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節
是巧合? 還是命運的安排? 當年徐云在選修流體力學的時候也曾經對這個問題產生過疑惑,后來還是一位很好心的學長在圖書館給他做了個解答。 那位學長畢業后去了金城的近物院,可惜12年的時候因為交通事故左腳截肢,最后離開了科研領域,如今徐云也聯系不上他了。 而且令徐云印象很深的是。 這個問題需要通過本構方程各項同性的假設進行解答,但那位學長的解釋卻絲毫不涉及數學計算,只考驗一人的理解能力。 如今既然又遇到了相同的問題,就讓那位學長的答案來給周毓麟解惑吧,或許這個解釋還會因此而在這個時空變得小有名氣呢。 隨后徐云頓了頓,雙手在空氣中比劃了一個類似天津飯太陽拳的姿勢,對周毓麟周毓麟解釋道: “毓麟同志,暫不考慮熱效應,請你觀想出一團恒溫氣體,它均勻地膨脹或收縮,此時不存在剪切運動?!?/br> “首先我們想象這坨氣體先均勻膨脹至某體積,再均勻收縮回初體積,如果不存在粘性力,應力剛好等于壓強,那么兩個過程的總功為零,對吧?” 周毓麟思索片刻,摸著下巴點了點頭。 徐云則又說道: “但各種實驗現象告訴我們,現實世界沒有那么完美,損耗是經常存在的?!?/br> “也就是說,只要去擾動了這坨氣體,即使最后把它恢復原樣,我們也得付出一點功?!?/br> “要實現這一點,就要求氣體均勻膨脹時應力比壓強小一點,少對外做功;均勻收縮時應力比壓強大一點,讓外界多做點功?!?/br> “于是呢,這種均勻膨脹時會產生損耗的流體,在不存在剪切運動時也會有粘性力,且此粘性力和壓強一樣是法向的——這就是法向力的由來?!?/br> 周毓麟一開始整個人還有些愣神,有些沒理解徐云舉例額想法。 但徐云說到一半的時候,他的眼睛便逐漸泛起了莫名的光華,并且越來越亮。 等到最后,他的雙目之中已然盡是興奮之色! 啪! 只見他用力一拍掌,下意識的贊嘆道: “妙啊,這可太妙了,韓立同志,你真他娘的是個天才!” 周毓麟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這個問題還能這樣解釋? 之前課題組眾人試過從熱力學定理出發,試過從自由能不等式進行討論,但唯獨沒想到徐云的這個角度。 今天他還以為徐云要想推導非線性中子運輸方程那樣羅列一大堆公式,所以還特意帶了厚厚的一疊算紙呢。 結果徐云居然另辟蹊徑,用一個空氣聚合的粒子就把整個問題給解釋清楚了。 數秒鐘后。 周毓麟忽然想到了什么,又是一拍手,用更快的語速對徐云說道: “韓立同志,你的這個說法……是不是也可以這樣理解?” “所謂粘性的本質,其實就是分子間的動量交換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br> “分子彼此之間不斷的互相穿過,也就是這個面上存在質量交換,所以出現了法向速度?!?/br> “而如果一個流體微團前方的分子與它有法向的運動速度,那么就相當于有分子在拉或者推這個流體微團,這樣就產生了粘性正應力?” 話音剛落。 這一次,發愣的人從周毓麟變成了徐云。 好家伙。 雖然周毓麟舉的這個反例沒有大于那么夸張,性質上依舊未脫離概念本身,但這理解能力卻著實有些驚人…… 而且周毓麟真按照這個思路推導下去,他還會發現另一件事。 也就是…… 粘性正應力在某些流體中的受力積分結果等于0,就是說實際上并不起作用。 一旦周毓麟發現了這個情況,那樂子可就大了…… 隨后徐云深吸一口氣,盡量讓自己冷靜下來,對周毓麟說道: “沒錯,毓麟同志,你的這個例子同樣也是正確的,這個問題也可以按照你所提的法向速度去進行解釋?!?/br> “不過無論是哪種說法,有了它們釋義以后,您組內的爭議應該可以暫時中止了吧?” 周毓麟聞言連連點了點頭,語氣感慨中帶著一絲無奈: “可以了,可以了?!?/br> “韓立同志你有所不知,昨天我們組里有兩個同志在討論的時候因為意見相左,最后可是動了真火呢?!?/br> “要不是我們拉開的早,說不定昨天就要上全武行了——他們倆平時其實都很安靜?!?/br> “說到底還是咱們的項目壓力太大了,很多人長期緊繃著一根弦,心理壓力沒法釋放就容易這樣,哎……”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周毓麟看似隨意的吐槽,卻讓徐云注意到了一件自己之前疏忽的事情: 基地成員的心理建設。 221基地由于保密原因長期與外界隔絕,雖然明面上的占地面積有一千多平方公里,但其中很大部分都是遼闊的草原。 對于221基地的員工來說,他們數年內都只能單調的在兩點一線往來,頂多就是能去十八分廠偶爾看看電影。 這年頭的普通人雖然外出沒后世那般勤快和便捷,卻也不至于長期都要被束縛在某個地點——普通工人逢年過節去鄉鎮走親訪友還是很常見的。 這種情況下很多工人還長期與丈夫、妻子或者父母孩子分居兩地,甚至一兩年打不了一通電話。 研究人員身上則有著原子彈研發這個“使命”帶來的負擔,因此基地成員的心理健康并不是一個可以忽略的小問題。 這種壓力雖然不至于讓人變成李火旺那么瘋狂,但肝火旺卻妥妥沒跑。 尤其是基地里的一些青工,隔三差五就會斗嘴打架——不過一般打了沒兩拳就會被邊上的人拉開了,所以倒也沒出什么人命。 根據后世原子城的檔案,有30%的職工在221基地都被扣過分甚至記過小過。 還是那句話。 一萬多人的廠子,其中有大半數工人教育程度不高,注定了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生很多問題。 這種問題不是說靠覺悟或者糧食魚rou就能解決的,必須要有合適的心理疏導才行。 過去這段日子徐云一直都把重心放在了技術布局上,倒確實有些忽略了基地職工的心理健康。 如今想來。 是不是能想想什么合適的方法,相對有效的疏導一下大家的壓力呢? 比如說集體剃驢毛減壓? 徐云皺著眉頭仔細想了想一會兒,發現在這種環境下硬想還是有點難想出頭緒。 于是他便暫時將這件事兒拋到了腦后,準備抽空再仔細想想有沒有什么好辦法。 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解決掉周毓麟的第二個問題: “毓麟同志,您說的另一個問題是什么?” “另一個問題啊……” 周毓麟聞言表情立馬嚴肅了不少,顯然這個問題要更加嚴峻一些,只聽他對徐云說道: “韓立同志,這個問題就要比法向應力復雜很多了,和輻射傳遞方程有關?!?/br> “我們原先對輻射傳遞方程的推導沒有考慮非線性中子的情況,構造出的介質流體力學框架如今已經報廢了,這沒什么好說的?!?/br> “但眼下考慮了局部熱平衡狀態之后,框架構造的基底方程我們卻找不到合適的思路?!?/br> “韓立同志,你在熱力學方面的造詣很高,所以今天我想找你來幫個忙,看看能不能給出一個比較合適的思路?!?/br> 徐云聞言,下意識微微蹙起了眉頭。 輻射傳遞方程啊…… 這確實是個原子彈研發過程中的難點。 早先提及過。 帶電粒子平均自由程遠比中子的小。 在一級近似下,可以把系統中的帶電粒子看成隨時都處于局部熱平衡狀態,而考慮中子在較大范圍內所進行的質量、動量、能量的輸運。 在非線性狀態下,這種輸運過程的數學表達式就是徐云和陸光達推導出來的非線性中子運輸方程。 與此同時。 這種非定型的中子Φ值,也會影響到輻射傳遞方程模型的推導。 原因很簡單。 熱量通過三種方式傳遞: 傳導、對流、輻射。 其中的輻射,便是電子、光子及中子等粒子作為媒介來實現熱能的轉移。 但是這些粒子的行為更像是耗散或者流出,這些粒子除了運輸能量,還帶走了一部分動量。 因此相關方程的推導需要引入很多復雜的參數,甚至還要考慮吸收系數以及散射角度。 這種框架的構造本就很難了,中子Φ值的加入等于讓周毓麟等人又多了個參數要考慮。 這就像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難度肯定要比二元二次方程更低一些,因為前者在次方相同的情況下只有一個未知數。 說來也巧。 周毓麟他們之前解決的分段多項式函數重建以及一維完全氣體他其實并不算精通,僅屬于大致能猜到解決方式但不太了解的情況——就像很多人知道湍流肯定要涉及ns方程組,但ns方程組的表達式你讓他寫就寫不上來了。 但考慮了局部熱平衡狀態之后的架構建立,卻恰好是他的熟悉方向。 因為他當初在成飛工作的時候恰好負責過這方面的理論研究,不過研究框架并不是原子彈,而是為了研究耦bgk分子動理學的一個解。(不是動力學打錯了哈,就叫動理學) 因此他頓了頓,斟酌著說道: “毓麟同志,不瞞你說,當年我在劍橋大學讀書的時候,認識過一位精通熱力學的學長,叫做蕭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