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節
當時他的小兒子同樣也在現場,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3歲。 此時此刻。 高元明似乎對老郭的出現有些錯愕,只是扶了扶眼鏡,干巴巴的抬頭看著老郭: “額……郭、郭主任,您……您怎么來了?” “我要是不來就出事兒了!” 老郭聞言朝著高元明冷哼一聲,沒好氣道: “老高,我問你,如果我和小韓沒出聲攔著你,你是不是真準備把這些元件全藏起來?” 老郭的臭臉可不是裝出來的,他是真有些生氣了。 早先提及過。 hochtief公司生產的這批線性震蕩檢測元件保密級別很高,所以基地內有權限接觸它的人并不算多。 因此在很早之前,基地核心層便已經對這批元件做好了后續安排: 基地收到元件后立刻由六分廠秘密接收,并且交由高元明這個總工程師進行安裝調試,基地方面只通知到副廠長層面。 這個安排其實是沒什么問題的,畢竟高元明是六分廠的一把手,能力方面毋庸置疑。 如果不是后來他在爆轟實驗過程中壯烈犧牲,不說兩彈一星功勛吧,至少一個華夏工程院院士高元明是跑不了的。 如果硬要做個對標,高元明大概和輕核組的黃祖洽是同一個“知名度”。 結果誰能想到。 高元明的能力沒毛病,但是思想卻出了問題——潛藏在他體內的節儉基因突然覺醒了。 看著怒氣沖沖的老郭,總算回過神的高元明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發,解釋道: “郭工,我只是有點兒這想法罷了……老劉他還沒發表意見郭工你就到了……” 高元明口中的老劉是個40多歲、個子很高但有些瘦弱的男子,名字和銅牙鐵齒紀曉嵐里頭和珅的管家一樣,叫做劉全。 劉全是6分廠的副手,同時還兼任分廠黨務方面的負責人,職能上有些類似政委。 在老郭和徐云到來之前,高元明的那番話就是對劉全說的。 眼見老郭朝自己看來,劉全便也跟著點了點頭,幫高元明做起了解釋: “沒錯,郭工,我和老高也剛從1號工位過來沒幾分鐘,你看我們頭上的汗都還沒干呢?!?/br> “1號工位那邊的元件我們都已經規劃好了,數量只有六個,不過2號工位這邊的要多不少?!?/br> “大概老高有些舍不得這么多的元件用不了幾次就要報廢,所以才冒出的這個想法吧?!?/br> 很早以前提及過。 六分廠的全部工位都是底下冷爆試驗場,面積各有不同,以此來應對各種量級的實驗。 其中2號工位是六分廠5個冷爆工位中最大的一個,面積足足有上萬平米,屬于規劃中原子彈最終的冷爆實驗場所。 劉全提到的1號工位面積則只有170平米,二者的面積相差大幾十倍,需要的元件數量自然也不在一個量級。 就像你買衣服一樣,路上看到一件30塊錢的衣服,你可能覺得挺好看隨手就掃碼買下來了,哪怕后來沒怎么穿也不會覺得特別心疼或者浪費。 但2500塊錢的衣服……如果不是重要到極致的場合,否則一般人基本都很難狠下心去付款。 眼見劉全在幫自己做解釋,高元明便也有些悵然的嘆了口氣。 只見他朝老郭攤開手掌,露出了掌心里一塊光盤大小的元件,開口說道: “郭工,你看,這就是那啥德國佬制造的線性震蕩檢測元件?!?/br> “這玩意兒直徑連十厘米都不到,成本就要五美刀,還頂多還只能用兩三次……說實在話,我是真舍不得啊?!?/br> “所以我就想著要不咱們把它省下來用到其他地方,畢竟咱們國家現在需要這玩意兒的項目還挺多的,別的不說,五師同志他們的導彈項目肯定就使的上……” 聽聞此言。 老郭尚且沒有表示,站在他身后的喬彩虹和牟方東卻悄悄點了點頭。 高元明這番話其實挺符合這個時代的觀念的,對于喬彩虹牟方東這些沒多少科研認知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沒辦法,還是那句話,這年頭的兔子是窮怕了。 其實別說這個年代的成年人了,哪怕是這個年代剛出生的嬰孩,不少人在后世的2023年都依舊保留著類似的觀念。 因此在眼下這個時期。 高元明的話明明是個歪理,后世的人一聽就知道有問題,卻愣是能讓不少人感覺說的其實沒毛病。 而就在高元明侃侃而談之際,一旁的徐云卻出聲打斷了他: “高工,你說的不對?!?/br> 高元明頓時一怔,下意識轉頭看向了徐云。 眼見高元明的視線朝自己望來,徐云忍不住深吸一口氣,認真說道: “高工,你的想法我可以理解,但恕我個人很難贊同?!?/br> “沒錯,咱們國家現在確實很窮,窮到恨不得把一分錢掰成兩半來花,但越是如此,咱們在一些應該投入的方面就不能省著錢?!?/br> “像你說的用人力代替線性震蕩元件,這種做法長期來看是可以省點兒錢,您的覺悟咱們先不說,咱們就事論事來談談——您覺得人力觀測能有這些儀器精準嗎?” “您在這兒少用了幾個元件,大呼省了二三十美刀,但一旦人力統計的數據出了錯,那到時候實驗組的同志們就遭殃了?!?/br> “保守點他們要再花一些人力物力去重新驗證,這里的成本何止二三十美刀那么簡單?” “萬一再嚴重點,因為統計出來的參數有誤,實驗室試制的時候出了問題……那到時候可就不是多少錢的事兒了?!?/br> “我和郭工可是剛從17分廠那邊過來,17分廠夏敏同志的丈夫……也就是王立明工程師是怎么出事的,高工您不會不知道吧?” 說到最后。 徐云的語氣中已經帶上了一絲冷意。 他沒有先從成本上對老郭進行解釋,因為他很清楚這種理由不足以讓老郭改變思想。 例如在他穿越來的后世。 徐云曾經在21年的時候給他老爸老媽買了架戴森的吸塵器,雙十一期間也就四千多塊錢吧,那時候徐云一個月收入都有三萬多了,住的還是老家小縣城。 結果徐云父母卻到23年都舍不得用那架吸塵器,理由是家里的布局不適合用這么好的吸塵器,讓徐云又氣又無奈…… 因此徐云很清楚,對于節儉習慣的人來說,哪怕你把一個東西解釋得極其廉價,他們該省還是會省。 所以他這次換了個思路,直接從另一個角度進行反駁。 你高元明用人力的理由不就是因為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嗎?這個覺悟是很高,但如果獻出生命的是其他人呢? 畢竟爆轟實驗室的參數一旦出了問題,一分廠和二分廠的炸藥制作車間確實有很大概率受到影響。 夏敏的丈夫王立明當初出事,就是因為工廠給出的參數有誤,稀釋硝化液的升溫階段沒有把副產物完全氧化,最終在硝解反應時發生的意外。 除非高元明敢拍著胸脯說自己的rou眼觀測能比元件精準,否則他肯定沒法接下徐云的話。 他敢胸部一挺把自己的命豁出去,但奉獻別人的生命就屬于另一種概念了,至少高元明沒這臉干這種事兒。 眼見高元明一副卡殼的模樣,徐云便又將打蛇棍隨了上去: “另外高工,您也是搞科研的人,體積和價格這種邏輯您又怎么說得出口呢?” “別的東西都先不提,就說咱們基地庫房里那些氣體擴散膜,那一片可比這元件要貴的多了?!?/br> “限制一個零部件價格的不是體積,而是工藝和研發水平,您信不信再過個幾十年,有些生產成本不過幾毛錢的東西能給你賣個上百美刀?” 高元明再次一滯。 徐云所說的氣體擴散膜就是504廠當初因為毛熊動了手腳而失敗的產品,主要用途是離心機中濃縮鈾的分離。 一片氣體擴散膜大概就巴掌大小,和hochtief公司的線性震蕩元件差不多,但厚度卻只有毫米級別,一片的成本高達接近20塊華夏幣。 按照現在這個時期的匯率,它的成本還真要比五美刀來得高。 接著徐云嘆了口氣,給高元明扎了最后一刀: “還有,高工,您說的五美刀是這種元件的零售價,咱們買它可用不著這么多錢?!?/br> “我之前和畜牧隊的貢布同志計算過,大概三百頭驢沒日沒夜干上一個禮拜出的頂漿分泌液,就夠制備一噸重的驢漿薄膜了?!?/br> “等咱們黑水虻養殖中心徹底建成,整個過程的成本就只剩下了電費以及其他一些化學材料的支出,大概一噸薄膜也就十來塊錢吧?!?/br> “而咱們一噸驢漿薄膜能換來的元件足足有一百枚,也就是一枚線性震蕩元件大概就一毛錢的樣子?!?/br> “另外這項交易還是咱們的重點工程,也就是德國人的供貨序列還要排在毛熊前邊,即便德國人啥時候終止交易,到時候咱們到手的線性震蕩元件也都夠接下來使用的了?!?/br> 聽到徐云這番話,一旁的老郭下意識點了點頭。 不同于和毛熊的可樂合作。 可樂這玩意兒的交易時常再怎樣都能持續個七年八年,運氣好和原本歷史中那樣維持二十年都有可能,屬于一個相對穩健的長期貿易。 但hochtief公司的線性震蕩元件卻不一樣。 這種零部件兔子們短期內很難具備工藝,而兔子們和德國人的關系又不太穩定。 不出意外的話。 兔子們和德國、高盧以及英國的三方交易,頂多保密個一年兩年的樣子——兔子們只要保證串列式加速器到國內之前消息不傳出去就行。 因此兔子們便將與hochtief的元件交易排到了一個很靠前的位置,計劃在兩個月內能交易到一萬枚以上。 三次最大量級的冷爆實驗大概會損耗20枚線性震蕩元件元件,一萬枚線性震蕩元件足夠支撐一千五百多次冷爆實驗了。 兔子們原本歷史中的冷爆實驗也不過四百多次,其中主要還是小規模冷爆,全當量冷爆的次數連二十次都沒有。 哪怕是算上氫彈和中子彈,這些線性震蕩元件也足夠用了。 當然。 這個只是理想化的狀態,畢竟能不能湊到這么多的本土驢頂漿分泌液還不好說…… 總而言之。 隨著徐云這三番話的懟臉,高元明哪怕內心再有想法,也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了。 只見他沉默了足足有好一會兒,彼此間對視一眼,最終幽幽的嘆了口氣: “行,韓立同志,我說不過你,就按原本的方案來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