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節
“老翁,你還記得考古界那個關于金絲楠木的話題嗎?” 此時的翁同還沒完全回過神,一時半會兒沒跟上童懷軍的節奏,懵懵然的問道: “什么話題?” 童懷軍見狀也不在意,深吸一口氣,一字一頓的說道: “有關龍鱗紋金絲楠木在明清之間呈現了斷崖式下滑的現象?!?/br> 翁同頓時一愣,看起來有些意外。 不過很快他便回過了神,猛然睜大了眼睛,語氣中滿是不可置信: “老童,你的意思是……下面的金絲楠木,是龍鱗紋木?” 童懷軍重重點了點頭。 翁同再次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些什么,但最后還是沒有出聲。 因為在代入了童懷軍的猜測后,翁同忽然感覺…… 還真有可能? 眼見二人頗有些自嗨的趨勢。 一旁的徐云不由輕咳一聲,對童懷軍道: “童教授,不知您和翁教授所說的龍鱗紋是指……” 姜成谷說這話的時候眼中帶著一絲疑惑,龍鱗紋這三個字聽起來咋那么像志怪小說里的詞兒呢…… 不過童懷軍并沒有get到姜成谷的意思,只見他稍作沉吟,便開口道: “徐博士,你可能不太清楚,金絲楠木雖然名貴,但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是一個特定樹種的名稱?!?/br> “按照紋理的密度、形狀劃分,它一共可以分成三十多個類別?!?/br> 聽到童懷軍的介紹。 翁同也跟著點了點頭。 某種程度上來說,金絲楠木和玉石有些相似。 玉石可以根據品種分成翡翠、和田玉、獨山玉等,其中翡翠又被稱為玉石之王。 而翡翠的內部,則又可以根據品質劃分出玻璃種、冰種、糯種、豆種等等。 金絲楠木也是如此。 金絲楠木是楠木之首,而金絲楠木內部也有著不同的品級。 其中比較常見的有金絲紋、山峰紋等,主要用來做小型的木質器具。 而龍膽紋、龍鱗紋、金玉滿堂紋、玫瑰紋、葡萄紋癭木這些則比較稀有,價值比較高,歷史上曾經拍出百萬甚至千萬的價格。 當然了。 千萬級的金絲楠木拍賣實際上也沒那么多,有不少新聞依舊也被夸大過。 例如你在網上經??梢钥吹揭欢螆蟮溃?/br> 【2013年的一個拍賣會上,一件金絲楠木雕松鼠葡萄落地罩拍出了3000萬人民幣的天價……】 但實際上呢。 這是2013年燕京保利舉行的一次拍賣,這個藏品的lot號為6100。 拍賣前估價兩百到三百萬,最終成交價為92萬。(polypm../assest/detail/0/art5042326100/34/3這是保利官網的歷史拍賣信息) 在所有種類中,金絲楠木最貴的紋理只有三種: 火焰紋、龍膽紋和龍鱗紋。 其中在古代,龍鱗紋的價值最高——因為它在寓意上無比契合皇帝的棺材。 皇帝是龍嘛,龍鱗做成的棺木,簡直就是他們的定制buff。 所有龍鱗紋的金絲楠木除非真的在體積上不合適,否則基本上都會用作皇帝的棺木材料。 待童懷軍介紹完龍鱗紋的價值后,翁同便補充道: “不過隨著考古學的發展,考古學家們逐漸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br> “那就是唐、宋、元、明這四個朝代的龍鱗紋金絲楠木,在使用數量上都算正?!m然這幾個朝代的很多皇陵尚未被挖掘,但從相關史記中卻可以找到某某皇帝的墓葬標準,或者就是收藏領域可以見到一些不適合做棺木的龍鱗紋制成的小件?!?/br> “可從明朝中期開始,龍鱗紋金絲楠數量就開始斷崖式下跌了?!?/br> “以至于到了康麻子……咳咳,康熙時期,連個龍鱗紋金絲楠木棺材都很難湊齊?!?/br> 徐云頓時一愣: “我去……居然有這回事?” 徐云的驚訝還真不是裝出來的,他確實不了解這個情況。 不過很快。 他便想到了1850副本中在耆英號上的所見所聞: 當時的耆英號上有著很多木制品,甚至不乏黃花梨這種名貴木種。 但希生從頭到尾,卻連一次金絲楠木都沒有提過。 這確實有些奇怪。 畢竟當時希生背后站著的,可是赫赫有名的鄭親王,愛新覺羅·端華呢…… 當時端華連傳國玉璽和《永樂大典》都敢拿出來做交易,理論上來說應該必然有金絲楠木才對。 而就在徐云有些出神之際,翁同又補充道: “關于這個現象,目前傳播度比較高的說法是這樣的:” “那就是庫存用于制作棺木的龍鱗紋金絲楠木,在李自成燒故宮的時候焚毀了?!?/br> “但如果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龍鱗紋金絲楠木數量下滑的時期并不是明末,而是在萬歷前后?!?/br> “萬歷下葬的時候李自成才14歲,還在寺廟當小和尚呢,哪可能去燒故宮?” 翁同的語氣有些微妙,作為明代研究者,他對這個現象自然并不陌生。 只是不過華夏考古界未解的現象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龍鱗紋金絲楠木數量的下滑只能算是一個很偏的領域。 加之皇陵這玩意兒又沒法撬開去檢查,因此一直以來都沒啥特別大的探討價值。 不過眼下看來。 倘若嘉靖真的把明朝儲備的那些龍鱗紋金絲楠木用來做成了銅殿的內壁,那么這個現象也就有了個合理的解釋了。 畢竟假設厚度相同的話,一副帝棺的表面積也就8平米左右。 而永陵內的龍鱗紋金絲楠木面積有一百五十多平米,足足可以制備接近20副帝棺…… 同時以嘉靖那個自私的性格,做出這種事情也完全不令人感覺意外。 想到這里。 翁同不由再次與童懷軍對視一眼,二人同時從彼此的眼中看出了強烈的…… 興奮! 沒錯。 興奮! 畢竟倘若銅殿中的金絲楠木真的是龍鱗紋木,那么這將勢必成為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龍鱗紋金絲楠木文物! 對于任何博物館來說,這都是妥妥的鎮館之寶。 同時對于翁同與童懷軍這類考古學家而言,能讓如此珍貴的文物現世,無疑也堪稱人生莫大的成就與榮耀。 不過比起神色逐漸飛揚起來的翁同二人,一旁的姜成谷則要冷靜的多。 只見他認真思索了一會兒,對徐云問道: “徐博士,重力梯度儀的探測結果都介紹完畢了嗎?” 徐云輕輕點點頭,將這份報告遞到了姜成谷手里: “沒錯,文物和布局上比較重要的結果就是之前說的那些,剩下的就是結構方面的數據了?!?/br> 姜成谷接過報告看了眼上頭密密麻麻的公式,一拍額頭: “靠,眼瞎了?!?/br> 徐云: “……” 隨后姜成谷深吸一口氣,認真的將報告收好,對眾人說道: “好了各位,今天我們的探測過程很順利,結果也相當喜人?!?/br> “無論是地宮內的文物、《永樂大典》還是金絲楠木,都堪稱國寶級的發現,并且大概率保存的非常完好?!?/br> “不過從整個項目角度來說,我們今天所完成的只是基礎的一小步?!?/br> “接下來我們面臨的挖掘環節才是真正的難點所在,畢竟……定陵的教訓實在是太慘痛了?!?/br> 姜成谷最后的這句話猶如一盆冷水,重重的潑到了翁同和童懷軍的身上。 二人的表情頓時一僵,目光rou眼可見的黯淡了下來。 定陵。 這個詞對于任何一位考古界的從業者來說,都是永遠的痛。 【考古學家就是拿著許可證的盜墓賊】這句話,很大部分的‘依據’便是源自當初的定陵事件。 的確。 不可否認,有些考古學界的從業人士確實存在著極強的私欲,他們挖掘皇陵就是為了滿足個人利益。 但這部分人在考古界中的占比其實真的不多。 某種程度上來說。