竟他們和咱們不太一樣,《physical review letters》這種雜志基本上都是發布日就能收到的?!?/br> “當然了,咱們也可以做兩手準備,要是霓虹人的敏感性真沒那么高,咱們也可以主動聯系聯系人家嘛——這種挖坑的事兒不用太矜持?!?/br> 說到最后。 徐云的嘴角忍不住咧起了一道燦爛的笑容…… 而就在徐云與李覺聊天的同時。 數千公里外的霓虹國內。 一位叫做鈴木厚人的小年輕,亦是剛從收發室里拿到了一冊最新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 第684章 不給鬼子挖點坑那不是白穿越了嗎(下) “早上好啊,坂田君?!?/br> “早上好,鈴木同學?!?/br> “上午好啊,浩二前輩……” 熱情的與一位位擦肩而過的學長學姐們打著招呼,鈴木厚人臉上的神采顯得有些飛揚……或者說張狂。 畢竟…… 任誰在15歲那年便考上了霓虹京都大學理論物理系成為了一名本科生,今年……也就是16歲的時候成為了京都大學基礎物理學研究所的實習生,多半都會與鈴木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可惜啊…… 自己最親近的家人都在廣島核爆中變成了熟人,沒法看到自己榮耀家族的這一天了…… 不過很快。 鈴木厚人便將心中淡淡的憂傷拋到了腦后,把注意力重新放回了自己今天的任務上。 好吧,說是任務,其實也不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兒: 把一些最新的期刊從京都大學的收發室取來,然后把它們帶回理論物理研究所里——就這么輕松。 畢竟盡管很多人認為鈴木厚人在理論物理方面很有天賦,但他如今終究還只是個16歲的大二學生罷了,不可能負擔的了太多研究任務。 “哼哼哼~~~” 鈴木厚人嘴里吹著昭和味兒的小曲,熟練的穿過兩處林間小道,很快來到了一座高度四層左右的建筑面前。 這棟建筑看上去有些年歲了,斑駁的外墻布滿了爬山虎之類的藤蔓,整體帶著一些歐式風格。 不過別看這棟建筑有些“老邁”,但它卻堪稱京都大學如今的圣地之一: 它便是京都大學的基礎物理學研究所! 早在二戰時期,這棟建筑內便誕生出了以核裂變fission首字母為代號的f計劃,整個計劃由霓虹著名核物理學家荒勝文策領導實施。 奈何荒勝文策建造的離心分離機遠遠達不到每分鐘旋轉10萬次的轉動速度,加之霓虹國內的鈾礦石供應量過少,導致f計劃最終遺憾失敗。 很多京大學子提及此事的時候常會感嘆,倘若當年荒勝文策在技術上取得了突破該多好…… 要知道。 當時另一位霓虹物理學家仁科芳雄已經順利研制出了考克饒夫一瓦爾頓型粒子加速器,霓虹也是除了海對面外第二個具備加速器研制的國家。 很多人認為如果霓虹海軍和陸軍能夠彼此合作,霓虹或許在核武器方面就會取得突破了。 所以都怪那群該死的陸軍馬鹿,心眼太tmd小了…… 當然了。 這些京大學子絲毫都不會想到即便仁科芳雄能和荒勝文策合作,霓虹缺乏核武器原料的情況也注定他們不可能研制出核武器: 1943年末的時候霓虹曾經派出兩艘潛艇到德國取運鈾礦石,在德國基爾取貨后經南冰島海岸從大西洋返回霓虹。 由于當時海對面已破譯了霓虹密碼,最終兩艘潛艇有一艘在途中被海對面擊沉。 所以整個二戰階段從開始到結束,霓虹人其實都沒有拿到過任何核原料。 等等。 這樣說似乎也不太對? 畢竟海對面當初其實是送給兩顆原子彈的材料給霓虹人的,只是那些霓虹人沒接住罷了…… 視線再回歸現實。 總而言之。 戰爭濾鏡下的京都大學基礎物理學研究所終究帶上了某些“悲壯”的色彩,所以在很多人的眼中都變得高大上了起來。 接著在近些年。 隨著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霓虹人湯川秀樹的到來,這棟建筑又帶上了另一種圣地般的光輝。 至少…… 鈴木厚人每次來到這里,都仿佛在進行著朝圣。 來到研究所外后。 鈴木厚人熟練的走進大門,進入建筑后從靠近左邊的樓梯來到了二層的一間辦公室外。 咚咚咚—— 鈴木厚人抱著幾冊期刊雜志,用腦袋撞了撞門: “私密馬賽!我是鈴木厚人,湯川教授需要的論文已經取回來了!” 過了片刻。 屋內傳來了一道還算中氣十足的聲音: “請進吧?!?/br> 鈴木厚人見狀連忙騰出左手,握著門把推開了屋門。 屋門的內側是一間非常開闊的辦公室,rou眼看上去占地面積大概有一百平米以上,右側靠墻的一扇小門預示著屋子的實際格局比rou眼看上去還要更大一些。 這間辦公室的地面上鋪著厚重的紅色地毯,邊上很有歐洲風格的修著一處壁爐,正對入口的位置上擺著一張極其寬大的辦公桌。 壁爐附近燃著一根香,配合有些昏暗的光線,看起來跟剖腹現場似的……啊呸呸,這樣說太不吉利了。 只見此時此刻。 這間屋內正坐著三位年齡不一的霓虹男子,三人圍坐在辦公桌旁一邊喝著茶一邊聊著天。 鈴木厚人的眼珠微微轉動了幾下——他在離開辦公室之前,屋內只有一個人來著。 三人中坐在最中間的是個有些斑禿的圓臉男子,看起來和華夏末代皇帝溥儀有幾分相似,脖子修長耳朵寬大,赫然便是如今霓虹物理界第一人的湯川秀樹。 1949年成為第一位獲得諾獎的霓虹人后,湯川秀樹在霓虹國內的風頭一時無兩,用后世的話來說就是有些【破圈】了。 不知多少霓虹妹子高呼著想要嫁給湯川秀樹生孩子,妥妥的全民偶像。 畢竟這時候的霓虹還處于戰后的閹割期,經濟也沒繁榮到后來號稱可以買下海對面的泡沫時期,經濟文化兩方面都處于一個低迷狀態。 這種情況下湯川秀樹獲得了諾獎…… 怎么說呢,有點類似于后世零幾年那會兒華夏的劉翔和姚明,屬于真正的國民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