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節
與此同時呢。 它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線性偏微分方程。 任何原子——只要電子所受的力場可以用有心力場表示,其薛定諤方程都可以分離變量。 因此在幾乎所有情境下。 薛定諤方程都是標準的線性方程。 但有一種情況非常特殊。 那就是當勢場依賴于波函數時,推導出的薛定諤方程是非線性的。 這種情況在應用領域一般出現在等離子體或者光學方面,算是一種極其少見的情況。 而眼下按照華云所說。 如果中子運輸方程的Φ在特定區域發生了變化,這似乎…… 還真有可能? 想到這里。 陸光達便一把拿起華云帶過來的文件,認真看了起來。 文件擺在最上頭的是毛細彼得羅夫反應堆的一張報告,這也是兔子們手上僅有的十多張非冷爆的核反應堆中心數據之一。 不過這張報告倒不是兔子們通過特殊渠道傳回國的,而是毛熊給出的嘉獎: 三年前。 王淦昌在毛熊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員的時候,他從4萬對底片中找到了一個產生反西格馬負超子的事例,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發現超子的反粒子。 負超子當時屬于毛熊和海對面都在爭奪的關鍵領域之一,王淦昌的發現讓毛熊在理論物理領域得到了一枚相當有用的棋子。 因此毛熊便把這張圖贈送給了王淦昌老爺子,算是一種獎勵。 當然了。 根據后世解密的一些情況來看,這份獎勵應該是兔子們在經過內部討論后,主動做出的一個選擇。 另外,當時毛熊還給了王淦昌老爺子一個邀請: 只要他改變國籍,就可以永遠留在莫斯科。 不過王老爺子最終還是拒絕了這份邀請,義無反顧的回到了祖國。(這是我查這份報告資料的時候才知道的事兒,所以當初介紹王老爺子的時候沒寫上,那個時代真的啥事兒都能見到這些前輩的影子) 好了。 視線再回到現實。 不過這份文件上的數據載體并不是很多人以為的黑白圖像,而是科學界早期的一種特殊工具: 紙帶。 看紙帶在60、70年代堪稱一種神功,中外都有大量頂尖高手存在,可惜現已幾近失傳。 在看紙帶的過程中,科學家們便會腦補數值模擬的圖像來分析紙帶上所記錄的計算數據。 例如當年的曼哈頓計劃。 西伯格和勞倫斯便是看紙帶的專家,在海對面原子彈的研發過程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隨后陸光達小心的拿起卷紙帶,認真的看了起來: “編號45242的碰撞記錄,裂變次級中子取各向同性近似……” “高次中子占優勢的能區在0.12到0.16,單能強中子源的能級是14mev……” “v1則是2738厘米每微秒,上級能區42mev……” 結果看著看著。 陸光達驟然瞳孔一縮: “咦?這是……” 只見此時此刻。 一條紙帶上赫然記錄著一組數字: 8.27^14g/cm^3。 而這組數字對標的參數,則清清楚楚寫著…… 裝置內的中子密度! 隨后陸光達死死盯著這組數字,整個人一言不發。 眾所周知。 中子輸運方程之所以可以被視為線性方程,本質是因為系統中的中子密度通常比原子核密度小得多——這里是小指的是量級上的差距,也就是所謂的【遠小于】的程度。 比如地球和西瓜,又比如人和螞蟻。 這正是推導中子輸運方程時,所作的基本物理假設之一,是一切后續推論的根基。 在這一假設下。 可以只考慮中子與介質原子核的碰撞,而忽略中子之間的碰撞,最終得到線性的中子輸運方程。 但如果中子密度很高,以至于接近原子核密度或二者相當的時候…… 這個假設自然就失效了。 而一般情況下。 原子核密度的量級通常是…… 10.14^14g/cm^3! 這個數字和紙帶上的中子密度雖然并不完全一致,但二者已經不存在量級上的區別了: 好比a和b兩個人,a有100萬資產,b有80萬資產。 你可以說a比b有錢,但二者的差距并不大,說不定沒幾個月b就趕上a了。 換而言之…… 在這種情境下。 中子輸運方程便沒法再看做是線性方程了。 隨后陸光達又先后看了其他幾組數據。 最終發現中子密度在一些特殊情況中密度確實會暴增,接近甚至達到原子核密度的量級。 這些數據包括了中美毛熊三個國家的大量機構,不可能會出現偶發性的錯誤。 也就是說…… 諾里斯·布拉德伯里設計的理論的確是錯誤的。 見此情形。 陸光達的心緒忽然變得有些恍惚了起來。 他不是在感傷項目組在錯誤的路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而是在驚訝…… 海對面設計的方案,居然也會出錯? 不過很快。 陸光達的腦海中便冒出了另一個問題: 海對面的權威也是人,一切技術沒有落地,為什么不能出錯呢? 別的不說。 如果他們真的無敵到一切都是正確的,還會在半島上被咱們打的那么慘? 還有基地內的王淦昌、趙忠堯,以及還在海對面的老楊以及陸光達本人,過去不也是糾正過海對面大量的錯誤理論嗎?——只是高度沒有核武器這么驚人罷了。 想到這里。 陸光達不由深吸一口氣,目光也不再縹緲,而是逐漸被一抹堅定之色所取代。 隨后他沉吟片刻,抬頭看向了華云,開口說道: “老華,這次辛苦你了,很明顯,你的驗證是正確的?!?/br> “在這里我要對你還有瑞平同志道個歉,之前因為我們沒有發現模型中的問題,讓二組和三組的同志無端受到了一些指責和壓力?!?/br> “作為項目組的負責人,這是我的失職,下次的總結會議上我會對這事進行主動檢討?!?/br> 說罷。 陸光達又轉向了一旁的徐云,臉上的表情也跟著柔和了許多: “韓立同志,我也要向你表示感謝——不但感謝你找出了結癥所在,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br> “那就是海對面雖然實現了原子彈技術,但還是遠遠沒有把它完全吃透,還存在很多即便是諾里斯·布拉德伯里這種權威都無法發現的錯漏?!?/br> “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代表著咱們雖然暫時落后,但卻還沒有被拉開到難以望其項背的程度!” “或許有一天……咱們還能超過他們也說不定?!?/br> 陸光達說話的時候右手還在空氣里揮舞了幾下,顯得極其有力。 聽聞此言。 徐云卻連忙擺了擺手,飛快的搖起了頭: “陸主任,您言重了,我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工作而已,功勞真不敢當?!?/br> “要是大家都像您這么客氣,動不動把小事兒上升到國家高度,那么今后我這顧問可就不敢輕易發聲了……” 徐云的這番話少部分是客套,更多部分則是他的真實想法。 畢竟…… 非線性中子輸運方程這個概念,本就是596項目組做出的成果。 根據后世解密的信息。 在整個核武器的研制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