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節
“額,這是……魚竿?” 沒錯。 老郭麻袋里裝著的,赫然便是一根分成了幾節的魚竿,以及一副漁網之類的漁具。 老郭則似乎對徐云的驚異之色顯得很滿意,大抵是有一些特殊的惡趣味吧,不過嘴上還是解釋了起來: “嗯,這是一根手桿,邊上的是漁網和抄網,基地的抽水機被建筑副業隊的同志拿去用了,今天就沒帶那玩意兒?!?/br> 說罷,老郭忽然想到了什么,上下打量了一番徐云,目光重點在徐云的手上關注了一會兒: “小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得手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吧?” 徐云聞言老老實實的點了點頭: “嗯,左右手都恢復的差不多了,以前左手鍛煉的多,所以左手相對右手恢復的要更好一點?!?/br> “前幾天我請彩虹同志幫忙試著拎了拎水壺,發現可以照常把它提起來?!?/br> 聽到徐云這番話,一旁的喬彩虹也跟著點了點頭。 此時距離徐云從火場中被救出來已經過了快兩個月了,雖然徐云的下肢依舊沒有任何感覺,但上肢……準確來說是兩支手恢復的卻還算不錯。 當然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徐云當初燒傷的核心區域是臉部和胸口,雙手由于姿勢的緣故傷勢本來就沒那么重——當時徐云身上一共有七處骨折的區域,但沒有一處在手上。 眼下兩個月過去,徐云的雙手倒也逐漸恢復了過來。 如今徐云的左右兩手不說握拳打人吧,至少正常的提拉東西已經沒多少問題了。 畢竟光環既然讓徐云穿越到這個時代完成玉璽任務,那么肯定不能讓他徹底變成一個植物人: 行動力沒了還好說,聽力視力受點損失影響也不算大,但對話和寫作能力肯定是保留下來的。 否則以現在兔子們的知識儲備來說,你讓徐云念個λ估摸著都沒多少人懂呢,更別說那些復雜的公式了——不信的同學可以翻到任意一頁公式,然后用聽書模式聽一聽啥叫惡魔的低語…… 總而言之。 在必然和巧合的雙重作用下,徐云的雙手已經恢復的臨近常人了。 隨后老郭伸手在徐云的肱二頭肌上摸了幾下,輕輕扶了扶眼鏡: “嗯,身體蠻結實的嘛?!?/br> 接著就在徐云以為老郭要杰哥附體的時候,老郭忽然拋出了一句令他相當意外的話: “小韓,既然如此,想不想和我出趟基地,去釣個魚?” 第604章 基地漁業隊 “哈?” 廠辦外。 看著老郭麻袋里的魚竿漁網和他躍躍欲試的表情,徐云整個人卻陷入了懵逼狀態。 釣魚? 這是什么鬼? 他可從來沒在資料里看到老郭釣魚的記錄啊…… 不過數秒鐘后,徐云便也反應了過來。 是哦,釣魚這種愛好實在是太不值一提了,沒有資料專門記錄倒也正常。 而且老郭作為一名科研人員,有釣魚這種靜心的愛好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歷史上有些人物的愛好,甚至要比老郭還奇葩很多很多呢。 比如說霓虹的野口英世。 這位是近代日本醫學史上的風云人物,被日本人奉為國民科學偶像,甚至被尊稱為醫圣。 如今最小面額的新版一千日元紙幣上,就印著他的頭像。 而這位霓虹名人最喜歡的事兒呢,就是去逛窯子。 并且他和柳永不一樣,他逛窯子是花錢的,而且為了湊夠這些錢還搞過很多saocao作。 1895年的時候。 19歲的野口向恩師和同學借了40日元去求學,這筆錢按購買力計算相當于如今的5、6萬華夏幣吧。 為了不負期望,他在臨行前還在家中柱子刻下文字: 不得志則永不歸。 結果剛一到東京,他就把這錢花到了窯子里,一個月后就一貧如洗了。 后來他進入了北里傳染病研究所,沒錢逛窯子的時候就把研究所里的藏書偷出去賣了錢,被發現后就被開除了。 小說家坪內逍遙所撰寫的小說《當代書生氣質》就是以他為原型,書中的醫學生野口精作原本前程遠大,卻因放蕩墮落而貽誤終身。 如果不是好友守之助抵押全部家當給高利貸供野口赴美留學,霓虹的醫圣多半就要隕落在天臺了。 又比如曾國藩,這位大佬最喜歡的就是給人寫挽聯。 為此他還天天派下人出門去找誰快死了,最離譜的是他還喜歡給活人寫這玩意兒。 還有理查德·瓦格納,歷史上知名的藝術家。 此君得了一種累及真皮淺層淋巴管的皮膚病,不知從哪里搞了個偏方,然后就是持續了三十多年的灌腸,而且一天還兩次…… 因此和這些奇葩愛好比起來,老郭的釣魚還真不算啥。 加之徐云上輩子也是個知名的釣魚大師,寫書的筆名都是大師釣魚人,所以便當即擼起了袖子: “釣魚?當然沒問題,如今我雖然身子還沒全好,但提個魚竿還是沒什么問題的?!?/br> “郭工,不瞞你說,我在釣魚這塊也稱得上頗有心得,想當年我還有個外號,人稱日釣三桶來著?!?/br> 老郭聞言,眉頭頓時一揚: “哦?那我可是要好好見識一番了,基地論釣魚還沒多少人比我強的呢?!?/br> 說完他又看向了徐云身后推車的喬彩虹,猶豫著道: “彩虹同志,你是跟著我們一起過去,還是先把小韓交給我照顧?” 喬彩虹立馬握住了徐云輪椅的把手,微微一嘆: “得了吧,郭工,還交給你照顧呢——你們這些男同志真玩起來估摸著智商都得歸零,到時候保不齊韓立同志被魚拖走了都發現不了?!?/br> “反正我今天沒啥其他任務,就干脆跟你們去一趟好了,不過我得先去和林主任說一聲?!?/br> 老郭對此自是欣然應允: “如此最好,彩虹同志,那就辛苦你一回了?!?/br> 隨后喬彩虹回職工醫院和林宇做了個報備,回來時還帶了個小藥箱,箱子里裝著一些藥品和徐云午餐要喝的驢毛湯,匯合后三人便出發了。 十多分鐘后。 老郭帶著徐云和喬彩虹二人從職工列車上走下,抵達了二分廠的一處空地。 這處空地徐云倒并不算陌生,當初他還是七分熟的時候就是從這兒被老郭帶進基地的,如今一轉眼都已經快三分熟了。 這里也是整個221基地與外界連通的一處重要節點,各種不需要火車運輸的物資基本上都是從這兒被運進的基地。 只見此時此刻。 這處空地上赫然停著十二三輛的軍綠色運輸車,每輛車上都有一些青工在邊交流邊忙活著什么: “十七……十八……十九……咦,俺們四組的漁網少了一副!哪位同志有看見的四組編號的漁網嗎?” “三哥,我這兒有副多出來的,你看看這是不是你們組的?” “勞駕丟過來我瞅瞅……沒錯,就是我們組的,謝了您叻!” “宋副處長,六組物資點數完畢,魚叉斷了一把!” “小陳,你去再和氣象指揮處的同志聯系一遍,最后確認一次氣象情況!” 看著熱熱鬧鬧的現場以及各式各樣的漁網,剛抵達空地的徐云不由有些發愣。 我去,這啥情況? 原先他以為老郭所說的釣魚,只是去海晏縣附近的某條河邊甩兩桿罷了,可看現在這架勢…… 驀然,徐云忽然想到了什么,轉頭對老郭問道: “郭工,咱們這是……打算去青海湖捕魚?” “唔?” 老郭對于徐云能夠這么快就猜到答案略微有些意外,不過還是肯定的點了點頭: “沒錯,按照廠里的計劃,咱們的漁業隊今天準備去湖里打魚,所以我就想著跟去湊湊熱鬧?!?/br> “青海湖離咱們這兒只有四十多公里,坐車沒一會兒就到了——不過漁業隊的同志做的大船,會在湖上待三到四天,咱們坐的是小船,當天去當天就能回來?!?/br> “怎么,小韓,你聽人說過漁業隊的事兒?” “沒有?!?/br> 徐云很實誠的搖了搖頭,指著面前的運輸車解釋道: “郭工,我是看到這些車子才反應過來的——畢竟這么大的架勢顯然是準備大規模捕魚,不可能跑到什么小河小溪邊湊熱鬧,那么咱們周圍符合條件的就只有一個青海湖了?!?/br> 說這話的時候,徐云也在心中飛快的回憶起了221基地漁業隊的事兒。 漁業隊和畜牧隊一樣,都是屬于221基地為了保證職工食物攝入組建的副業隊。 而漁業隊打魚的地點,自然就是在青海湖上了。 會搜索百度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青海湖的湖面海拔3260米,面積4583平方公里,周長360公里,平均水深約19.15米,最深32.9米,烈日炎炎的盛夏平均氣溫15c左右,是我國內陸最大的咸水湖。 這種面積的湖里有著各種各樣的魚類存活,漁業資源之多在國內的內陸湖中妥妥坐二望一。 不過漁業隊最早的打魚方式有些東北化,就是冬天在冰面上挖個洞然后釣魚,但這種方式效率太低了,便開始用小木船和攔網開始網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