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節
彭夢熊便看向了一旁的李覺。 李覺見狀立刻舉起手,表態道: “金城是吧,沒問題,聯絡的事情交給我吧?!?/br> “光達同志,你稍后最好把具體需要達標的數據或者參數匯總成書面報告給我,這樣效率更高一些?!?/br> 陸光達點了點頭: “好?!?/br> 接著他頓了頓,又對李覺問道: “李指揮,不知道基地的爆轟試驗場建設的怎么樣了?” 聽到爆轟試驗場這五個字。 老郭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關切。 此前提及過。 在目前的221廠中,一共有18個廠區和4個生活區。 而這18個廠區各自的職能也不盡相同。 比如十七廠是糧食與生活用品倉庫,十一廠是危險品站臺等等…… 其中承擔核武器研究相關任務的,主要有五個分廠,分別是12367。 一分廠負責彈頭體加工、鈾部件生產、精密加工以及無線電系統的控制等。 二分廠主要負責炸藥的加工、同步聚焦實驗及火工部件的加工和核武器的組裝工作。 三分廠為機械加工廠,負責翻砂、鍛造、熱處理以及制氧等。 七分廠是放射化學和中子物理實驗場所。 至于六號分廠負責的便是…… 爆轟試驗場。 這是一個負責爆轟試驗的場所,規模龐大,即便是眼下這個時期依舊處于建設中。 每個分廠下屬的獨立建筑模塊有個特殊稱呼,叫做‘工號’。 其中爆轟試驗場計劃的工號足足有五個,也就是五個獨立的建筑模塊。 “爆轟試驗場啊……” 李覺聞言看了眼陸光達,眉頭微微蹙了起來: “說實話,同樣遇到了一些困難?!?/br> “以現在爆轟試驗場在建的二號觀測室為例,這間觀測室對墻體的要求很高?!?/br> “所以除了材料本身之外,墻體澆筑的時候還不能遇到降雨,也不能出現強風天——否則會有沙石摻雜進墻體里頭?!?/br> “可目前我們的技術又做不到氣候的精確預測,只能讓副業隊的同志們每天去采集氣候樣本進行分析?!?/br> “同志們付出了很多汗水,但最后我們對天氣情況依舊難以掌握,這就很令人頭疼了?!?/br> 聽到李覺這番話。 陸光達也不由為難的‘嘖’了一聲,雙手握拳插在腰間,娃娃臉上露出了一絲陰沉。 天氣預測啊…… 這確實是個大麻煩。 爆轟試驗場是礦上用于爆炸實驗的重要地點,為了人員安全和實驗數據收集考慮,觀測室這些建筑必須要嚴格達標才行。 但問題是觀測室的修建涉及到了大自然這個玄奧的領域,現如今的氣象觀測手段顯然有些無能為力。 目前221廠的廠屬氣象中心只能在每天上午11點給的時候,出較為精準的當日數據。 而這個時間說句實話…… 普通人上午看天空都能看出來今天天氣怎么樣了。 在這種情況下。 為了保證爆轟試驗場不會出現質量問題。 建筑隊只能等氣象中心給出當日準確的天氣動態……也就是后中午11點后,才能進行施工。 如此一來。 工地每天要浪費凌晨到上午這段時間,整整十個小時呢。 要是有人能精確預測天氣就好了…… 但是…… 這可能嗎? 第514章 出現了,傳說中的偏方! “……” 會議室內。 隨著幾個話題盡皆遇阻。 現場的氣氛頓時又一次變得有些壓抑了起來。 不過很快。 意識到這種氛圍會對士氣與心理造成很大打擊陸光達便重新起了個話題,對李覺說道: “李指揮,我聽說新來的一批糧食已經到了?” 聽到糧食這個詞。 李覺臉上原本緊繃著的線條總算也柔和了不少。 他轉頭看了眼老郭,笑著說道: “沒錯,四支車隊加起來的物資大概一百多噸吧,糧食應該有八十到九十噸——這還是扣掉路損后的數字?!?/br> “好家伙,八十到九十噸?” 陸光達頓時眼前一亮,忍不住舔了舔嘴角,難以置信的問道: “能有這么多?” 這個話題雖然是他刻意引申出來的,但他事先卻并不了解具體的數字——基地高層得到消息的時候,他人還在戈壁灘呢。 陸光達的意外令李覺很受用,他重重點了點頭,朝會議室外努了努嘴: “當然有,那些物資就在外邊的空地上,你大可自己去看看嘛?!?/br> “而且據說這批物資里頭還有很多土豆和精面,蛋白質的含量總體都不低?!?/br> 啪—— 陸光達見說猛一拍掌,臉上涌起了一絲紅潤: “這可太好了!” 李覺給出的這個消息像是冬日里升騰起的暖陽,將陸光達心中的陰霾瞬間驅散了大半。 要知道。 在今天之前,221廠的糧食儲備已經見了底,前景迷茫。 陸光達……或者說每個領導身上的壓力都很大。 畢竟…… 廠里的人員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不是幾十斤幾百斤糧食就能解決的范疇。 目前221廠的員工總數大概是1.2萬人,其中人員配置非常復雜: 負責廠區內線警衛的駐軍是西海省某涉核部隊,編制團級,實際配置得到過加強,人數大概1500人左右。 普通工人7000多人,包括了各種技術工種、勞力還有副業隊——副業隊主要負責西海湖捕魚、金銀灘草原上的畜牧以及其他一些雜事。 科研人員4000多人,大部分都是國內大學畢業的大學生,海歸留學生400左右。 同時不同的人員定位,分配到的工資、糧食份額都是不一樣的。 這三類人群中,科研人員的口糧配備最高。 無論是專家、組長還是剛到基地的大學生,每人每個月的口糧配額是26斤——不是主食26斤,而是所有食物26斤。 工人每月的口糧配額是22斤。 警衛部隊則是21斤。 這是什么概念呢? 后世普通快餐店里一碗米飯的規格大概是150克,壓實摞高一點基本上破200沒啥問題。 也就是后世一個成年人每天三餐光米飯,就要500克左右了——早餐算少點兒。 其他加上青菜、rou類這些配菜在內,一天吃個兩斤左右其實很正常。 但在如今這個時代。 即便是最頂格的科研人員,一天也就只有400克出頭的糧食配額。 更無奈的是。 由于目前的糧食產量和其他一些原因。 從221廠落成到現在,配額就沒拉滿幾次過。 由于缺乏足夠多的蛋白質。 很多人……得,也甭說很多人了,就說陸光達自己吧,此時他的腳踝已經水腫成有拳頭那么大了。 陸光達自己無所謂,但問題是類似他這樣情況的職工數量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