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節
“別說你和其他同志了,哪怕是我、隔壁的耀平同志、還有基地的老郭,誰沒出現過類似的錯誤?” “自我警示下不再犯才是關鍵,其他東西別想太多——導彈設計圖在落地后肯定會經過至少一輪的復審,一級壓縮角的錯誤是不可能會真實出現在導彈上的?!?/br> “……” 聽到錢五師這番話。 羅時鈞的嘴角囁嚅了幾下,方才無言的坐回了位置上,低著腦袋看起來有些沮喪。 見此情形。 一旁的徐云反倒是微微一愣,心中冒出了一個問號: 這是啥情況? 當然了。 徐云費解的地方并不是錢五師沒有責罰羅時鈞,而是因為…… 按照原本的歷史。 這番對話應該發生在十五年后才對。 此前提及過。 羅時鈞是后來殲20總設計師楊偉的老師,當初楊偉先生曾經在采訪中提到自己老師的一件囧事: 那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當時羅時鈞帶隊解決起了大迎角非線性氣動力計算的收斂問題。 其中有個氣動角的計算羅時鈞做出了錯誤的計算,被錢五師指明了出來。 當時二人的交談內容,便與上頭的情況差不多。 這是純粹的巧合? 還是…… 因為徐云這個‘小蝴蝶’的出現,混沌系統中的某些‘參數’發生了變化? “……” 隨后徐云甩了甩腦袋,將這個想法暫時拋到了腦后。 也許只是歷史的慣性罷了。 自己這只小蝴蝶現在又沒發力,總不可能真的掀起來什么大風暴吧? 不可能,絕不可能! …… 待羅時鈞坐回位置上后。 輪到理論組的副組長柴志站起身,開始匯報起了他們小組的成果。 柴志所負責的是吸氣式推進動力計算這個流程,畢竟誅仙劍導彈使用的雖然是乘波體原理,但終究和那種洲際彈道導彈還是不一樣的: 雖然導彈也可以靠著打水漂的方式完成豎直到水平的轉向,但最后那段沖刺無論如何都離不開發動機。 而既然是發動機。 那么推力就是個必須考慮的問題了。 當然了。 柴志他們小組由于沒有徐云的加入,自然不可能拿出機體-推進一體化設計的超燃沖壓發動機。 他們所研制的發動機依舊是曲軸狀通管推進的模式,在技術上還是比較成熟的。 加之柴志是全組中除錢五師外資歷最老、經驗最豐富的成員,參加過很多次關鍵項目的研究。 因此很快。 柴志的匯報沒有太大問題,便迅速通過了錢五師和于敏的初評。 緊接著。 錢五師又將目光撇向了最后一人,也就是坐在角落的吳北生。 吳北生負責的項目是考慮黏性情況下定平面形狀的密切錐設計,這也是理論環節非常重要的一環。 參與過df-17研發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乘波體技術中的乘波體模型其實有很多種: 比如說楔導乘波體。 楔導乘波體顧名思義,生成這種乘波體的基準流場是楔。 這種構型乘波體的特征很明顯,激波為二維平面激波,流場均勻度高,便于參數化表達以及后續優化設計。 同時幾何構型簡單便于設計,氣動參數便于求解等等,這都是它的特征或者說優勢。 至于缺點則是需要三維基準流場,難度較高。 又比如說錐導乘波體。 錐導乘波體就是基準流場為圓錐激波流場,可以理解成一個擁有直母線的普通圓錐。 它的缺點同樣是激波構型為三維,并且壓縮氣流均勻度較差。 但由此帶來的優勢,則是乘波體的容積率會得到增加。 除此以外。 乘波體還有鈍錐乘波體、非對稱類錐形流場生成的橢圓錐乘波體、以及…… 吻切錐乘波體。 吻切錐乘波體,乍一聽似乎和尖吻蝮之類的蛇有點類似,但它其實是一種密切錐理論設計的乘波體。 這種乘波體要按照切片的方式,一個角度一個角度的設計,非常詳盡復雜。 這種構型的優劣勢應該是上述二維(楔)、三維(錐)乘波體的綜合。 也就是可以改善中間區域流場的均勻度,同時容積率也有所提高。 缺點呢,當然就是比較難設計了。 總而言之。 到了眼下這一步。 倘若吳北生的設計構造沒問題。 那么整個導彈設計便可以進入最終的論證環節,生產出實體指日可待。 但若是吳北生的設計方案存在錯誤…… 那么就比較復雜了。 因為從理論上來說。 吳北生他們一旦出現失敗,基本上不太可能會是計算的原因,而是原始思路——也就是徐云他們最初思路的問題。 …… 而就在吳北生匯報自己小組成果的同時。 距離這間屋子大概一公里左右的總廠廠辦。 老郭也匆匆走進了李覺的辦公室: “老李,你找我啥事兒?” “哦,老郭來了啊?!?/br> 李覺見狀從辦公桌后站起身,示意老郭坐下: “來,先坐吧?!?/br> 待老郭入座后。 李覺是給他倒了杯水,隨后將水杯放到他面前,問道: “老郭,誅仙項目這些天進行的怎么樣了?” 雖然李覺在職務上是221基地的總負責人,誅仙項目明面上也是以他為首。 但組織上考慮到誅仙項目的‘四把劍’涉及到了很多專業知識,李覺這個大老粗不太好處理細化的信息。 因此整個項目負責信息調度匯總的任務,還是交到了老郭身上,相當于監軍吧。 老郭看了李覺一眼,心知這多半是首都那邊在詢問項目的進度,便開口介紹道: “總體來說都還算順利,其中絕仙劍小組……也就是劉有成主任負責的囊體研發進度最快,如今基地已經見不著長著毛的驢了?!?/br> “進度排在第二位的,則是孫俊人同志他們負責的超寬帶近炸引信研究?!?/br> “據我所知,他們小組在理論方面的推導已經結束了,可能明后天就會開始實物的試裝?!?/br> “不過王耀平同志和錢五師同志那邊恐怕就沒那么快了——尤其是錢五師同志,導彈的研發歷來非常復雜與困難?!?/br> 聽到老郭這番話。 李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接著他沉吟片刻,繼續問道: “老郭,那么從時間上來說,誅仙平臺大概多久能夠落地?” “……” 老郭抬頭看了李覺一眼,這次并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皺著眉頭問道: “老李,是不是又出什么事兒了?” 李覺聞言手指在桌上篤篤的敲了幾下,隨后示意老郭近前,低聲說了幾句話: “歐洲……英國……高盧……” 老郭聽著聽著,頓時瞳孔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