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節
他們面前這塊20x20的屏幕上,赫然有一個綠色的小點在緩緩閃爍。 小點每閃爍一次。 便有大量的位置信息參數彈出,稍加計算就能得到具體的數值: “飛行高度7753.4米,范圍西偏北28.6°,直線距離458.98公里……” “飛行高度7456.9米,范圍西偏北27.9°,直線距離421.10公里……” “飛行高度7777.7米,范圍西偏北28.3°,直線距離367.42公里……” 孫俊人瞳孔猛然一縮。 過了幾秒鐘。 他又轉頭看向了站在帳篷入口,但實際上一直在關注帳篷內部通訊設備的那位聯絡員。 剛一對上孫俊人的目光。 聯絡員便飛快的搖了頭。 他的意思很明顯——殲6上的偵測雷達并沒有檢索到l波的信號,否則駕駛員必然會與他進行聯絡。 就這樣。 隨著雷達數值的播報,一條清晰的戰斗機飛行軌跡便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300公里…… 200公里…… 100公里…… 50公里…… 半個小時后。 一架戰斗機慢悠悠的從孫俊人等人的上空飛過,全程沒有調轉航向。 “……” 待這架飛機消失在視野過后。 全程靜默的孫俊人愣愣轉過頭,與身旁的葉篤正對視良久。 緊接著。 雙人的眼中同時爆發出了…… 一道光。 一道…… 堂堂正正、不動任何手腳便擊落u2的…… 曙光! 第554章 項目級別:絕密?。ㄏ拢?/br> 雖然從現實的反饋中已經可以確定。 氣象多普勒雷達的確可以做到在不激活火控偵測雷達的前提下,完成機體軌跡掃描。 但眾所周知。 兔子們自古以來都是究極穩逼。 因此葉篤正和孫俊人并沒有在殲6飛過頭頂的第一時間,便向李覺進行報告核驗完成的消息。 而是等到對方返航后。 請聯絡員再次與清水14基地進行了一次信息確認,保證一切無誤后才去找了李覺。 畢竟從概率角度上來說。 保不齊殲6其實已經發現了雷達掃描,但通訊設備臨時出了問題,所以才沒有傳來回復呢? 雖然概率很低。 但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 “……所以這就是你們讓我和秉穹同志白等了一個小時的理由?” 總廠廠辦內。 看著一臉【老子是故意的】的葉篤正和孫俊人。 李覺忍不住有些頭疼的揉了揉太陽xue,最后無奈嘆了口氣: “得,白等就白等吧,反正都得和清水那邊再聯系一次?!?/br> “老孫,也就是現在咱們可以百分百確定,氣象多普勒雷達有能力做到精準的軌跡探測?” 孫俊人聞言點了點頭,從身上取出了一份文件,放到了李覺面前。 李覺順勢看去。 只見這份文件上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各種數據,其中很多數據的概念李覺只是大致聽過術語。 不過從整體上不難看出。 這份數據被分成了左右兩欄,似乎是一種相互比對的模式。 于是李覺便抬起頭,望向了孫俊人: “老孫,這是……?” 孫俊生見狀伸出粗壯的食指,在文件上比劃了幾下,解釋道: “老李,這是我們測量出的數據與殲6機載定位信標記錄的飛行參數對比?!?/br> “喏,這一欄是時速……這一欄是角度……這一欄是飛行高度?!?/br> “根據對比結果顯示,氣象多普勒雷達的測量精度誤差大概在0.63%左右?!?/br> “這個數值雖然比火控雷達的0.12%高了足足0.5個百分點,但已經非常令人欣喜了——我們之前猜測的誤差甚至高達5%?!?/br> 聽聞此言。 李覺和錢秉穹的臉上頓時露出了一股喜意。 誠然。 在萬米量級的高度差面前,0.63%的誤差實際上可能多達60米。 但別忘了。 徐云設計的炮彈并非單純的自由落體,而是具備一定的變向追蹤功能。 追蹤巡敵的實質,其實就是為了校準誤差。 因此在實戰階段,0.63%的誤差真算不上什么大問題,完全可以靠追蹤手段進行彌補。 也就是說…… 那臺氣象多普勒雷達確實可以做到在不激活火控偵測雷達的前提下,完成比較精確的機體軌跡掃描。 這無疑是個極其令人振奮的消息。 不夸張的說。 拋開這次u2能否被擊落這件事不談。 光是氣象多普勒雷達的這個效果,就足夠兔子們的國防事業——至少在戰斗機軌跡精準預測這塊,有個很長足的進步了。 想到這里。 李覺不由深吸一口氣,繼續對孫俊人問道: “老孫,我對雷達這塊不太熟悉,所以有個問題想和你確認一下?!?/br> “咱們目前國內……也就是殲6戰斗機上的這款偵測雷達,會不會和u2偵察機上使用的設備存在一定技術差異呢?” “……怎么說呢,技術差異肯定是存在的,畢竟國內起步晚,技術封鎖的壁壘也都切實擺在咱們面前?!?/br> 孫俊人坦然的點了點頭,不過很快話鋒一轉: “但這種技術差異主要存在設備的精度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小數點后幾位——不過實際影響肯定比小數點要大?!?/br> “至于感應識別這塊……別的儀器不好說,至少偵測雷達不會存在海對面識別得出來、國內雷達卻沒有反饋的情況?!?/br> “因為偵測雷達捕捉的是s波段以內的無線電波,這種波頻的信號只存在‘有沒有’,而不存在‘能不能’?!?/br> “海對面的雷達頂多就是比咱們先進到可以反過來鎖定火控雷達的具體位置,然后就僅此而已了?!?/br> 倘若徐云此時在場,聽到這話肯定也會豎起個大拇哥。 畢竟孫俊人說的情況不但在眼下屬實,在后世也同樣適用。 沒辦法。 火控雷達的功率實在是太高了,發射出去的電磁波又沒法修飾。 別說后世的兔子了,連阿三……不,甚至連埃塞爾比亞都能檢測到海對面的火控信號。 所以后世只能在制導方面進行博弈,在很多時候火控雷達甚至直接成為了一個最終警告手段來明牌使用。 在2023年。 反倒是相控陣雷達和預警機雷達的技術差距很大,信息化戰場的主要爭奪區域也在這兩個方向。 視線再回歸現實。 聽到孫俊人的這番解釋。 李覺方才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了然道: “原來如此……” 接著他又轉過頭,看向了一旁的化工實驗室主任劉有成: “老劉,你們實驗的驢那啥腦漿分泌液怎么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