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節
幾根草叢瘦弱地倒伏在黃沙之上,隨著風的吹拂,發出嘶啞的呼喚聲。 上輩子徐云雖然出差不少,但主要都是在沿海城市兜兜轉轉,內陸也就川省徽省去的比較多,烏市這邊基本上沒有來過。 這個時代背景配上機場周圍荒涼的曠野,莫名令人有些感慨。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 在拐過一條土路后,徐云等人的面前出現了幾只駱駝的身影。 駱駝駝峰的兩側拴著沉重行囊,步履艱難的緩緩前進,又規律的吐出長長的舌頭在灼熱的空氣中盡可能的散著熱。 駱駝隊伍的最前方是兩個帶著很明顯柱州容貌的中年人,在徐云的注視下從窗外一閃而過。 坐在徐云身邊的陸光達也注意到了被他們輕松超越的駱駝車隊,對親自擔任司機的沈愿符問道: “沈排長?剛剛咱們超過的這些人是干什么的?” “哦,您說他們啊?!?/br> 沈愿符朝后視鏡掃了眼后方,臉上的表情沒多少波動,很平靜的解釋道: “這些都是柱州當地的居民,在咱們來的另一個方位上有個官方集市,會按比市場價高一點的價格收各類水果?!?/br> “所以有些柱州居民為了能多賺幾分錢,就會大老遠的跑過來賣特產,其實還是蠻辛苦的?!?/br> 陸光達這才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柱州雖然地段偏僻并且很多地方荒涼無比,但它卻是個知名的水果產區。 葡萄、哈密瓜、香梨……這些都算是知名產品。 在眼下這個時代,很多柱州水果甚至會賣到國外,為國家換取珍貴的外匯。 例如庫爾勒香梨。 這種水果目前算是硬通貨之一,國際上名氣很大,連西方不少國家都在和兔子們進口。 因此國家便長期在柱州設立了一些集市,以相對高點的價格向當地居民收購水果。 這種溢價一來是惠民補貼,二來是換取外匯后兔子們反倒還能賺不少,長此以往便形成了一個比較成熟的交易體系。 隨后陸光達看了眼窗外的風沙,微微皺起了眉頭,有些憂心的道: “可是沈排長,柱州這邊這么荒涼……他們難道不怕迷路嗎?” 沈愿符卻聳了聳肩: “怕,當然怕了,不瞞您說,每年柱州這邊都會因為這事兒失蹤好些人呢?!?/br> “不過大家都要為生計考慮,這種風險在生活壓力面前自然是可以克服的了?!?/br> “畢竟只要不遇到太惡劣的天氣,在烏市周圍失聯的可能性也不高,但要是沒收入那就是真得餓死了?!?/br> 說罷。 沈愿符又想到了什么,車速逐漸放緩了幾分: “其實當地人還好了,多多少少有些生存經驗,很多時候看天色就能猜到接下來會刮風還是下雨?!?/br> “可咱們這些來建設基地的隊伍就不一樣了,缺乏這種經驗積累,所以這些年沒少有同志……哎!”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激起了什么記憶,沈愿符連話都沒有說完便搖頭嘆起了氣。 不過他后半截話雖然沒有說完,但無論是徐云還陸光達卻都聽懂了他的意思。 車內的氛圍頓時變得有些沉重了起來。 早先提及過。 原子彈的研發主要有三大心臟,也就是221基地、504廠以及羅布泊馬蘭基地。 這三大心臟的選址并非是在地圖上隨便畫個圈那么簡單,這三個地點都有極其嚴格的地段要求。 比如作為最終核爆點的核爆基地。 它的要求便是保密程度高、地質結構穩定、同時周圍要有大量空余的無人區來避免核爆的后續影響。 最開始的時候,毛熊專家定的地址是在敦煌附近,核爆心距離敦煌只有130公里。 但后來考慮到莫高窟中文物的保護問題,上頭才決定把試驗基地改到了羅布泊。 羅布泊基地毗鄰博斯騰湖,因為核試驗生活區周圍長滿了美麗的馬蘭花,所以才被取名叫做馬蘭基地。 整個馬蘭基地的面積多達1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浙省的總面積大小——核爆有個破壞半徑,這個面積的量級可以承載300萬噸當量的核爆沖擊。 但正因如此。 羅布泊的地理位置堪稱與世隔絕。 在沒有衛星導航定位的這個時代,無論是進入還是離開基地都很容易迷失方向。 有時候哪怕是數十人的車隊,都很可能跑了幾個小時才發現自己走錯了路。 兔子們為此甚至還付出了不少代價。 馬蘭基地正式成立時間是在前年的6月13日,基地負責人是赫赫有名的核司令張將軍。 他的兒子張旅天曾將父親的一生歸納為一段話: 八年抗戰,淮海鏖兵,長江飛渡,上甘嶺前令美帝喪膽; 遼東演軍,西陲踏勘,戈壁馬蘭,蘑菇云騰挺中華脊梁! 張將軍當時帶領了一批剛打完半島戰爭沒幾年的老兵來到了羅布泊,親自帶隊籌建起了馬蘭基地。 整個過程的艱辛自不必說,最令人遺憾的是…… 在羅布泊基地的建立期間,一共有124位同志失蹤在了各種任務途中,其中光是基地建立之前尋找水源的過程中,便有43人下落不明。 在這種環境里。 下落不明這四個字,基本上與死亡無異。 他們當中有80%的人連一張黑白的集體照都沒有留下,只有孤零零的名字被刻錄在紀念碑上,至死都在戍衛著自己熱愛的國土。 由于某些問題,即便是光環也不可能讓徐云穿越到今年之前。 因此對于這部分烈士,徐云只能從情感上對他們表示哀悼與敬意。 …… 或許是因為話題沉重的原因。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車內三人幾乎都沒怎么出聲談話。 頂多就是在車子翻越天山的時候沈愿符提了一嘴,徐云和陸光達客套的回了幾句話罷了。 八個小時后。 徐云所乘坐的吉普車面前,緩緩出現了一座大型基地的輪廓。 很明顯。 馬蘭基地到了——其實馬蘭基地距離烏市機場只有350公里左右,車隊正常行駛只需要六個甚至五個小時出頭。 不過考慮到徐云的身體情況以及部分專家舟車勞頓,沈愿符便刻意降了些速。 好在柱州這地方不同于內陸,即便是晚上八九點天都未必會暗,因此車隊在降速后倒也沒遇到太大的問題。 隨后隨著距離的拉進,這座基地的外觀也越來越清晰了起來。 不同于221基地的工業化風格。 馬蘭基地給徐云的感覺就一個字: 大。 基地內幾乎沒有三層以上的建筑,建筑群只有幾簇,其余的建筑之間距離都很遠。 與此同時,基地內正有大量的戰士在用鐵鍬錘子等工具平整著基地,應該是在加固地勢。 還有一些戰士則在進行著日常訓練,再遠一點的位置上甚至還能聽到一些槍響。 沈愿符則駕著車一路向前,又開了接近半個小時,才停到了一處小樓之外。 小樓的高度只有兩層,不過橫向面積不小,周圍的墻壁上還寫著一些標語,看起來應該是辦公地點。 此時此刻。 小樓外正站著十多位年齡各異的男男女女,其中領頭的是一位穿著軍大衣、鼻翼開闊的中年男子。 刺啦—— 待車子停穩后。 陸光達打開車門從中走出,徐云的助理牟方東則帶著三位首都特衛將徐云的輪椅抬了下來。 與此同時。 軍大衣男子也帶著眾人來到了吉普車附近,主動朝陸光達伸出了手: “光達同志,歡迎來到馬蘭基地,咱們有些年沒見了吧?” 陸光達同樣客氣的朝他伸出了手: “張同志,咱們有快兩年沒見了?!?/br> 軍大衣男子的左手用力在陸光達手背上拍了拍,接著說道: “來,光達,你們舟車勞頓,我先和你介紹介紹這幾位同志吧,大家認識完你們就先去休息,具體的事兒咱們明天再談?!?/br> 陸光達自無異議。 他們從221基地出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4個小時,其中大半時間是在路上顛簸,不少同志已經萎靡的跟進去賢者時間似的了。 這種情況下硬要工作其實也可以堅持堅持,但效率必然會很低,工作過程中也很可能出現失誤。 而任何細微的失誤,都可能會讓這次實驗功虧一簣。 因此與其這時候硬著頭皮強行堅持,還不如先去休息休息明天再戰,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眼見陸光達沒有意見,軍大衣男子便指了指身邊一位發際線略高的男子,說道: “光達,我先和你介紹一下這位同志吧,這位是魔都來的地質學家,名字叫做……” “彭加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