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節
距離實驗核彈一百米的機艙里活下來了一只雞? 這怎么可能? 要知道。 這次實驗的‘坤小姐’雖然只有50克濃縮鈾,比起動輒幾千克的常規核彈要小好幾個數量級,但它的威力也是需要視情形而定的。 距離爆心一百米位置的區域……遭遇到的沖擊顯然不會小到哪兒去。 誠然。 坐艙內的那只雞有p40飛機這個‘外殼’作為保護,單純的物理沖擊波或許有一定的可能性豁免——比如說飛機極其湊巧的以某個角度側翻云云。 這種情況在很多地震災害中也能偶爾得見,很多幸存者就是因為巧合的角度存活下來的,概率不高但也不至于特別離奇。 但問題是…… 實驗核彈爆炸產生的不僅僅是物理沖擊波,還有大量的核輻射呢。 遠距離的目標遭遇核輻射后或許可以撐個一段時間,但爆心一百米處的公雞卻幾乎沒有多少存活的機會。 因為這種距離之下,伽馬射線之類的高能射線會直接破壞動物的體內組織,導致生命活動不能維持。 具體原理則是超高的能量破壞了有機高分子內部的化學鍵,造成蛋白質變異,破壞遺傳基因,使得細胞失去再生能力。 組織失去了新陳代謝的能力,自然就壞死了。 一般情況下。 每小時10000倫琴的輻射照射一分鐘,便足以令人體死亡——雞的當量還要更低一些。 這種死亡時間通常不會超過五分鐘,可陸光達從清點人手到出發、抵達爆心處搜索、重新返回地堡……這些零零散散的時間加在一起,最少也都接近兩個小時了。 這顯然是個不太正常的現象。 想到這里。 徐云不由抬起頭看向了陸光達,對他問道: “陸主任,那只雞在哪里?” 陸光達聞言指了指隔壁: “在地堡的觀察室呢?!?/br> 早先提及過。 這處地堡的使命就是為了觀察、統計小規模核試驗的各種結果,因此內部除了指揮室、休息室之外,還準備一些特別的屋子。 例如指揮室邊上便是一間倉庫,內部存放有可以供三十人食用一周的糧食。 另外還設立有用于臨時治療輻射病癥的急救室,以及暫時安置核試驗樣本的觀察室。 其中觀察室的位置最為偏僻,墻體的厚度和防輻射的規格也是一眾地下室中最高的——沒有之一的那種。 隨后在老郭的帶領下。 徐云很快穿著防護服被推到了觀察室。 這間觀察室有點類似后世的博物館或者水族館,也就是三面都是墻壁正面是落地玻璃的布置方式,在這個時代的這種偏遠地區無疑稱得上大手筆。 此時此刻。 這間觀察室的內部沒有安置其他任何動物遺體,僅安置著……一只大公雞。 大公雞的身邊放著個雞籠,雞籠周圍撒著一圈飼料。 這些飼料的密度很小,零零散散的分布在了好幾米開外,公雞每吃幾口就要挪上幾步,顯然是陸光達等人有意為之的做法,目的就是為了觀察公雞的活力。 在徐云和陸光達來到玻璃邊緣后。 大公雞只是隨意抬頭掃了眼二人,接著便盯著徐云看了幾秒鐘,那表情仿佛在說: “厲不厲害你雞哥?” 徐云見狀忍不住撓了撓頭發: “奇怪,這只雞為啥這么盯著我?” 一旁的陸光達想了想,給出了一個解釋: “估計是聞到了同類燒雞的氣味?” 徐云: “?!” 而另一邊。 大公雞在看了徐云幾秒鐘后便收回了目光,繼續旁若無人的吃起了飼料。 見此情形,徐云忍不住眉頭一掀: “陸主任,這只雞精力很旺盛啊?!?/br> 陸光達嗯了一聲,伸手指了指大公雞的左邊翅膀,介紹道: “我們在這只雞的腳踝上發現了事先套上去的腳標,根據腳標上的編號我們很快鎖定了它的身份,是一只來自海岱省的蘆花雞?!?/br> “至于角標可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這玩意兒我就先不給你看了,反正只要知道它來歷就行了?!?/br> “這只雞的左翅在飛機的側翻過程中受了點傷,除此以外身體一切正常,活力甚至要比很多養雞場飼養的新漢夏還要好呢?!?/br> 徐云繼續觀察了大公雞一會兒,贊同的點了點頭。 新漢夏。 別看這名字聽起來有點汽車品牌的味兒,實際上它是最早一類育種出來的rou雞品種。 如今這個時代國內養殖的rou雞主要就是以新漢夏為主,數年后它們會與清遠麻雞和石岐雞進行雜交,培育出石岐雜雞。 接著石岐雜雞又會衍生出新狼山雞、新浦東雞和新揚州雞等品種,后世所謂的三黃雞便是石岐雜雞培育出來的后代。 至于白羽雞的引進則要等到十年之后,如今這個時期估摸著連陸光達都沒聽說過這個詞。 目前從外表上看,這只雞的活力確實要超過很多養殖場的飼養雞。 “對了?!?/br> 接著徐云忽然想到了什么,對陸光達問道: “陸主任,這只雞能活下來……會不會是因為咱們的實驗核彈出問題了?” 雖然早先的畫面和地面震動都證明了實驗核彈爆炸成功,但那些說到底都只是輔助性的證據,只能證明實驗核彈發生了核裂變。 但裂變材料的利用率是多少卻需要更精確的數據進行檢測,比如說小男孩的核裝料是豐度約80%的富集鈾,重量60kg,最終利用率卻只有12%。 如果實驗核彈的利用率不高,只是鼓起了戈壁灘的煙塵造成了視覺假象……這還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不過陸光達很快便搖了搖頭,打消了徐云的猜測: “沒有問題,我給你看幾份報告你就知道了?!?/br> “小陳,你把資料拿一下給我?!?/br> 聽到陸光達這番話。 陸光達的警衛員陳明生立馬道了聲是,從一旁的桌子上拿來了一疊報告。 徐云順勢接過,慢慢翻閱了起來。 “光脈沖相位因子64.92,時域全寬符合包絡函數……” “次聲波……” “流動雷諾數2.65……” “放射性存留……” 看著看著,徐云的眉頭便下意識緊蹙了起來。 眾所周知。 這年頭的科學技術相對有限,不過一些比較早期的檢測技術多多少少還是已經有了一些成果或者相應手段。 比如說徐云此時在看的放射性輻射檢測報告。 雖然這份報告沒有后世那樣包含了工頻電場、粒子強度儀、氣溶膠測量或者大型核場成像,但一些重要參數還是不缺的。 比如說光脈沖。 當初在氣象多普勒雷達原理的時候提及過。 對一個脈沖的描述,通常是用載頻加包絡的形式來描述。 包絡就是脈沖的波包輪廓形狀,而載頻一般是取脈沖的中心頻率,同時應要求包絡對時間的變化速率遠小于載波頻率。 一個脈沖描述為e(t)=ee(t)exp[i(wpt+Φ)]其中ee(t)表示包絡,wp表示載頻,Φ是相位因子,會決定脈沖的細節形狀。 光脈沖則會在其中加入一個chirp,也就是業內所說的啁啾,指的是就是在時域上出現載波頻率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chirp給包絡函數增加了一個復振幅,通過這個復振幅參數的計算就能還原出包絡函數,然后反推出核彈爆炸時的光脈沖情形。 非常簡單,也非常好理解。 其余的刺身波和流動雷諾數也是差不多的概念,相關的計算環境早在徐云來之前就被項目組的其他同志完成了。 如今徐云一眼看去,這些參數都沒什么問題。 但因為沒問題,才讓徐云感覺自己遇到了大問題…… 畢竟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種量級的輻射之下,這只雞都應該必死無疑才是。 甚至如果再靠近爆心一點,它就會徹底融化。 眼見徐云面露思色,陸光達也嘆了口氣,繼續補充道: “另外根據我們的搜尋,距離爆心其他位置的活禽樣本也全都失去了生命體征?!?/br> “其中有幾只雞和猴子離爆心的距離還超過了五百米,它們要么被安置在山洞,要么在吉普車里模擬駕駛員?!?/br> “同時p40戰斗機的機體方面我們也進行了初步檢測,座艙內部的輻射劑量……和當年的廣島外圍都有的一拼了,所以顯然不可能是機體結構阻隔了核輻射?!?/br> 徐云下意識也點了點頭。 p40戰斗機要是有抗輻射的黑科技,那么當年的兔子們早就可以點gg了,哪可能贏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